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一、加速生产要素流通对于促进县域经济发展的必要性和迫切性1从理论上分析,只有加速流通,才能促进发展。扩大化社会再生产要求交换(流通)作 为社会经济系统的独立组成部分而存在,并在社会经济运行中与生产、分配和消费这些再生 产因素保持相互影响、相互作用的辩证统一关系。马克思在《政治经济学批判》、《资本论 》等著作中,对流通与社会再生产间的相互影响和相互作用都进行了集中而系统的分析。流 通是社会再生产中生产一方与消费一方之间的中间环节。生产决定交换,生产决定和影响流 通的发展规模,生产的社会化程度提高,流通的…  相似文献   

2.
邓秋萍 《学理论》2013,(19):182-184
"红色经典"是当代中国社会的一种独特的文化现象,是约定俗成的、群众公认的、影响重大的,具有鲜明主旋律特征的革命历史题材,以及延伸改革开放以来的反映现实生活题材的经典影视作品。基于社会的消费文化的需要,红色经典改编的影视作品顺应了消费文化市场发展,在满足人们精神文化需要的同时,也存在着"无节制改编""、过度炒作"的商业化现象,有必要深刻反思。  相似文献   

3.
收入分配宏观调节,是指国家对收入分配中的各种分配比例及其活动进行计划、组织、调控和监督,以达到预定目标的行为总和。收入分配的宏观调节是宏观经济调控的重要组成部分,其目的在于发展经济和提高人民生活水平。在社会再生产过程中,分配是联系生产和消费的中间环节...  相似文献   

4.
消费观是指社会大众对消费过程中的消费品和消费水平适应自身收入、适应社会消费水平的价值观念。马克思主义消费观散见于马克思的整个思想中,它主要阐述了消费与生产、分配、交换之间的关系。重温马克思主义的消费观,无论是对于我们解决消费中存在的问题还是实现人的全面发展都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5.
41、为什么说按劳分配是社会主义的经济规律?它的内容和要求是什么?(1)分配是社会再生产过程的一个重要环节,也是社会生产关系的方面之一。在社会生产总过程中,产品生产出来后,必须通过分配和交换,才能最后进入消费,因而,分配是联结生产和消费的中间环节。同再生产的其它环节一样,分配是由生产决定的,生产方式决定了消费品的分配方式。(2)在社会主义制度下,个人消费品实行按劳分配,这是由社会主义社会的客观经济条件决定的,是不以人们意志为转移的客观经济规律。其原因在于:第一,生产资料的社会主义公有制是按劳分配规律产生的客观经济条件,生产资料  相似文献   

6.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农民经济观念在生产、分配、交换、消费等环节发生了深刻的变化。农民经济观念的转变,是党和国家相关政策的推动、农民素质的提高、农民所处的客观环境和经济状况等多种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农民经济观念转变的影响是深远的:它使农民走出家园涌入城市,促成了农民城市化潮流,引发了农业生产上的新变化,也为在农村中大力发展劳动密集型企业提供了丰富的劳动力资源。  相似文献   

7.
在我国现阶段市场经济发展中,一些企业,尤其是新型的发展势头好的高新技术企业,都采取了按知识分配收入的方式。所谓按知识分配,就是体现劳动者知识差别的报酬。这种分配我认为既有按劳分配的一般特点,也有按生产要素分配的特征,实施按知识分配应当是多数劳动者认可的公平分配方式。  进入二十一世纪,经济发展占主导形态的是知识经济,其基本特点是经济知识化,指经济过程包括生产、管理、交换和消费过程知识影响增加,社会经济活动全面渗透知识内容,经济必须依赖知识的先导才能发展。与经济知识化过程适应,还有知识经济化,即…  相似文献   

8.
消费不仅是一种经济现象,还是一种伦理现象,科学、适度的消费观念和行为具有重大的伦理道德价值。节俭是我国传统消费观的主流,勤俭节约、艰苦奋斗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然而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和市场经济的发展,出现了许多不良的消费现象。因此,适应当前我国构建节约型社会的需要,应该树立适度消费的消费价值观。  相似文献   

9.
也谈分配不公樊俊杰这是一个沸沸扬扬的话题,也是近年来一种引人瞩目的社会现象。自改革开放以来,分配不公可谓与经济发展齐飞,同生活水平共长,时至今日,大有愈演愈烈之势。对此,拍手称快者有之,淡然处之者有之,忧心忡忡者有之,痛心疾首者亦有之。尽管人们对分配...  相似文献   

10.
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日益发展的今天,消费既是人们为着生产和生活的需要对物质财富的消耗行为,同时,消费又与国民经济发展紧密相连,与国家经济的正常运行紧密相连。消费的社会经济作用日益显著。按照马克思主义的观点,没有生产就没有消费;同样,没有消费,也就没有生产,因为如果没有消费,生产就没有目的。产品只是在消费中才成为现实的产品。消费创造出新的生产的需要,也就是创造出生产的观念上的内在动机,后者是生产的前提。因此,消费既是社会再生产的终点,又是下一个生产过程的先导。只有适度消费才能实现社会再生产的良性循环…  相似文献   

11.
乔榛 《理论探讨》2024,(1):136-143
构建新发展格局须建立在扩大内需的基点上,尤其是扩大消费。如何扩大消费?这不仅是一个现实挑战,也是一个理论难题。影响消费的因素很多,生产是消费的基础,分配是消费的前提,从生产和分配的角度去扩大消费是一个基本思路,但是,当出现生产能力过剩和人们储蓄快速攀升的情况时,必须考虑另外一个重要因素,即消费行为。人们在取得一定收入的情况下消费多少和消费什么,与消费行为有密切的关系。消费行为是人们行为中一个基本形式,在人类社会发展过程中呈现规律性演进,体现为消费的个体生存和群体延续的统一、到消费的个体性凸显和消费主义文化盛行、再到消费理性化倾向的演变过程。在这个过程中,消费需求随之也发生变化,形成消费行为影响消费需求的特殊机制。要充分理解这一机制,找到扩大消费的新路径和有效配套的消费政策,以最大限度地释放消费潜力,拓展消费空间,为构建新发展格局提供重要支撑。  相似文献   

12.
我国收入分配现状、成因分析及对策建议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改革开放以来,随着生产力的发展,我国收入分配格局发生了较大变化,城乡居民的收入水平大幅度提高,生活质量明显改善,这是有目共睹的事实。但也要清醒地看到,在收入分配领域仍然存在一些突出问题,比如,政府和企业收入不规范,城乡居民收入差距有所扩大,不同行业、不同地区的收入差距比较显著。特别是随着技术、资本、土地等生产要素参与收入分配以后,不规范、不平衡的问题更为突出。为保持社会的稳定,有必要搞清楚我国收入分配的现状和成因,有针对性的提出措施。  相似文献   

13.
消费和生产是一对辩证关系,马克思坚持以生产逻辑为主导,在生产过程中来解释经济,生产多少已然成了这对关系中突出的矛盾,随着大工业生产流水线的普及,企业为了获得规模效益,不断提高产量,攫取产品的剩余价值,产能过剩的现象尤其突出。但随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了新时代,绿色经济成了当前经济发展的标杆和主流,因此消费含义也发生了时代性嬗变,消费作为产品得以"最后完成"和"实现"的规定动作,其主体是人,因此,消费的志愿原则即"愿意与否"在现阶段已经向道德调节即"应该不应该"进行了转变。所以,消费伦理对新时代的经济建设、生态文明建设提供了重要的道德支撑,其在绿色经济发展背景下,成了使社会生态文明建设和经济建设相统一的发展伦理观。  相似文献   

14.
我国国民收入的初次分配和再分配存在相对割裂现象,初次分配中的劳动分配比重过低已经影响到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在初次分配中提高劳动报酬占比,突出"以劳为本",理顺初次分配各要素收益的比例关系,改革分配制度,完善分配政策,才能做大并切分好"财富蛋糕",进一步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促进社会公平正义。  相似文献   

15.
秦成  谭平 《理论导刊》2001,(2):46-47
改革开放20多年来,陕西经济社会发展取得了巨大成就,人们的精神面貌也发生了重大变化。但20多年来,我们同发达省区的差距却不断拉大,甚至一些原来比我们落后的省区,也已经跑到了我们的前面。现在回过头来看,陕西的问题,主要是思想解放、软环境建设同改革开放的需要出现了一定程度的背离,思维方式、思想观念、政府职能部门和干部群众中存在的制约改革开放、人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发挥的因素,拖了我们的后腿。    改革开放以来,由于思想解放不够,软环境不好,陕西至少丧失了三次大的发展机遇。80年代初实行大包干,我们陕西在争论…  相似文献   

16.
<正>一、促进消费持续增长要厘清消费与投资的关系1.消费在经济发展中的决定性地位和作用消费是经济发展的目的。人们不是为生产而生产,而是为消费即为了自身的生存发展而生产,这是存在于人类社会一切历史阶段的普遍规律,也是人所共知的常识。消费需要是经济发展的内在根本动力。经济发展的推动力源自经济活动内在的生产与消费的矛盾运动。经济发展的目的既然是消费,那么满足消费需要就成为生产的动机。在市场利益机制驱动下的社会生产呈现出  相似文献   

17.
提高城乡居民收入 改革分配制度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当前,收入分配问题已经到了必须下大力气解决的时候。如果收入差距继续扩大,必将成为影响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的重大隐患。加快收入分配制度改革,逐步解决收入差距过大问题,普遍提高城乡居民收入水平,有利于刺激消费、扩大内需,促进经济平稳较快发展;也有利于平衡不同群体利益关系,  相似文献   

18.
共产党人要“能够经受各种风险”,是新时期党的建设伟大工程的重要内容,也是我们党立于不败之地的一个重要条件。中国共产党就是在千难万险中产生,在惊涛骇浪中成长的。尤其是在改革开放的新时期,风险出现的可能性急剧加大,要求我们必须树立风险意识,能够经受住风险考验,做好随时战胜风险的准备。(一)风险是人类生存和社会发展的伴生现象,尤其是在社会急剧发展或转型期,风险出现的频率会显著增高。目前,我国的改革开放中也大量存在风险。其一,改革本身就是大风险。邓小平在改革开放之初就告诫全党:“改革风险肯定会很大。”改…  相似文献   

19.
十五大提出:坚持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制度。把按劳分配和按生产要素分配结合起来。允许和鼓励资本、技术等生产要素参与收益分配。如何理解这一分配制度,理论界存在较大分歧。一、何谓生产要素,如何按生产要素分配?允许生产要素参与收益分配,必须首先弄清楚什么是生产要素,按哪种生产要素分配。按经济学说史上的传统说法,劳动、资本、土地(指一切自然力)构成生产要素。但应明确两点:第一,生产要素的构成不是固定不变的,而是随着社会生产的发展而发展变化的。现代生产中的要素已不止劳动、资本和土地了。第二,生…  相似文献   

20.
发展经济学认为,区域差异、发展不平衡是各国尤其是大国经济发展过程中的重要现象和普遍性规律之一。我国作为一个地域辽阔,人口众多,多民族统一而又处于发展中的社会主义大国,地区差异显著、区域发展不平衡是我们的基本国情。改革开放以来,随着我国经济的持续高速增长,各地区都获得了前所未有的大发展,民族地区也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大变化,一个政治稳定、经济发展、民族团结、社会进步的良好局面正在形成。然而,历史上业已形成的东西差异由于东部地区经济的超高速增长,呈现出先缩小后拉大的趋势。富的发展愈来越快,穷的发展愈来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