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当前,民主社会主义思潮作为第二国际社会民主主义思潮的继承和发展,不仅被某些西方资产阶级学者、政客所标榜、推崇,而且在一些社会主义国家泛滥一时。其实,追根溯源,民主社会主义思潮并不是什么新鲜东西。它最早来源于19世纪末期伯恩施坦改良主义的社  相似文献   

2.
新自由主义、民主社会主义、后现代主义、消费主义作为当代西方社会影响最大的社会思潮,对我国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培育和践行产生了复杂影响。分析当代西方社会思潮影响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原因、背景、路径、方式,有助于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领社会思潮,最大限度地消除西方社会思潮的消极负面影响,积极引导大学生认同并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巩固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指导地位,落实好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促进大学生健康发展,培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  相似文献   

3.
《世纪桥》2015,(8)
民主社会主义是一种主张在民主体制里进行社会主义运动的政治意识形态。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改革开放以来,民主社会主义思潮通过各种途径对大学校园进行渗透,对高校大学生思想产生影响,虽然其具有积极的一面,但是其消极影响却不容忽视。大学生思想政治理论课是大学生正确了解当前社会思潮的主要方式和手段,只有充分了解和分析当前民主社会主义思想对当代大学生影响的因素特点,才能在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中加强对大学生思想引导的针对性,从而做到有的放矢。  相似文献   

4.
在创建中国共产党的艰辛奋斗中,李大钊对正在中国泛滥的民主社会主义思潮,进行了较为深刻的剖析与批判,阐明了科学社会主义与民主社会主义的根本对立和原则区别,为中国共产党从它诞生之日起就坚持马克思主义建党原则,而没有受到民主社会主义思潮的干扰  相似文献   

5.
民主社会主义,在理论演进史上,基本是"公开反对马克思主义的现代改良主义思潮",实质是资本主义社会发展理论;在社会制度变迁史上,属资本主义社会制度的改良形式.民主社会主义的反科学社会主义本质,是马克思主义诞生150多年来人类历史的基本结论.从当前国内外背景看,<民主社会主义模式和中国前途>的发表,似乎显示了中外民主社会主义和新自由主义共同诱导中国走民主社会主义道路的迹象!深刻认识民主社会主义的本质,是坚定不移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道路的迫切需要.  相似文献   

6.
民主社会主义,是社会党、社会民主党和工党所信奉的思想体系的总称.它是从早期工人运动中的改良主义观点,发展到改良主义思潮,进而又发展成为系统的理论纲领乃至完整的思想体系的.1951年法兰克福的社会党国际成立大会,正式宣布把"民主社会主义"作为各国社会党的纲领性目标.此后,民主社会主义在几十年的时间里有了相当大的发展.在西欧,社会党已成为政治舞台上重要的政治力量,处于主要的执政与参政的地位,具有广泛的社会与政治影响;在东欧,1989年以来,民主社会主义思潮急剧  相似文献   

7.
民主社会主义否定列宁主义的基本论点是:列宁主义的道路是"暴力社会主义"道路,列宁主义的"一国建设社会主义的理论"违背了马克思主义的"共同胜利"理论,等等。民主社会主义否定列宁主义的实质是它把马克思主义理论偶像化,变为对资产阶级来说的"无害的神像"的必然表现。警惕当前国内民主社会主义思潮否定列宁主义,彻底肃清民主社会主义在我国的思想影响,在当前具有特别迫切的意义。  相似文献   

8.
近年来,民主社会主义思潮在国际上迅速蔓延。在这种思潮的影响下,一些社会主义国家政局急剧动荡,原来执政的工人阶级政党纷纷改变党的名称,宣布放弃科学社会主义,奉行民主社会主义。这种共产主义运动内部的机会主义思潮,与国际反动势力加紧推行的和平演变战略紧密配合,对科学社会主义构成了严峻挑战。  相似文献   

9.
一、民主社会主义理论的渊源和实质什么叫民主社会主义?法国著名学者雅克·德罗兹认为,民主社会主义就是建立在议会制和为实现各自的目标而进行合法斗争的各政党基础之上的社会主义。①民主社会主义是社会民主党、社会党和工党的社会主义主张。它是所谓西方社会主义的一种模式,是当代社会主义的一个重要思潮和派别。在资本主义世界的工人运动中,民主社  相似文献   

10.
“民主社会主义”这股思潮和社会政治力量是目前人们十分关注的一个问题。为了全面深入地弄清这一问题,研究其产生和演变发展的规律,划清它与科学社会主义的界限,特将近期报刊杂志上发表的有关文章综述,供参考。一、“民主社会主义”的由来有的同志说,“民主社会主义”一词,早在1888年,德国社会民主党领导人李卜克内西在《论社会民主党的政治立场,特别是对国会的立场》一文就使用过。不过它是被  相似文献   

11.
当今时代各种社会思潮,尤其是民主社会主义思潮对我国意识形态的影响很大。如何历史地辩证地分析民主社会主义和科学社会主义的联系与区别,如何在坚持科学社会主义基本原则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前提下,大胆吸收借鉴包括民主社会主义在内的人类社会创造的一切文明成果,这对于正本清源、解放思想,对于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具有重要的理论价值和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2.
1951年社会党国际成立,并发表了题为《民主社会主义的目标和任务》的宣言。从那时起,“民主社会主义”就成了社会党、社会民主党和工党思想体系的总称。近些年来,“民主社会主义”思潮泛滥,以致在我国也有人高谈阔论起“民主社会主义”来了。那么,究竟什么是“民主社会主义”?它的实质是什么?我们只要将其与科学社会主义作一番比较.就会清楚。在对比中,划清“民主社会主义”与科学社会主义的界限,对于我们更好地坚持科学社  相似文献   

13.
民主社会主义是近年来在国际上迅速漫延的一种反马克思主义,反社会主义的思潮,由于它打着“民主”和“社会主义”的旗号,因而具有很大的欺骗性,为此,我们必须明确民主社会主义的性质,分清科学社全主义与民主社会主义的本质区别。现将有关这方面的研究综述如下。  相似文献   

14.
积极探索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社会思潮的实效性是一项重大战略任务。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社会思潮实质上是用主文化来主导社会文化变迁,通过影响人们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这一主文化的认同来影响人们对社会思潮的认同,以确保社会文化变迁的社会主义方向。通过社会学实证调查研究,分析发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新自由主义思潮、历史虚无主义思潮、拜金主义思潮、极端个人主义思潮、民主社会主义思潮具有显著的实效性。  相似文献   

15.
当代中国社会存在着以新自由主义、新左派、民主社会主义、历史虚无主义和"全球主义"等为代表的社会思潮;这些社会思潮多元并存、复杂多变,并且对我国社会发展和人们生活产生不同程度的影响,既有积极的,也有负面的;只有坚持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应对和引领当代中国社会思潮,对当代社会思潮区别对待,辩证扬弃;科学发展,改善民生;创新工作方法,探寻科学机制,才能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提供良好的社会环境,才能积极稳妥地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实现社会的和谐。  相似文献   

16.
民主社会主义作为一种国际思潮,在东欧一些社会主义国家得势以后,引起了人们的普遍关注.许多人都在分析评论它.但有些评论存在比较模糊的认识,有必要加以澄清.一、民主社会主义是社会主义的一种模式吗?有人认为,社会主义没有固定的模式,因此,应当允许民主社会主义进行探索,让它作为一种"社会主义"模式存在和发展.民主社会主义果真是社会主义的一种模式吗?回答是完全否定的.诚然,社会主义社会没有固定模式,但这并不等于说社会主义的模式是不可捉摸、不可认识的.社会主义的模式尽管可以有多种多样,各种社会主义的模式却有共同的基  相似文献   

17.
王军魁 《理论研究》2013,(5):42-44,49
伴随着改革开放,西方思潮洞开了中国的大门,各种思潮杂然并存。在这些杂芜思潮中滋生蔓延的民主社会主义,其实质是奉西方民主社会主义为圭臬的反马克思主义思潮。由最初附着于资产阶级自由化思潮,到近来有人喧嚷的“只有民主社会主义才能救中国”,其在我国演进的谱系,可谓几度泛起。而要正本清源,肃清其进一步扩散的可能性,当务之急是探明其衍生、蔓延的原因。社会转型带来的利益格局的重组与阶层分化.共产主义运动低潮与西方和平演变的推行,西欧、北欧“福利国家”实践成就的示范效应,以及思维认识上的阙限是民主社会主义思潮在我国泛起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18.
资产阶级自由化思潮,是以崇拜西方资本主义的“民主”,“自由”,否定党的领导和社会主义制度,主张资本主义制度为特征的一般逆流。这股逆流,始终与党的四项基本原则鲜明对立,特别是在坚持社会主义道路方面,一小撮顽固坚持资产阶级自由化立场的人,散布了大量的反对、污蔑社会主义的言论,在不少群众中产生了恶劣的影响,造成了严重  相似文献   

19.
坚持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高校校园社会思潮   总被引:16,自引:0,他引:16  
在经济全球化和信息网络技术条件下,我国高校校园客观地存在着民主社会主义、新自由主义、公共知识分子、历史虚无主义和拜金主义等社会思潮的影响。这些思潮的传播和蔓延,不仅会给高校师生的政治观和价值观带来冲击和消极影响,而且直接制约着社会主义和谐校园文化建设目标的实现。因此,必须客观、全面地分析高校校园中各种社会思潮的影响及其特点,坚持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高校校园社会思潮,尊重差异,包容多样,在高校校园最大限度地形成思想共识。这是高校建设社会主义和谐校园文化的一项重要任务。  相似文献   

20.
一自20世纪90年代后期以来,新自由主义、新保守主义、民主社会主义、后现代主义、消费主义、女性主义、生态社会主义、新实用主义、历史虚无主义、公共知识分子及宗教思潮等以“问题”为中心潮起潮落,在交流与激荡中不断实现分化与整合。在纷至杳来的社会思潮面前,很多人往往顺着社会思潮去思想和行动,成为西方社会思潮的“粉丝”。更有甚者,西方与国内社会思潮相互交锋和耦合,产生了各种新思潮。近年来颇为流行的普世价值思潮,更是在我国的思想文化界掀起不小的涟漪。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