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社区中介组织是介于社区主体组织与居民个体之间的群体性组织 ,社区中介组织是居民参与和社区发展的客观需要 ;社区中介组织可以分为三种类型 ,它们之间既有共性 ,也有个性 ;虽然社区中介组织与社会中介组织都属于非营利组织 (第三部门 ) ,但两者之间也存在区别  相似文献   

2.
论非营利组织在公共管理中的作用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在公共管理中 ,政府的作用往往引人注目。然而 ,还有一种组织也可以发挥重要作用 ,这种组织就是非营利组织 (也称社会中介组织、第三部门、非政府组织 )。在我国 ,长期以来 ,由于种种原因 ,非营利组织在公共管理中的作用没有引起人们的足够重视。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和社会的转型 ,我国非营利组织日益增多 ,其作用也越来越大。重视非营利组织的研究 ,对于改善我国的公共管理 ,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一 )非营利组织是相对于政府组织和营利组织而言。现代社会科学把社会组织分为政府组织、营利组织和非营利组织三大类。它们分别是政治…  相似文献   

3.
社会组织是指依法在经济和社会活动中发挥服务、沟通、协调、监管、维权、自律等作用,解决某些社会1司题的民间组织、中介组织。社会组织有营利性的和非营利性的分别。本文所称的社会组织是指非营利性的、实行自主管理的民间志愿性的社会组织。国外一些学者把这类社会组织统称为非政府组织,也有的称之为非营利机构、第三部门等,以区别政府组织和企业组织等。  相似文献   

4.
民间非营利组织在发达市场经济国家通常被称为除政府和企业之外的"第三部门",在国民经济体系中有十分重要的作用。我国财政部在2004年发布了《民间非营利组织会计制度》,作为我国第一部民间非营利组织的会计制度,在一定程度上借鉴了西方国家经验。通过比较中国《民间非营利组织会计制度》与美国《非盈利组织公认会计原则》异同以及差异产生的原因,发现我国非营利组织会计准则发展与美国仍有一定差距,无论是会计准则内容的完善性还是会计准则对象的全面性,都有待改善。另一方面,由于我国经济社会发展自身的特点,也不能盲从美国非营利组织的会计制度,而应建立起符合中国特色的非营利组织会计制度,以适应我国经济建设的需要,更好地满足会计信息使用者的需求。  相似文献   

5.
非营利组织问责类型:一个成本导向的解释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根据问责方偏好与组织使命的吻合程度和问责方对负责方的强制程度,为非营利组织问责提供了一个新的分类——自我问责、层级问责、社会问责、法令问责。问责成本可以分为狭义实施成本和机会主义成本,其中实施成本随吻合程度或者强制程度的上升而上升,机会主义成本随吻合程度或者强制程度的上升而下降。问责类型的选择和组合主要是一个成本权衡的问题,不同情境的最优问责有匹配的吻合程度和强制程度。  相似文献   

6.
非营利组织“APC”评估理论   总被引:18,自引:0,他引:18  
一、问题的提出很多学者从不同的角度论述了一个健全的社会为什么需要有非营利组织 ?非营利组织有什么作用等问题。[1 ] 在此基础上 ,学者们指出了各国 ,特别是发展中国家大力培育和发展非营利组织的必要性 ,并预期非营利组织将与政府、企业一道形成“三足鼎立”之势。然而 ,遗憾的是 ,经过 2 0多年的“结社革命” ,全球的非营利组织 ,特别是发展中国家的非营利组织似乎远没有预想的那么蓬勃。与各国强大的政府和愈加繁荣的企业相比 ,非营利部门仍然显得那么无力与弱小。究竟是什么原因限制了非营利部门的发展呢 ?许多学者和非营利部门的管…  相似文献   

7.
非营利组织在社区服务发展中具有独特地位。现阶段对于社区服务发展产生关键影响的非营利组织有权威型、公益型、文化休闲型、支援型等几种类型。非营利组织参与社区服务仍面临着外部环境和自身建设等多方面的困难,应优化制度环境、建立有效的评估和监督机制、提高公众的认知度和信任度、规范非营利组织内部治理、提升非营利组织的专业素质和服务能力。  相似文献   

8.
非营利组织的可持续发展离不开有效的财务监督。应当通过健全非营利组织财务法规、整合国家相关部门的监督、发挥社会的监督作用来完善非营利组织外部财务监督;通过组建财务内部监督委员会、开展内部审计来强化非营利组织内部财务监督;通过加强监督主体的信息交流以促进非营利组织财务监督效果。  相似文献   

9.
非营利组织营销的特征与原则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陈晓春  张彪 《湖湘论坛》2004,17(1):84-85
非营利组织营销是指 :达成组织目标、满足消费者需要的交换过程。非营利组织营销是一个社会管理过程 ,在这个过程中非营利部门通过创造、提供及与他人交换有价值的准公共产品而满足自身的需要与欲望。  一、非营利组织营销的特征非营利组织营销具有与企业营销显著不同的特征。 1978年克里斯托弗·H·勒夫洛克 (Chrislopher·H .Lovelock)和查理·B·温伯格 (Charles·B·Wem -berg)在《公共及非营利销售》一文中将其特征归纳为四个方面[1 ] ,本文将其归纳为五个方面。(一 )服务对象的多重性非营利组织至少有两大服务对象 :—是顾客 ;…  相似文献   

10.
非营利组织发展面临的财务困境及其对策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张彪 《湖湘论坛》2002,15(6):48-49
根据社会结构理论,现代社会的社会组织分为政府组织、营利组织和非营利组织三大类型,它们分别是政治领域、经济领域和社会领域的主要组织形式。非营利组织的发展已经成为现代社会经济发展的必然趋势。近几年来,非营利组织快速增长,构成了多元社会中规模宏大且高度活跃的组成部分。非营利组织已经成为与人们生活休戚相关的社会力量,不仅对社会生活也对经济生活发挥着重要的作用。然而,我国当前非营利组织的发展面临各种困境。本文试图对非营利组织发展的财务困境及其对策作些探讨。一、非营利组织发展面临的财务困境非营利组织发展所面…  相似文献   

11.
台湾的非营利组织与公民社会建构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王茹 《台湾研究集刊》2004,(4):26-32,107
非营利组织是公民社会的基础,其参与治理公共事物已成为全球潮流。台湾的社会力从威权时期长期被严厉压制下的状态下奔流而出,成为政治转型的重要推力。随着政治与社会的发展,社会运动型的社团向着比较常态的、正式的非营利组织回归。台湾的非营利组织也获得很大发展,并已参与治理台湾的公共事物,“社区总体营造”和“9.21大地震”的救灾及灾后重建,在一定程度上代表了官方主导和民间自发两种不同的方式与路径。  相似文献   

12.
非营利组织会计目标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丽娟 《新东方》2006,(11):44-46
非营利组织会计是会计学在政府和事业单位中的运用,是会计学的两大分支之一。由于非营利组织的会计目标对其会计活动和会计方法具有重要影响,而研究非营利组织会计的重要前提就是要明确会计目标。非营利组织会计目标的内容包括:谁是财务信息使用者,他们需要什么样的信息以及财务报告能提供什么信息。我国的非营利组织会计模式应转向“两级准则层、三个准则群”模式。与我国预算会计相对应的会计体系,在西方通常称为政府与非营利组织会计或非企业机构会计。政府与非营利组织同企业一样,都是社会的基本构成环节,但它们之间存在显著的区别,由此…  相似文献   

13.
西方非营利组织理论述评   总被引:58,自引:0,他引:58  
本文评述了当前西方非营利组织研究的主要理论 ,包括政府失灵理论、合约失灵理论、第三方管理理论、政府与非营利部门关系类型学以及政府、市场、志愿部门相互依赖理论。在此基础上 ,文章认为 ,现有的西方理论在解释中国非营利组织的生成和运作时还存在着理论上的局限性。因此通过精细的实证研究 ,发展出更具解释力的理论是非常必要的。  相似文献   

14.
国际上与我国"社会组织"类似的概念,主要有"第三部门"、"非营利组织"和"非政府组织"。社会组织的存在虽然历史悠久,但作为一种主要的社会力量在世界范围内勃兴是从20世纪七、八十年代开始。  相似文献   

15.
本文通过中外理论及法律法规比较,揭示了非营利组织的基本特征,即非营利组织是具有组织性、非利润分配性、民间性、自治性和志愿性的组织。同时,为了扩大收入来源,保证非营利组织的可持续发展,国家应在附加有关限制条件的基础上,允许非营利组织开展营利活动。与此同时,需采用不同标准划分非营利组织营利收入的来源和用途,针对不同类型的收入设计不同的税收优惠政策,从而达到鼓励社会力量兴办公益事业、促进市场公平竞争的目的。  相似文献   

16.
非营利组织虽不以营利为目的,不能向出资人分配收益,但资金运动仍是贯穿组织各项管理活动的重要内容。在组织资金运动的每个环节都存在不同程度的不确定性,即财务风险。如何评价非营利组织财务风险于组织利益相关者决策尤为重要。我国非营利组织存在不同程度的财务风险,应引起各方重视并采取相应措施及早防范。  相似文献   

17.
我国学者对政府、企业之外的所谓“第三部门”的关注始自对行业协会、市场中介组织的研究,最初多是从经济学角度进行研究。上世纪90年代随着改革的深化及国外“公民社会”、“公共领域”、“第三部门”、“NGO(非政府组织)”、“NPO(非营利组织)”理论的引入,来自社会学、政治学、行政学、管理学等学者分别从不同角度展开研究,出版、发表不少论著,丛书也出过几套,如徐永光主编的《第三部门研究丛书》、王名主编的《NGO丛书》,都对第三部门的研究起了推动作用。读罢新近出版的《当代中国非政府公共组织研究丛书》(山东人民出版社2 0 0 3…  相似文献   

18.
我国非营利组织与政府关系的发展趋势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非营利组织与政府的关系成为众多学者研究的重点。由于传统治理理念的影响,我国形成了非营利组织与政府间的依附合作关系。非营利组织与政府之间应是合作的关系,但为促使公共服务提供者提高效率而应引入竞争和半市场机制,从而使得非营利组织与政府之间的合作是一种竞争性的合作。  相似文献   

19.
安宁 《中国民政》2008,(1):46-48
非营利组织作为独立于政府和企业之外的第三部门,在美国社会享有巨大的影响力,在普通民众的日常生活中发挥着必不可少的作用。据统计,美国有160万个非营利组织,其收入占国内总收入的6%,从业人员占全国雇员的9%,全美51%的医院、46%的大学、86%的博物馆、90%的音乐、舞蹈、艺术组织以及58%的各类社会服务由非营利组织提供。  相似文献   

20.
非营利组织失灵:组织边界之模糊与清晰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本文在回顾学界对非营利组织失灵的研究和区分非营利组织失灵与非营利组织问题的基础上,厘清从市场失灵到政府失灵、从政府失灵到非营利组织失灵的逻辑,提出非营利组织失灵源自其组织自身固有且依靠其自身不可克服的缺陷。目前非营利组织失灵源自组织边界模糊化或越界、错位,其纠正只能依靠组织边界清晰来实现,有必要引入公共企业这一组织形式并赋予其提供公共产品和公共服务的相应职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