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中国历史上最早称皇帝的是秦朝的秦始皇,他姓嬴名政,在位时间是公元前246年至公元前210年。中国最后一个皇帝是清朝的宣统皇帝,即爱新觉罗·溥仪,他在位的时间是1909年至1911年。在位时间最长的是清朝的康熙,名玄烨,从公元1662年至1722年,他一共当了61年皇帝。而在位时间最短的皇帝是汉朝的刘贺,他只当了27天皇帝就被废除了。即位时年龄最大的皇帝是唐朝的武则天,她即位时已61岁;然而她又是寿命最长的皇帝,终年81岁;同时,她也是中国历史上唯一的女皇帝。即位时年龄最小的皇帝是汉朝的殇帝,名刘…  相似文献   

2.
吴营洲 《同舟共进》2008,(10):66-66
在网上读到一篇文章,标题很好——《永远都不要得罪读书人》,但其写作的出发点是在替雍正说话,且说得没有道理。那篇文章写道:雍正是中国历史上少有的好皇帝,在位13年,励精图治,泽惠百姓,但在百姓口中,他却是坏得透顶的皇帝。雍正在位时,就  相似文献   

3.
洪武三十一年(1398)七十一岁的明太祖朱元璋于闰5月10日去世。他临死前留下遗诏,按遗诏所示,时年二十一岁的皇孙朱允文于当年5月中旬登极称帝。因年号是“建文”,历史上称他为“建文帝”,为明朝第二任皇帝。一生拥有二十六龙子的朱元璋何以让其皇孙继位呢?事出之因是洪武廿五年4月,太子朱标西巡归来后不久便病逝,晚年丧子使朱元璋受到比十年前马皇后去世更为沉重的打击。况且二子秦王朱爽又在洪武廿八年死去,三子晋王朱椷也在洪武三十一年患了不治之症病死。噩耗使他不得不在悲痛之余重新考虑一个新的皇位继承人。当时深…  相似文献   

4.
也谈建文帝与郸城仟姓──兼与程万鹏、李四端诸同志磋商徐公卿数百年来,关于明朝建文帝的下落问题,一直是我国历史上一大疑案。建文帝朱允以是明朝第二代皇帝,其父朱标是明太祖朱元津的长子,早年立为太子,不幸中年早逝,朱元津遂立朱允改为皇太孙。朱元潭死时,他刚...  相似文献   

5.
张耐冬 《人民论坛》2012,(18):78-80
唐太宗一方面希望与大臣共治天下,一方面又对他们不放心。他是怎么从"钓鱼执法"到解开心结、下放权力的呢"一穷二白"的皇帝向大臣学习统治经验唐太宗李世民在位前期,出现了政治清明、百姓安居的"贞观之治",成为后世君王效仿的楷模。回顾"贞观之治"的建立过程,确立理性的执政原则,坚持以民为本,是最为关键的一  相似文献   

6.
<正>宋仁宗赵祯不算是个牛气的皇帝,第一,他没怎么开疆拓土,祖先传给他多少领土,他传给后人多少;第二,对于发展经济,他也没有如何高妙的思路,就算支持过庆历新政,最后也以失败告终。然而,宋仁宗却被视为历史上明君之—,此人最大优点就是懂得"自守之道"。所谓"自守之道",是指一个人对某种良好品质的坚守,无论外界如何改变,自己内心  相似文献   

7.
《春秋》2016,(5)
正近期,刘贺墓的发掘以及大量文物的出土,受到了人们的关注。然而有关刘贺在昌邑期间,昌邑王中尉王吉(汉代皋虞人,今山东即墨温泉街道)上疏力谏刘贺的这段历史却鲜为人知。废帝刘贺刘贺(前92-前59年),汉武帝刘彻之孙,昌邑王刘髀之子,西汉第九位也是西汉历史上在位时间最短的皇帝。天汉四年(前97年),刘彻之子刘髆  相似文献   

8.
<正>对于领导决策者来说,经常同时承担多项任务,这时就要分清事情的轻重缓急,理好工作顺序,只有这样才能更好地完成自己的工作。明初,燕王朱棣北平(今北京)保卫战的胜利,就在于他把艰难的任务分解为一个个小任务,然后按事情的轻重缓急来实施。1398年,朱元璋去世,皇太孙朱允炆继位,次年改元建文。建文帝朱允炆力行削藩,然而,由于  相似文献   

9.
高继宗 《中国减灾》2005,(11):50-51
国家元首亲自平反昭雪赈务冤假错案,并为之作诗树碑,这在中外历史上都是极为罕见的。李毓昌查赈举贪,惨遭谋害嘉庆帝是清朝第五代皇帝,名爱新觉罗·(禺页)琰,1760年生,1796年继帝位,年号嘉庆,在位25年,1820年病逝。嘉庆十三年(1808年)秋,黄河在山阳县(治所在今江苏淮安市)决口成灾。山阳  相似文献   

10.
白茫茫 《创造》2004,(5):39-39
中国历史上的糊涂皇帝很多,晋惠帝司马衷便是著名的一个.据<晋书·惠帝纪>载:司马衷在位时,天下荒乱,草根树皮被吃光,百姓多有饿死,大臣们请他下令赈灾,他竟说:"百姓没饭吃,为何不吃肉粥呢?"他的愚蠢还不止于此.一次,他到华林园游玩,适逢雨后,青蛙乱叫,就问随从这蛙是官家的还是私人的.随从知他是白痴,没法说清楚,就胡乱答道官地里叫的是官蛙,私地里叫的是私蛙.他竟然深信不疑.  相似文献   

11.
1683年(康熙二十二年)八月,康熙统一台湾,结束了台湾与祖国大陆的分离局面。这不仅从政治上实现了祖国统一神圣大业,巩固了祖国统一多民族大家庭,也从经济上,文化上推动了包括高山族在内的台湾地区社会的发展。康熙皇帝爱新觉罗·玄烨是满族人,是中国历史上在位最长的皇帝之一。他在位期间,对内政,外交、文治、武功等方面都取得了显著的成就。自六十年代初刘大年同志发表《论康熙》以来,我国学术界都肯定康熙是中国历史上的好皇帝和卓越的爱国主  相似文献   

12.
汉武帝刘彻(前157年-前87年),汉高祖刘邦的曾孙,是汉朝的第五代皇帝。他7岁被立为太子,16岁登基,在位54年,建立了汉朝最辉煌的业绩。《秋风辞》这首诗的写作年代不详,有说在113年,汉武帝率领群臣到河东郡汾阳县祭祀的回路游船上吟咏而成。时值秋风萧飒,鸿雁南归,汉武帝乘坐楼船泛舟汾河、饮宴中流,他触景生情、感慨万端,吟咏了这首流传后世的《秋风辞》。  相似文献   

13.
中国历史上的糊涂皇帝很多,晋惠帝司马衷便是著名的一个.据<晋书·惠帝纪>载:司马衷在位时,天下荒乱,草根树皮被吃光,百姓多有饿死,大臣们请他下令赈灾,他竟说:"百姓没饭吃,为何不吃肉粥呢?"他的愚蠢还不止于此.一次,他到华林园游玩,适逢雨后,青蛙乱叫,就问随从这蛙是官家的还是私人的.随从知他是白痴,没法说清楚,就胡乱答道官地里叫的是官蛙,私地里叫的是私蛙.他竟然深信不疑.  相似文献   

14.
明嘉靖四年(1525年),一个中年男囚一瘸一拐地走进了永昌卫(今保山市隆阳区).此前,他因干涉皇帝的"家务事"而"触犯逆鳞",被气急败坏的明世宗当众毒打一顿之后,发配云南充军.此事,伤害性大且侮辱性强.男囚不但饱尝皮肉之苦,而且惨遭精神打击. 当他被押解到永昌卫的时候,正值万物复苏的正月,男囚的人生,也因红土高原而迎来了第二春.之前,他是名满京城的才子;此后,他是云南家喻户晓的"杨状元".  相似文献   

15.
周毅之 《群众》2014,(11):68-71
<正>读历史,常为曾有过的辉煌而自豪,但也不要忘记曾在脚下土地上发生过的那些"不是好兆头"的事。中纪委二次全会上,习近平总书记说了曾发生在南京的历史旧事:"南北朝时期南朝陈国皇帝陈叔宝,在位时生活奢侈,不理朝政,后来隋军南下,其军队不堪一击,陈叔宝被俘病死,他所做的诗《玉树后庭花》被后人称为‘亡国之音’。唐代诗人刘禹锡在《金陵五题·台城》中  相似文献   

16.
李月辉 《乡音》2012,(2):45-47
爱新觉罗·皇太极(1592~1643),34岁继承汗位,在位17年。死后谥太宗文皇帝,葬于沈阳昭陵(北陵)。清太宗皇太极是清太祖努尔哈赤的第八子。生母为海西女真叶赫部,姓那拉氏,人称孟古格格。史载孟卉格格"庄敬聪慧,词气婉顺,闻誉不喜,听毁不恶,不好谄謏,不信谗佞",  相似文献   

17.
海瑞的死谏     
樊树志 《现代领导》2011,(10):41-41
提起海瑞,最为人们津津乐道的是他对嘉靖皇帝的尖锐批评。嘉靖四十一年(1562年)严嵩下台,三年后严嵩之子严世蕃被处死,意味着一个贪腐时代的结束。然而,嘉靖皇帝依然故我,朝政没有起色。嘉靖四十五年,刚直不阿的海瑞向嘉靖皇帝上《治安疏》,以无所顾忌的姿态,锋芒毕露的文字,批评皇帝,抨击朝政。一时间,这份奏疏被广泛传抄,朝野轰动。  相似文献   

18.
元朝皇帝为什么没有陵墓我国每个封建王朝,皇帝死后都有一座陵墓。这些陵墓多数在登位后即开始筹建,以后逐年增修,所以在位愈久,陵墓规模也愈大。然而在历代王朝之中,唯独元朝皇帝不见留下陵墓,这是什么缘故呢?原来,元朝皇帝的葬仪和其他朝代不同,据叶子奇《草木...  相似文献   

19.
廷杖的影子     
中国自古以来就多的是咄咄怪事。譬如为了某些人的特殊需人的生殖器要,将女人阉割掉。最的脚绑缠开有趣的还是来使之小之廷杖。记得又小,将男柏杨先生有一次在美国演讲,有人问他:"什么叫廷杖?"柏杨先生风趣地回答道,廷杖就是皇帝叫人打你的屁股,假如皇帝只是恨你,...  相似文献   

20.
《小康》2016,(2)
正1706年,武英殿总监造赫世亨得到康熙皇帝的圣旨,要他去找巧克力。于是,他找到罗马教廷派来的特使铎罗,向他要了150块巧克力。然而,康熙皇帝却不想吃了。康熙四十五年(1706),武英殿总监造赫世亨得到皇帝的圣旨,要他去找巧克力。接到皇帝"要巧克力"的圣旨,武英殿总监造赫世亨并没有眼前一黑,因为皇帝给他指了一条明路——找罗马教廷派来的特使铎罗。先介绍一下这两位人物。赫世亨的职务是武英殿总监造,这个职位主要的工作是负责管理刊刻图书。康熙十二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