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当前的精准扶贫,在贫困户识别、帮扶措施、扶贫效果考核等方面依然存在明显的供给导向特征,这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精准扶贫的效率。基于此,提出需求导向的精准扶贫,它以贫困户的需求贯穿精准扶贫的全过程,能使贫困户成为扶贫资源配置的主要决策者、执行者和监督者。需求导向的精准扶贫不仅有坚实的理论支撑,还有显著的潜在优势,应成为未来精准扶贫战略的一种有效模式而推广。构建顺畅的需求表达、识别及回应机制、创新贫困户全程参与机制、建立政府放权的长效机制和构建贫困户与所在社区共同脱贫的机制是推广需求导向型精准扶贫的路径选择。  相似文献   

2.
系统分析村党支部在精准扶贫中的功能问题,是推进精准扶贫以及基层党组织建设的实践需求。以习近平有关精准扶贫工作的重要论述和基层党组织的一般功能为出发点,可以将这一功能定位为核心领导、队伍建设、致富引领、宣传扶智、资源整合、基础保障等六个方面,为评估以及矫正村党支部的扶贫行为提供理论依据。当前村党支部在精准扶贫工作中的具体行动为推进基层党组织扶贫工作提供了基本经验。未来村党支部应当构建具备功能主体多元化、功能方式多样化、功能策略精准化和功能结构科学化四个特点的"扶贫整体功能体系"。  相似文献   

3.
精准扶贫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根本需要。扶贫应以扶产业为基础,扶智为核心,扶志为关键,扶技为重点,这些都是做好精准扶贫工作的"牛鼻子"。只有抓住"牛鼻子",才能增强扶贫工作的"造血"能力,激活群众的强大信心,增加脱贫的内生动力,从根本上帮助贫困户持续增收、稳定脱贫。  相似文献   

4.
《世纪行》2016,(5)
正一、扎实开展精准扶贫工作为深刻领会党的扶贫政策,对即将奔赴扶贫一线的队员及部分机关干部开展为期五天的工作培训。为精准识别,对高桥村逐户走访,为贫困户一户一档建档立卡,经第三方评估满意度98%以上。为强化精准施策,帮助制定高桥村"十三五"扶贫发展规划,大力发展特色产业,壮大村集体经济。二、全力推进"三万"活动扎实开展"三万"活动,积极推进"1+X"项目落实。已确定为高桥村建一座装机容量200千瓦的光  相似文献   

5.
正内蒙古自治区林西县是国家级贫困县。近年来,林西县委认真贯彻落实中央关于精准扶贫、精准脱贫的各项决策部署,把脱贫攻坚作为重大政治任务、头号民生工程,突出党建引领,创新脱贫模式,找到了一条党建促脱贫的新路径。一是推行"党建+产业"扶贫模式,为贫困群众脱贫增收增添新动能。(1)创新党组织设置。推行"党支部+合作社+贫困户"的发展模式,把党组织建在产业链上,将能人党员聚在产业链上,让贫困户  相似文献   

6.
《群众》2018,(16)
正精准脱贫是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三大攻坚战"之一。近年来,省委、省政府大力实施脱贫致富奔小康工程,取得了很大的成效,但实际工作中还存在着一些制约脱贫攻坚高质量、高水平完成的问题。解决这些问题要深入贯彻共享发展理念,进一步创新精准扶贫机制,探索符合江苏实际的脱贫攻坚举措。创新精准识别机制,着力解决识别不够精准问题精准识别贫困户是脱贫攻坚的一个重要环节。我省基层扶贫工作者在实践中总结出了诸如"五看  相似文献   

7.
<正>今年是丹阳市"扶村帮户"达新标精准扶贫活动开展的第二年。为了解全市精准扶贫进展情况,助力解决扶贫工作中的问题,近日,丹阳市政协召开座谈会,专题就健康精准扶贫建言献策。健康扶贫的对象以全市农村建档立卡贫困户中"因病致贫、因病返贫"人口为主。据统  相似文献   

8.
"精准扶贫"作为带有高度政治任务的公共政策实践,具有"运动式"治理典型的特征。本文力图基于扶贫资源下乡入村过程中的利益相关者分析,就贫困地区"镇—村"场域的运行逻辑进行探索,揭示扶贫资源和扶贫压力是如何由乡镇基层政府传导到村庄,村庄内部又形塑出何种的治理状况。承接扶贫资源入村的村庄具有结构破碎、个人主义和实用主义盛行、"私人化"治理的特征,扶贫资源下乡入村一定程度上进一步强化了村庄的私人化治理,产生扶贫政策应付型执行、扶贫资源低效率使用、贫困户动员不足等问题,这让精准扶贫偏离其最终靶向,形塑成了精准扶贫的最后一公里困境。村干部和组织动员起来的贫困户才是"精准扶贫最后一公里"的行为主体,因此走出困境需要借助村庄党组织的动员能力,有效引导贫困户,并给予村干部党纪约束,才有可能形成重建村庄公共秩序,推动"镇—村"接点治理现代化。  相似文献   

9.
正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扶贫开发贵在精准,重在精准,成败之举在于精准。"广西师范大学派驻桂林市资源县黄宝村党组织第一书记带领村"两委"干部和当地创新创业骨干依托"互联网+",将农村电商建设作为精准扶贫的切入点,重点解决电商扶贫脱贫"当地意识不强、基层百姓不会、本土人才不足"等问题,实现贫困户能参与、能探索、能收益,走出一条"互联网+精准扶贫"的新路子。  相似文献   

10.
精准扶贫是通过对贫困户和贫困村精准识别、精准帮扶、精准管理和精准考核,引导各类扶贫资源优化配置,实现扶贫到村到户,逐步构建扶贫工作长效机制,促进贫困地区彻底脱贫致富。通过对龙凤镇的深入调研,本文探讨恩施市龙凤镇精准扶贫政策开展的背景和实施现状,并结合全国其他地区的有效经验,提出进一步完善龙凤镇精准扶贫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1.
<正>我镇人大在开展工作中,紧紧围绕扶贫攻坚工作组织人大代表认真履行职责,取得了较好成效。一、抓环节,强监督,确保扶贫攻坚政策落实到位镇代表大多数来自基层,农民群众和贫困户想什么他们最清楚,所以把做好人大工作与扶贫攻坚工作有机结合起来,加强监督,确保党在农村的各项方针政策不走样,是当前开展人大工作的着力点,也是发力点。1.加强对精准扶贫工作的参与和监督。扶贫工作中贫困户的精准识别、精准脱贫,低保户、五保户  相似文献   

12.
开展精准扶贫工作要建立"三级互动"模式:各地政府要正确把握精准扶贫的政策方向,加强与中央政府的互动,真正做到精准脱贫、精准扶贫;地方政府应与广大贫困户深入互动,提高贫困户自我脱贫的能力;地方政府应加强与社会力量的互动,鼓励社会组织发挥自身优势助力脱贫攻坚。  相似文献   

13.
《小康》2016,(28)
正在精准扶贫的新形势下,湖北省孝昌县将"五个一批"政策文件精准细化为精准扶贫"二十法"模式清单,建立路径清晰、收益稳定、责任具体的清单式扶贫体系,让贫困户根据自身实际情况"点菜",确保精准扶贫措施精准落地。"你的扶贫贷款申请已经得到答复,希望你用好这笔钱。"11月25日,孝昌县农商行王店镇分行行长谈浩斌将评级授信书送到该镇巴石村贫困户李小强手中。  相似文献   

14.
产业扶贫到户:新阶段扶贫攻坚的重中之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我国扶贫攻坚新阶段的特征,中央提出了实施精准扶贫的新要求。精准扶贫的核心要义是在准确地识别出贫困对象的基础上,通过扶贫体制机制创新,将扶贫资源配置到户,扶持贫困户发展符合其自身条件的产业项目。当下产业扶贫到户仍存在许多问题,突出表现为"6个缺乏",即缺乏发展产业的市场信息、启动资金、技术基础、劳动力、奋斗精神和支撑条件等。只有破解这些难题,才能打通阻碍精准扶贫的"最后一公里"。  相似文献   

15.
《世纪行》2016,(1)
正习近平总书记在贵州扶贫攻坚座谈会上讲:"扶贫开发推进到今天这样的程度,贵在精准,重在精准,成败之举在于精准……各地要在精准上想办法、出实招、见实效。"为推进精准扶贫工作,省委省政府采取了一系列重大举措。去年11月中旬,我以省政协委员身份参加了省委组织的全省精准扶贫督查活动,有机会进村入户深入现场了解精准扶贫情况。在与贫困户深入交谈中我感到,有些工作要在精准、精细上做好文章、再下功夫,确保脱贫  相似文献   

16.
正福建在具体开展精准扶贫工作中,结合自身实际情况,探索出"348"精准扶贫工作机制,其中以国家扶贫改革试验区三明市的具体实践为典型。"348"精准扶贫工作机制的主要内容。一是"三步"工作法。在贫困对象精准识别工作中,采取"一申请、两比选、三公示"的方式最终确定贫困农户名单;二是"四因四缺"分类法。即在精准识别的基础上,把贫困农户按照"因病、因残、因学、  相似文献   

17.
<正>群众路线是确保精准扶贫成效的关键。株洲市社会扶贫工作充分体现了精准扶贫的群众路线。扶贫成效的实现得到群众的广泛参与。株洲市以"深化帮扶工作"主题月活动为契机深入开展帮扶工作,动员机关企事业单位干部职工、人大代表、政协委员等方面力量结对帮扶贫困户,实现了驻村和结对帮扶全覆盖。同时,株洲市还率先试点"中国社会扶贫网",并借助于此率先启动社会扶贫,广泛  相似文献   

18.
《前进》2015,(12)
<正>党的十八大明确提出了到2020年全面实现小康的战略目标。"小康不小康关键看老乡",实现小康社会的重点在农村,关键在还没有富裕起来的贫困户。2014年,国家针对各地长期以来扶贫开发存在的贫困人口底数不清、情况不明、针对性不强、扶贫资金和项目指向不准等问题,提出了精准扶贫这一新的扶贫机制。精准扶贫的核心就是要在扶贫工作中做到扶贫对象精准、项目  相似文献   

19.
"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七千多万贫困人口全部脱贫"是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也是中国减贫事业的庄严承诺。精准扶贫是中国扶贫进入攻坚克难阶段的新举措,而精准识别是实现精准扶贫的前提保障和内在要求。在当前政策主导的扶贫模式中,贫困户的识别伴随着扶贫资源的倾斜性分配。在W镇两轮精准识别过程中产生了诸多围绕"公平"与否的识别纠纷。从分配公平视角来看,虽然各类识别纠纷在事实层面争论的焦点各有不同,但其纠纷焦点本质上都是正义、公正与平等三重公平维度的竞争与碰撞。国家层面、基层政府层面与村民群众层面各自凸显公平的一个维度,在识别政策逐步落地的过程中识别标准不断转化和变异。因而,精准识别过程中需要捋顺各级参与主体的分配公平观、综合考量精准识别的社会基础,方可切实提高识别效度,优化配置扶贫资源。  相似文献   

20.
正湖北省当阳市半月镇紫盖村是全市24个重点贫困村之一,有建档立卡贫困户52户126人。近年来,当阳市民政局坚持以精准扶贫、精准脱贫为主线,将脱贫与巩固成果、外部帮扶与提升内生动力相结合,全力助推紫盖村决战决胜脱贫攻坚,逐步实现了由依靠"输血"扶贫,到内部"造血"脱贫的大转变。2017年实现脱贫出列,所有建档立卡贫困户全部脱贫。聚焦"脱"的目标,扛起为民主责。按照"主要领导负总责、分管领导直接抓、第一书记具体抓、驻村工作队现场抓"的扶贫工作管理机制,局党组每月至少召开一次党组会专题研究扶贫工作,并成立了以党组书记、局长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