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相逢之时,王树声、杜义德神情显得特别警惕和戒备,同潘峰等人招呼也不打…… 1937年西路军失败后,潘峰作为红三十军的一名营级干部,随同李先念率领的左支队向西游击.  相似文献   

2.
名将,顾名思义,首先是指知名度很高的将领:此外,名将还必须是在军事上有建树的将军难得的是,杜义德就是这样一位知名度很高,又在军事上颇有建树的将军……  相似文献   

3.
西路军失败后,王树声及其部下数十人退到祁连山中,每日里风餐露宿,整整坚持了三个月之久。1937年端午节的前一天,王树声将要走出祁连山时,身边仅剩下10人,即:骑兵师长杜义德、师参谋长李彩云、师作战科长李新国、九军营长谭云保、交通队政治指导员曹丕堂,以及警卫勤务人员饶金才、秦传山、周德九,另外还有两名彩号。为了缩小行动目标,便于及时疏散隐蔽,最后他们把各自骑的十多匹战马,全都抛弃在祁连山中。  相似文献   

4.
老一辈军事家杜义德将军戎马倥偬的一生,善于歼灭作战,注重以智取胜、英勇慑敌,在我军由弱到强的发展史上留下了光辉的一页。  相似文献   

5.
第二野战军骁勇善战,是一支善打硬仗、令敌闻风丧胆的雄师劲旅。其前身是抗日战争时期赫赫有名的八路军第一二九师和解放战争时期的晋冀鲁豫野战军。解放战争中,第二野战军在刘伯承、邓小平、贺龙、陈赓、王树声、李达、杨勇、陈锡联、王近山、陈再道、谢富治、苏振华、杜义德、周希汉、李成芳、王秉璋、曾绍山、秦基伟、张国华、刘金轩、李德生、尤太忠、向守志、吴忠等人指挥下,各部纵横中原,转战  相似文献   

6.
慕安 《党史天地》2006,(11):17-20
杜义德,1912年生,湖北黄陂人。1955年被授予中将军衔。1960年,北京的金秋季节。中央军委召开扩大会议。不久前刚从沈阳军区副政委任上调到海军的杜义德参加了这次会议。在会议即将结束时,毛泽东主席接见了与会各大单位领导。毛泽东在军委副主席兼国防部长林彪的陪同下,兴致勃勃地来到与会人员集合的会场。毛泽东边走边同大家一一握手。当他走到杜义德面前时,停下了脚步,上下打量着穿着海军将官服的杜义德,伸出手大声说:“杜义德同志,你好哇!现在在哪里工作?”  相似文献   

7.
黄海 《党史天地》2008,(5):30-34
在中国革命漫长的征程中,许多热血青年为了一个共同的革命目标和理想,在战火纷飞的岁月里结成了终身伴侣,留下了一曲曲脍炙人口的红色恋歌。开国大将王树声与杨炬当年的“将军恋”就是其中的一个典型:1944年中秋佳节的晚上,王树声和杨炬在延安的土窑洞里举行了一场既简朴又庄重的婚礼。  相似文献   

8.
在中国革命漫长的征程中,许多热血青年为了一个共同的理想,在战火纷飞的岁月里结成了终身伴侣。开国大将王树声与杨炬当年的“将军恋”就是其中的一个典型。  相似文献   

9.
许世友将军是我国的开国元勋,战场上豪气万丈,攻无不克;生活中老将军同样为世人谱写了一曲人间真情歌,尤其是将军"四跪慈母"的孝举更是世间人之楷模。一跪累母难1926年,许世友在王树声的带领下参加了革命,1927年率领部队参加了著名的"黄麻起义"。也就从这时开始,许世友成了"清乡团"搜捕的主要对象。  相似文献   

10.
王树声将军是鄂豫皖根据地和红军的创始人与领导人之一。他与毛泽东相识在武昌中央农民运动讲习所,重逢于长征途中。他的才能和品德,深得毛泽东的赞扬,被屡屡委以重任。建国后,王树声担任国防部副部长、总军械部的第一任部长,为我国军械工业的创办与发展立下了汗马功劳,被毛泽东、周恩来称为“是我国军械工业生产的功臣”、“为革命作出了巨大贡献”的人。  相似文献   

11.
20世纪50年代,有关方面决定给时任总军械部部长的王树声建一幢住宅.按规定,房子和家具可以考究一点.但是,王树声的"意见"来了--盖成一般平房,外加"两不要":不要独门独院,不要警卫森严.  相似文献   

12.
虎将许世友,少年时期曾在少林寺习武数载,深得武学奥妙。早年,他凭着一双铁拳曾打败无数武林精英,参加红军后,他纵横驰聘更成为勇冠三军的虎将。但是,有一人令将军刮目相看,他就是王树声当年的警卫员何福圣。  相似文献   

13.
1944年的秋天,王树声被中央军委任命为河南军区司令员后,就着手组建豫西纵队.跨太岳,转太行,王树声率领南下纵队日夜兼程,直插豫西. 嵩山脚下的登封,是日伪军的大本营之一.驻守在这里的日军军团长龟田对王树声部进行了大规模的“扫荡”.王树声指挥部队在山里和敌人兜起了“圈子”,专打敌人补给队,对孤军深入的小股敌军,毫不客气地“照单全收”.面对我军的“麻雀战”,日伪军变得谨慎起来.于是,王树声召集各路将领开会,分析敌情,研究对策.  相似文献   

14.
在解放军首任军长行列里,第十军首任军长算是一个特例.大多数首任军长都是从"纵队"改称"军"后,由纵队司令员改任军长的,而杜义德成为第十军首任军长却不是这样.第十军是由中原野战军第二纵队改称的,而杜义德在由"纵队"改"军"之前,则是中原野战军第六纵队政委.个中故事耐人寻味,值得探根问底.  相似文献   

15.
云龙 《党史纵览》2001,(5):49-50
虎将许世友,因在少林寺习武数载,深得武学奥妙。他不仅精通各种兵器,尤其擅长腿功。参加红军后,纵横驰骋更成了勇冠三军的虎将。他年轻时,凭着一双铁拳曾打败无数武林精英。然而,在所有的对手中令将军刮目相看的只有一人,他就是王树声当年的警卫员何福圣。  相似文献   

16.
韩沙 《党史纵览》2009,(1):54-56
全国解放后,和平年代的王树声并未脱去戎装,从操枪弄炮.到造枪造炮,他秉性难移,依然喜欢"冲锋陷阵",战斗在第一线:从带兵打仗的战场,到从事军事科学研究,他始终坚持务实的工作作风,依然是"战功"卓著……担任总军械部长和军事科学院副院长,是王树声在和平年代留给我们的最美丽的记忆.  相似文献   

17.
王树声是我军的一位战功卓著又具有传奇色彩的将军。他于1926年投身革命,曾参与领导了震惊全国的“黄麻起义”,是鄂豫皖根据地和红四方面军的创始人与领导人之一。他与毛泽东相识在武昌中央农民运动讲习所,重逢于长征途中。他那不怕困难、不怕挫折的坚韧不拔意志,深得毛泽东的赞扬,并被屡屡委以重任。建国后,毛泽东又亲自点将王树声担任了国防部副部长、总军械部的第一任部长。他不负毛泽东的厚望,为我国军械工业的创办与发展、改善我军的武器装备立下了汗马功劳,被毛泽东、周恩来称之为“我国军械工业生产的功臣”,“为革命作出了巨大贡献”的人。  相似文献   

18.
为了纪念王树声大将的丰功伟绩,同时也让读者更好的了解他英勇善战的光辉事迹,本文主要选取了中原突围前后王树声大将的几个小故事,以飨读者。一、王树声巧用“离间计”,漂亮解放古城登封1944年秋天,王树声被中央军委任命为河南军区司令员后,就着手组建豫西纵队。为发动各地群众,建立政权,王树声踏上了南下的征程,跨太岳,转太行,率领南下纵队日夜兼程,直插豫西。日军闻风而动,派出大批部队围追堵截。经过一个多月的艰难跋涉,王树声率领部下来到了晋豫交界的中条山下。  相似文献   

19.
1942年延安整风期间,正在抗日前线浴血奋战的晋冀豫军区副司令员王树声奉调回延安,到中共中央党校学习,任军事队队长。 转眼一年多的时间过去了。 1943年秋,王树声在中央党校举行的一次文娱晚会上,遇见了中央门诊部的医生杨炬,并对她一见钟情。杨炬身材苗条,脸俊眼美,浑身充满着青春的气息,在中央门诊部有着“一枝花”之誉。 年近不惑之年的王树声,第一次陷入了“单相思”。 老战友汤明春看出了王树声的心思。他想:王树声以前为了革命事业在枪林弹雨中东拼西杀,一直没有机会顾及自己的婚姻,现在“红都”的生活安定,别人早已是成双成对了,他也确实该找一位伴侣了。因此,汤明春便自告奋勇说让其爱人连军从中牵线搭桥。连军在中央门诊部当护士,并与杨炬很要好。 然而,一连几天过去了,牵线的事却如泥牛入海毫无音信。王树声心如油煎,坐卧不安,直骂汤  相似文献   

20.
<正>鄂豫皖苏区首府革命博物馆珍藏着一封特殊的慰问信,质地为毛边纸,纵25.4厘米,横37.2厘米,有折痕和水渍,正文为手写体翻印,信末有王树声将军的亲笔签名。这封信的主人叫吴香莲。1974年的一天,她梳洗干净,换了一身最喜欢的衣服,前往箭厂河革命纪念馆,郑重地将这封信交到馆长吴世书手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