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72 毫秒
1.
最近读报,一则关于陈云同志清廉家风的报道令人深受教育。文章说,早在解放战争时期,时任东北党组织重要领导职务的陈云同志,就向亲属子女提出了极为严格的“约法三章”:不准随便进出他的办公室;不准翻看、接触只供他阅读的文件、材料;不准搭乘他使用的小汽车。  相似文献   

2.
朝花夕拾     
《传承》2005,(1)
陈云轶事1951年,苏联政府送给中国五辆吉斯牌轿车。在当时,这是最高级最豪华的进口轿车了。这五辆新车要分配给“五大书记”。作为“五大书记”之一的陈云怎么也不肯要,硬是退了回去。“五大书记”的工资,全都定为一级。陈云知道后,硬是改为二级。他说,我不能跟毛泽东、刘少奇、周恩来、朱德他们同级,应该比他们低。陈云坚决不收礼。他曾说:“送礼是有求于我。收下后,决定事情必有偏差。”曾有一军区领导向陈云汇报工作时,带来了两盒有葡萄。陈云不收。那军区领导说,葡萄是当地的特产,不值多少钱。陈云只吃十颗,曰:“十全十美”,其余不收。1…  相似文献   

3.
一次外出采访搭乘一辆往新源的夜班车,在沙湾打坐休息时,司机告诉我,他原是新源县运输公司的,1992年下了岗。我们乘坐的这辆客车,是他与人合买的。生意一直不错,说话间颇有几分自豪感。我问他下岗后的感觉如何?他说:“不  相似文献   

4.
在中共七大上,陈云曾经说过:财经工作是他的"本行".那时,陈云接触财经工作仅仅一年多的时间,但他对这个"本行"却已情有独钟.后来,陈云长期主管财经工作,十分重视算账.他心里不仅有大账,而且还有各种各样的明细账.在没有计算机的条件下,算盘是算账的基本工具.可以说,陈云一生都与算账和算盘结缘,晚年的陈云还曾戏称:"我是算账派,脑子里有数目字."  相似文献   

5.
王德彰 《乡音》2013,(12):44-44
"不收礼、不吃请"是陈云为自己立下的一条规矩,他不仅身体力行,还要求身边的工作人员不能违反,凡是有人送礼,必须向他报告,不得擅自收下。他说:"送礼是有求于我,我若收下,决定事情必有偏差。"有一次,陈云回到故里探亲。回程时,乡亲们送了一些土特产表示心意。陈云知道后,一边表示感谢,一边让随行的工作人员将礼品如数退回。即使是在同志们诚心诚意地向他表达敬意的时候,陈云也是"来者必拒",哪怕礼物再轻。有一年秋天,一个大军区的两位同志来到陈云的住所,向他汇报军事演习的情况,并带来当地产的两盒葡萄。他们  相似文献   

6.
史海一勺     
《乡音》2012,(8):46-46
周恩来总理怎样用车周恩来经常乘坐的专用车是红旗轿车。国家进口了一批高级奔驰车后,有关部门想给他换一辆,他不同意,严肃地说:"那个奔驰车谁喜欢谁坐去,我不喜欢,我就坐‘红旗’。"在用车问题上,他公私分明,毫不含糊。他去理发、看病、探亲访友、看戏等,都算作私人用车,总要叮嘱身边工作人员照章付费,从工资中扣交。宋庆龄说:"...  相似文献   

7.
正古语有云"欲治其国者,先齐其家"。习近平总书记在12月12日召开的第一届全国文明家庭表彰大会上指出:"家风好,就能家道兴盛、和顺美满;家风差,难免殃及子孙、贻害社会"。家风正,则民风淳。这并非习近平总书记首次强调家风建设。率先垂范,好干部当有好家风"各级领导干部要教育亲属子女树立遵纪守法、艰苦朴素、自食其力的良好观念,明白见利忘义、贪赃枉法  相似文献   

8.
"伤残军人不论乘坐国营、集体、个人的交通工具都减收票价百分之五十。"这是国务院和云南省人民政府文件规定的。但为何在运输部门难以贯彻实施?最近我亲眼目睹了驾驶员逼伤残军人下车的事。近日,有一辆由文山总站开往邱北的客车路经砚山县城时,一名伤残军人迈着艰难的步子与护理其到邱北就医的亲人一同上了车。驾驶员不但不帮助他找位子,反而用鄙视的口气  相似文献   

9.
开阔视野     
中共领导人的治家之道今年1月出版的《家风》一书,记录了党和国家领导人董必武、陈云、李先念、彭真、万里、李德生、乌兰夫、廖承志这八位伟人忠于党和人民的事业、严于律己、艰苦朴素、热爱生活、严格要求子女的感人故事。书中的大部分内容和100多幅珍贵的生活照片大都是首次  相似文献   

10.
正在中国传统文化中,家风也许是深入人心的无形力量,潜移默化地浸润着后人的品格,一代代传承和发扬,垒叠起社会核心价值的高碑。记者为大家讲述的这几个平凡人的家风故事,或许也是我们大家曾经的故事。为人正直做事清白林长河:石家庄农业银行退休干部在随机的采访中,记者正巧遇到了来广西探亲的石家庄农业银行退休干部林长河。被问及家风,林长河不假思索地回答:"为人要正直,做事要清白。"林长河的父母是农民出身,都是不善言辞的人,但从小跟他说起这句话却是掷地有声。  相似文献   

11.
为纪念陈云同志百年诞辰,陈云经济思想研讨会的组织者精心选编了"陈云百字真言",这本身就是一个创新.  相似文献   

12.
党风与家风     
党风与家风□湖北钟镇党风与家风,这本来是两码事。但在我们这个有着5000多万中共党员的国度中,从现实的情况看,党风是家风的指南,家风是党风的一个窗口。党风正,可以促进家风正;家风正,也可以为党风增光添彩。孔繁森同志是体现中国共产党优良党风的楷模,他的...  相似文献   

13.
《当代广西》2006,(9):56-56
今年1月出版的《家风》一书,记录了党和国家领导人董必武、陈云、李先念、彭真、万里、李德生、鸟兰夫、廖承志这八位伟人忠于党和人民的事业、严于律己、艰苦朴素、热爱生活、严格要求子女的感人故事。书中的大部分内容和100多幅珍贵的生活照片大都是首次披露。现摘编书中部分内容以飨读者。  相似文献   

14.
在党的七大上陈云同志作了题为《要讲真理,不要讲面子》的著名发言. 陈云同志首先从他观察到的一种现象谈起:"这七年来我看到一点,在我们党内有一部分干部中间,有一股骄气.什么是骄气?就是骄傲气概."这是他从工作中接触的干部身上察觉到的,具体的表现就是:"喜欢人家说他好,不喜欢人家说他坏,只能升官不能降级,有功必居,有过必避.有功的时候他一定要居;有过的时候你批评他,他总是想很多道理来解释,其目的就是说明我没有过.  相似文献   

15.
校车怎么了     
秋雨 《今日海南》2014,(5):18-18
<正>4月14日早上7点,晨星幼儿园的两辆接送车还静静地停在幼儿园里。这是两辆五成新的9座面包车,车内无任何针对幼儿乘坐的安全设置。按国家有关校车安全的资质标准,它们属于典型的"黑校车"。听说"上头"可能会有突击检查,所以这两辆车已经停运一周多了。就在此时,晨星幼儿园门口围满了满肚子怨气的家长。他们抱怨校车的停运,导致他们不得不牺牲干农活的时间来亲自接送孩子。"选你这个幼儿园,看重的就  相似文献   

16.
2000年9月某日,俄总统普京乘坐专车回家,随行车队行驶至莫斯科市区时,其中一辆轿车被肇事汽车撞翻,车中安全人员受伤。但幸运的是,普京乘坐的汽车安然无恙。这得益于俄联邦保卫局警卫团的保镖们。  相似文献   

17.
正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作出了全面从严治党的重大战略部署,管党治党工作取得了一系列重大成就,极大地赢得了党心民心。当前,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要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就必须驰而不息全面从严治党。这其中,领导干部的家风建设就成为党风建设中的一个重要环节。习近平总书记指出:"领导干部的家风,不仅关系自己的家庭,而且关系党风政风。"家风正,可促进党风好转;家风不正,可影响党风进一步恶化。从近年来查处的大量腐败案件看,家风不正、家教不严已成为引发贪腐的重要因素之一。这就警醒领导  相似文献   

18.
《当代广西》2016,(5):62
正家风是融在血脉中的骄傲,是先人从一代又一代的生活中总结出的家族风气。若每一个人都能维护好自己的家风,借鉴别人他姓的家风,我们定能发掘传承传统文化的精髓并弘扬之。良好的家风是营造和谐的家庭关系、高尚的精神情趣和塑造孩子品行的无形力量。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不论时代发生多大变化,不论生活格局发生多大变化,我们都要重视家庭建设,注重家庭、注重家教、注重家风,发扬光  相似文献   

19.
刘明钢 《传承》2010,(7):34-35
陈云一再强调,学习哲学,可以使人开窍;学好哲学,终身受用。陈云自己就是一位运用辩证法的大师,是一部值得认真研读的大书、厚书。"牵住牛鼻子"毛泽东在《矛盾论》中指出:"研究任何过程,如果是存在着两个以上矛盾的复杂过程的话,就要用全力找出它的主要矛盾。捉住了这个主要矛盾,一切问题就迎刃而解了。"陈云把这种方法叫做"牵住牛鼻子",而他自己正是一位熟练地运用这种方法的领导者。  相似文献   

20.
《群众》2015,(10)
<正>"周虎振检阅河北科技学院2015级新生",当这一视频在网上热传时,人们尚能感受到抗战胜利日大阅兵的热度。也正如此,人们对于这一视频,尤为侧目。在这段时长6分钟的视频中,周虎振乘坐一辆皮卡"检阅"军训新生,伴随周校长频频挥手致意,并高呼"同学们好"、"同学们辛苦啦","受阅"学生也报之以"首长好"、"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