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28 毫秒
1.
《共产党宣言》的基本原理与当今世界的现实张中云《共产党宣言》自1848年发表至今已有150年,世界上凡憧憬社会美好未来,渴望建立一个最早由《宣言》科学阐明的替代资本主义社会的社会主义社会的人们,在今天都有发自内心的对《宣言》的纪念。马克思恩格斯在18...  相似文献   

2.
4月2日下午,泰国曼谷亚太经社会大厦会议厅中响起一阵阵热烈的掌声,为期五天的世界人权大会亚洲区域筹备会通过了《曼谷宣言》,取得圆满成功。根据联合国大会的有关决议,世界人权大会将于今年6月在维也纳举行。这是国际人权领域的一次重要会议。亚洲国家和人民高度重视《联合国宪章》中有关保护和尊重人权的原则。亚洲是人类文明的主要发祥地之一,勤劳、勇敢、智慧的亚洲人民在人类历史发展长河中养成了尊重国家、社会、家  相似文献   

3.
正马克思、恩格斯的《共产党宣言》(以下简称《宣言》)是革命的宣言、政治的宣言、信仰的宣言。继承马克思、恩格斯的社会革命理想与革命精神,是对《宣言》发表170周年和马克思诞辰200周年最好的纪念。在《宣言》中,马克思、恩格斯关于社会革命化的思想非常深刻、非常丰富。许多人认为革命就是夺取政权,一个阶级推翻另外一个阶级的革命是一次性的,无产阶级夺取政权以后不再存在社会革命了。把社会革命等同于政治革命,这是对"社会  相似文献   

4.
为促社会发展成为世界共识李红旗历时7天的联合国社会发展首脑会议3月13日凌晨在丹麦首都哥本哈根闭幕。会议通过的《宣言》和《行动纲领》表达了国际社会力促社会进步的共同愿望.代表了当今世界不可阻挡的潮流耳这次会议由118个国家元首和政府首脑参加,会议的主...  相似文献   

5.
《共产党宣言》是马克思恩格斯为共产主义革命运动提供的"革命逻辑"。这一"革命逻辑"的叙事包括三个逻辑环节:第一个逻辑环节是提供作为革命依据的社会发展规律的"基本原理",即《宣言》对共产主义革命的"原理铺垫";第二个逻辑环节是马克思恩格斯判定资产阶级自身是不会完成所谓的"改良",更不会主动放弃资产阶级统治,因此只能通过无产阶级革命推翻资产阶级政权,即《宣言》对资产阶级展开的"质疑争辩";第三个逻辑环节是革命作为实现"真正的社会主义"的唯一手段,这一革命只能由作为真正的"普遍阶级"即无产阶级作为社会历史发展主体才是可能的,即《宣言》对形形色色社会主义思潮的"流派批判"。  相似文献   

6.
全球要闻     
《瞭望》1999,(40)
第五十四届联大开幕第54届联合国大会9月14日在联合国总部开幕,大会选举纳米比亚外长西奥本·古里拉布为本届联大主席。本届联大是联合国20世纪最后一次盛会,承担着总结过去,展望未来的特殊使命,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本届联大于20日开始为期两周的一般性辩论,包括中国在内的18o多个国家的代表将在辩论中发言,就和平与发展,经济全球化、联合国以及安理会的改革等重大国际问题阐述各自立场。第53届联合国大会于9月13日在通过最后一项决议——《和平文化宣言和行动纲领》后宣布闭幕。第54届联大拒绝将“台湾参与联合国”提案列入议程第5…  相似文献   

7.
“民主社会主义”是社会党国际所主张的政治路线和社会思潮。1951年7月,一些国家的社会党、社会民主党、工党的代表在德国法兰克福举行社会党国际第一次代表大会,宣告社会党国际成立,并通过了《民主社会主义的目标与任务》的纲领性宣言(以下简称《宣言》)。《宣言》中写道:“社会党人的奋斗目标,是以民主的方法建立一个自由的新社会”。  相似文献   

8.
王东  郭丽兰 《理论视野》2008,(8):10-12,16
《共产党宣言》(以下简称《宣言》)的基本思想足什么?这是一个长期争论的问题,有的学者认为“阶级斗争”是《宣言》的逻辑主线,有的学者认为“两个决裂,两个必然”才是《宣言》的思想精髓,有的学者则认为“消灭私有制”是《宣言》的核心观点。上述几种看法在不同程度上都受到了苏联教科书的影响,只是从某个方面或角度对《宣言》进行理论阐释,没有充分挖掘《宣言》中丰富的思想资源和理论生长点。  相似文献   

9.
文章从《共产党宣言》(下称《宣言》)所包含的政党理论、社会发展观等层面出发,对《宣言》与中国化马克思主义(尤其是"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的内在联系进行分析与探讨。  相似文献   

10.
《学理论》2018,(10)
马克思和恩格斯合著的《共产党宣言》(以下简称《宣言》)中蕴含着丰富深刻的原理和思想,包括人类社会结构及其规律、"阶级斗争"思想、"消灭私有制"的原理、"两个必然"的原理、经济全球化的思想和人的全面发展的思想等角度解读《宣言》,认为《宣言》的主要目的是揭露资本主义社会的必然灭亡和共产主义必然胜利,最终实现人的自由全面的发展。随着生产力和生产方式不断发展变革,根据社会历史发展的要求解读《宣言》更加符合时代的特色和具有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1.
《共产党宣言》的历史地位和现实意义郭建平由马克思和恩格斯在1847年12月至次年1月完成,于1848年2月正式发表的《共产党宣言》,(以下简称《宣言》有关引文均见《马克思恩格斯选集》中文第2版第1卷第248—307页)迄今已整整150年。在这人类历史...  相似文献   

12.
秦刚 《理论视野》2008,(8):17-19
《共产党宣言》是科学社会主义的代表作和奠基作,它的思想影响了世界,改变了中国。社会主义运动在全世界的兴起并持续发展,社会主义在中国的扎根并展现独特的风采,都始终闪烁着《共产党宣言》基本思想的光辉,体现着《共产党宣言》基本原则的运用。《共产党宣言》使社会主义有了科学的灵魂,社会主义在实践中的发展也使《共产党宣言》的基本思想和基本原则有了无限的生机。  相似文献   

13.
李士坤 《理论视野》2008,(2):18-21,25
《共产党宣言》是科学社会主义的奠基之作,在马克思主义学说中占有特殊的地位。本文从历史发展的总趋势、优先发展社会生产力、人民群众是历史的主体和人的全面发展四个方面,论述科学发展观对《共产党宣言》基本原则的坚持和发展,以纪念这部著作问世160周年。  相似文献   

14.
我国当前思想理论战线上的一项严峻的任务是坚持和发展马克思主义,结合我国国情,在丰富多彩的实践中总结经验,有分析地吸收人类一切文明的精髓,与时俱进,把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推进到一个新阶段。由四川省社会科学院董仲其教授撰著、四川出版集团天地出版社2005年出版的《(共产党宣言)研究》(以下简称《研究》),以《共产党宣言》观点的提出和随着实践推进而发生的演变发展为线索,较为全面而细致地阐述了《共产党宣言》(以下简称《宣言》)的思想在理解与实践中的历史命运。全书立场鲜明,脉络清晰,逻辑顺畅,体系严整,是一部推动马克思…  相似文献   

15.
梁志伟  龙东  李坚 《学理论》2013,(12):49-50
机器,是科学技术的集中体现,也是科技水平的象征,在人类社会的历史发展过程中扮演着举足轻重的角色。马克思、恩格斯在《共产党宣言》中表述了他们的机器观,分析和批判了机器在资本主义中的应用及其后果,阐述了机器对资本主义社会和工人阶级的正负两重性效应。通过分析《共产党宣言》中的机器观,对于现代社会正确理解和应用科技手段、解决科技异化问题具有重要启示。  相似文献   

16.
11月20日是联合国设立的国际儿童日,2009年还是联合国大会通过《儿童权利宣言》50周年和通过《儿童权利公约》20周年。在这个有着特殊纪念意义和现实意义的日子里,全球更加关注各个国家和地区的儿童权利现状,更加关注各项儿童权利的落实,自不待言。儿童是人类的希望和未来,关注儿童就是关注人类的希望和未来,重视儿童权利就是重视人权。作为人类发展最为重要的组成部分之一,儿童事业的发展关系到人类发展的大局和全局。因此,在这个人类以关爱的目光共同关注儿童权利的温馨时刻,我  相似文献   

17.
秦:王老师,一百五十年前,也就是1848年2月,人类思想史上发生f一件惊天动地的大事,这就是作为马克思主义诞生的标志性的历史文献──马克思恩格斯《共产党宣言》的发表。这部著作对人类社会产生了不可估量的思想意义。直至今天,社会生活依然在不断证实着《宣言》的许多重要论断。岁月并没有掩失其丰厚的思想价值,反而使其愈显真理的耀眼光芒。记得您曾说过,植言》充满了马克思主义的政治勉力,我们能就这一问题讨论一下吗?王:在纪念《宣言》诞生150周年的时候,讨论一下这个问题是很有意义的。所谓“政治魁力”,就是指《宣言》所…  相似文献   

18.
《共产党宣言》是怎样论述资本主义和社会主义的——兼论当代资本主义的新变化和社会主义的发展前景周治滨今年是《共产党宣言》(以下简称《宣言》)发表150周年。《宣言》是国际共产主义运动史上无产阶级政党第一部制订周详的理论和实践的党纲,是“马克思主义的歌中...  相似文献   

19.
“两个必然”的思想永放光芒徐崇温150年以前,马克思、恩格斯在分析资本主义社会基本矛盾的基础上,在《共产党宣言》中宣告说:“资产阶级的灭亡和无产阶级的胜利是同样不可避免的。”(《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第2版第284页)一个多世纪以来,在《共产党宣言...  相似文献   

20.
杨艳  韩丽娜 《求知》2023,(4):55-57
<正>发表于1848年的《共产党宣言》(以下简称《宣言》),不仅仅标志着科学社会主义的诞生,更是马克思、恩格斯为绝大数人创造美好生活、解放全人类的政治宣言书。尽管《宣言》并未直接提出“美好生活”的术语,但《宣言》通篇无不渗透着马克思、恩格斯对什么是美好生活、美好生活属于谁、怎样理解和实践美好生活的独到思考与见解。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