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十年的改革实践足以证明,在不触动原有财产管理体制的条件下,无论是两权分离的微观基础再造,还是价格闯关的市场体系设计,抑或是宏观控制方式的转换,都未能从根本上为公有制商品经济提供必要的微观基础,即塑造出具有商品生产者资格的市场主体。企业制度的改革,从而新的现代企业制度的确立在整个经济体制改革过程中居于中心地位,具有其他改革不可替代的性质。所谓新型企业制度是指适应商品经济运行要求的各种企业财产组织形式的总和,不是指某一种具体的企业组织规则和形式。这种新型企业制度具有三个显著的特点。(1)通过产权的双重性,将终极所有权与法人所有权相分离,确立企业的法人所有权地位和权力,使企业完全可以支配全部财产,并对企业经营活动作出全权决策;迫使企业政企分开,政府财产所  相似文献   

2.
一弓 《新视野》2003,(3):80-80
发端于20世纪末的中国实学研究,是改革开放以来学术理论界在对中国传统文化进行梳理和检讨过程中的重要思想贡献之一。在持续近20年的实学研究热潮中,中国实学研究以“明清实学思潮”为理论契入点,逐步扩展到对整个中国实学,包括中国实学的内涵,主流与核心,起点、终点及发展阶段,实学与理学的关系,以及实学的现代转换等诸多问题的探讨。中国人民大学哲学系葛荣晋教授的近著——《中国实学文化导论》,作为对当前中国实学研究具有阶段性总结和理论发聩性质的力作,无疑将对新世纪中国实学文化研究的繁荣起到积极的推动作用。实学实质上是一种贯…  相似文献   

3.
实学是中国儒家文化中的一种价值取向,一种文化形态。实学文化的精神内核为崇实黜虚、实事求是、经世致用。心学是指宋明理学中主张以人的心性作为宇宙万物本原的学术流派。实学与心学既有交融,也有背离。  相似文献   

4.
在向现代企业制度过渡过程中,国有企业面前有许多基本的企业价值观需要加以辨析、解释和重塑。其中,国有企业观念与法人经营意识、行政官员观念与企业家意识、管理科学观念与企业文化意识就是这样的观念。这些企业价值观念居于企业精神文化的理性(系统化、理论形态)层次,是促成企业的心理、情感等非理性形态的精神文化及企业的制度文化、物质文化现代化的深层要素。它制约着政府与企业的行为,规定着企业改革的走向。因此,在现代企业制度的建立与现代企业文化的重塑过程中,我们首先要着眼这个深层要素的变革。  相似文献   

5.
建立现代大学制度是高等教育改革的方向,而法人治理制度的健全与公共治理制度的完善则是建立现代大学制度的核心所在.本文从高校法人治理和公共治理存在的问题探讨出发,研究了高校法人治理制度与公共治理制度的完善,以期为建立现代大学制度的研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6.
《新长征》2013,(8):46-48
<正>中央明确要求国有企业要建立以"产权清晰,权责明确,政企分开,管理科学"为特征的现代企业制度。在现代企业制度建立的过程中,如何发挥企业党委政治核心作用与坚持法人治理的有机统一便成为一个需要不断探索、不断创新的重要课题。结合国有企业实际,坚持以下"五个统一"不失为有效措施。一、党的组织建设与法人治理结构建设有机统一国有企业党的组织和法人治理结构共同构成企业组织制度,是企业改革发展、提升企业核心竞争力的关键力量。  相似文献   

7.
现代企业制度  现代企业制度是现代市场经济的微观基础,以公司法和其他他工商法规作为企业运行、管理的规范,以健全的生产要素市场为运行条件。其基本特征是:产权关系明确,产权边界清楚。即企业资产的终极所有权、企业的法人财产权和企业的生产经营权三层次的产权以...  相似文献   

8.
《新长征》1994,(2)
现代企业制度现代企业制度是现代市场经济的微观基础,以公司法和其他工商法规作为企业运行、管理的规范,以健全的生产要素市场为运行条件。其基本特征是:产权关系明确,产权边界清楚。即企业资产的终极所有权、企业的法人财产权和企业的生产经营权三层次的产权以一定的...  相似文献   

9.
资本是企业法人存续和发展的物质基础,是企业法人享有民事权利,承担民事义务的财产保证,故企业法人资本制度无疑是企业制度的核心内容。以建立现代企业制度为目标的我国国企改革,在完善法人财产权制度,明晰国企产权、建立激励与约束相结合的法人治理机构的同时,也必须关注企业法人资本制度的统一、完善与发展。一、我国企业法人资本制度的立法现状现阶段,我国企业法人资本制度在立法上呈现出“三足鼎立”之势:其一是《中华人民共和国企业法人登记管理条例》(以下简称《登记管理条例》)及其《施行细则》规定的注册资金制;其二,是…  相似文献   

10.
出资者所有权与企业法人财产权钟耕深出资者所有权与企业法人财产权是现代产权制度的重要内容,二者的分离是现代企业制度中的一个特征。建立现代企业制度,实现出资者所有权与企业法人财产权的分离,是我国经济体制改革中搞活国有大中型企业的重要举措。因此,怎样理解出...  相似文献   

11.
党的十四届三中全会决定和《公司法》明确提出了法人财产权的概念,阐明了出资者所有权和法人财产权之间的产权关系,对解决政资不分、界定国有企业产权、建立法人财产制度具有重大指导意义。确立法人财产权是完善企业法人制度的基本内容,也是国有企业产权关系上的重要制度创新,在认识上和实践上都有许多问题需要探索。 一、法人财产权和企业经营权的本质区别 在十四届三中全会以前,我国的法律文献中没有使用过法人财产权的概念。《民法通则》、《全民所有制工业企业法》和《全民所  相似文献   

12.
《建议》在改革开放的主要任务和部署中指出,国有企业改革的目标是建立现代企业制度,这就需要全面把握现代企业制度的内涵和基本特征。 现代企业制度的内涵:现代企业制度是适应社会化大生产需要,反映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要求,企业真正成为面向国际国内两个市场的法人主体和市场竞争主体的一种企业制度。首先它是一种企业制度;其次它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基础;第三,它是具有中国特色的一种企业制度。  相似文献   

13.
对"新实学"概念的界定,至少应注意到两点:一是新实学之"新",也就是充分体现"新实学"与"旧实学"的本质区别;二是新实学之"实",也就是充分体现"新实学"的实学本质,亦即它与"旧实学"的内在联系。基于此,拟应把"新实学"界定为:秉持传统实学的崇实精神、追求真理的科学精神、"兴利除弊"的改革精神和放眼世界的开放精神,以科学方法解决全球化时代人类所面对问题的理论体系。前者突出强调了"新实学"与"旧实学"的内在联系,后者突出强调了"新实学"与"旧实学"的区别,亦即它是以科学方法、为解决全球化时代人类所面对问题而形成的一种实学理论。  相似文献   

14.
魏民 《求实》2000,(3):21-22
深化国有企业改革 ,需要积极进行公司改制 ,建立现化企业制度 ,使企业真正成为自主经营、自负盈亏的独立的经济实体 ,成为一个能独立享有民事权利和承担民事义务的法人。在这里 ,正确地理解和处理出资人的股权和企业法人财产权的性质及其关系是一个关键环节 ,它不仅直接涉及到能否保证企业的独立地位和建立科学的法人法理结构这两大改革问题 ,而且也涉及到我国公司立法的法理基础问题。对公司法人财产权的性质 ,目前学术界主要持有两种不同的看法。第一种观点认为 ,公司法人财产权是一种经营权。其理论基础是所有权和经营权两权分离。这种观…  相似文献   

15.
贺阳 《前线》1993,(17)
西方企业制度与股份制在西方,股份制总是同公司法人制度连在一起的,也可以说,股份制就是公司法人制度。简单地讲,股份制是一种财产的组织形式,也可以说是一种现代企业制度。它的特点是若干个不同的所有者(包括自然人和法人)共同出资组成一个法人企业,出资人的收益按其出资比例进行分配。说到企业制度,西方国家,或者说目前世界上多数  相似文献   

16.
政企分开是深化企业改革的关键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建立现代企业制度是国有企业改革的方向。建立现代企业制度就要进行制度创新。制度创新的最重要的内容是让企业法人享有法人产权、国家享有国有资本的终极所有权、国家授权投资机构享有注入国有资本的所有权。这样各个权利主体各就各位、各司其职、各负其责,不仅解决了国家利益由谁代表与维护的问题,同时也使得政企分开更具有操作性。这些在理论上都是讲得通的。但在我们的工作实践中,仍然遇到了一些实际困难。从法律角度上讲,法人财产权可能无法真正落实。既然企业财产所有权归国家所有,由国家委托企业经营,那么,企业就不能具备法人…  相似文献   

17.
20年来,我国国有企业先后实行了国有国营、国有企营和国有法人经营的企业制度。国有国营的企业制度,存在产权主体的虚置性、企业运营的行政性、责权利的不对称性、财产关系的封闭性、资源配置的内部性和收入分配平均性的弊端。国有企营的企业制度,存在着指标难以科学确定、包盈不包亏、短期行为和分配不公问题。国有法人经营的企业制度,是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要求的现代公司制,它是社会主义与现代企业体制的有机结合。  相似文献   

18.
艾淑平  皮艳清  胡传明 《探索》2003,(3):109-111
大多数国有企业在改制后无法体现产权清晰、权责明确、政企分开、管理科学的现代企业制度的一般特征,这也正是国有企业在建立现代企业制度中面临的几“难”。当前主要应着手从建立中国特色的企业制度及真正有效的法人治理结构入手,强化激励机制和约束机制,重视企业文化的建设和企业家队伍的培养。  相似文献   

19.
推进国有企业改革是整个经济体制改革的中心环节。重要的是使国有企业形成适应市场经济要求的管理体制和经营机制。这就要发挥企业党组织的政治核心作用,全心全意依靠职工办好企业,建立和完善现代企业制度,健全决策、执行和监督体系,使企业真正成为法人实体和市场主体。应该说,在国有企业推进改革、建立现代企业制度的过程中,在处理企业领导制度改革与工人阶级主人翁地位之间关系的问题上,总的是好的。但也要看到,有的企业在推进企业改革、建立现代企业制度、完善法人治理结构中,忽视职工的主人翁地位,特别是把职工代表大会与股东…  相似文献   

20.
建立与现代企业制度相适应的党组织有效发挥作用的领导体制和工作机制,对于推进我国航天科技工业又快又好地发展,具有十分重大的意义。充分发挥公司制企业党组织的政治核心作用。一是在对传统的国有企业进行公司制改造、按照现代企业制度构建法人治理结构的同时,建立健全公司党的组织,推荐党组织负责人进入公司决策层,为党组织参与决策提供组织保证;二是依法建立和规范党组织参与公司重大问题决策的制度,通过进入董事会的党员领导干部把党组织的意见和建议带到董事会,但又不代替董事会决策,从而为党组织参与决策提供制度保证;三是不断提高公…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