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正"惠民措施一条接一条,产业发展起来了,‘兜底’建立起来了,整体收入越来越高了,乡村环境也越来越美了,可群众获得感就是不强。"半月谈记者调研发现,当前某些地方的扶贫工作陷入"效果悖论":扶贫工作没少花力气做,群众也有获得,可就是没感觉,更不会感恩。扶贫干部说,"效果悖论"  相似文献   

2.
正当前,全区各地正在全面开展精准识别工作。如何因地因户因人施策,精准扶贫,精准脱贫,是打通实现全面小康社会"最后一公里"的保障和关键所在。近年来,藤县在激发贫困群众脱贫致富的内生动力方面做了一些有益探索,取得了一定成效。志智并扶增强扶贫"造血"功能扶贫先扶志,扶贫必扶智。群众如果缺乏脱贫致富的志向和勇气,就必然滋生"等、靠、要"的依赖思想,如果缺乏脱贫的技术和手段,致富就犹如镜中花、水中月。  相似文献   

3.
产业扶贫是扶贫工作中的重点,是践行"精准扶贫"方略,建立贫困群众增收长效机制,实现农村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途径,也是帮助贫困地区逐步培育支柱产业,促进贫困群众稳定增收的一项重要举措。近年来,寻甸县结合山区、农业、贫困、民族"四位一体"的实际,突出抓好畜、薯、烟、蔬、果五大特色产业,倾力打造肉牛生产、种羊繁殖、无公害蔬菜、脱毒马铃薯良种繁育、现代烟草农业等优势农业基地,在全县形成了抓产业、促扶贫的浓厚氛围,探索出了一条通过产业培育、发展和壮大,实现带动贫困群众增收致富之路。  相似文献   

4.
正当前,我省扶贫脱贫工作已进入啃硬骨头、攻坚拔寨的冲刺期和决胜期,如何激发群众内生动力,让贫困群众在"饱肚子"的同时不忘"富脑子",避免"贫困循环"和"福利陷阱",是打通精准扶贫精准脱贫"最后一公里"的重点和难点。我们要让贫困户在富起来的同时,在精神面貌上焕然一新。扶贫先扶志,通过扶志提振群众精气神。一扶领导干部的"志"。各级干部要把责任记在心头、把担子压在肩上,躬下身子,深入贫困群  相似文献   

5.
近年来,开江县结合全县实际,因地制宜地打造"基层党建+精准扶贫"的开江模式,始终把落实制度、健全机制作为保障,紧抓精准扶贫大趋势,按照新时期扶贫开发工作的特点,充分发挥群众的主观能动性,实现了由"输血型"扶贫向"造血型"扶贫的迈进,由一般扶贫向生态扶贫、绿色扶贫、精准扶贫的转变。  相似文献   

6.
《世纪行》2019,(2)
<正>金融扶贫是提高扶贫"造血"功能的有效方式。宣恩县地处武陵山区,隶属湖北省恩施土家族苗族自治州,是国家级深度贫困县。近年来,该县大力推行金融扶贫模式,增强贫困群众自我发展能力,帮助部分贫困群众摆脱贫困,逐步走上致富道路,取得了  相似文献   

7.
<正>脱贫攻坚战打响以来,长治市上党区教科局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扶贫的重要论述,注重发挥自身优势,强化教育扶贫举措,不断凝聚贫困群众"精气神",激发脱贫致富内生动力,逐步走出一条从扶志着手到全面开花的"三步曲"教育扶贫之路,实现政策得宣讲、群众得技术、学生得资助、儿童得保障"四受益"。第一步:从"扶志"着手,补齐精神短板"扶贫先扶志、治贫先治心"。李嘉诚说:"鸡蛋,从  相似文献   

8.
《前进》2015,(11)
<正>精准扶贫、精准脱贫是党中央国务院确保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目标的重大决策部署。近年来,省委省政府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扶贫开发系列重要讲话精神,坚持把扶贫开发作为全省重大民生工程,以吕梁、太行两大连片特困地区为主战场,以促进贫困群众增收为核心,着力探索并不断完善产业扶持、技能扶持、资本扶持和不断改善贫困群众基本生产生活条件"三加一"精准扶贫战略,充分发挥省情优势,组织动员专项扶贫、社会扶贫和行业扶贫三支力量,加大力度创新举措,走出了一条具有山西特色的精准扶贫新路。  相似文献   

9.
<正>"舆论扶贫"最早可以溯源到"新闻扶贫",新闻扶贫作为一个实践性概念,在上世纪80年代末已出现,在我国已有20多年的传统,其以独有的新闻传播功能在扶贫工作中发挥作用,时至今日依旧见诸各类媒体。在习近平总书记新闻宣传舆论观的指导下,"舆论扶贫"模式应运而生,与"新闻扶贫"相比,其被赋予了更深刻内涵,做好新时期的"舆论扶贫"工作要坚持三个基本原则。举好旗帜掌握精准扶贫的政策指向一是聚焦准确、指向明确,抓好群众思  相似文献   

10.
《重庆行政》2014,(2):I0016-I0019
正近年来,重庆市武隆县把扶贫工作作为最大的民生工程,始终坚持大扶贫理念,着力构建"专项扶贫、社会扶贫、行业扶贫"三位一体大扶贫格局,不断健全机构,不断完善机制,不断探索扶贫模式,以凝聚社会力量广泛参与扶贫济困事业为抓手,不断引领扶贫开发思路创新、工作创新和机制创新,使用现代化网络信息手段,走出了一条具有武陵山区特色的扶贫之路,加快了全县经济社会发展和贫困群众脱贫致富步伐。  相似文献   

11.
提高精准扶贫"绿色"含量,是推动县域实现可持续发展和贫困地区群众精准脱贫的需要。绿色发展理念下,绿色脱贫理念、绿色发展体系建设为精准扶贫的推进带来了新契机。精准扶贫的战略目标是帮助贫困群众脱贫,更是为贫困县域探索绿色、可持续发展之路。  相似文献   

12.
正环江毛南族自治县探索的"党建联抓、自治联管、产业联动、就业联创、文化联办、服务联动,全力带动搬迁群众安居乐业"的"六联一带",以及通过社区、社会组织、社工服务"三驾马车"共同发力的"三社联动"机制,为全力做好易地扶贫搬迁社区"最后一公里"终端服务开启了全新的尝试,探索出了易地扶贫项目从"移民新村"向"移民新城"迈进、群众安居乐业的可行路径。易地扶贫搬迁对搬迁户意味着什么?环江毛南族自治县思恩镇城西安置区的搬迁户覃林云说:"搬迁后,开启了我的幸福新生活。"  相似文献   

13.
正2011年,陕西省委、省政府经过反复研讨,痛下决心,打响了一场"中国有史以来最大规模的扶贫避灾移民搬迁"战役。在涉及279.2万山区群众的移民搬迁中,陕西并不是简单地"一搬了之",而是系统实施了精准搬迁、精确施策、精细管理,全面提升易地扶贫搬迁质量和脱贫成效,确保搬迁群众不仅离开曾经贫困落后的村庄,更走向富裕美好的新生活。简单说就是,既要"搬得出",又要"稳得住",更要"能致富"。  相似文献   

14.
<正>产业扶贫中,科技服务是"短腿"。如何让"短腿"不短跑起来?近年来,田林县通过向贫困村选派科技"特派员",开展科技扶贫和产业扶贫,拉长农业产业链,激活科技引领农村发展的"细胞"活力,切实增强贫困群众在产业脱贫中的"造血功能"。强队伍,科技含量"高"。田林县高度重视农业科技人才队伍建设,从本县产业发展需要和群众脱贫需求出发,大胆尝试,从区内科研院所和大中专院校选聘了一批农业科研人员,在油茶、八渡笋、烤烟、灵芝  相似文献   

15.
正扶贫是人类共同面对的命题和难题。高质量扶贫是一个重大的实践问题,也是一个重要的理论问题。百色的扶贫工作格局很大、力度很大、速度很快,是真真切切真心实意的扶贫。百色的扶贫经验和模式,可以概括为"自扶贫":自发的自觉的扶贫。体现出其自身特点,一是内需性,或叫内生性,对于脱贫攻坚,广大干部群众都有着很强的内生动力,就是"我  相似文献   

16.
参与式扶贫开发模式是对传统自上而下扶贫模式的"扬弃"和发展,它以受助者——贫困人口为主体,并在扶贫开发运行机制上赋权于民,充分体现了"相信群众、依靠群众"、"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的思想理念和工作方法。甘肃省麻安村是这一模式推行较早的试点行政村,并且取得了较为显著的成效,对该村运行机制和绩效分析可获得参与式扶贫开发模式的一般规律和经验,对我国农村扶贫政策趋向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7.
《小康》2021,(30)
正搬离大山,搬进新生活。如何让搬迁户从靠山吃山到勤劳致富,从故土难离到安居乐业,麻阳探索出一系列新经验。"十三五"我国开启重大易地扶贫搬迁建设任务,带领"一方水土养不好一方人"的贫困群众脱贫发展。通过中央和各地政府全心全意为民服务,2020年底,960多万建档立卡贫困群众全部乔迁新居并实现脱贫,易地扶贫搬迁建设任务全面完成。  相似文献   

18.
毕节试验区党建扶贫在近30年的实践探索中,始终坚持以党建为统领、坚持党的群众路线、坚持与"三大主题"相结合、坚持创新驱动,形成了以"大党建"统领"大扶贫"的党建扶贫模式,为脱贫攻坚提供了强大动力。当前,精准扶贫已进入攻坚阶段,毕节试验区要深入推进党建扶贫,应压实党建责任,推进固本强基,推动党建与扶贫深度融合,发挥党建优势聚集扶贫人才,创新扶贫方式拓展群众致富渠道,不断完善体制机制,提升党建扶贫精准化水平。  相似文献   

19.
正日前,龙井市人大常委会主任崔宪来到扶贫包保村德新乡崇民村进行调研。崔宪认真听取德新乡和崇民村关于脱贫攻坚工作的进展和工作打算,详细了解贫困村的产业发展、基础设施建设和贫困户致贫类别等情况。崔宪强调,一是明确"主线"。攻坚脱贫不是"大包大揽",助长个别贫困群众等靠要、懒惰、依赖的苗头,而是引导、激发群众自我脱贫致富能力、动力的同时,帮助真正有困难的群众实现真正脱贫。二是明确"标准"。扶贫对象必须  相似文献   

20.
正扶贫先扶志,扶贫必扶智。环江毛南族自治县把教育放在突出位置,优先安排教育投入,2019年全县九年义务教育巩固率达98.74%,奋力阻断贫困代际传递。同时,统筹各方资源,面向全县建档立卡贫困户提供免费的"技能培训+就业服务"一条龙服务;采取"支部+党员能人+基地"的方式,全力打造党员能人教育培训基地,帮助贫困群众树立起摆脱困境的斗志和勇气,指导贫困群众着力提升脱贫致富的综合素质,有效实现了"就业一人,脱贫一户"的目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