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杨盛承 《当代广西》2005,(24):60-60
杨天津是一名聋哑人,因涉嫌抢劫罪被检察机关依法提起公诉。庭审上,面对检察人员的讯问和审判人员、指定辩护人的询问,杨天津均不理不睬,以为这样法院就无法对自己定罪。当法庭照样依法宣判其抢劫罪成立时,被告人杨天津竟当庭嗷嗷大哭起来。  相似文献   

2.
各色个案     
报复行凶顺手夺手机伤害罪上追加抢劫罪因为女友李某提出分手,一直耿耿于怀的三江侗族自治县男子王某竟潜伏在李某所经营的红苹果按摩店内,他从店内厨房寻得一把菜刀,将李某和其男友曾某的头、手、腿等多处砍伤。后经法医鉴定,曾某构成重伤,李某构成轻伤。在王某行凶过程中,李某拿出手机报警,遭到王某追赶倒地时,手机掉在地上。王某在砍伤被害人李某后,因害怕其继续打电话报警,便将李某的手机顺手夺走。王某的这一行为是否构成抢劫罪?后经检察人员认真细致审查,成功追诉王某涉嫌故意伤害罪的同时所遗漏的抢劫罪。法院最终以被告人王某犯故意…  相似文献   

3.
9月5日,东兴法院对一名犯投放虚假危险物质罪的被告人商某依法判处有期徒刑八个月。2006年4月,被告人商某在东兴市江平镇与他人商定购买一批越南煤炭,黄某自愿充当该宗生意的担保人,后被告人商某通过银行汇人民币10万元给黄某作保证金。因煤炭生意没做成,在向黄某多次追讨保证金10万元及货物收条未果的情况下,5月10日晚8时许,被告人商某携带自制的虚假爆炸装置到东兴市江平镇某宾馆。找到黄某后,被告人用装有虚假爆炸装置的旅行袋恐吓黄某,要求其还钱。公安人员到宾馆进行处置时,被告人商某仍手持虚假爆炸装置的引爆开关与公安人员谈判。双…  相似文献   

4.
被告人杨某,男,32岁,汉族,高中文化,系列车乘务员;被告人黄某,男,35岁,汉族,初中文化,系某厂下岗职工。1996年12月24日晚,杨某携带西药"头痛粉"650克来到黄家,谎称他在广州一个朋友处弄到一些海洛因,让黄某帮助出售。黄某在某市一家饭店附近出售时被公安机关当场抓获。在审理此案的过程中,审判人员对杨、黄二被告的行为如何定性分歧意见较大。一种意见认为,杨某的行为属于诈骗,黄某是与杨某共同作案的从犯,二人的行为均不构成犯罪;另一种意见认为,杨某的行为构成诈骗罪(未遂),黄某的行为构成贩卖毒品罪(未  相似文献   

5.
因为女友李某提出分手,一直耿耿于怀的三江侗族自治县男子王某竞潜伏在李某所经营的红苹果按摩店内,他从店内厨房寻得一把菜刀,将李某和其男友曾某的头、手、腿等多处砍伤。后经法医鉴定,曾某构成重伤,李某构成轻伤。在王某行凶过程中,李某拿出手机报警,遭到王某追赶倒地时,手机掉在地上。王某在砍伤被害人李某后,因害怕其继续打电话报警,便将李某的手机顺手夺走。王某的这一行为是否构成抢劫罪?后经检察人员认真细致审查,成功追诉王某涉嫌故意伤害罪的同时所遗漏的抢劫罪。  相似文献   

6.
正"检察长当公诉人,院长当审判长,能让老百姓直观地感受到公平正义就在身边,这样的庭审越多越好。"前不久,莱芜市钢城区检察院检察长张传文以公诉人的身份出庭支持公诉,依法对被告人尚某某涉嫌盗窃案提起公诉,钢城区法院院长陈刚担任审判长主持庭审,"两长"同庭履职受到当地群众一致好评。此次开庭审理的是一起典型的农村入户盗窃案。检察机关指控,2017年1月13日至2月21日,被告人尚某某先后潜至钢城、莱  相似文献   

7.
正5月17日9时,浙江省高级人民法院在第二法庭依法公开开庭审理杭州市中级人民法院一审的被告人莫焕晶放火、盗窃上诉一案。上诉人莫焕晶及其委托的辩护人到庭参加诉讼。浙江省人民检察院指派检察员出庭执行职务。被害人亲属、媒体记者、人大代表、政协委员、社会各界群众代表等到庭旁听庭审。被告人认罪但称有坦白情节杭州市中级人民法院一审认定,被告人莫焕晶因长期沉迷赌博而身负高额债务。2016年9月,莫焕晶  相似文献   

8.
案情回放 2010年,黄某与杜某登记结婚,双方均系再婚.结婚时约定,双方在婚姻存续期间所得财产为夫妻共同财产,依法分割后,由各自子女继承. 2014年1月7日,黄某因病去世.第二天,黄某的工资账户上汇入一笔工资款:16058.6元.对这笔工资款,杜某没有过多考虑,便将其取出用于日常开支.但黄某生前收养的两个孩子黄某甲、黄某乙却不同意继母的这个做法,一纸诉状将杜某告上法院,要求依法继承这笔遗产.  相似文献   

9.
刘丽 《天津人大》2013,(1):34-35
量刑建议是人民检察院对提起公诉的被告人,依法就其适用的刑罚种类、幅度及执行方式等向人民法院提出的建议,其主要目的是进一步规范法官审理刑事案件的自由裁量权,通过将量刑纳入庭审程序,统一法律适用标准,确保量刑公开、公正。  相似文献   

10.
案情香港商人王某以“香港东源公司”名义将一批手套发至越南后,2003年5月通过张某(另案处理)找到时任广西边防某边境检查站副站长李某(正营级、中校军衔),要求其帮忙将这批手套运入我国境内。李某即找本案另一被告人黄某商谈此事。6月,张某又找到本案的又一被告人陈某,委托其在越南找一家进出口公司代理,将这批手套运到宁明县某镇中越边境处。由于这批手套无法办理边民互市手续入境,李某、黄某和陈某集中在黄某  相似文献   

11.
2013年12月4日。四川省自贡市自流井区人民法院国徽高悬,法庭庄严。该市原灯贸委主任、灯会指挥部部长王维受贿、贪污一案在这里依法公开开庭审理。被告人的亲属、部分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和各界群众旁听了庭审。  相似文献   

12.
糊涂与明白     
曾经旁听了对一个涉嫌故意杀人罪、抢劫罪的被告人的庭审。是一位很年轻的小伙子 ,也就是刚刚满十八周岁。在法警带他出庭前 ,我一直在想像他的神情 :目光呆滞、头发蓬乱、面色灰黑 ,或双手下意识地乱挠 ,一会儿是头 ,一会儿是屁股……他好像是突然站到法庭中央的 ,这首先让我吃了一惊 ,乃至仔细审视了他的上上下下 ,就更让我吃惊了 :一个很干净的小伙子 ,如果不是在法庭 ,我真无法相信这是一个杀人犯。我在反复琢磨“人不可貌相”这句俗话中听完了法庭的审判。他对检察机关的指控供认不讳 ,庭审快结束时 ,法官问他还有什么要向法庭陈述的吗…  相似文献   

13.
本刊讯2月18日上午,上海市闵行区人民法院(以下简称上海闵行法院)采用在线庭审模式,依法公开开庭“云审理”了沪上首例因妨害疫情防控,殴打志愿者涉刑的案件。为减少人S流动、聚集,案件采取全程无接触的在线庭审模式开庭,合议庭、法官助理、书记员在法庭就位,公诉人、被告人、辩护人、被害人诉讼代理人分别在检察机关、看守所、律师事务所参加在线庭审。  相似文献   

14.
从博士生到抢劫杀人犯邓林,戴能余1995年2月23日,一个平常的日子,但对被告人芮煜明而言却是其人生道路上最为暗淡的一天,他因犯抢劫罪被南京市中级人民法院判处死刑,缓期二年执行,剥夺政治权利终身。当他用颤抖的手在法律文书上签下名,泪水便模糊了双眼……...  相似文献   

15.
近日,由抚州市临川区人民检察院侦查并起诉的该区首例"瘦肉精"渎职案件,在临川区人民法院依法公开开庭审理。由于该案涉及食品安全领域,与百姓的日常生活和生命健康息息相关,成了当地的焦点问题。为回应社会关注,临川区检察院特邀请了4名市、区两级人大代表全程旁听庭审,并安排被告人的20余名同事到庭旁听,零距离接受法律教育。庭审过程中,被  相似文献   

16.
[法院判决] 被告人张某原本出生于1991年11月17日。张某幼年时,其祖父为使他能早日赚钱,报户口时把张某的出生时间登记为1988年11月17日。2007年底张某因抢劫案被捕。检察院提起公诉时按照张某户籍证明上登记的出生时间认为张某是成年人。辩护人攀证认为,应按张某真实的出生时间(1991年11月17日)认定其为未成年人。2008年3月4日,法院对张某抢劫案作出判决:判令被告人张某犯抢劫罪,因张某犯罪时为未成年人,给予减轻刑罚处理,判处张某有期徒刑二年三个月,罚金人民币二千元。(注:按照我国刑法规定,抢劫罪的法定刑最低为有期徒刑三年)  相似文献   

17.
案例:被告人李某(已成年)因经济拮据而图谋“突击生财”。一日,其流窜至一网吧,见正在专心上网的杨某将手机(价值2000余元)搁置在电脑桌上,顿生一计,将自己的运动衣脱下迅速套在杨某的头上,将杨某的双眼蒙住。与此同时,其为迷惑杨某,故意说道:“你猜猜我是谁?”以便让杨某误认为是朋友开玩笑。当杨某还没有反应过来时,李某一把抓起电脑桌上的手机便向网吧外逃窜。杨某听到李某猛跑的脚步声,感到异常,立即掀开套在头上的衣服,发现手机已不见,于是边高喊:“抢手机啦、抢手机啦,”边向网吧外追去。后在闻声赶来的群众和警察的追堵下,李某被抓获。  相似文献   

18.
汤洋 《民主与法制》2007,(4X):54-54
2006年12月13日傍晚.在辽宁大连,21岁的黄、某和20岁的刘某在一起喝酒.喝到晚上9时许,两人已是醉醺醺的。走出饭店时刘某手机铃声响了,黄某说:”我还没有手机,咱俩演回双簧弄一个?”两人一拍即合.一前一后走进一家小商店。黄某看到店主手机放在柜台里的桌子上,便装作买东西问起价来,一点点地凑到柜台里,趁店主不注意,拿起手机转手递给刘某,刘某转身就出了小店,黄某也走出柜台。  相似文献   

19.
本刊讯4月28日,在平邑县临涧镇一个普通农家小院里,一场特殊的"公诉"正在进行。王某某贩卖假烟一案,因被告人突发糖尿病后遗症,行动不能自理,为维护被告人的诉讼权利,又兼顾公诉的严肃性和规范性,邹城市人民检察院建议市法院把公诉席设在被告人家中,庭审如期举行,被告人对指控的犯罪事实供认  相似文献   

20.
在司法实践中,被告人经常出现当庭翻供的现象.被告人当庭翻供除了其自身的心理原因外,外部客观环境的影响也是其翻供的重要原因.被告人当庭翻供,往往使公诉人在法庭上陷于被动的境地,这不仅给出庭增加难度,甚至会给庭审的进展造成障碍,同时也不利于被告人认罪伏法和接受改造.因此,必须积极预防,并采取相应的措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