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28 毫秒
1.
采访朱志东之前,得知他业绩累累,拥有着一大堆耀眼的荣誉:全国内贸部劳动模范;省供销系统先进个人;徐州市优秀共产党员。去年,全国供销系统进行“双百强”评选活动,铜山县供销社名列第50名,成为苏北大地的骄子。1995年3月10日晚,在供销社的办公室里,笔者与朱志东进行了一次无拘无束的交谈。我向朱志东表示祝贺,出乎意料的是,他没有那种成功者的喜  相似文献   

2.
李立 《两岸关系》2002,(9):38-42
一次偶然的机会,我得知童小鹏在北京治病,正住在中央统战部大院内。于是我提出采访他的要求,没成想,88岁高龄的童老欣然同意,回忆起自己亲历的半个世纪的对台工作。成为对台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成员  相似文献   

3.
《小康》2020,(16)
正非常荣幸能有机会采访到著名的出版人、韬奋基金会理事长聂震宁先生。在沙滩后街韬奋基金会理事长的办公室里,我见到了聂震宁先生,他的办公室都是书柜和满满的书籍,连办公桌上都堆满了各式各样的书。果然,如媒体所表述那样,聂震宁是一位读书人。在对他的采访中,我得知聂震宁先生出生在一个贫苦的家庭,可是他的母亲是一位读书人,在艰苦养下几个孩子  相似文献   

4.
正17年来,谢华娟努力推进社区党建与民族工作互融互促,打造"民族情深党旗红"党建品牌,赢得了社区各族群众的肯定。"我没有现金,只能微信支付。""我只收现金。""那我没法买你的东西。"一天,在南宁火车站铁道饭店附近,有人在馕饼摊前买馕饼,没带现金想用微信付钱,但摊主新疆小伙却不懂如何用微信收款。双方都为难之时,一位妇女过来用微信帮新疆小伙收了钱,然后给他现金;接着又教他如何使用微信收款,并帮他复印了一个二维码放在摊位上。新疆小伙很感动,妇女走后,他问旁边的摊主那是谁,"你刚来,可能不认识,她是我们中华中路社区的党委书记谢华娟。"旁边摊主告诉他。  相似文献   

5.
周仕兴 《今日广西》2010,(24):15-16
题记:两年前的圣诞节,笔者采访了在广西融水大苗山支教10年的法国友人方芳。她不幸离去了,留给我们的是永远的遗憾与眷恋。今年的圣诞节,我约访同样在壮乡农村支教10多年的德国友人卢安克,得到的回复是:他已离开中国。  相似文献   

6.
原本不认识李子林,从一次偶然的机会得知他是一个有想法、有思路、有独特见解的人,于是萌生了采访的欲望。他身兼三明市政协副主席、九三学社三明市委会主委、市地震局局长三职,对政协和党派工作有着深厚的感情,对提案工作尤其执著。  相似文献   

7.
田岚岚 《政协天地》2011,(Z1):40-41
原本不认识李子林,从一次偶然的机会得知他是一个有想法、有思路、有独特见解的人,于是萌生了采访的欲望。他身兼三明市政协副主席、九三学社三明市委会主委、市地震局局长三职,对政协和党派工作有着深厚的感情,对提案工作尤其执著。省"两会"期间记者与他预约了采访,原本只想请他谈一谈对"十二五"开局之年的感想,但是很快他就将话题转到了九三学社三明市委会的工作,特别是提  相似文献   

8.
《同舟共进》2013,(10):83-84
北京阎长贵(求是杂志社老干部)看到贵刊第8期“专题策划”中对黄苇町关于整风的采访,感到很亲切。黄苇町是我的同事和老熟人,我以前知道他是经济学家,看了你们的采访后,得知他还是“党建研究专家”。对整风、党群关系等话题,他谈出了真知灼见,我很为他高兴,祝贺他。算起来,我是有将近60年党龄的老党员了(我1955年18岁时加入中国共产党),对这次整风、整党有很高的期待,  相似文献   

9.
54岁的刘宗德,是西宁市委统战部民族宗教科科长,1976年起从事民族宗教工作,先后11次被西宁市委、市政府和市直机关工委评为优秀共产党员、先进工作者和省、市民族团结进步先进个人,连续3年被评为优秀公务员。当我走进办公室采访他时,正巧看到他在翻阅足有三尺高的剪贴资料和一摞摞的笔记,神色专注,正在赶写一份《正确处理宗教信仰与破除封建迷信关系》的专题辅导报告。他很直爽,也很坦诚。他对我说,“我在民族宗教工作岗位上干了20多年。我热爱统战工作有两个原由,第一,我是个少数民族干部,这算是缘份吧!第二,我原…  相似文献   

10.
3月5日,在十一届全国人大五次会议开幕式后,记者在人民大会堂采访了列席会议的土耳其——中国丝绸之路经贸文化艺术合作协会会长赛乃西·司马义。当他得知我是《今日中国》杂志社的记者时,热情握手,如同久别的朋友。  相似文献   

11.
在会见辛剑之前,他的案情我略知一二,无非是一个男人为了维护自己的“尊严”,一怒之下杀死了有外遇的妻子,悲剧意味很浓,但故事老套有余。可当我得知他受过大学教育、出版过诗集,我对他有了强烈的好奇心,一个有着这样背景的男人,虽然和所有男人一样不能容忍妻子的背叛,但他对爱情、婚姻,对背叛的感受一定是不同的,我决定去采访他。可在民警告诉我面前这个瘦弱苍白、脖颈上有一条暗红色疤痕的年轻男人就是他时,我心头一沉,什么样的煎熬能使一个人的外貌发生如此大的变化呢?当他的目光落在我身上时,他突兀地问了一句:“你是谁,为什么要来找我?…  相似文献   

12.
不久前,我参加北京的一次大型“科技兴国”研讨会,得知周恩来总理生前十分关心、支持我国直升机的发展,作过许多重要指示,有的指示还鲜为人知。而且,给周总理驾驶直升机的飞行员、原空34师副师长王焕今同志,就住在北京。为此,我两次详细地采访了他。他说,周总理为了节省工作时间,带头乘坐直升机到交通不便的地区进行工作,是第一个乘坐国产直—5型直升机的党和国家领导人。周总理一生共乘坐过9次直升机,有7次是他亲自驾驶的。这里介绍的是王焕今同志亲历、亲见、亲闻周总理乘坐直升机去外地视察工作、陪同外宾参观、抗震救灾等几个主要片断。  相似文献   

13.
又一位残疾人接受我的采访,我又一次与残疾人面对面.将近20年了,我采访残疾人的最大感受,是尊重采访对象的感受,而且这个尊重必须是发自内心的. 15年前,我采访一个辅具中心,正赶上一位肢体残疾人在装配小腿假肢.陪同我的残联同志走过去,掀起他的裤腿给我讲解,和对方连个招呼都没打,而对方也是木木地由着他说、由着他摆弄.我心里特不是滋味. 我们的工作是宣传残疾人事业,要经常采访残疾人.  相似文献   

14.
沙蓬 《台声》2023,(23):89-93
<正>东文兄走了,噩耗传来,我真的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人高马大,山一样的壮汉,怎么说走就走了呢?疑惑的我向台湾友人求证,得知是10月18日走的,算来已经整整一个月了。记得跟东文兄最后一次通微信,是在年初的1月7日。大陆新冠疫情解封不久,研究港台文学的著名学者古远清染疫而亡,我写了一篇题为《古远清先生与<台声>》的文章怀念他,并发给了东文兄,我说:“古远清先生你应该知道他,你的书店应该有他的书。老先生年前去世了,很凄惨,夫人早他4天先走了。我写了篇纪念文章,请阅。”  相似文献   

15.
遇见了巴赫     
Lepzig--听说古德语里是种有菩提树的地方,多么富于诗意的名字!Lepzig,古典音乐之父巴赫的家乡,多么令人神往! 多年以前,我在采访我国指挥家姚关荣先生的时候,得知他早年曾来莱比锡大学学习指挥艺术,得知莱比锡还是一个音乐之城,著名的格万特豪斯交响乐团已有200多年历  相似文献   

16.
一、关注学生的亲情教育尽管今天我们无须再去倡导古代的“孝道”,但在班级工作中让孩子们在成长的过程中懂得珍视亲情,学会善待家人,进而把爱心和责任感推及他人乃至社会,还是十分必要的。一次,我在翻阅班上一位男生的日记时,发现日记中写到:老师,我越来越讨厌我妈,不。应该说是母老虎,整天喋喋不休的……现在连她做的饭,我也觉得恶心啦……为了及时对其教育,在学校的后花园,我给他讲述了曾在报上看到的一则报道:杨澜去美国采访1998年诺贝尔化学奖得主、美籍华人崔琦,得知他出生在河南农村,父母都是一字不识的农民,他母亲是省吃俭用把12岁…  相似文献   

17.
刑警境界     
生死当前,刑警冲在最前面 说实话,我去荆州并没想到要采访李勇,是沙市公安分局政治处主任严云清的介绍打动了我。他说,李勇是全国优秀人民警察,是湖北省委省政府表彰的优秀共产党员,30岁不到,却破了300多起案件,目前正在攻读在职研究生,他身上有很多故事。  相似文献   

18.
阎崑 《台声》2002,(3):35-37
近两年,结识了几位在京就读研究生的台湾学生,有的在北京大学,有的在中国人民大学,有的在中国政法大学。攀谈中,得知他们都是泉州华侨大学的学生,而且提起华侨大学,总是一往情深。去年,全国台联培训来自全国的近百名处级以上干部,选择的地点也是泉州华侨大学。这一切都使笔者对华侨大学产生了浓厚的兴趣。第四届福建花卉博览会(漳州)提供了一次机会,花博会刚结束,笔者就匆匆赶到泉州,采访了华侨大学。吴承业校长在他宽敞的办公室接受了我的采访。他首先介绍了华侨大学的历史———一1960年出了一件大事,印度尼西亚政变,…  相似文献   

19.
从绍兴出发一个多小时,望着高速路上宁波出口的指示牌,我暗暗对自己说,我又来了。21世纪尽管只过了短短10年,但我已是第四次来这里了。每次来总能看到新的变化,新的收获,新的期盼。采访绍兴时,市残联谢理事长得知我采访宁波残疾人工作就对我说,你的担子很重啊,宁波可是副省级城市。虽然只是饭桌上的一句笑谈,但我觉得既然宁波在浙江同志心里有这么重的位置,咱得对得起这份心意。  相似文献   

20.
《台声》2016,(20)
正10月11日,上午刚起床,我就收到好友严俊从重庆发来的微信:"受邀参加庄奴老师家属五人助念团。6时11分送走庄奴老师。顺告朋友们。"尽管早在9月下旬,我就得知庄奴的情况不是很好,家属已经在研商后事:尽管自己也曾默默地为老先生祈祷,希望他能挺过这一关,但听到这个噩耗,还是感到十分突然。老先生终究还是走完了他95年的绚烂人生,撒手离开了他曾一往情深的人寰。作为后生晚辈,我何其有幸,曾经于最近几年与庄奴先生有过两次握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