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本文分析了加入WTO可能对俄罗斯进出口贸易、产业发展和未来的经济走向带来的影响,梳理了俄罗斯与独联体国家、上合组织成员国尤其是中国在经贸和能源等领域的合作关系,总结了俄罗斯与独联体国家、上合组织成员国发展经贸关系的特点,重点探讨了乌克兰危机对前苏联国家以及中俄区域经济合作关系的影响,明确指出中国的"丝绸之路经济带"与欧亚联盟并不是非此即彼的选择,因为中俄两国与中亚都有着紧密的经济联系,双方共同发展与中亚地区的区域经济合作符合两国的共同利益。  相似文献   

2.
俄罗斯独立以来,经济形势一直十分严峻,1995年其国内生产总值只相当于独立前1991年的60%左右,而外贸状况相对来说比较好,一直保持稳定的顺差。1995年,俄罗斯的外贸交易额(不包括非组织贸易)为1237亿美元,比1994年增长18.8%,同远邻国家的交易额增加了22.3%,达976亿美元,同近邻国家(独联体)—7.1%,为261亿美元。1995年俄罗斯的出口总额增加到773亿美元,提高18%,至远邻的出口额为643亿美元(增25%),其中至欧洲国家(不包括独联体)占俄出口总额的  相似文献   

3.
金融危机的发生严重影响了俄罗斯与独联体国家的贸易关系,本文通过贸易结合度指数和区域定位指数来分析俄罗斯和独联体国家的贸易关系变化,以及独联体国家向俄罗斯出口产品的市场地位。通过传统的引力模型和加入目标解释变量后的引力模型,发现贸易双方的经济规模、人口规模和以物理距离表示的沉没成本等传统变量均是影响俄罗斯贸易流量的因素。金融危机后,虽然俄罗斯的对外依存度增加,但是与独联体国家的贸易往来相对其他国家明显地表现出离心力,金融危机显著降低了独联体国家与俄罗斯的贸易关系,但自由贸易的签订,例如欧亚经济共同体,可以显著改善双方的贸易关系。  相似文献   

4.
虽然独联体一些国家的政局变化对俄罗斯产生了较大影响,但是2005年俄罗斯政局基本上维持了稳定的势头。这种稳定局面对于普京实现其强国战略非常重要。为维持这种稳定发展的局面,近年来,普京不得不处理几种棘手的关系,从而构成了俄罗斯政局的一些基本特征。  相似文献   

5.
独联体的存在对于俄罗斯具有重要的地缘政治意义。但是,俄罗斯要想保住多极世界中的一极地位,还必须成为独联体的“经济磁铁”,而这恰恰是它很难做到的。一再发生的“颜色革命”表明,俄罗斯在独联体正面临重大地缘政治失败,这种失败实际上源于其政策中难以克服的矛盾。从目前趋势看,独联体仍会事件频发,最后导致名存实亡,分离和分解为小范围合作组织,从而变为俄罗斯与西方之间的“灰色区域”。  相似文献   

6.
俄罗斯反恐的国际合作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面对恐怖主义的威胁,俄罗斯积极与各国开展反恐国际合作.合作主要包括三个层面:第一,在独联体、集体安全条约组织、上合组织框架下,与周边国家开展反恐合作,这是俄反恐国际合作中最重要、最核心的内容;第二,与美国为首的西方国家进行合作,这是其反恐国际合作中的重要方面;第三,与亚洲、拉丁美洲相关国家进行反恐合作,主要是进行一般性的反恐合作,服务于俄罗斯对外政策大局."周边国家-西方国家-其它国家"这三个层次有着鲜明的主次、轻重之分,这是由俄罗斯面对的反恐形势所决定的.  相似文献   

7.
俄罗斯实行经济转轨以来,对外贸易已成为俄罗斯经济最具有活力、最易发展的一个部门。1997年俄罗斯对外贸易总额达到1536亿美元,比1996年增长1.5%。其中出口额为8.67亿美元,进口额为669亿美元,外贸顺差达198亿美元,比1996年有所下降。 俄罗斯的对外贸易包括同独联体国家的贸易和同独联体以外国家的贸易。据初步统计,俄罗斯同独联体以外国家的贸易额1997年为1183亿美元,比1996年增长2.1%,贸  相似文献   

8.
乌克兰危机是后冷战时代美欧与俄罗斯在独联体地区地缘博弈的继续,是俄罗斯与美欧在欧盟东扩问题上的矛盾的集中体现。乌克兰危机爆发以来,美国和欧盟等西方国家对俄罗斯能源部门实施了数轮制裁,制裁的力度和时间受美欧各国各自的利益和立场、企业游说、美国在乌克兰危机中的最终目标等多重因素影响。美俄两国对独联体地区的战略目标和定位,在一定程度上决定了美欧对俄的制裁较为有限。美欧对俄能源制裁有望推动中俄之间重要油气合同的签署,扩大两国的油气合作范围,促进两国的金融合作和货币国际化合作。  相似文献   

9.
7月 1日 乌克兰国防部长马尔丘克1日在这里与来访的俄罗斯国防部长谢·伊万诺夫举行了会谈,双方签署了一份政府间军事合作协定。 2日 独联体集体安全条约组织秘书长尼古拉·博尔久扎2日在哈萨克斯坦首都阿斯塔纳说,集体安全条约组织成员国应共同采取措施,进一步加强该组织快速反应部队的战备水平和实战能力。俄罗斯原子能部长鲁缅采夫2日透露,俄罗斯和伊朗已就俄方向伊朗布什尔核电站提供5吨核燃料事宜达成  相似文献   

10.
转型以来俄罗斯与外高加索国家关系的演变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苏联解体后,俄罗斯与外高加索三国关系的演变同俄对独联体政策的转变密切相关。随着对独联体政策的调整,俄罗斯加强了对外高加索事务的介入,以解决“热点”问题为契机,双边关系得到一定发展。但在美国和北约等外部强大势力对该地区的渗透之下,格鲁吉亚、阿塞拜疆在对俄罗斯失望之余,双边关系很快冷淡下来,格俄之间甚至兵戎相见。  相似文献   

11.
苏联解体5年,独联体作为一个松散的组织联系着前苏联除波罗的海沿岸3国以外的12个国家。随着世界政治、经济和军事关系的发展,这一地区逐渐走上了一体化道路。今年4月2日,俄罗斯和白俄罗斯签署的建立设有超国家机构的国家联盟条约,是独联体各国向一体化方向迈进的决定性的一步。 俄罗斯和白俄罗斯建立国家联盟是多方面原因促成的。首先,民族历史的一致性。白俄罗斯从18世纪开始便同俄罗斯在一起,二战期间它是苏联红军向柏林挺进的主要基地之一,  相似文献   

12.
俄罗斯学者谈斯大林的方法论及其成因西方学者眼中的苏联学苏联对歇尔计划的判断和对策克里姆林宫的红星是怎样陨落的 ——苏联演变的历史教训并非军备竞赛毁灭了苏联苏联的联盟体制与民族问题论苏东交恶中的东欧原因中苏大论战:起因、焦点与教训苏共二十大与赫鲁晓夫秘密报告的台前幕后1956年波兰事件及美国的有关政策俄白联盟各有所图独联体的发展现状 ——发展趋势和问题独联体国家的农产品和食品市场潜力独联体国家的外债发近我国轻纺工业优势开拓独联体轻纺织品市场独联体集体安全现缺口乌将深化改革俄罗斯金融危机与乌克兰经济(1999年…  相似文献   

13.
1995年7月一8月 月lJ重新认识苏联垮台的原因和教训喻权域前苏联经济过渡与国有企业体制改革(续)程锐原苏联在宗教问题上的一些重大错误徐方治苏联和西方在阻止法西斯侵略战争上的重大失误苏联罗荣渠科学社会主义欧亚观察东欧中亚研究当代世界与社会主义95.4期95.4期95。4期95 .3期独联体期期期期‘在O八叮U .4比口巴dl合户aO心O口OUO口受多方牵制的独联体盛世良独联体一体化:现实与未来蔡伟论独联体国家走向经济一体化趋势左长青侈刚俄罗斯与其他独联体国家的经济联系王兵银俄罗斯对独联体的政策姜毅世界知识东欧中亚研究世界经济东北…  相似文献   

14.
1995年5月一6月前苏联期期前苏经联济过渡与国有企业体制改革程锐前苏联改革失败的教训王学鸣编译欧亚观察今日东欧中亚95。395一3独联体期期期期期期期期,d CO nj心口咋七八」 ……二dl﹄J二d比dl勺口dOUO甘O甘n口O口n口试析独联体的一体化小林于莉浅析独联体国家进一步加强合作的原因及前景苗永华试析独联体国家经济关系的新特征解超步履维艰的独联体“经济一体化”张丽君孙斌艺独联体的武装冲突地区赵振英译独联体经济重新一体化趋势陈兰芬译俄罗斯与其他独联体国家的经济联系王兵银关于独联体一体化问题王兰今日东欧中亚今日东欧中…  相似文献   

15.
2008年金融危机后,独联体地区国家间的区域经济合作逐渐机制化。独联体自由贸易区及欧亚经济共同体框架下的俄白哈关税同盟先后成立,统一经济空间基本完成制度性搭建。其中,提高成员国贸易便利化水平、促进成员国间贸易便利化合作、加强区域内经济联系、最终实现经济一体化,是其主要目标之一。使用指标体系赋值法,并根据全球竞争力报告等调查数据对独联体地区国家贸易便利化水平进行测算,并结合独联体地区的实践,通过对横向不同国家与纵向不同历史时期贸易便利化水平的比较分析,可以看到,独联体区域合作机制对推动该地区贸易便利化效果并不显著,独联体区域合作机制在很大程度上是一种排外性的自我保护。  相似文献   

16.
前苏联苏共‘矿杂水书记”和友秘膺运动原苏联地区的族际关系宋玉波赫舍晓夫时期苏联军事改革述评原苏联地区国家会融撇度现状了二)张鸿渝李华 丁佩华缩译今月乖欧中垂今日东欧中亚俄罗斯研究歌亚观察 独执联体国家声灰复苏联衬道路难以打通玛;存诚联而不紧砂戮联体竺承军俄罗斯与独联体的军事一体化姜毅独联体一体化将姐何发展徽小军独联沐经济一休化引人注目陈玉荣俄罗斯、白俄萝斯、哈萨克斯坦加快一体化进程纳扎尔巴耶夫论一体化何题盛毓琪译联体包良明俄罗斯和中亚五国政洽形势研讨会发言选登‘独联体国家向市场经济过渡研究、一书评介…  相似文献   

17.
1991年12月,随着苏联的解体,俄罗斯以主权国家的身份加入国际社会。独立之初的俄罗斯由于国内危机重重,在外交上实行一边倒,对以美国为首的西方国家言听计从,亦步亦趋与一度称霸世界,气使颐指的苏联相比,俄罗斯显得元气大伤,衰弱不堪,由以前的政治军事大国沦为二流国家。然而,自1993年下半年以来,在独联体中综合实力独占鳌头的俄罗斯在军事、外交方面提出了新的战略设想,并采取了一系列重大的、甚至出人意料的内政外交新举措,雄心勃勃地向强大国家的行列迈进。  相似文献   

18.
析俄白联盟     
今天的独联体实际上已成为若干政治和经济联盟的松散联合体。在独联体各国矛盾重重,联盟已是夕阳西下,整体化进程停滞不前的时候,俄罗斯与白俄罗斯从1996年4月20日《俄罗斯和白俄罗斯共同体条约》,1997年4月20《俄罗斯与白俄罗斯联盟条约》的签署到1998年12月25日两国总统在克里姆林宫关于把俄白两国合并为联盟国家的宣言,却是准备将俄白作为一个联盟国家跨入21世纪。本文就俄白联盟的内容、性质、联盟的现实动因、面临的问题及影响和发展趋势作一些粗浅的分析。  相似文献   

19.
本文的题目所以用“独联体现象”,是因为这个提法更确切地反映苏联解体后的现状。事实上,独联体作为一个国际经济社会联合体,尚未实际地形成。甚至可以毫不夸大地说,参与独联体的国家中,除了俄罗斯、乌克兰、白俄罗斯、哈萨克等国之外,有些新独立的共和国还来不及形成完整的意义上的民族经济。这是因为在一个相当长的历史时期内,许多共和国在原苏联体系内实际上只不过是一批完全隶属于中央政权的省市而已。它们长时期来根本没有权利和机会独立地处理本民族的经济事务,特别是涉外经济事务。所以,如果从事实出发,应该说,独联体现象不过是前苏联解体后留下的残骸。独联体的发起者的本意是以这个实际  相似文献   

20.
孟加拉国自1971年独立以来奉行“平衡外交”策略。孟加拉国国父谢赫·穆吉布·拉赫曼被称为“外交政策的总设计师”,他推崇的“友及四方,不存恶意”外交理念和把孟加拉国打造成“东方瑞士”的外交定位对该国后来的外交政策制定产生深远影响。独立50余年来,孟实现了改善与印度关系,推动与巴基斯坦关系正常化,加强与伊斯兰国家间联系,积极加入国际和地区组织和合作机制,并深化与中国、日本、俄罗斯等主要大国间关系。孟加拉国之所以制定多元平衡外交战略,主要基于经济发展、政治稳定和区域安全三大需求。未来,孟加拉国将继续与印度保持紧密联系,与中国持续加强合作,并强化与日本、俄罗斯、美国等国家间关系,为发展优化资源配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