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由于公共交通体系不完善,"黑车"猖獗一时。为了遏制"黑车",在依法行政的大环境下,取证成为必须解决的难题。面对"取证难",政府机关决定奖励举报者,却无意中催生了职业"钓饵"的出现,导致"钓鱼执法"现象。"钓鱼执法"的深层次原因是执法权力的"传声污染",而非坊间广为流传的"利益链"说。"钓鱼执法"对和谐社会建设和诚信政府建设都有较大破坏作用。采取适当措施,杜绝"钓鱼执法"势在必行。  相似文献   

2.
在我国当前的行政执法环境下,"钓鱼执法"的存在具有合理性,其目的是为了维护社会公共利益和秩序."钓鱼执法"存在先天的缺陷,容易异化,应当遵循行政法的正当程序原则、比例原则和权责统一原则,以更好地实现行政目标.  相似文献   

3.
发生在上海的"钓鱼执法"案件引发了众多思考与探讨,运用信息经济学的基本理论可以发现,完美执法所面临的最大难题就是信息不对称。执法者和"黑车"司机之间存在信息不对称,"黑车"司机对违法行为拥有完全信息,执法者则属于信息劣势方。执法机关为了降低发现违法行为的信息费用,通过"钓鱼执法"这种引诱方式执法,同时通过"有奖举报"制度向第三方信息优势者购买信息。从法经济学的视角来看,降低执法行为的信息费用将是破解"钓鱼执法"难题的关键。  相似文献   

4.
“钓鱼执法”事件的曝光揭示了一个广泛存在的执法困惑,行政处罚指标化与执法经济的利益诱惑促成这一特殊的执法模式,通过对上海“钓鱼执法”事件的分析,在法治视域中阐述了钓鱼执法违背依法行政原则、合理性原则、行政处罚证据违法、行政程序违法等问题。对于钓鱼执法的违法性,破坏法律的权威性和公正性,损害社会公德和人们的法律信仰,我们在剖析具体钓鱼执法事件后,应该采取多种措施规制行政权力,完善行政监督,防止行政权力滥用,推进法治政府建设进程。  相似文献   

5.
法制化建设是基层公安机关的中心工作之一.基层公安机关要以"二十公"精神为指导,以执法理念现代化、执法队伍正规化、执法执勤规范化、执法手段和方法科学化、执法监督全程化为目标,积极推进自身的法制化建设.  相似文献   

6.
十八届四中全会"关于推进依法治国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发布后,依法治国和依法行政在中国开始步入一个新的阶段。城市管理执法是政府最基层的社会治理,也是民众感受最直接的"法治政府"服务。运用法治理念创新城市执法与服务,摒弃"钓鱼执法"、暴力执法,坚持城市执法的以人为本、依法行政和关注民生的统一,坚持城市执法必须保护公民的财产权益,这是依法保护市场秩序,实现中国经济社会健康、可持续发展的关键。法治理念秉赋的自由、平等元素是法律制度的核心价值之所在,运用法治理念创新城市管理执法与服务,这是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的基本要求,更是中国在依法治国方略下深入推进依法行政、加快建设法治政府的根本步骤。  相似文献   

7.
"钓鱼抓嫖"事件是个别基层公安机关及其警察滥用罚款权的具体表现,尽管只是个案,但损害了警察的整体形象及其执法公信力,妨碍了法治建设进程的推进。为了避免此类事件再次发生,应当采取完善相关法律法规、提升警察执法伦理素质、强化经费保障机制、健全公众监督约束机制等有效措施,以防范警察滥用罚款权,促进警察法治的有效实现。  相似文献   

8.
近日,上海市闵行区交通行政执法大队采取“钓鱼执法”方式查处非法营运遭暴光后引起社会强烈反映,舆论几乎都在强烈谴责该执法方式不合理不正当,违反了依法行政的原则。本文着重分析了诱惑侦查这一本来只适用在刑事领域的侦查手段的含义、类型.并提出构建我国行政领域诱惑侦查的几点设想。  相似文献   

9.
"严打"的精神实质在于严格执法,因为严格执法是社会主义法制建设的要求,是社会治安严峻形势的要求,也是保证"严打"斗争自身健康发展的要求.要把严格执法贯穿于"严打"的始终,应加强社会主义法制建设,为"严打"和严格执法提供法律基础;坚持以事实为根据,以法律为准绳,做到不偏不倚,不枉不纵,;加强司法监督,改善执法环境,保障法律实施;切实把握"严打"的精神实质,力戒形式主义.  相似文献   

10.
张倩 《海南人大》2015,(1):40-42
去年9月9日,北京青年报刊发《永新派出所涉嫌钓鱼执法被调查》报道,曝光了广西南宁孕妇吴良彩先被警员"钓鱼"为他人信用卡套现、继而又逼其再钓"下家",直至她向警方缴纳了1.9万余元"罚款"后才获释放的全过程。见报当天,南宁市公安局通过"南宁公安在线"官方微博发出消息,证实永新派出所陈某某等民警在办理吴某某等人信用卡非法套现案件过程中,存在利用职权徇私枉法及  相似文献   

11.
法律的人性预设的基本要求一是必须注意区分法律的人性预设与伦理道德的人性要求,二是必须基于对现实客观的人性标准的认识。作为法律的环境法的人性预设既应区分“环境法的人性预设”和“环境伦理的人性要求”,又必须准确把握现实人的人性标准。以这样的基本要求为工具审视环境法理论界的“生态人”理论,就能看出学者们共同采用了“应然模式”,没有注意区分“环境法的人性预设”与“环境伦理的人性要求”,且普遍存在不忠实于现实人性,不符合环境法人性预设的基本要求。所以,现阶段不宜直接将“生态人”作为环境法的人性预设。  相似文献   

12.
近代国际法体系在形成与发展的过程中,吸收了各种历史上的资源。其中,罗马法为近代国际法的成长奠定了理论、制度和法律精神上的深厚基础。首先,近代国际法的概 念和范畴与罗马“万民法”息息相关;其次,罗马法中民事权利主体平等、契约自由、保护私 产、侵权责任等重要的私法原则和制度经由格劳秀斯等近代国际法学家的移植、解释与演绎逐渐演变为近代国际法中的重要规则;更为重要的是,源自罗马法的平等、公平正义等重要法律理念和法律精神在罗马法和国际法的互动影响中,引领着近代国际法在数百年间向着文明与和平的主题不断进化和发展。探讨罗马法对近代国际法成长历程中的多元影响,对于理解国内国际法律秩序,丰富国际法话语体系的内涵,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国际法治方向有重要的启发和意义。  相似文献   

13.
通过对某市公安交通执法的调研,创新性地提出了公安交通管理的三个基本矛盾和两大基本关系,从多角度解析了规范执法问题,为推进公安交通管理体制改革吹响了号角.  相似文献   

14.
论民法解释之依据与解释方法之运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法律解释不仅包括法律规范内容含义不明确、不清楚时的解释,还包括对法律规范的有无进行的判断、在没有法律规定时进行的漏洞补充和价值补充。依解释法律的主体及效力的不同,民法的解释一般分为立法解释、司法解释和学理解释。而法律解释的方法包括文义、体系、目的、历史、比较等方法。法律漏洞的补充与法律条文的解释有时并不能截然区分而有所交叉,因此有必要加以分析。  相似文献   

15.
依法治国与宪法权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依法治国是以有法可依为基本前提的 ,依法治国应有公开的、明确的、稳定的、协调一致的法律体系。宪法作为国家的根本大法 ,是法律体系统一的基础。一个国家的法治状况和法治水平如何 ,与该国宪法的规定在实践中得到实现的程度密切相关。依法治国的核心是依宪治国 ,树立宪法权威是依法治国的必然要求 ,具有高度权威性的宪法是依法治国的基础。由于某些原因的存在 ,宪法在实施中尚有许多不足 ,宪法权威还没有真正树立起来。因此 ,采取相应措施来保障和加强宪法权威 ,是依法治国方略面临的主要任务。  相似文献   

16.
交通警察能否规范、文明执法,树立警察的良好形象,对构建和谐警民关系至关重要:针对目前交通警察执法过程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其对警民关系的影响,必须以近期一系列部门规章和规范的修订与颁布为契机,促进交通警察执法规范化建设;提高执法水平,密切警民关系,促进和谐警民关系的构建:  相似文献   

17.
当前 ,交警执法行为不规范的现象较为突出 ,不仅损害了人民警察的形象 ,而且影响了政府的声誉。影响交警执法规范的因素主要有主观因素、体制因素、保障因素 ,交管部门应从强化领导 ,提高民警素质 ,加强执法监督等方面加强执法规范化建设。  相似文献   

18.
现代社会人们参与道路交通的机会越来越多,保护交通参与者的合法交通权益是交通民警义不容辞的职责。当前基层交通民警执法时要面临选择适用法律法规、部分群众不理解、关系网人情风等等因素的困扰,因此,应尽快完善道路交通法规、切实加强交通安全教育、加大对道路交通管理硬件设施的科技投入。  相似文献   

19.
道路交通安全宣传教育主体的单一性、形式的单调性、教育内容的非针对性和任务的突击性已适应不了形势发展的需要,必须建立社会化的道路交通安全宣传教育管理体系,创新道路交通安全宣传模式和机制,逐步提高公民的交通法制观念和交通安全意识。  相似文献   

20.
自首制度能否适用于交通肇事案件中的争议,在刑法理论和司法实践中长期存在,在法律规定的沿革上也存在不同的规定。文章指出,对于交通肇事罪加重犯中可以适用自首几乎没有争议,争论主要是在交通肇事基本犯范围内,其原因主要在于行政法的特定义务不合理介入到刑法评价中。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