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何培树 《现代领导》2004,(11):19-19
面对村企改制带来的村级集体收入减少、农民致富进程放缓、农村基层党组织建设乏力等难题,今年,扬中市委决定,在农村基层党组织中开展创业富民活动,旨在实施“强基工程”,巩固党在农村的执政基础。此举极大地激发了农村党组织的创业热情,一批“富民村官”在扬中脱颖而出,他们竞相兴办工业企业,领办农业科技项目,为扬中市10000余户农民提供了可靠的致富门道,构建起农民增收致富的“金光大道”。  相似文献   

2.
近年来,沾化县大高镇人大通过组织代表为农民增收致富“跑龙套”、当好“勤务兵”,帮助农民销售农产品,唱好“增收戏”,收到了显著的成效。  相似文献   

3.
李义翠 《群众》2023,(6):14-15
<正>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坚持把增加农民收入作为‘三农’工作的中心任务,千方百计拓宽农民增收致富渠道”,强调“壮大农村集体经济,是引领农民实现共同富裕的重要途径”。今年江苏省委一号文件专门对“深化富民强村帮促,多渠道促进农民增收致富”进行安排部署。涟水作为江苏省重点帮促县之一,必须进一步拓宽富民强村渠道,实现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创造农民高品质生活。  相似文献   

4.
奉贤区农委机关干部与农民群众紧密联系、互补互助,开展“结对致富”活动。有一技之长的机关干部与迫切需要致富但没有门道的农民结成帮助致富的对子,互签合同,明确双方的权利和义务,将机关干部的信息灵、技术好、朋友多的势能转为为民服务的动能,经过一年的合作,保证结对的农民年收入达到万  相似文献   

5.
党在陕甘宁边区实行了富民政策。提倡“吴满有方向”,放开农民致富的手脚;减轻农民负担,为农民致富创造条件;把农民组织起来,支持农村生产;兴办兴修农业生产基础设施。农业生产的恢复和发展,使边区农民走上富裕之路,同时有力地支援了抗日战争,巩固了人民民主政权。  相似文献   

6.
近年来,浙江省嵊州市高度重视农民教育,积极探索了以开展“学政策、学技能、学法律,创业致富”为主题的“三学一创”的农民教育新路子,取得了初步成效,受到了农民群众的普遍欢迎。  相似文献   

7.
上世纪90年代。武义县三港乡、大溪口乡、柳城畲族镇等南部山区乡镇的农民勇敢地离开“田头、“山头”,外出闯“码头”,在苏州、常州、昆山等地开办小超市,并且迅速致富,由此亲带亲、友带友,形成了一股到发达地区开办超市的热潮。“到外地开超市”的致富模式被当地农民迅速复制,由南部山区扩散到武义全县,  相似文献   

8.
凌继堂 《群众》2009,(7):54-54
当前,面对尚未见底的金融危机,面对2000多万返乡农民工,要落实科学发展观,实现城乡一体化发展.只走让农民变成“非农民”这一条路,显然是不足的。大多数农民还是要靠务农致富。如何增强农民致富信心,走出一条以农富农、共同富裕之路,句容戴庄村作了有益的探索。  相似文献   

9.
曾经有农民戏称,“农民培训是政府花钱了事,农民出人‘陪训’”。培训为何变成“陪训”?究其原因,农民培训工作中存在4个主要问题:培训方式呈现“零散型、突击性、短暂式”,甚至出现“走过场”现象;培训内容与农民的需求联系不紧密,培训效果不明显;一“培”了之,没有配套的服务,知识不能转化成致富能力;农民没有学习习惯和积极性,  相似文献   

10.
刘圣华 《政策》2008,(10):35-36
近年来,阳新县龙港镇汪家垅村充分发挥农民的主体作用,兴办“富民合作社”,采取“股份合作”建立公司的方式筹措资金,兴办产业,谋求发展,探索出一条发展生产、致富农民、建设新村的好路子。  相似文献   

11.
杜烨 《今日上海》2009,(8):26-27
近年来,“三农”问题广受关注,如何让土地生金,如何帮助农民增收致富,成为农村发展过程中至关重要的一步。上海的农业大县崇明通过引进新农技、培养新农民、开拓新思路等多种途径,为农民提供各项科技扶持,帮助农民从单一的传统种植框架中跳出来,唱响了一曲农民致富的新歌调。  相似文献   

12.
“用技术提高素质,用项目联接农户”,这是泰宁县岩坑村党支部在农民党员中开展“增素质、增收入、增贡献”活动中总结出来的经验。该村的每个党员都掌握了2-3门致富技术,截至今年11月份,每户人均收入高的达5000多元,少的也有3000多元。致富后,该村的农民党员都联系3-4户村民,手把手传授致富技术,村民人均收入可达4500元,高出全县平均水平500元。  相似文献   

13.
2004年.安徽省祁门县在农村党建工作调研时发现.有相当一部分农民党员生活处于贫困状态.许多党员运用先进科技难、带头致富能力弱.形象欠佳.很大程度上影响和制约了先锋模范作用的发挥.导致党员在群众中的威信不高,基层党组织凝聚力、创造力和战斗力不强。针对这个问题,为搭建农民党员发挥先进性作用的平台.找准经济发展与党建工作的切入点.县委组织部在新安乡开展了“农民党员致富工程”试点工作.以发展党员致富项目、培植党员致富典型、带动群众共同致富为重点,切实解决农村党员“想富不会富、带头没能力”的难题。  相似文献   

14.
於振南 《政协天地》2011,(12):47-47
现在是冬闲时节,苏北滨海县港口经济区许多种养大户、致富能手和经纪人并不闲,他们在家开起了“农民讲坛”,正忙于向当地农民讲解惠农政策、畜牧养殖知识等。这种主讲人是农民、听众是农民的“讲坛”,不失为提高农民技能的一个好办法,值得借鉴。  相似文献   

15.
山东省日照市东港区拥有14o万亩耕地、山场,80万农民群众。近几年,由于农村农民与大市场之间出现断层,有些农村出现了农民“见了市场不敢闯,进了市场泪汪汪”,村干部不知如何带领农民闯市场的现象。为了焊接这一断层,全区1万余名退离休老干部抱着“权利名势有啥用,农民致富才是福”的信念,积极引导、扶持农民走“闯市场快致富”之路。这一活动的带头人是原日照县委书记牟步善、县长丁立廉,他们在区委、区政府领导下,组织了市场经济理论巡回讲师团,先后在石臼办事处、日照办事处等Ic多个街道办事处、乡镇ZOO多个农村作报告,受…  相似文献   

16.
赵景发 《现代领导》2005,(12):25-25
江苏省姜堰市共有农村基层党组织1125个、党员干部21753名。近年来,市委组织部将提高广大农村党员干部发展经济、服务群众、带领农民致富的本领当作头等大事来抓,在全市农村党员干部中,深入开展了以“带头富、带领富,促进农村经济快速发展”为主要内容的“双带一促”活动.较好地发挥了村级党组织的“头雁”作用、农村干部的“示范”作用和农村党员的“酵母”作用.带来了群雁高飞的“雁阵效应”.从而加快了群众致富奔小康的步伐。全市有967%的农村干部、81.2%的农村党员领办兴办了致富项目,带动了近3万户农民走上致富路。  相似文献   

17.
“小病拖,大病挨,重病再往医院抬。”农民看不起病和因病致贫一直是一个老大难问题,疾病已成为当前农民致富的最大障碍之一。  相似文献   

18.
科技信息不灵,科技难题难解,是农民致富的最大障碍。针对这一状况,庆云县人大进行了调研,发现每年农时县里组织的科技赶大集活动,虽然能帮助农民解决生产经营中遇到的科技难题,让农民尝到了科技的甜头,但这种科技帮扶措施,只是“授之以鱼”不能及时解决问题,不能调动农民科技致富的能动性。为使农民能及时学科技、用科技,该县人大建议县里进一步完善科技人户工程,在开展科技赶大集的同时,通过开通“科技直通车”建立起长效科技服务体系。  相似文献   

19.
山大人稀的湖北远安县,通过科普电教进村入户,将养殖、种植业的40多类实用技术送到农民手中,先后培育出3万多户科技致富带头人,6万多农民掌握一门以上的实用技术,农民增收有了可靠保障。曾获得全国科技工作先进县的远安,注重把农村经济增长转到依靠科技进步和提高劳动者素质上来,他们将提高劳动者素质当作农民致富奔小康的主要任务来抓,制定出“围绕市场选项目,围绕项目搞科普,搞好科普奔小康”的农科教运行机制;健全“行政科教体系”和“农科教推广体系”。本着“再紧不能紧科技”的原则,县财政、县科委、县扶贫办、县直4…  相似文献   

20.
当下.一些用人单位常常把调岗、调职、调薪视为企业单方的自主权,法律干涉不了。有的甚至以“三调”作为“逼迫”职工辞职的一种手段,侵犯劳动者的合法权益。“三调”真的是用人单位自主权吗?法律真的“鞭长莫及”吗?下面的案例是最好的解答。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