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40 毫秒
1.
工业化是城镇化的发动机,城镇化是工业化的加速器,统筹推进工业化城镇化是实现区域经济跨越发展的必由之路。近年来,广安区坚持走工业化城镇化融合发展之路,以工业经济的强势扩张,为城镇化发展提供产业支撑,以城镇规模的快速拓展,为工业化进程搭建广阔平台,“两化”联动聚集了加快广安发展的强大动力。  相似文献   

2.
付诚 《新长征》2014,(1):44-45
党的十八大明确提出"城镇化质量明显提高"的新要求,坚持走中国特色的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发展道路,信息化与工业化深度融合、工业化与城镇化良性互动、城镇化与农业现代化相互协调,促进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同步提高。这标志着中国开始走进城镇化质量提高的新时代。我省作为经济后发地区,必须抢抓机遇,稳中求快,迅速推进这项工作。要  相似文献   

3.
党的十八大报告指出:"坚持走中国特色新型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道路,推动信息化和工业化深度融合、工业化和城镇化良性互动、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相互协调,促进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同步发展"。工业化是城镇化的内在动力,城镇化是工业化的空间依托,城市的追赶跨越需要工业化与城镇化互为支撑、相互促进。作为欠发达、欠开发地区的黔东南州,如何加快推进工业化与城镇化良性互动  相似文献   

4.
曲靖是云南人口最多的地级市,但城镇化发展水平滞后,工业化与城镇化尚未形成良性互动。本文分析了曲靖当前城镇化发展中的问题,从五个方面提出了加快城镇化发展的思路。  相似文献   

5.
在今后相当长一段时期内,四川加快发展必须以推进工业化、城镇化为主线,但在新形势下又必须走新型工业化和特色城镇化道路,实施工业化与城镇化融合联动发展战略。同时,四川加快发展必须树立新的发展观念,即树立新的战略观、新的资源观、新的优势观、新的竞争观、新的产业观、新的市场观,才能提高发展的层次和水平;四川加快发展应该是“跨越发展,科学发展,创新发展”的有机统一,忽视哪一方面都是偏颇的、不完整的。  相似文献   

6.
城镇化与工业化互动关系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城镇化与工业化之间的关系是一种相互联系、相互促进的关系:工业化与城镇化犹如同胞兄弟,同生同长或相互依存,共同发展;工业化是城镇化发展的基本动力,城镇化是工业化发展的基本土壤;工业化是城镇化的加速器,城镇化是工业化发展的必然结果;工业化是城镇化的经济内涵,城镇化是工业化的空间表现形式;工业化以城镇化为基础,城镇化反过来作用于工业化;工业化是近现代经济发展的主旋律,城镇化则是近现代社会发展的主旋律。  相似文献   

7.
鄂尔多斯工业化发展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鄂尔多斯工业化发展带动了地区整体经济的发展,创造了“鄂尔多斯经济现象”的奇迹。本文通过分析鄂尔多斯工业化的现状及发展历程,提出要推动鄂尔多斯工业化的进一步发展,必须重点处理好工业化与市场化、城镇化、农牧业现代化、生态化、信息化的关系。  相似文献   

8.
区域发展模式是农村工业化与城镇化共同作用的结果,存在着时间上的演化和空间上的分异。文章研究了浙江省农村工业化与城镇化关系演进的特征以及省内区域发展模式的差异。尽管农村工业化与城镇化的关系总体呈现由不协调向协调转变,城镇化进程仍滞后于农村工业化发展。两者关系在浙东北区基本协调,以宁绍模式为典型;浙东南区协调程度较高,以温州模式为典型;浙中区基本协调,属于混合模式;浙西南区则是一种低水平的协调模式。  相似文献   

9.
《新长征》2013,(6):50-51
<正>党的十八大报告明确提出:"坚持走中国特色新型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道路,推动信息化和工业化深度融合、工业化和城镇化良性互动、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相互协调,促进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同步发展。"我们从报告中可以引发出这样一个思考:城镇化的发展要坚持走新型城镇化的道路,新型城镇化要侧重城市群引  相似文献   

10.
城镇化与工业化协调发展是当前中国经济社会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必然选择。一方面 ,二者相互协调 ,有助于实现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 ;反之其直接的后果就是“城市病”蔓延、环境污染加剧 ,就会阻碍社会经济的发展 ,从而也就不可能实现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因此 ,逐渐必须采取切实可行的就措施 ,实现城镇化与工业化之间的协调发展。对策之一 :准确把握城镇化发展与工业化发展的要求及重大意义第一 ,要准确把握推进城镇化发展的总体要求和继续完成工业化发展的基本要求。“十五”期间 ,推进城镇化的总体要求是 :要以“十五”计划建议和“十五”计…  相似文献   

11.
牛勤 《求实》2013,(Z1):109-111
<正>工业化与城镇化互动推进就是要求欠发达地区把握二者之间互动协调发展的关系,实现工业化与城镇化有机结合,在互动中推进工业化和城镇化进程。但是,在许多欠发达地区的实践中,忽略了两者之间的紧密关系,出现了就工业化论工业化,就城镇化论城镇化的状况,导致工业化与城镇化在发展过程中出现了一些问题。为此,本文就欠发达地区工业化和城镇化互动推进作一探析。  相似文献   

12.
高洪贵 《奋斗》2014,(1):23-23
正"坚持走中国特色新型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道路,推动信息化和工业化深度融合、工业化和城镇化良性互动、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相互协调,促进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同步发展"是党的十八大着眼于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全局提出的重大战略部署,也是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推动科学发展"系列重要讲话精神的关键一环。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就促进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发表重要讲话,指  相似文献   

13.
新型工业化与新型城镇化深度结合发展就是在把握二者之间协调互动关系的基础上,实现新型工业化与新型城镇化有机结合,在互动中推进两化进程。但是在辽宁省的发展实践中,却忽略了两化之间的紧密关系,导致在工业化与城镇化过程中出现了一些问题,本文就如何推进辽宁省新型工业化与新型城镇化深度结合发展作进一步探讨。  相似文献   

14.
中央城镇化工作会议指出:“城镇化与工业化一道,是现代化的两大引擎。走中国特色、科学发展的新型城镇化道路,核心是以人为本,关键是提升质量,与工业化、信息化、农业现代化同步推进。”近年来,济源市承留镇突出“就业”“住房”“子女就学”三个抓手,以产业集聚区建设为载体,坚持新型工业化、新型城镇化双轮驱动,以产兴城,以城促产,积极探索产城互动、融合发展的新型城镇化道路,取得显著成效,为我们提供了生动示范。  相似文献   

15.
我省城镇化与工业化发展不协调,一定程度影响了内需的扩大;工业增长的传统粗放、低效益模式从农民工定居城镇的收入条件等方面限制了人口城镇化的推进;城镇化与工业化未形成紧密的互动机制,难以充分发挥生产与消费的联动效应。由此,我省需要切实转变经济增长方式,  相似文献   

16.
贵州特色的城镇化发展道路。应坚持规划引导和政策引导相结合,坚持新型工业化与新型城镇化协调推进,坚持新型城镇化与新农村建设整体推进。坚持区域非均衡发展与区域协调发展有机统一,坚持探索发展模式与突出地方特色、民族特色相结合。  相似文献   

17.
董文琴 《奋斗》2013,(2):34-35
正党的十八大报告指出:"要坚持走中国特色新型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道路,推动信息化和工业化深度融合、工业化和城镇化良性互动、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相互协调,促进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同步发展。"城镇化是城市发展的客观规律,是经济社会发展的必然趋势,更是根本解决"三农"问题的内在需要。推进新型城镇化,对于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增强内  相似文献   

18.
李翠霞 《奋斗》2013,(2):30-31
正党的十八大为我省农业现代化和农村经济发展提供了新的思路和发展方向。要坚持走中国特色新型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道路,推动信息化和工业化深度融合、工业化和城镇化良性互动、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相互协调,促进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同步发展。一、黑龙江省农业和农村发展现状黑龙江省长期以来高度重视农业现代化和农村经济发展,大力发展现代农业,深入实施千亿斤粮  相似文献   

19.
试论我国县域工业化与城镇化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周金堂 《求实》2006,(2):41-43
工业化、城镇化是我国县域经济发展的必经阶段。在县域范围内,要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按照新型工业化的要求来发展县域经济,必须正视县域工业化与城镇化过程中存在的主要矛盾和问题,坚持以工业化为龙头,以城镇化为抓手,以工业化推动城镇化,以城镇化支撑工业化,通过工业化和城镇化的成功实践,走出一条以小城镇为载体,以中小企业为依托的工业与农业、城镇与农村协调发展、共生共荣的新路子。  相似文献   

20.
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既是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战略任务,也是加快形成新的经济发展方式、促进我国经济持续健康发展的重要动力.我国“四化”协调发展中存在着工业化对城镇化、农业现代化的带动力不强,城镇化、工业化与农业现代化协调不力,信息化与工业化、城镇化以及农业现代化融合不够,不同区域之间“四化”发展水平不同等问题.为此,要发挥工业化、城镇化对农业现代化的长效机制,实现城乡发展一体化,深化信息化与工业化、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的融合,通过区域信息化的协调发展推进区域均衡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