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80 毫秒
1.
在数字经济的驱动下,创新活动作为一种特殊的生产过程也在发生创新,这种创新涉及数字技术在创新领域的广泛渗透,被称为数字化创新,形成一种新的创新范式。基于数字技术—经济特性,从数字经济驱动创新要素、创新主体等不同维度的互动关系着手,通过探索数字经济驱动区域协同创新发展的作用机理、基本类型和实现载体,试图打开数字经济驱动区域创新发展的"黑箱",拓展数字化创新的理论与应用研究,为研究数字经济与实体经济的深度融合提供一个新的思路和框架。  相似文献   

2.
边璐  张江朋  张璞 《前沿》2014,(7):99-102
本文以2001--2011年内蒙古金三角、中、东西部地区的区域面板数据为基础,采用非固定效应变截距面板模型研究了劳动、资本、技术创新、制度变迁对内蒙古经济增长区域性差异。结果表明,资本、劳动对内蒙古区域经济发展有较高的贡献度,但外生创新驱动因素从四个区域来看呈现区域差异,即内蒙古中部及“呼包鄂”地区创新驱动对经济增长贡献高于东西部地区,但就整体而言,明显弱于劳动、资本对产出的贡献度。研究结果也表明制度变迁因素在中部及中部中的“金三角”地区抑制了产出的增长。内蒙古实现高水平的经济发展,通过制定技术创新赶超战略,是提升地区经济增长持续发展之关键。  相似文献   

3.
陈祥荣 《政策瞭望》2013,(10):27-28
当今时代,特别是国际金融危机以来,科技创新正在推动经济发展方式、社会生活方式发生深刻变革,这已成为决定一个国家或地区兴衰的第一要素和决胜未来的战略焦点。实施创新驱动,核心是把推进科技创新贯穿到经济社会发展全过程,以城市环境的全面优化集聚高端创新要素。以各个领域的全面创新增强城市发展活力。当前椒江人均生产总值已突破1万美元,要素驱动早已进入瓶颈期。  相似文献   

4.
李强 《人民论坛》2014,(2):97-99
中小企业是我国科技进步的主体,也是产业升级转型、经济结构调整和发展方式转变的重要推动力量.目前受到经费缺乏、研究人员不足等条件的制约,中小企业自主创新程度还处于较低水平.促进中小企业创新,应从中小企业的特点和经济发展的规律着眼,以区域创新体系建设推动中小企业创新能力的发展.  相似文献   

5.
经济发展由要素驱动向创新驱动转变,是工业化发展的必然趋势,这也是辽宁摆脱传统生产要素驱动对经济发展的羁绊的关键途径。辽宁在实施创新驱动经济发展战略中取得了显著成绩,但也存在亟待解决的问题。确立创新驱动的战略地位、优化创新环境、构建政产学研协同发展创新体系是提升辽宁创新驱动经济转型升级的重要措施。  相似文献   

6.
依靠科技创新驱动,实现经济发展方式的根本性转变,既是一个重大的理论和现实问题,也是一个关系经济社会发展全局的重大战略选择。科技创新驱动经济发展方式转变要基于需求结构、产业结构和要素结构三方面考虑,把大力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作为主要抓手,把努力推动自主创新作为关键环节,把着力培育创新文化作为不竭源泉,把全力推进军民融合作为重要依托,力求实现更长时期、更高水平、更好质量的发展。  相似文献   

7.
区域经济非均衡发展理论的演变与创新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区域经济非均衡发展理论对实现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有着重要的战略意义。通过综述熊彼特创新理论、弗朗索斯的增长极理论、缪尔达尔的二元经济结构理论、赫希曼的核心区与边缘区理论、弗农的梯度推移理论、产业集群理论以及国内对区域经济非均衡理论的研究现状,为我国区域经济发展提供理论参考。通过对中国区域经济发展的宏观分析,体现区域经济非均衡发展理论在当代中国的应用与创新。  相似文献   

8.
围绕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和经济发展转型的要求,我认为当前浙江经济发展应该实现如下3个转变: 从发展动力看,要加快促进区域经济发展从投资驱动向创新驱动转变;从发展结构看,要加快区域产业体系向有区域特色的现代产业体系转变:从发展途径看,要从数量扩张向效率提高转变。  相似文献   

9.
罗杰 《重庆行政》2014,15(5):52-53
正实施创新驱动战略,促进创新经济发展,是我国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破解经济发展深层次矛盾和问题、增强经济发展内生动力和活力的重大举措。两江新区作为重庆市改革发展的最大试验场,在发展创新经济方面做出了有益探索,取得了明显成就,对全市经济发展产生了重要的推动作用。但两江新区发展创新经济还面临一系列问题,这些问题也是创新经济发展面临的普遍性问题。如何破解两江新区创新经济发展面临的主要问题,对推动全市经济社会发展具有重要的探索意义。  相似文献   

10.
李培林 《乡音》2015,(4):35-36
“新常态”是表述中国当前经济发展阶段性特征的一个重要概念。习近平主席在2014年APEC工商领导人峰会上的演讲中,定义了中国经济新常态的三个基本特点:第一,经济从高速增长转为中高速增长;第二,经济结构不断优化升级,第三产业、消费需求逐步成为主体,城乡区域差距逐步缩小,居民收入占比上升,发展成果惠及更广大民众;第三,从要素驱动、投资驱动转向创新驱动。经济与社会的发展通常是联动的,  相似文献   

11.
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是推进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的重要方式。创新驱动是以创新作为经济增长的主动力。科技创新是创新的核心。创新驱动是调整经济结构的强大引擎,科技创新对经济结构的战略性调整有很大的促进作用。我们必须大力增强自主创新能力,推动产业结构优化升级,促进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实现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  相似文献   

12.
刘钢  过昕彤 《群众》2017,(13):61-62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经济持续快速发展,一方面是靠经济体制改革所释放的制度生产力,另一方面是靠资金、土地、能源等资源要素的不断投入和人口红利的支撑。但如今,长期形成的产业结构不合理、经济发展方式粗放所导致的经济发展与资源短缺矛盾日益凸显。解决这一矛盾的核心在于通过科技创新、管理创新、制度创新突破传统生产关系束缚,进一步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这其中尤其需要振兴实体经济。振兴实体经济主战场在工业企业,核心在创新,根本在人才。创新驱动实质上是人才驱动,工业企业转型升级的核心力量必然构建于人才基础之上。因此,如何依托人才破解工业企业创新驱动难点,对提升实体经济人才竞争力具有极其重要的理论指导意义与实践价值。  相似文献   

13.
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必须增强创新驱动发展新动力,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当前,我国在经济发展过程中,要素驱动难以为继,投资驱动日显艰难,外贸出口持续疲软,迫切需要转向创新驱动发展战略.但在创新理论指导下,可以看出我国实施创新驱动战略仍存在诸多难题.因此,必须加强体制创新、明确创新主体、推动金融创新、优化创新环境,才能真正推动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实现.  相似文献   

14.
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创新驱动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原动力。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是我国立足全局、面向未来的重大战略;是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破解经济发展深层次矛盾和问题、增强经济发展内生动力和活力的根本措施。具体而言,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就是要求我们,以理论创新为科学指导,以制度创新为根本保障,以科技创新为发展动力,以文化创新为智力支持。  相似文献   

15.
区域协调发展离不开区域文化的交融。就东西部地区来说,区域经济发展不平衡,差距仍然很大,而文化发展的非均衡是形成区域经济发展不平衡的重要因素,不适应市场经济发展的落后观念制约了西部的发展。因此,要加强东西部文化的交融,在西部文化中注入更多现代的促进市场经济发展的文化因子,实现观念转变,更加突出经济理性观念,强化市场经济的现代观念,增强创新精神,注重开发人才资本的理念,从而创新与提升西部文化,继而促进区域协调发展。  相似文献   

16.
姚敏 《中国发展》2011,14(4):70-74
中国区域经济的发展是伴随区域政策涮整而不断演进的。从建国后的平衡发展战略到改革开放后的不平衡发展战略,再到区域协调发展战略、主体功能区发展战略以及协调发展和主体功能区相结合的区域发展战略,中国区域经济发展的实践大体分为五个阶段。该文系统回顾了中国区域经济政策以及相应时期的区域经济发展,以期丰富和完善未来中国的区域经济政策体系。  相似文献   

17.
当前我国“总部经济”发展的几个问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总部经济”或“首脑经济”作为一种带有总部性质的各类公司、机构的高端要素集聚现象,已在中国部分中心城市迅速发展,开始成为中国区域经济发展的一个“亮点”。本文就总部经济与区域经济、总部经济与跨国公司、总部经济与发挥区域优势、总部经济与发展模式等问题进行了探讨,期望能对总部经济的发展有所帮助。  相似文献   

18.
党的十八大作出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重大部署,把科技创新摆在国家发展全局的核心位置.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是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破解经济发展深层次矛盾和问题、增强经济发展内生动力和活力的根本措施.当前,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革命正在孕育和突破,浙江这个全国改革开放的先发省份也正处于转型升级的关键期和攻坚期.在这种背景下,要打造浙江经济升级版、再创浙江发展新优势,关键要坚定不移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奏响科技创新的时代最强音,以改革释放创新红利,充分激发全社会创新动力、创造潜力、创业活力。  相似文献   

19.
人的发展是经济发展的目的和归宿。经济新常态阶段中国经济发展将以人民为中心全面推进改革。传统经济增长模式下的经济增长动力来源于要素驱动和资本驱动,这种资本导向型的经济增长方式所形成的经济增长路径依赖、锁定效应和制度体系不利于人的发展,也无法形成中国经济转型的真正内生动力。人民是历史的创造者和经济社会发展的主体,坚持人民主体地位,人与人、经济、社会、自然等矛盾的化解和相互间和谐关系的建立,为满足人民多元化需求和促进人的发展而推进的各项改革及创新所生成的正向效应将构成中国经济转型的强大动力。中国经济转型驱动力转化重点是要建立以人民为中心的经济发展方式的思想体系,利益调整机制和人与产业、生态的共生系统。  相似文献   

20.
决策者说     
《今日浙江》2009,(24):4-4
坚定不移调结构.脚踏实地促转变.着力推动经济发展从要素驱动向创新驱动转变。真正打好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这场硬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