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人大建设》2001,(7):48-48
昔日“花钱靠提留”的东孔庄村富了!这个有300多户人家的村子拥有数千万元集体固定资产、村民人均纯收入达3000元以上。村里的孩子上学不仅有专车接送,而且村里还规定对在市里上中学的学生每人每年补助200元,对考上一般大学的学生村里负担一半学费;对考上重点大学的学生其学费全由村里负担。村里硬化了路面,安装了路灯,建起了夜校、图书馆、文化娱乐中心等。  相似文献   

2.
江苏省海安县丰产村党支部书记储开银最近遇到了一个新问题。村里兴建了个创业园.引进了数家企业,企业生产红红火火,效益还都不错。按理说这是好事,老储却有些高兴不起来:“原来我们村就有89个党员.每次开会学习是‘挤挤’一堂,现在园区的企业又带来了近20名党员,开会的时候凳子都插不进去。更重要的是,会上说村里的事,企业党员插不上嘴,说园区的事,村里党员没兴趣,这会难开啊!”  相似文献   

3.
调省委组织部工作一年多了,时常会牵挂在杭州工作时联系结对的桐庐县瑶溪村,不知村里现在怎么样了?4月18日,我再回瑶溪村走"亲",看望村里的干部群众,了解村级组织建设和村民增收致富情况。上山林道与村综合楼一到村里,村党支部书记许素华就开心地向我们讲起了村里这两年的新变化",上山的林道已基本修好,村里人  相似文献   

4.
黄丹 《当代广西》2014,(7):26-27
正"欣蓉,麻烦你帮我盖个公章,我的老父亲刚去世,要办死亡证明。""小李,我家媳妇怀孕了要开个准生证明。""李书记,村里有一条路还没有进行道路硬化,能不能帮我们想办法修修路"……在来宾市忻城县马泗村村委办公室,记者见到了正在忙碌的李欣蓉,扎着随意的马尾辫,身穿红色的风衣外套,说话爽朗干脆,亲切得就像邻家小妹。  相似文献   

5.
日子过得好快。屈指一算,我担任瑞安市高楼乡大京村党支部书记已有20多个年头。尽管干得挺累,但看到村民富了,村里的环境也好了,心里高兴。1983年2月我被选为高楼乡大京村的支部书记。我接手书记时,村民人均收入只有200块钱,村集体只有2000块钱,好多人家真是穷得叮当响。过去我是一个普通党员、普通村民,想自己的事就行了。现在,当了村书记,肩上的担子立马就沉了,我得为全村几百号人的生计和发展动心思了,否则,要我当书记干什么?我一连几天晚上睡不好觉,整天在盘算村里的脱贫致富门路。想着想着,心里有了谱,再和村干部们一商量,酶,大伙的心…  相似文献   

6.
我们盼……     
《中国民政》今年第6期以“我怕……”为题说出了一个乡镇民政工作者的心里话。而我们既有《我怕……》的同感,更有我们盼的心里话。我们所里有3个人一个在村里兼书记和镇农技站长,一个兼农办主任,一个兼纪委委员、经作员、保险代办员,除了这些业务之外,都分工驻了一个村。这么多业务,再加上村里的工作又繁又杂,我们哪里有时间搞民政!所里常常是“铁将军”守门。我们常向镇里反映,工作任务很重,要给我们工作时间。但由于人事、工资等体制方面的原因,仍然是忙“中尤尸,搁民既我们承担着业务主管和镇里分配的双重工作任务。民政完…  相似文献   

7.
"中央给西部的优惠政策很多,为我们办了很多实事、好事,我们要珍惜各级领导对我们的关心,努力干好自己的事情,减轻国家的负担。"全国人大代表、贵州省平坝县高峰镇麻郎村党支部书记、村委会主任刘乔英在接受本刊记者采访时说,村民们知道我又来北京开会了,大伙儿都非常高兴,嘱咐我一定将感谢带给中央,并希望我再给他们带回些致富的好项目。  相似文献   

8.
在且末县,有一位响当当的农村致富带头人,他就是阿克提坎墩乡伊斯克吾塔克村的原党支部书记买买提力·玉苏甫。离任还是党的人提起伊斯克吾塔克村,买买提力·玉苏甫饱含深情地说:"我在这里生活了几十年,这儿的一草一木对我来说都是那么亲切!"买买提力·玉苏甫曾在村里担任党支部书记,2004年12月因病离任。离任后,他依然充满责任感,他说:"我是一名共产党员,我要在有生之年尽可能为乡亲们多做些事!"  相似文献   

9.
卢东霖 《群众》2020,(20):59-60
2018年4月,根据组织安排,我任中共江苏省委驻淮安区帮扶工作队队员、博里镇晶墩村第一书记。晶墩村是大家口中的"上访村",两年里换了3个村书记。对此情形,我尽管早有心理准备,但仍感到压力不小。初识"因病致贫"为分析致贫原因、找准帮扶项目,我向村干部了解村情民意,发现因病致贫问题比较突出。"村里病灾户比较多,一些病人条件还可以,进不了建档立卡户,矛盾很大。"村党总支书记告诉我。  相似文献   

10.
正32年来,他把一个贫困村发展成了富裕村,同时他带头廉洁,倡导文明乡风。"他一年中大多数时候都是打赤脚,是我们的‘赤脚书记’。"桂林市恭城瑶族自治县门等村村民提起村党支部书记苏开德,都十分敬佩。今年72岁的苏开德担任村党支部书记32年来,他一双呼呼生风的大脚走遍村里的每个角落。在他的带领下,  相似文献   

11.
《今日浙江》2014,(19):24-26
正认准的事情要一抓到底作为村干部,不帮村民解决困难、干实事,还要我们干什么?——绍兴市上虞区崧厦镇祝温村党总支书记杭兰英对村里来讲,认准的事情要"跟踪追击"一抓到底,讲了半天不去落实等于零。——德清县武康镇五四村党总支书记孙国文我不求升官发财,只想做点实事,在百姓中留下个好口碑。——舟山市定海区盐仓街道虹桥社区党委书记练国平说到底,当村官就是要为父老乡亲谋福利。乡亲们觉得我干得好,我就继续干下去。觉得我干得不好,那我就拎包回家。  相似文献   

12.
“我不图什么,因为我是一名共产党员,带领乡亲们共同致富是我的神圣职责。”1992年,王明善在外地做生意很红火时,龙泉镇政府和村里的乡亲们要求他回家乡当村党支部书记,带领大伙儿共同致富。对此,王明善的家人都极力反对。王明善也曾犹豫过,但使命感最终让他回到村里,并以高票当选村党支部书记。海口市龙泉镇占符村,地处羊山地区腹地,缺水干旱,人均不足七分地,生产生活条件极为落后。王明善一上任,就用实干来实践自己的承诺和职责。他筹款建设100吨的水塔,把水管安装到农户,解决了村里人畜饮水难的问题,使昔日“水贵如油,嫁女数水缸”的现象…  相似文献   

13.
詹丽萍 《当代广西》2007,(18):32-32
走进富川瑶族自治县葛坡镇马槽村白牛自然村,村子四周是成片的果园,一座座崭新的小洋楼整齐有序,水泥村道贯穿全村,村内有篮球场、池塘、小桥、凉亭……村里的老人三三两两地在纳凉。说到村里的变化,他们都骄傲地说:“多亏我们的村党支部书记唐旺旗,他是我们的领航人。”  相似文献   

14.
<正>谁也没有想到,村里飞出的金凤凰梁丽娜2011年6月从广西师范大学硕士研究生毕业后,毅然回到了家乡。于2011年8月,梁丽娜当选为陆川县乌石镇陆河村党总支部书记,成为广西第一个女硕士村支书。当村干部的初衷,源于梁丽娜认为,"我们陆河村的事情我们陆河人不来解决,我们陆河人不谋陆河的发展,难道等外面的人来帮我们解决吗?我是村里学历最高的,就应该率先做榜样。""既然陆河村的党员群众相信我,让我  相似文献   

15.
黄深思 《当代广西》2013,(10):23-23
以前村里路上垃圾到处都是,杂草丛生,夏天还经常有蛇窜出,晚上去邻居家串门都提心吊胆。村道路坑坑洼洼,晴天一身泥,一遇下雨,粪便到处流,这样的环境确实差。现在我们的生活好了,各种不好的习惯就应该改变,我是最主张搞环境卫生的,这几年我带头和村里人修水泥路,带  相似文献   

16.
<正>"只有发展才能促进团结。大家在外面见识多了,交往多了,也就不会为村中的这点蝇头小利大动干戈了,反过来还会帮助发展村里公益事业。"T西和:"一家之长"聂开的苦与乐在武定县,狮山镇副镇长、西和村委会党总支书记聂开是个知名人物。在西和村清真寺大门口,我们见到了聂开,52岁的他看上去很精神。"1983年,我高中毕业就回  相似文献   

17.
正"就选黄关勇当支书吧,他干得怎么样,我们大家心里有底。"百色市那坡县百合乡那乐村的党员周艳华道出了全村党员的心声。在村党支部换届选举中,为选出自己心目中的好党员当书记,很多老党员自发地走家串户,权衡彼此心目中的书记人选,最终达成共识,相约把票都投给黄关勇。"黄关勇有能力,能干事,选他当支书,我们村会更有奔头。"那乐村65岁的老党员关振成激动地说。现年52岁的黄关勇,是村里的致富能人,2011年担任那乐村党总支书记以来,大胆引进玉林蚕种站到那乐村搞原蚕养殖。在他的带领下,2014年那乐村以那乐屯为中心连片建成443亩标准化桑园生产基地,全村种桑面积达1020亩;上半年饲养大蚕730多张,蚕茧产量8万斤,产值170多万元,蚕农户均收入1.5万元。今年的换届选举中,在群众的支持下,黄关勇连任那乐村党总支书记。"让创富能手在新农村建设中唱主  相似文献   

18.
“您看看俺村现在咋样:家家庭院干净,条条街道整洁,有路灯、有广场,一点也不比你们城里差。”见到记者进村,舞阳县吴城镇北高村支部书记高景红就迫不及待地向我们介绍村容村貌发生的新变化。村民高永亮说:“要在以往,村里的环境差的都没法说,垃圾靠风刮、污水靠蒸发。”村民高会亭笑着补充道:“屋里现代化,屋外脏乱差。”围在一旁群众也都抢着说:“村里环境整治以后,跟以往相比,真是变  相似文献   

19.
房子与记忆     
<正>一我有一个在矿山工作的朋友,叫西瓦登珠,两个月前,他在这座小城买了一套房子。在我们村里,我们这一代人中,他可能是第一个在城里买房的。村里的人说他特勤俭,每个月只花费工资的百分之十,其余的都悉数攒下,日积月累,就买到了现在这套房子。这些天,西瓦登珠在我们村里,已经成为人们茶余饭后的话题,很多出门在外的年轻人,回到家里后,最怕听到家人拿自己跟他对比。这之后,像我这样在城里晃  相似文献   

20.
农民家里装直拔电话早已不是新闻。但我们村党支部书记来电话,说村里通了直拨电话,农户个人装了20多部,还有一些户正在装。这个消息,还是让我心情久久难以平静。 一条电话线,接通了我十几年前的思绪。 那时,农村刚刚实行联产承包责任制,在农民欢天喜地的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