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赵洋 《法制博览》2013,(6):307-308
现如今网络已经走进了千家万户,随之而来的便是一股排山倒海式的网络反腐风潮,成为了互联网时代反腐斗争的新形势。由于网络反腐的特殊性,所以给政府的反腐力量提出了巨大的挑战。网络反腐如何进行规范化,成为了现如今许多前辈研究思考的问题。  相似文献   

2.
构建网络反腐的"制度化"机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网络以其公开、透明、快捷的优势,成为"全天候的反腐利器",形成体制外一支重要的反腐力量.但同时网络反腐也面临着法律规范上的诸多缺失,严重制约着网络反腐效能的良好发挥.因此,应从加大网络反腐执行力度、规范反腐网络建设、建立健全腐败发现及快速反应机制、加大网络反腐倡廉文化建设四个维度来构建网络反腐机制,从而把民间反腐力量更...  相似文献   

3.
网络反腐的持续升温,冲击着传统的反腐格局。网络反腐也是一把"双刃剑",我们应当理性分析、扬长避短,通过建立健全相关的法律制度,将其纳入法治反腐的轨道之中。  相似文献   

4.
网络反腐虽然具有强大的力量,但依靠网络反腐治标不治本。对此,笔者建议应该从网络反腐中反思我们反腐败职能部门的不足,并提出积极打通网络监督与反腐的任督二脉!正确发挥新兴媒体的积极作用,始终把公开透明作为预防腐败的基本要求,促进权力规范运行,同时加大反腐力度,做到治标又治本。  相似文献   

5.
尹鸿伟 《南风窗》2011,(14):16-18
热心网民对民间兴起的这股反腐激情很是兴奋,认为民间反腐网站应运而生是官方网络反腐平台的延伸与补充。在小偷、情妇、妻子、女儿等纷纷成为"另类反腐大军"后,中国民间的反腐行动又迈入一个新的历史阶段,继不少"网络罢官"的案例成功后,目的更直接、目标更清  相似文献   

6.
舆情     
戴玉 《南风窗》2012,(25):18-18
十八大一过,舆情再现反腐本色。如今的网络反腐已可套用模式":网爆"开头,"介入调查"为应,"开除"作结——几无悬念。熟稔至此,有喜有忧。一喜,网络反腐的格局已定。近日有正厅级干部3日内被"网爆"拉下马,从级别与速度来看,均算新绩。忆及有网友提出"网治中国",其间似有真意。网络虽不居"法庭"之名,但已占陪审团之效。"网治"社会不以固法断案,却以案例为绳,先例一放开,必有后来人。没有人会认为这次将是最后一个,甚至可以断定,一月之内必有下家。然而,忧,正从中来。如果将反腐交给乱枪,将程序交给惯例,  相似文献   

7.
汤晖 《法制博览》2015,(3):73-74
新时期的反腐倡廉运动体现出了新时代的特征。以微博反腐为代表的网络反腐进行地如火如荼。本文通过分析微博反腐的各方面特点,总结反省出传统模式下制度反腐中监督机制的缺失,并以微博反腐为启示,对传统反腐模式下监督机制的改进提出了几点思考与意见。  相似文献   

8.
<正>制度作为一种"稳定的周期性行为模式和与社会总体再生产实践活动相关的结构性原则",其本质决定了相比其他反腐方式,制度反腐无疑最有效、最持久。纵观全球,各国不论国家性质、发展阶段和历史文化背景,无一例外都将编织严密、严实、严肃的制度之网作为实现"不能腐"的重要突破口。一、多层次、全方位和"无死角"立法,确保反腐制度网络的严密性无论是发达国家还是发展中国家,资本主义国家还是社会主义国家,  相似文献   

9.
反腐倡廉建设是一个庞大的系统工程,本文拟从当前微博反腐的方兴未艾,看到了网络举报这种新的被寄予希望的权利实现形式的弊端,以及如何完善网络举报制度的相关对策等方面进行了阐述,以求拓宽民主监督的渠道,促进反腐倡廉建设的深入开展。  相似文献   

10.
依靠群众反腐是我国通过社会监督的方式反腐倡廉的机制之一,伴随着近年来经济社会的发展,网络普及率大大提高,网络为草根型社会监督机制的运行提供了新的动力和手段。而同时,也给我们当前的社会管理带来了挑战。  相似文献   

11.
石勇 《南风窗》2014,(17):22-23
<正>这次反腐和以前不太一样的是,它指向的是整个政治结构的重整,因为一个被腐败侵蚀的政治结构无法承担"中国梦"的历史重任。周永康因严重违纪被立案审查形成了2012年十八大之后的一个反腐高潮。民众对中央反腐的信心空前高涨。接下来,反腐,以及中国的局势又如何变化?观望者在琢磨,迷惑者在期待答案。有这样几条轨迹:"拿下"周永康是反腐中相当艰难的一步,突破到了腐败的利益结构的深  相似文献   

12.
戴玉 《南风窗》2013,(16):45-47
寄望于微博反腐,显示的是对舆论压力的依赖,而不是对相关机构的信任。较高级别官员的逐个落马,始终与更大的政治气候相关。在新浪微博和腾讯微博平台上,人民监督网创办人朱瑞峰的认证账号已经被关闭。但在7月24日的判决中,朱瑞峰状告华声在线公司名誉侵权一案获得胜诉,民事判决书里认定了其"公民记者"身份。这种前后待遇,似乎暗示着微博反腐正处于夹缝当中的现实。  相似文献   

13.
李克诚 《南风窗》2012,(23):28-29
如果脱离社会"土壤"的配套改善,以为仅组建一支强有力的反腐机构即可一劳永逸,过于理想和天真。珠海横琴"廉政办"终于挂牌成立了—这个整合了纪委、监察、审计、反贪等多个职能部门、类似"大部制"的综合反腐机构,尽管并未冠之"廉政公署"之名,但也足以让不少反腐研究专家欢呼了:这毕竟是内地第一家整体  相似文献   

14.
政情     
《南风窗》2013,(20):21-21
最高法、最高检网络诽谤信息转发超500次将追刑责最高法和最高检近日联合公布《关于办理利用信息网络实施诽谤等刑事案件的司法解释》,明确规定网络诽谤信息被转发500次以上,将被追究刑事责任;而"网络反腐"中的发帖人,如果没有诽谤的故意,将免责。此外,有偿删帖或明知是虚假信息仍有偿发帖的单位和个人,也将被追究刑事责任。各部委政府APP内容比较有限《北京青年报》报道,据不完全统计,在苹果客户端上推出APP的部委仅5家,且大多提供的内容和服务比较有限。国家  相似文献   

15.
自1980年成立起,巴西劳工党不仅在较短时间内迅速发展、壮大、上台执政并成功地实现连任,而且使巴西创造了经济"奇迹",成为世界第六大经济体,但是该党在治党治国方面也面临不少挑战和问题。其中,腐败是困扰其政局稳定的重要问题。党内和它主持的政府内不断爆出腐败丑闻,使党和政府的声誉受到很大影响。近年来,巴西劳工党和政府进行的反腐斗争取得了一定的成效,其反腐斗争的经验可以总结为:必须统一对反腐斗争重要性的认识;加强制度建设,通过制度防腐、反腐;依靠群众和舆论的监督;严格监督党的经费的筹措、管理和使用。  相似文献   

16.
李克诚 《南风窗》2012,(26):84-86
在看似"红火"的反腐态势下,中国反腐倡廉建设的若干重大命题仍有待破题,尤其是如何对待和处置庞大的存量腐败。回顾即将过去的2012年,也许最能牵动公众神经的,莫过于反腐领域了。中共十八大新任中央领导人誓言反腐,近期各地"网络反腐"可谓风起云涌——短短一个月便有10几名官员被"拉下马"。普通民众参与公共事务的热情再次被点燃。然而,看似"红火"的反腐态势下,中国反腐倡廉建设的若干重大命题仍有待破题:反腐"顶层设计"方案尚不清晰,一些重大的基  相似文献   

17.
走出“政治性反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吕溢洋 《南风窗》2012,(12):34-36
我国现阶段的反腐工作,许多情况下变成了"政治性反腐",这项工作被严重手段化了,实际上在消耗执政党与政府的权威。"政治性法律"5月14日,国家预防腐败局官方网站公布了该局副局长崔海容在香港廉政公署第五届国际会议上的发言。据其透露,1982年至2011年30年中,因违犯党纪政纪受到处分的党政人员  相似文献   

18.
袁梦 《法制博览》2015,(6):178-179
反腐是我国一个重要的任务。近来,微博反腐成为一种新兴反腐手段,发挥了很大的积极作用,又同时暴露出漏洞。笔者旨在从微博反腐的本体概念,法理本质分析,通过降低话语暴力与规则缺失可能性,平衡公民知情权、监督权与官员隐私权、名誉权,从而使微博反腐发挥更好作用。  相似文献   

19.
随着互联网在国家政治经济生活中的作用逐渐加强,国家对高度依赖网络的不安全感也日趋增加,由此引发的国家间冲突使制定全球网络空间规则显得非常必要且迫切。在应对网络有组织犯罪和网络恐怖主义中,以国家间合作为主流,而一般性网络冲突和网络战则体现出国家间利益的博弈。网络空间规则的制定主要围绕技术、军事安全和对策三个层面展开博弈。国家间的博弈主要表现为美国与欧洲对互联网主导权的争夺以及美欧与中俄在治理理念和模式上的对立。目前,网络空间规则的制定仍然处于"规范兴起"的起始阶段,要达成一项全球网络空间协定还面临诸多困难和挑战,但是,明晰彼此底线并努力寻求共识应该成为推动网络空间规则制定的首要目标和任务。中国作为一个新兴大国,要实现向网络强国迈进的目标,应当积极关注和参与不同国际平台上有关网络规则的讨论,开展国际合作的同时勇于承担更多的国际责任,在确保国家安全的前提下,推动互联网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20.
方亮 《南风窗》2008,(15):81-82
梅德韦杰夫的反腐战争事关他本人的政治生命。他在反腐中对强力集团"动刀"会在多大程度上触及普京的底线,预示着他能否或者说何时能摆脱普京的影响。梅德韦杰夫政府运行两月余,一举一动决非傀儡总统之相,但正如俄《独立报》不久前一篇文章的标题一样,梅氏来了,普京还没走;俄罗斯政治已经"改朝",但在人事和具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