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职务犯罪“侦防一体化”机制的探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新的社会条件下,职务犯罪现象具有了更强的抵抗力。单纯的打击已无法根治职务犯罪之源,而缺乏针对性的职务犯罪预防也无法焕发其应有的活力和生机。“侦防一体化”机制立足当前的社会形势和具体的职能要求,将职务犯罪侦查部门与预防部门的具体工作进行有机融合,实现两者信息资源的共享和人力资源的优化配置,强化了打击职务犯罪的力度和预防职务犯罪的实际效果。  相似文献   

2.
我国《刑事诉讼法》规定,对刑事犯罪可以采取以事立案和以人立案两种侦查方式。从公安部门侦查普通刑事犯罪的实践来看,这一规定符合新形势下打击犯罪的实际,是切实可行的。但是检察机关职务犯罪侦查部门多年一贯遵循以人立案的侦查方式,而运用以事立案开展侦查的实践则经验不足。最高人民检察院反贪污贿赂总局和渎职侵权检察厅下发了《关于检察机关职务犯罪侦查部门以犯罪事实立案的暂行规定》,规范了检察机关职务犯罪侦查部门的以事立案工作,推动了查办职务犯罪案件工作的健康深入发展。本文拟就检察机关职务犯罪侦查部门中以事立案的有关问题略陈浅见。  相似文献   

3.
在信息技术和计算机网络都得到广泛运用的信息化时代,国家机关的各项工作,尤其是职务犯罪侦查工作,都必须顺应这一时代。信息技术的发展,对职务犯罪侦查工作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和巨大的挑战,给职务犯罪侦查部门的侦查活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职务犯罪侦查部门必须根据形势变化,更新办案理念,转变侦查模式,探索和使用"信息引导侦查"的职务犯罪侦查的新机制、新手段,化被动为主动,以更好的引导职务犯罪侦查工作向质量效益型的方向发展。  相似文献   

4.
当前,职务犯罪智能化、复杂化和隐蔽化特点日益显现,职务犯罪侦查工作的形势亦日趋严峻。如何适应形势和工作要求,进一步提高侦查工作水平和能力,是检察机关职务犯罪侦查部门必须面对的重要课题。本文着重就职务犯罪侦查中碰到的一些实务操作难题作了一些梳理和分析,并对如何加强职务犯罪侦查工作能力、提高取证效率、完善侦查措施作一些粗浅的探索。  相似文献   

5.
穆健 《法制与社会》2014,(10):129+137-129,137
新刑诉法的实施,既给检察机关反渎职侵权部门职务犯罪侦查带来了新的机遇,同时也带来了新的挑战。在新的形势下,如何抓住机遇,应对挑战,从而更好地开展职务犯罪侦查工作,就成为一个必须认真思考的课题。  相似文献   

6.
屈鹏  吕靖轩 《法制与社会》2014,(11):113-114
随着互联网资源在职务犯罪案件侦办工作中所发挥作用越来越大,充分合理地利用互联网资源,广泛关联相关信息,对犯罪的侦查与预防有着积极意义。而如何在信息时代摆脱收集证据时的传统思维,于职务犯罪查办攻防博弈中抢得先机,进而高效利用互联网资源,是职务犯罪侦查部门需要思考解决的问题。  相似文献   

7.
张涛 《法制与社会》2013,(34):241-241,247
职务犯罪信息化侦防是指借助现代信息传输技术,将在调查中发现的信息与职务犯罪侦防工作中已经采集的各类案件信息,进行关联查询、比对,为职务犯罪侦查和预防提供帮助的一种侦防模式.职务犯罪侦查与预防的信息化工作需要不断完善,以适应当前信息化程度日渐发展下职务犯罪侦防工作的严峻趋势.职务犯罪侦查方面:一是要扩大情报信息渠道,最大化情报信息的共享率;二是要加强情报信息装备的开发工作,智能化情报信息研判工作;三是要减少中间环节,建立扁平化指挥模式.在职务犯罪预防方面,一是要加强并更新传统媒体在职务犯罪预防工作中的运用;二是要深入挖掘新媒体价值.  相似文献   

8.
杜锡铭 《法制与社会》2010,(36):201-202
检察机关职务犯罪侦查与预防部门分别设立,构成了侦查职能与预防职能的分化;反贪污贿赂与反渎职侵权的职能分化,则表现为自侦案件侦查权的分割。这两种分化虽然促进了检察工作向专业化纵深发展,也使得侦查和预防力量过于分散,不利于有限司法资源的整合。建立职务犯罪侦查和预防一体化的模式,成立职务犯罪侦查与预防局,是构建查防并举,预防为主的反贪防腐体制的重要制度保障。  相似文献   

9.
检察机关近年来通过不断加强职务犯罪惩治与预防工作的有效衔接,有力地促进了惩防工作的有序开展,然而职务犯罪预防工作因与侦查工作缺少有效的协作机制,导致侦查中个案预防、系统预防工作难以有效开展,制约了预防工作的实效性和针对性.建立惩防并重的工作格局是提升反腐效能的有效途径,本文通过分析当前检察机关侦查中个案预防、系统预防工作现状,具体阐述了侦查中开展预防工作的运行瓶颈,从而提出了加强侦查中个案预防与系统预防工作的路径选择.  相似文献   

10.
自1996年第一次修订以来,刑诉法今年迎来了第二次大修。此次修改对检察机关职务侦查工作产生了巨大而深远的影响。针对新刑诉法,检察机关职务侦查部门应及时调整。工作思路,积极应对。刑事诉讼法确立非法证据排除制度,将对检察机关职务犯罪侦查工作带来重大而深远的影响。职务犯罪侦查工作要积极应对该制度的修改完善带来的挑战,保持职务犯罪查办工作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11.
民警侦查职务犯罪是一种司法腐败现象,我们党和政府以及公安机关历来重视对侦查职务犯罪的惩治。当前民警侦查职务犯罪出现了新情况、新动向。民警侦查职务犯罪的产生,既有社会原因,也有犯罪者个人原因。在坚决依法查处民警侦查职务犯罪案件和腐败行为的同时,要坚持改革,从教育、法制、监督等多方面开展预防工作,努力把民警侦查职务犯罪降到最低限度。  相似文献   

12.
随着信息数字化时代的到来,越来越多的信息被以数字化的形式存储、管理、传递,职务犯罪侦查工作也应顺应这种形势的发展。利用数字化资源,开展数字化侦查,能够有效推动职务犯罪侦查行为规范化、模式转型化、方式升级化、资源社会化。在职务犯罪侦查实践中,侦查人员要充分挖掘、利用互联网、计算机、手机、监控视频、社会信息等各种数字化资源,达到发现案件线索、拓展侦查视野、收集犯罪证据的目的。  相似文献   

13.
姜良彩  李帅 《法制与社会》2012,(35):117-118
随着我国经济社会的发展和科技的进步,职务犯罪越来越趋于复杂化、智能化、隐蔽化,职务犯罪嫌疑人反侦查能力也日趋增强,修改后的刑诉法关于"技术侦查措施"的规定对"一支笔、一张嘴、两条腿"的传统侦查手段和由供到证的侦查模式提出了挑战,突破难、调证难、固证难成为查办职务犯罪案件不得不面对的现实问题。而现今反贪部门尤其是基层院反贪部门侦查设备落后,侦查信息化发展滞后,成为制约查办职务犯罪工作顺利开展的瓶颈,因此必须完善反贪部门侦查装备,不断提高反贪侦查信息化水平,有效运用侦查技术查办职务犯罪案件。  相似文献   

14.
张宝 《天津检察》2008,(5):50-50
近年来,案源匮乏成为制约基层反贪部门职务犯罪侦查工作的突出问题,为此,笔者认为在加强举报工作的同时,侦查部门应当积极探索其他获取案件线索的渠道和方法,从而建立起自有的情报信息网络。笔者结合反贪工作实际,就如何拓宽案源谈几点建议。  相似文献   

15.
本文从检察机关查办职务犯罪的实践出发,依据信息情报学基本理论,探讨构建我国职务犯罪侦查需要建立的包括线索信息情报库、公共信息情报库、秘密信息情报库和参考信息情报库的几种基础职务犯罪侦查信息情报库,以便为检察机关打击和预防职务犯罪提供更加强有力的信息情报支撑,大幅提高查办职务犯罪案件的能力,加大打击和预防职务犯罪力度,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做出检察机关应有的贡献。  相似文献   

16.
为了更加有效地预防和打击职务犯罪,必须完善检察机关职务犯罪侦查保障机制。本文建议建立侦查启动监督机制、侦查立案监督机制、侦查措施监督机制、审查起诉监督机制等四项机制,并从相关法律修改、检察机关机构设置、职务犯罪侦查措施等方向进一步探讨职务犯罪侦查工作的发展。  相似文献   

17.
随着职务犯罪案件侦查工作难度的加大,检察机关改革现行职务犯罪侦查工作机制迫在眉睫。要从构建侦查指挥中心、大侦查格局、形成全社会职务犯罪预防网络入手进一步整合侦查资源,深入推进侦查一体化机制建设。  相似文献   

18.
李鹏宇  梁艳  李超 《法制与社会》2011,(36):150-150,153
随着社会科技的不断发展,传统的从供到证的被动侦查模式已经不能满足打击职务犯罪的需要。而信.息引导职务犯罪侦查作为一种新的侦查模式,对于柘宽职务犯罪案件线索、应对当前职务犯罪新的发展趋势等方面都有非常重要的意义。本文在论述信息引导侦查概念及意义的基础上,提出了几点构建信息引导职务犯罪侦查系统的建议。  相似文献   

19.
职务犯罪侦查存在着“从获取犯罪嫌疑信息到立案侦查”的特殊的诉讼过程。职务犯罪侦查与普通刑事犯罪侦查是两种不同类型的侦查行为。当前职务犯罪侦查存在的问题是侦查启动程序的缺位,直接导致了职务犯罪侦查权的异化和虚置。我国职务犯罪侦查启动程序构建的模式选择有二:以“犯罪嫌疑信息”为依据的随机型启动模式和初查立案启动模式。  相似文献   

20.
随着经济的发展和反贪污贿赂斗争的不断深入,实践中,查办职务犯罪案件侦查机制和侦查模式已越来越不能完全适应反腐败斗争的需要,改革和完善查办职务犯罪侦查机制和侦查模式成为检察改革的当务之急。本文从侦查一体化模式产生的实践根源,侦查机制运作情况来阐述现有侦查机制的不足,并就改革和完善反贪部门侦查机制和办案模式提出一些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