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罪犯身体健康权的缺损与救济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罪犯权利有应有权利、法定权利和实有权利之分。身体健康权是罪犯的应有权利和法定权利。但在实践中,罪犯的身体健康权存在着种种缺损。罪犯的身体健康权的缺损应通过刑罚处罚、行政处分、民事损害赔偿和刑事赔偿等主要手段予以救济。  相似文献   

2.
罪犯权利是罪犯法律地位的重要内容,就判处自由刑的罪犯而论,罪犯作为人,享有基本的人权;罪犯作为一国公民,享有未被剥夺的公民权;罪犯作为被矫正对象享有其他人所不具备的特殊权利。罪犯权利是人类权利的一部分,尊重罪犯权利就是对人类权利的尊重,切实保障罪犯权利的实现,是中国民主法制建设的需要,是国际人权斗争的需要,是社会稳定发展的需要。  相似文献   

3.
试论罪犯权利的来源及其法理学意义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罪犯权利是罪犯法律地位的重要内容 ,就判处自由刑的罪犯而论 ,罪犯作为人 ,享有基本的人权 ;罪犯作为一国公民 ,享有未被剥夺的公民权 ;罪犯作为被矫正对象享有其他人所不具备的特殊权利。罪犯权利是人类权利的一部分 ,尊重罪犯权利就是对人类权利的尊重 ,切实保障罪犯权利的实现 ,是中国民主法制建设的需要 ,是国际人权斗争的需要 ,是社会稳定发展的需要。  相似文献   

4.
囚犯人权,是指囚犯作为特殊身份的人所享有或应当享有的权利。所谓特殊身份,是指因实施了犯罪行为而被逮捕、起诉或定罪判刑,并囚禁于监狱的已决犯和被羁押的未决犯。在我国,囚犯人权主要指被判处死刑缓期二年执行、无期徒刑、有期徒刑的罪犯在监狱服刑期间所享有和应当享有的权利。从人权形态来看,囚犯人权可分为法定权利和非法定权利两种。法定权利,是囚犯由国家法律明文规定,并受国家法律保障的权利,即囚犯的合法权益。这  相似文献   

5.
从能否获得保障的视角来看,法定权利被分化成两种形态:"法益性权利"和"现实权利"。法益性权利主要是指受法律制度本身的缺陷、法律保护程序的欠缺以及公共政策和社会整体观念对权利的排斥等因素影响,权利主体难以或者不能获得国家强制力保护的一种法定权利。在法益性权利概念语境下,权利义务关系出现了变异,本来处于法律强势地位的权利主体成为"法律弱势群体"。法益性权利的概念目标,在于从权利保障的视角来认识理解权利,关注权利和义务的协调配置问题,增强权利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6.
罪犯的人权是国家人权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罪犯的人权保障一直是国家人权保障最为核心和敏感的部分之一。现实中存在侵犯罪犯权利现象,因素复杂。罪犯权利的保护,有着非常重要的行刑价值,应当予以特殊重视。  相似文献   

7.
罪犯权利是罪犯法律地位的重要内容,切实保障罪犯权利的实现,是国际人权保护与国家社会稳定发展的需要。转变观念,完善立法和执法,唤起全社会的广泛重视,是实现罪犯权利的重要途径。  相似文献   

8.
自由是指现实的符合法律规范的人的思想和行为的限度.人身自由是一个集合概念,它是由若干权利组成的,剥夺和限制自由内在的包涵了剥夺和限制相关的权利.不能以所谓法律没有禁止,而让罪犯享受相关权利.事实上,无论国内或国外对监狱罪犯的自由在法律上都作出了相关的规定.  相似文献   

9.
关于全面实现我国罪犯劳动报酬权的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获得劳动报酬是罪犯的一项法定权利,但在现实中这一权利并没有得到充分地实现,这既有历史因素的影响又有现实因素的作用。全面实现罪犯劳动报酬权具有重大的法治意义。现阶段,我国已经具备了全面实现罪犯劳动报酬权的社会条件,应建立罪犯获得劳动报酬的具体制度。  相似文献   

10.
出入境权利是指公民有从本国或他国到达前往国,再返回本国的跨越国界的权利。公民的出入境权利实质上是一种法定权利,公民只有完成这项法定权利向实有权利的转化,才能最终实现其出入境的目的。  相似文献   

11.
监狱服刑人员的权利保障问题的研究有利于国家的和谐稳定和法治文明的发展。从法律规定来看,监狱服刑人员的权利是多种多样的,涉及了人身权利、政治权利等方面,对于这些权利的保障,要从宏观的制度层面和微观层面进行研究,以期更好地保护监狱服刑人员的权利,推动整个社会的民主和法制的进程。  相似文献   

12.
保障被监管人员的合法权利,是公安监所的重要职能.近年来,我国公安监所在人权保障方面取得了重大进步:一是健全了被监管人员权利保障的法律体系;二是实行了被监管人员权利保障的有效措施;三是提高了满足被监管人员权利需要的物质保障水平;四是建立了被监管人员权利保障的监督机制.但随着社会的发展,公安监所人权保障工作也遇到了许多新情况、新问题、新要求,需要在以下方面进行改进和完善:加强人权教育,提高监管民警和被监管人员的人权意识;加强立法建设,健全保障被监管人员权利的法律制度;加强监管执法监督机制建设,确保被监管人员权利得到真正保障.  相似文献   

13.
随着社会文明的进步发展,监狱作为国家专门行刑机关,在对罪犯实施惩罚改造的同时,对罪犯依法享有的人身权利和与人身有关的其他权利给予保护,并制定了一系列保障措施,但由于重刑主义在人们头脑中根深蒂固,人们不把罪犯视为同类的心理以及相关法律保障制度的不完善,致使罪犯权利往往得不利有效的保护。为适应社会主义法治建设不断发展的要求,作为国家法律文明的窗口——监狱,有必要建立健全保障罪犯权利的法律制度。  相似文献   

14.
随着社会文明的进步发展,监狱作为国家专门行刑机关.在对罪犯实施惩罚改造的同时。对罪犯依法享有的人身权利和与人身有关的其他权利给予保护,并制定了一系列保障措施,但由于重刑主义在人们头脑中根深蒂固,人们不把罪犯视为同类的心理以及相关法律保障制度的不完善,致使罪犯权利往往得不到有效的保护。为适应社会主义法治建设不断发展的要求,作为国家法律文明窗口的监微,有必要建立健全保障罪犯权利的法律制度。  相似文献   

15.
服刑人员的生育权是法律的空白点,一直受到人们的关注。但是,从"法不明文规定不违法"、刑罚之目的、人权主义思想、婚姻家庭稳定等因素出发考察,服刑人员应当依法享有生育的权利,不能因为曾经犯罪而被随意剥夺。由于服刑人员的人身自由受到限制,生育权的行使面临着现实的掣肘。目前,离监探亲、同居会见、现代辅助生殖技术是实现服刑人员生育权最切实可行的路径。  相似文献   

16.
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联合国相继通过了一系列涉及服刑人员权利的国际公约。这些国际公约促成了服刑人员权利的国际保护,也推动和督促了各国在其国内法中对服刑人员权利的确认和保护。确认并保障服刑人员依法享有权利,已是现代各国刑罚制度共同遵循的一条基本准则。新中国监狱十分重视对服刑人员的人格和尊严的保护,已建立了较为广泛的服刑人员权利保护制度。监狱法律制度对女犯、未成年犯、老弱病残犯和少数民族服刑人员等某些特殊服刑人员群体都规定了特殊的权利保护内容。  相似文献   

17.
本文论述了人权概念普遍性及人权的国际保护;并通过驻伊美军虐囚丑闻及赵燕事件,揭示了当今国际社会还存在着滥用暴力、践踏人权的令人担忧的情况;同时阐述了我国的人权发展状况和对人权问题的基本态度.人权,已经成为世界上普遍接受的道德观念;同时它又是非常复杂的问题,除了文化因素外,还过多地被渲染了政治动机和意识形态的色彩.我国在坚持国家主权与不干涉原则下承认和保护人权,并坚决反对任何国家以保护内政为借口公开违背国际法准则,拒不履行人权保护方面的国际义务.  相似文献   

18.
死刑犯的人道待遇只有制度化为权利才能得到真正的实现。死刑犯的权利在理论上取决于生命权的界定及死刑执行的需要,在实践上受到物质技术条件及人权发展状况的影响。死刑犯享有的权利只有在上述范围内才是合理的。  相似文献   

19.
私权即私权利,也作"个人权利",通常是指以个人需要为目的的权利。正确理解私权及私权本位思想,对于私权的实现至关重要。私权利开始广泛行使,是法律确认了个人法律主体地位以后,民法对个人的民事主体资格予以平等的承认。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