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从1978年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做出改革开放决定至今已整整30年了。30年来,中国共产党和中国人民高举改革开放大旗,解放思想,破旧立新,与时俱进,在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等各方面创造了骄人的业绩,使中国人民的面貌、社会主义中国的面貌、中国共产党的面貌发生了历史性变化。认真总结30年改革开放的历史经验,进一步深刻认识改革开放的重大意义,继续解放思想,继续坚定不移地把改革开放伟大事业推向前进,是中国共产党和全体中国人民的历史责任,也是取得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胜利的重要保证。  相似文献   

2.
星移斗转,春去秋来。从1978年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开始实行改革开放.转眼间30年过去了。30年来,中国人民以一往无前的进取精神和波澜壮阔的创新实践.坚定不移地推进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国的经济实力、综合国力、人民生活水平都上了大台阶。中国的面貌发生了历史性变化。改革开放以来我们取得一切成绩和进步的根本原因。归结起来就是:  相似文献   

3.
今年是我国改革开放30周年。1978年,中国共产党召开的具有重大历史意义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开启了改革开放历史新时期。30年来,中国共产党人和中国人民以一往无前的进取精神和波澜壮阔的创新实践,谱写了中华民族自强不息、顽强奋进新的壮丽史诗,中国人民的面貌、社会主义中国的面貌、中国共产党的面貌发生了历史性变化,我国的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和社会建设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纪念是为了向着未来。在纪念改革开放30周年之际,我们追寻一个个最能体现改革开放进程的动人故实,回望昔日的那些人,那些事,旨在倍加珍惜、长期坚持与不断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把改革开放的伟大事业继续推向前进。  相似文献   

4.
今年是改革开放30周年,对中国人来说,这是最值得纪念的事情。因为正是改革开放,使中国走上繁荣富强的道路,使中国人民过上了自由幸福的生活,使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成为人们不懈追求的共同理想;改革开放改变了中国人民的面貌,改变了中国共产党的面貌,改变了中国的面貌,使中国成为世界和平发展不可忽视的力量。  相似文献   

5.
今年是我国改革开放30周年。1978年,中国共产党召开的具有重大历史意义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开启了改革开放历史新时期。30年来,中国共产党人和中国人民以一往无前的进取精神和波澜壮阔的创新实践,谱写了中华民族自强不息、顽强奋进新的壮丽史诗,中国人民的面貌、社会主义中国的面貌、中国共产党的面貌发生了历史性变化,我国的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和社会建设取得举世瞩目的成就。纪念是为了向着未来。在纪念改革开放30周年之际,我们追寻一个个最能体现改革开放进程的动人故实,回望昔日的那些人,那些事,旨在倍加珍惜、长期坚持与不断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把改革开放的伟大事业继续推向前进。  相似文献   

6.
黄晴宜 《中国妇运》2008,(12):20-23
今年是我国改革开放30周年。30年的改革开放使中国人民的面貌、社会主义中国的面貌、中国共产党的面貌发生了历史性变化,也使中国妇女事业焕发出无限生机与活力。特别是中国妇女第九次全国代表大会以来的五年,在党中央的高度重视和坚强领导下,我国妇女事业与时俱进、开拓创新,又收获了累累硕果、创造了辉煌成就。党的十七大开启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的征程,为亿万妇女投身科学发展、  相似文献   

7.
方亦雨 《创造》2009,(1):62-63
改革开放是创造奇迹的无尽源泉。从经济到社会、政治、文化等领域,从农村到城市,从人们的衣食住行到精神生活,处处都是惊人的变迁。30年间,中国人民的面貌、社会主义中国的面貌、中国共产党的面貌发生了历史性变化。  相似文献   

8.
2008年我们迎来了改革开放的30周年。30年来,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我国的综合国力大幅度提高,人民生活显著改善,社会主义中国的面貌发生了历史性变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展示了蓬勃生机和活力。  相似文献   

9.
发生在四川汶川的特大地震灾害,是对中国共产党、中国人民、中华民族的严峻考验.我们党带领全国人民风雨同舟、生死与共、共克时艰,取得了抗震救灾的重大阶段性胜利.抗震救灾斗争充分见证了经过30年改革开放,中国人民的面貌、社会主义中国的面貌、中国共产党的面貌发生的历史性变化,直接检验了党的领导水平和执政能力,直接检验了国家的经济实力和国民的精神面貌.也直接检验了中国军队履行新世纪新阶段历史使命的能力.  相似文献   

10.
改革开放作为一场新的伟大革命,是生产力发展的内在要求、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自我完善、是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的必然要求。改革开放开创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新局面,使中国人民的面貌、社会主义中国的面貌、中国共产党的面貌发生了历史性变化。当前,要正确认识和评价改革开放。  相似文献   

11.
进一步深化了改革开放历史经验的认识十七大报告全景式、大跨度地回顾了改革开放伟大历史进程,特别是用"中国人民的面貌、社会主义中国的面貌、中国共产党的面貌发生了历史性变化"精辟概括改革开放的辉煌成就;用"新时期最鲜明的特点是改革开放"、  相似文献   

12.
刘松汉 《群众》2008,(6):8-9,70
今年是我国改革开放三十周年。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的三十年里,中国共产党人和中国人民以一往无前的进取精神和波澜壮阁的创新实践,谱写了中华民族自强不息、顽强奋进的壮丽史诗,中国人民的面貌、社会主义中国的面貌、中国共产党的面貌发生了历史性的变化。江苏改革开放三十年的惊人变化,同样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全局中的一部壮美篇章。本刊从本期开始特辟“江苏改革开放三十年”专栏,持续刊发回顾和总结江苏改革开放三十年、探索和展望江苏“两个率先”发展征程的研究专论、调研报告和其他各种纪念文章,以期服务于继往开来、把江苏明天建设得更关好的宏伟事业。  相似文献   

13.
《统一论坛》2014,(1):F0003-F0003
改革开放,是决定当代中国命运的关键抉择,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必由之路。35年来。从国民经济的快速增长,到人民生活水平的显著改善,从经济体制的深刻变革,到国家和人民面貌的深刻变化,莫不靠的是改革开放。  相似文献   

14.
《前进论坛》2008,(12):1-1
三十年改革开放,三十年沧桑巨变。三十年前,面对十年“文化大革命”造成的危难局面,中国共产党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召开了具有重大历史意义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开启了改革开放的历史新时期。三十年来,中国共产党人和中国人民以一往无前的进取精神和波澜壮阔的创新实践,谱写了中华民族自强不息、顽强奋进新的壮丽史诗,中国人民的面貌、社会主义中国的面貌发生了历史性变化。  相似文献   

15.
改革创新是当今时代的潮流,是当代中国的主旋律,也是推进党的建设的强大动力。新时期最鲜明的特点是改革开放。改革开放,不仅使中国人民的面貌、社会主义中国的面貌发生了历史性变化,也使中国  相似文献   

16.
《传承》2013,(11):4-4
改革开放以来,历届三中全会研究什么议题、作出什么决定、采取什么举措、释放什么信号,是人们判断新一届中央领导集体施政方针和工作重点的重要依据,对做好未来5年乃至10年工作意义重大。从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作出把党和国家工作中心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实行改革开放的历史性决策以来,已经35个年头了。中国人民的面貌、社会主义中国的面貌、中国共产党的面貌能发生如此深刻的变化,我国能在国际社会赢得举足轻重的地位,靠的就是坚持不懈推进改革开放。  相似文献   

17.
金秋十月,丹桂飘香。中国共产党第十七次全国代表大会胜利召开,举国关注、举世瞩目。1921年,中国共产党成立,中国革命的面貌焕然一新。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中国社会步入了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的新纪元。1978年,随着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的召开,我国进入了改革开放的新时期。由此,中国人民的面貌、社会主义中国的面貌、中国共产党的面貌发生了历史性变化。  相似文献   

18.
周丽雯  黄英 《人民论坛》2012,(26):22-23
2012年7月23日,胡锦涛在省部级主要领导干部专题研讨班上发表重要讲话,重申了改革开放的重要性。深刻理解其讲话内涵,不难看出,改革开放是决定当代中国命运的关键抉择:改革开放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探索的必然抉择;改革开放是社会主义基本矛盾认识深化的必然抉择;中国面貌翻天覆地变化表明改革开放是必然选择。  相似文献   

19.
历史长河,奔腾向前。自从1978年迈出了艰难的第一步,党领导全国人民在改革开放的道路上走过了三十年的辉煌历程,中国和中国人民的面貌由此发生了历史性的变化。为此,党的十七大对改革开放的历史进程和宝贵经验进行了大跨度的回顾总结,胡锦涛总书记在2008年新年贺词中宣布:今年将隆重纪念改革开放30周年。在纪念改革开放三十年之际,民政人也迎来了民政部恢复成立三十周年的日子。因此,按照党中央的要求,紧密联系三  相似文献   

20.
从1979年地方人大设立常委会至今已走过了30年光辉历程。这30年,是我国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取得巨大成就的30年;是社会主义民主法制建设不断向前推进,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不断取得发展和完善的30年;也是山东人大工作在探索中前进、在创新中发展的30年。30年的地方人大工作实践证明,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符合中国国情,体现中国社会主义国家性质、能够保证中国人民当家作主的根本政治制度,也是党在政权中充分发扬民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