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关于建立宪法诉讼制度若干问题的思考   总被引:22,自引:0,他引:22  
宪法诉讼制度是宪法监督的重要手段之一。建立我国的宪法诉讼制度,对维护宪法的权威和尊严,进一步完善我国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意义。本文从宪法诉讼的概念、特点,建立宪法诉讼的必要性,我国宪法诉讼制度的若干问题等几个方面谈了作者的看法,并就如何构建我国宪法诉讼制度发表了自己的意见  相似文献   

2.
宪法诉讼制度是指解决宪法争议的一种诉讼形态,它是由特定机关根据当事人的请求而进行的审查法律是否违宪并作出裁判的制度。我国宪法规定:宪法是国家的根本大法,具有最高的法律效力。但在我国,宪法却作为一种政治宣言,长时间地被闲置,成了“闲法”。将宪法引入诉讼,先由人民法院对抽象行政行为进行合法性审查,建立我国的抽象行政行为合法性审查制度,积累相关经验、培养相应专事违法、违宪审查之律师、法官人才队伍。后由特设的宪法法院对法律进行合宪性审查,建立我国宪法诉讼制度,以激活我国宪法的基本功能。笔者认为,在我国的宪法诉讼制度…  相似文献   

3.
宪法实施的概念与宪法施行之道   总被引:13,自引:0,他引:13  
本文从全面、系统地分析、阐述宪法实施的几个基本概念出发,对宪法保障、宪法实施、宪法监督、宪法适用、违宪审查、宪法诉讼的概念作了比较明确的界定和区分。从而提出宪法私权诉讼这个独立的概念。作者认为过去我国宪法实施的制度没有建立起来,与理论上对宪法实施的片面理解有关。提出宪法私权诉讼概念有利于建立宪法诉讼制度,并对如何在中国建立宪法诉讼制度作了理论论证和设想。  相似文献   

4.
宪法诉讼是宪法上的权利救济制度,目前我国由于缺乏宪法诉讼,导致公民基本权利在事实上并未得到真正的保障.本文从界定宪法诉讼概念入手,分析建立宪法诉讼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并在此基础上认为建立中国式宪法诉讼制度势在必行.  相似文献   

5.
商滢斌 《法制与社会》2012,(15):258-259
宪法作为我国的根本大法,对我国公民基本权利的实现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宪法诉讼是伴随着宪政理念的发展而不断发展的,对维护宪法的尊严和权威,更好地完善我国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有着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在我国的法律实践中,并没有建立起相对完善的宪法诉讼制度,违宪案件不能得到有效的解决.本文试从宪法诉讼制度的基本理论出发,阐明了当前我国宪法诉讼制度建立面临的问题,最后针对问题提出了相应的解决对策,为我国宪法诉讼制度的完善奠定了重要的基础.  相似文献   

6.
王萍 《法制与社会》2011,(24):33-34
宪法是一个国家的根本大法,是公民基本权利的保障书,然而,由于宪法诉讼制度在我国的缺位,导致宪法在现实生活中并没有发挥公民权利的最终救济这一作用。鉴于宪法的法律性、公民权利的保障以及我国法治建设的需求,宪法私权诉讼制度亟待建立。本文论述了宪法私权诉讼制度在我国建立的必要性,并提出几点建议。  相似文献   

7.
也论宪法诉讼及其在我国的应用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本文通过对宪法诉讼与相关概念的对比分析,以求把握其准确含义及基本特征,并在此基础上认为宪法诉讼制度的建立应与我国的政治体制和司法状况相适应,具有中国特色的违宪审查体制下的宪法诉讼制度是我国的必然选择。  相似文献   

8.
本文通过对我国宪法救济制度的思考,指出我国现行宪法救济制度的体现与存在的种种问题,并在比较其他国家宪法救济制度的基础上,分析出我国建立宪法诉讼制度的障碍,从而提出应如何完善我国的宪法救济制度。  相似文献   

9.
本文从宪法诉讼的基本概念出发,对宪法诉讼制度的目的以及价值进行梳理。宪法诉讼制度作为人类迈向法治社会中的重要机制。具有维护现代民主社会的秩序、自由以及法治的价值。但宪法诉讼制度之于中国是否急需建立,需要考察我国国情与民情。在我国当前宪法政治化的观念还未完全深入,宪法以及法律中有关违宪审查的相关规定还很模糊,人大制度尚未完全发挥作用之时,进一步完善行政诉讼制度更为可行和急迫。  相似文献   

10.
我国的宪法监督制度有自己的特设之处,但也存在一些缺陷。由于宪法监督制度的重要意义,有必要对其进行完善。建议设立宪法监督委员会和宪法诉讼制度,并在时机成熟时建立宪法法院。  相似文献   

11.
我国目前并无宪法诉讼制度,宪法确认和保障的平等权和言论、出版、结社、宗教信仰自由等公民基本权利仍没有具体法律予以落实,公民宪法基本权利的司法救济还存在诸多障碍。在我国法制环境还很不成熟的情况下,公民宪法权利的司法救济途径可通过民事诉讼或行政诉讼救济途径保障公民宪法权利。但建立宪法诉讼制度,宪法诉讼救济保障将是最后的一道救济防线,这也是我国实现宪政的必由之路。  相似文献   

12.
张哲 《法制与经济》2008,(6):24-25,28
我国目前并无宪法诉讼制度,宪法确认和保障的平等权和言论、出版、结社、宗教信仰自由等公民基本权利仍没有具体法律予以落实,公民宪法基本权利的司法救济还存在诸多障碍。在我国法制环境还很不成熟的情况下,公民宪法权利的司法救济途径可通过民事诉讼或行政诉讼救济途径保障公民宪法权利。但建立宪法诉讼制度,宪法诉讼救济保障将是最后的一道救济防线.这也是我国实现宪政的必由之路。  相似文献   

13.
在诸多制度之中,宪法诉讼制度发挥着其独特且不可替代的作用和功能。世界各国也先后形成了适合各自国情的宪法诉讼制度,如以美国为代表的普通法院审判模式,以德国为代表的专门法院审判模式和以法国为代表的宪法委员会审查模式。我国学者在综合考虑几种域外模式的基础上,结合我国国情,提出了建立宪法诉讼复合模式的构想。本文着重考量了宪法诉讼复合模式的可行性,在对其特点和优势进行肯定的同时,也提出了其存在的不足之处。  相似文献   

14.
中国宪法诉讼存在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于中国是否存在宪法诉讼,我们不能从严格的西方标准来回答,而应从中国实际出发来分析。在理论上,我国宪法并不排斥宪法诉讼,但是,即便最高人民法院出台不支持宪法进入诉讼的司法解释,在司法实践中宪法案件却仍然是存在的。而且,在建立宪法诉讼制度在我国还存在宪法政治化的观念、制度阙如、宪法依据不足等障碍,宪法诉讼功能也尚未发挥出来的情况下,宪法诉讼却已形成由普通法院审理、不存在违宪审查、无独立诉讼形式和以基本权利为诉求的特点。  相似文献   

15.
浅论建立宪法诉讼制度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任进 《中国律师》2001,(12):32-33
在中国,还未建立宪法诉讼制度,至今也没有一起真正意义上的宪法诉讼案例,随着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基本方针及宪法原则的实施,从维护宪法尊严、保障宪法实施和维护公民基本权利出发,在中国建立宪法诉讼制度势在必行。而要建立宪法诉讼制度,首先要在理论和实践的结合上研究解决与之有关的若干基本问题,笔者在此作一探讨,以期引起更深入的讨论。 建立宪法诉讼制度的理论依据 宪法诉讼,对公民而言,就是公民认为宪法赋予其基本权利受侵害时可以寻求最终的司法救济;对法院而言,就是法院将宪法规范用于审理公民宪法权利受侵…  相似文献   

16.
当下,学界存在着一种将宪法诉讼等同于违宪审查或者违宪审查组成部分的倾向,有学者进而提出通过宪法诉讼实现违宪审查的思路。这是行不通的。宪法诉讼可以和违宪审查分离开来由法院和违宪审查机关分别承担,在涉及违宪审查的宪法诉讼案件中,法院最终需依据违宪审查机关的决定才能作出判决。建立复合型宪法诉讼制度是与我国现行政治体制相协调、可行的制度选择。  相似文献   

17.
田亮 《政法学刊》2006,23(5):59-61
公益性诉讼是伴随着经济社会的进一步发展而出现的一种新类型诉讼。我国侵害社会公益的事件频发,但对于公益性诉讼制度法律却未确立。在司法实践当中,已有公益性诉讼出现,因缺乏相应的法律依据,法院难以对此种案件做出处理。而理论界对我国是否应当建立公益性诉讼制度意见不一。从公益性诉讼确立的法理基础、宪法依据和现实依据等三个方面,详细论证了我国建立公益性诉讼的可行性,明确提出了应当在我国建立公益性诉讼制度。  相似文献   

18.
再探宪法诉讼的建构之路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宪法诉讼是指法院直接适用宪法解决违宪纠纷的诉讼活动。在实质上,宪法诉讼就是违宪审查的司法化,因而宪法诉讼与宪法司法化、宪法司法适用是一回事,只是认识角度不同。宪法控诉比宪法诉讼的范围要小,而司法审查的范围更广,包括宪法诉讼和行政诉讼两个方面。宪法诉讼是宪法监督最有效的模式,其范围不限于公民基本权利方面,还包括法律文件违宪纠纷、国家机关行为违宪纠纷、选举纠纷等等。我国宪法诉讼制度的建立可以先易后难、循序渐进地分三步走:由行政审判庭审理少数“准宪法诉讼”案;设立宪法审判庭审理部分宪法诉讼案;设立宪法法院审理全部宪法诉讼案。  相似文献   

19.
和谐社会建设需要行政裁决制度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我国从20世纪90年代开始行政裁决制度的范围呈缩小趋势,这一方面与误认为行政裁决制度破坏了权力分工原则有关,另一方面也与行政裁决被纳入行政诉讼受案范围有关。行政裁决制度符合我国宪法上的权力分工原则。在和谐社会建设中,有必要充分发挥行政裁决制度在解决私法争议中的权威性和专业性强,效率高、成本低、解决争议彻底等优势,保留行政裁决制度并对其进行合理构建。应当借鉴日本的当事人诉讼制度来建立我国的行政裁决诉讼制度,以解决行政裁决争议。  相似文献   

20.
司法救济是保障公民基本权利的最终途径,宪法的法律属性决定了它的直接法律效力。公民基本权利的宪法规定可以适用于诉讼。我国虽未真正建立起对公民基本权利这一宪法权利的司法救济制度,但已呈现出了司法救济的雏形。建立和完善我国公民基本权利的司法救济制度,有利于保障公民基本权利的实现和对宪法实施的有效监督。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