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图片     
正柳州融安县东起乡崖脚村铜板屯淹没在白色的李子花中,一派世外桃源景象。  相似文献   

2.
正整洁,这是进入百色市平果县四塘镇印山村那床屯后的第一印象。干净的村道笔直向前,逐渐展开一幅美丽画卷:漂亮的小楼掩映其中,次第漾出一陌世外桃源;房前屋后,各式果蔬长势正旺;田间地头,红花绿树掩映成趣。那床屯共61户235人,村民自古便很注重家风、孝道文化,几乎家家户户都有家训,良好的社会风气使村里人才辈出,培  相似文献   

3.
正2月21日,大年初六,春寒料峭。汽车沿着蜿蜒平整的柏油乡道在山岭间穿行,在近山顶处,往右一拐,沿着一条新修的水泥屯道行驶2公里左右,融安县东起乡崖脚村铜板屯,这个仿若世外桃源般的小山村蓦然出现在眼前:漫山的李花迎春绽放,黄泥黑瓦红灯笼的农家房舍点缀其间,好一幅山间春居图。村头的平地上停满了车,大多是挈妇将雏一家出行。"路修好了,车子能开进来了,来的游客越来越多。"铜板屯屯长、贫困  相似文献   

4.
<正>早听说扶绥县昌平乡石丽村屯楼屯生态美景如画。1月9日,笔者和几个同事一道去屯楼屯,寻找这个仅有130户人家500来人的小屯实施生态乡村建设后的蜕变。给我们做"导游"的,是崇左市委组织部派驻石丽村党组织"第一书记"陈立志和村党支部书记方纯意。刚到屯楼屯村口,路边一间新房子旁伫立的一块牌子引起了我们的注意,牌子上边写着"饮用水源保护区"字样。"石丽村整个村都属于干旱石山地区,地下水匮乏,群众多  相似文献   

5.
正走进新民屯,只见村道干净整洁、家禽成群结队、田野里春耕的场面热火朝天。曾经的荒地如今变为花红柳绿,土墙茅屋如今已成为一栋栋现代化的小洋楼,坑坑洼洼村道如今已是宽敞明亮的平坦大道……新民屯每一处的改变都印证着发展带来的蜕变。新民屯村民王玉雪说:"我们村能有这么大的变化,全靠党的引领,如果没有党,我们如今还住着土墙房呢。"新民屯是西林县普合苗族乡大河村的一个苗族村寨,全屯有36户165人。昔日的新民屯以传统水稻种植为主,因村民思想不开阔,全村经济发展滞后。近年来,在党支部的带领下,新民屯群众转变观念,克服困难,将这个"隐  相似文献   

6.
在恭城瑶族自治县栗木镇与观音乡交界并与灌阳县接壤的三角地带,坐落着一个多姓氏杂居的瑶族山区村屯———白竹岭自然村。这里的人们不因姓氏多而出现不融洽现象,而是与相邻县、乡村屯关系相处得十分融洽,演绎着现代版的“世外桃源”。村周围的山崖陡壁上,又横生生悬挂着神秘幽深的巨大溶岩,勾起人们前往探险的欲念。  相似文献   

7.
<正>村道干净整洁,两旁绿树成荫;村前小河清清,游人如织……最近,笔者来到田林县利周瑶族乡福祥村那平屯,瑶乡的美丽蜕变令人欣喜。那平屯的变化正是田林县实施宜居乡村建设的缩影。今年来,田林县全面启动"产业富民、服务惠民、基础便民"宜居乡村活动,重点对旧州镇者务屯和平满屯、乐里镇田平村新寨屯、利周瑶族乡福祥村那平屯、潞城瑶族乡旺吉村俄外屯等5个广西"绿色村屯"进行建设,让绿色资源真正变  相似文献   

8.
在距蓬安县兴旺镇一箭之遥的黄牛垭村,跨过一座小石桥,顺着石阶步行10分钟,一个果树成行、蔬菜丰茂、环境清幽的"世外桃源"豁然呈现眼前。10多亩果园、2000多株果树,空气中弥漫着淡淡的桔花香味。老人们在宽敞的院坝里悠闲地散着步,满足的惬意,颐养天年的幸福,为这块优美的"世外桃源"增添了无穷情趣。  相似文献   

9.
"现在,任何时候任何人到仙桥屯参观清洁乡村工作,都可以见到干净整洁的村貌。"天等县上映乡党委书记李日泽谈起该乡桃永村仙桥屯清洁家园的成效,满面笑容,"群众主动性非常强。"仙桥屯有42户195人口,采取"一联十"的做法推进清洁家园建设。  相似文献   

10.
正"生态脱贫"的"生态"首先代表着"绿水青山",同时也意味着商业力量的全方位融入。阿里巴巴落地平武后将通过"试点+研究"一体两翼的方式实现生态保护和经济发展的良性循环。从成都市内到关坝村,需要近六个小时车程,途经辗转蜿蜒的山路,才能到达。这并不是一个特别引人瞩目的旅游目的地,但到达关坝村的人,无一不被这世外桃源一般的绿水青山所震撼。蜂蜜、茶叶、泉水、核桃、花生、蜂蜜唇膏……每一样来自关坝村的产品,都有着纯天然的印记。  相似文献   

11.
正2015年12月29日,田阳县洞靖镇念堂村陇吓屯组长鄂元祥在自家厨房里拧开水龙头,"哗哗哗……"清亮的水一泻而出。"我们屯2015年9月开工建设农村饮水安全工程,新建1座容量为200立方米的蓄水池,现在已经竣工,全屯220名群众都喝上了放心水,大家都很高兴。"鄂元祥自豪地说。自开展生态乡村活动以来,按照"饮水净化"的目标要求,田阳县洞靖镇全镇上下掀起了一场水源净化行动。据了解,洞靖镇2015年实施的靖安村甫安屯、雪平村甫平屯、多感村多感屯等9  相似文献   

12.
黄微 《当代广西》2012,(7):30-30
背靠高大的青山、面对清澈的小河,一栋栋红顶白墙崭新漂亮的楼房掩映在绿树丛中。环村水泥路宽敞平坦,大人们在凉亭里惬意地拉家常,年轻人在文化室看书、下棋,孩子们在村里的灯光球场追逐嬉戏。远远看去,整个村庄山环水抱,十分美丽,满眼是一幅和谐的幸福景象。这个宛如世外桃源般的漂亮现代农村,就是中越边境线上的那坡县平孟镇那万村那万屯。  相似文献   

13.
正雨过天晴,"两省一屯"的乌英苗寨古香古色的吊脚楼与小桥流水、原始森林相得益彰,宛若仙境,美不胜收。乌英苗寨是由广西融水苗族自治县杆洞乡党鸠村乌英苗寨与贵州省从江县翠里乡南岺村乌英苗寨"两省"苗胞组成,是典型的"两省一屯"苗寨。全屯130户650人,其中贵  相似文献   

14.
<正>村前小河清清,两岸绿树成荫,远处青山如黛,近处鸟语花香,村道干净整洁,来往游人络绎不绝……这是笔者在忻城县城关镇板河村内城屯看到的景象。内城屯的美丽变化,正是忻城县实施"生态乡村""宜居乡村"建设的缩影。近年来,忻城县积极开展"饮水净化、道路硬化、村屯绿化"专项活动,全面启动"产业富民、服务惠民、基础便民"活动,重点对城关镇板河村内城屯、泮水村下才屯,大塘镇龙安村那赖屯、寨南村三寨屯,马泗乡马泗村果  相似文献   

15.
玉秀辉 《当代广西》2014,(12):35-35
正"这里还是农村吗?"最近,笔者前往崇左市扶绥县渠黎镇联绥村渠仔屯采访,所见所闻着实让人耳目一新。只见5米宽进村道路平直且整洁,农居白墙黛瓦错落有致,敞开式的铁栅栏围墙里绿树红花。"以前的渠仔屯真是有新屋而无新村!"屯长黄力保介绍:渠仔屯位于渠黎镇西南,距镇政府所在地11公里,全屯有202户736人,耕地1万多亩,以甘蔗、西瓜种植为主,每年入厂原料蔗3万多吨,年人均纯收入1.1万元,2010年前后全屯几乎家家户户都盖起了宽敞的楼房。但以前由于没有整体规划,缺乏对公共设施的管理。"以前,我们屯真的很脏,村道上的牛粪啊、小食品包装袋啊到处都是,厨房、猪牛栏乱搭乱建,柴火杂物等占道堆放,  相似文献   

16.
正早春三月,细雨蒙蒙,柳州市融安县东起乡铜板屯300余亩李树在春雨的滋润下格外美丽,繁花点点、落英缤纷,让古老的壮族村寨变得如诗如画。近几年,铜板屯也因为这片美丽的李子花海成了"网红村"。每年春季,各地民众都会慕名来到铜板屯踏青赏花。难以想象,曾经的铜板屯是有名的"空心村""空巢村",全屯人丁最少的时候,仅有7个老人再加上一条孤独的黄狗,俨然一个即将消失的村庄。和许多农村一样,铜板屯曾经也十分热闹,那时有20多户、上百口人居住,村民以种植李树为生。但村里的日子太苦了  相似文献   

17.
正来到龙海市程溪镇东马村,正是闽南最惬意的初夏时节。那天下午,我们驱车20多公里从市区来到这里。山峦、流水、水车、绿道、菜园、透露着温暖气息的三角梅、红瓦翘檐的宗祠庙宇、整齐划一的楼房,一幅美丽、宜居、洁净的乡村新画卷扑面而来。东马村有487户1700余人,他们在这里过着幽静恬淡的乡村生活,似乎就是陶渊明笔下的世外桃源。夕阳西下,和风如诉,村前那片菜园就开始热闹起来,竖立在田头上那一排"美丽乡村,和谐东马"的红色标语,在绿竹的映衬下显得格外耀眼。  相似文献   

18.
正每一个传统村落,都是一本厚厚的家书。它记忆着文化,承载着乡愁。一砖一瓦、一草一木,一栋建筑、一个传说,一段历史、一段眷念。乡土记忆在历史的洪流中越积越厚,浓浓的乡愁在这里变得立体而鲜明。行走在南宁市马山县的乡间,羊山村三甲屯、古统村动吉屯、古寨瑶族乡本立村古朗屯……一个个经过风貌改造后的古村古寨,或依山而建,或傍水而居,村民日出而作、日落而息,错落有致、乡土味浓郁的村庄散发着悠远香醇的历史信息。  相似文献   

19.
正"快,快去把烤乳猪扛过来砍了,那边角落餐桌的游客还等着呢!"3月29日,大新县堪圩乡明仕村弄朋屯举行的"千人烧猪宴"上,乡干部苏艳红着急地嘱咐厨房。当天,"大新县三月三侬垌文化旅游月启动仪式"在明仕村举行,吸引了众多游客前来参加。"我们估摸着也就有1000人左右,所以就叫‘千人烧猪宴’,没想到竟然超过1万人了。"堪圩乡乡长许凤锦告诉笔者。"没有清洁乡村活动的开展就不会有今天美丽的弄朋屯,更不会有这么多的游客知晓这里,更别说上万人来参加我们的  相似文献   

20.
据说,位于武鸣县城东郊、距县城4.5公里的城厢镇濑琶村七星屯是个让人“惊艳”的小村庄。日前,笔者怀着浓重的好奇心,走进了如今被当地人誉为“壮乡的香格里拉”的七星屯……村外村内各有风情未进村,陪同的干部老李就告诉笔者,七星屯过去因交通闭塞、很少与外界联系而被戏称为“世外桃源”,如今的七星屯可是前往县城的捷径。沿着这条平整的沙路,笔者一路饱览春色。路边的蔬菜地正在“闹春”:纤细的豆角苗爬上竿头,娇嫩的黄瓜苗也在微风中显示它们的活力,满脸喜悦的菜农们忙着施肥。还没把春景尽收眼里,我们的车拐过几个弯就隐约看到几幢有蓝…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