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关于中国群体性事件研究的外论管窥与评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关于当代中国群体性事件的研究引人关注。了解国外学者的相关研究成果,对我们反观自身有益,也是对外交流中澄清偏见的必要。美国学者的研究注重结合实际事件作理论解读,包括策略方式、政府回应和后续影响等,体现了其特有的文化背景和政治关切,其中的合理方面值得借鉴,而误解偏颇需要分析辩驳。展开相关学术对话,有利于中国了解世界,也有利于世界更好地理解中国。  相似文献   

2.
正西方如何认识中国?他们如何发现中国,发现同样的一件事的背后与我们的认知有何不同?这部100万字、25位学者、历时8年、6本美国主流报刊编就的美国观的中国现代史,可从中了解及探究美国主流媒体刻录中国的方式,对我们认识正在快速前进的中国有着积极意义。了解他国对中国历史的研究,可以开阔我们的视野,进而引发  相似文献   

3.
研究主要分析与讨论美国青年对中国刻板印象的范畴及其形成的路径。基于扎根理论的研究方法对收集到的互联网推特文本进行分析发现:信息误导、礼仪意识不足、负面行为、隐私意识薄弱、性格冲突、价值观冲突、文化差异、动物保护意识八个范畴是当代美国青年对于中国刻板印象形成的主要原因;研究还发现:美国青年对中国刻板印象的形成需要进入物外情感体系、自我价值体系以及社会价值体系,且三大体系相互影响着当代美国青年对中国人的认知与评价。负面刻板印象是阻碍人际交往的重要因素之一,了解美国青年对中国刻板印象的范畴与形成机制对减少交际摩擦、避免国际冲突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4.
中国国务院副总理王岐山日前接受采访时指责美国人对中国看法"简单"。普通美国人并不比其他地方的普通人思想狭隘,问题在于很多美国人似乎没有充分了解中国经济和美中经济关系的复杂性,这在两国之间产生矛盾。常见的误解有:第一中国偷走美国工人的工作。30年来,美国制造部门的就业确实经历严重  相似文献   

5.
康晓亚 《前沿》2013,(8):141-142
汉语旗舰项目(Chinese Flagship Program)是由美国国防部资助的美国公立大学汉语语言项目,隶属于美国国家安全语言计划中的语言旗舰项目体系。此项目旨在培养一大批了解中国文化并深度通晓汉语的美国学生,为美国政府预备与崛起的中国相较量的语言智力资源。本文将以西肯塔基大学汉语旗舰为例,介绍该项目的运作模式以及课程设置,以期让中国读者了解这一战略性语言政策的方方面面。  相似文献   

6.
丁文 《今日浙江》2006,(11):19-19
胡锦涛主席最近访美时,“增进了解,扩大共识”是他每次讲话必提的词语。在耶鲁大学演讲时,他从中华文明历史流变和现实发展的角度,介绍了当代中国的发展战略和前进方向,希望美国人民“更全面、更深入地了解中国”。在国家主席胡锦涛访美之后不久,浙江省委书记、省人大常委会主任习近平率团赴美参加了“美国·中国浙江周”活动。这次活动内容丰富,特色明显,收获颇丰,让美国人民对中国,对浙江有了更多的了解。访美之后,习近平一行又访问了巴哈马和摩洛哥。可以说,这次浙江团的三国之行,就是一次增进了解之旅、扩大共识之旅、推进合作之旅。合…  相似文献   

7.
李懋君 《传承》2012,(10):78-79
1942年至1943年,宋美龄以治病为名赴美进行了将近七个月的访问。此次美国之行使美国公众进一步了解了中国的抗战,直接促进了美国舆论对中国抗战的支持,促进了美国政府对华援助,提高了中国的国际地位,对取得抗战的胜利作出了贡献。  相似文献   

8.
怎样与美商打交道?──美国经贸部门官员及律师的忠告记者在美国采访期间感觉到,越来越多的美国公司对到中国大陆投资、经商的兴趣越来越浓,看好中国市场。他们也谈到,尽管去美国的中国商人也越来越多,但由于一些中国公司对美国的文化背景不是很了解,谈生意往往事倍...  相似文献   

9.
从麦当劳、肯德基,到可口可乐、百事可乐,到美国各种流行音乐,从电影电视剧到美国网络游戏……甚至连美国的节日也越来越成为中国普通大众所了解甚至习惯的节日,从圣诞节到感恩节,从情人节到母亲节、父亲节……美国文化以强劲的冲击力和渗透力,吸引和影响着包括中国在  相似文献   

10.
世界需要了解中国,而中国也需要了解世界。在农村合作制的理论和实践方面,也大有必要。中国的合作制是从西方引进的,但却发展起来社会主义的农村合作经济制度。现在,国外的合作制发生了许多新变化,我国从中借鉴一些有益的知识和经验,再与本国的实际融为一炉,创造具有中国特色的  相似文献   

11.
怀念谢伟思     
中国人民的老朋友、美国知名外交家谢伟斯先生(JOHN SERVICE)于2月3日在加利福尼亚的家中与世长辞。消息传来,凡了解这位令人敬仰的美国朋友的中国人,无不心情沉痛。  相似文献   

12.
一个美国记者想看看普通美国人对中国到底了解多少,于是他站在纽约华尔街上做了一个测验。他随机采访了一些路人,请他们说出3个著名  相似文献   

13.
文化是沟通人们心灵的最好桥梁。这次“中国文化节”将有助于美国人民通过文化艺术,看到中国人的内心,了解中国人的追求和梦想。  相似文献   

14.
台湾陈水扁政府一意孤行推行“入联公投”,与美国政府长期实行台海两面政策有着密切的关系,对此美国政府有不可推卸的责任。美国政府是台海关系的麻烦制造者,这是美国全球扩张战略的需要。第一,从意识形态上,美国的价值观使它以推行民主为幌子,干涉中国的内政。第二,从地缘政治的角度,台湾是美国远东的战略基地之一。第三,台湾在美国与中国博弈棋盘中是美国钳制中国强大的重要棋子。第四,美国在台湾有重要的经济利益。但是美国又明确反对扁政府的“入联公投”,因为:第一,中国是世界上的大国,联合国的常任理事国,对国际事务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美国需要中国的支持。第二,中美是最重要的贸易伙伴。第三,中国是一个有核武器的军事大国,中美发生战争的结果不可想象。有鉴于此,美国的所谓台海政策是维持现状,反对台海任何一方加以改变。  相似文献   

15.
胡锦涛主席最近访美时,"增进了解,扩大共识"是他每次讲话必提的词语.在耶鲁大学演讲时,他从中华文明历史流变和现实发展的角度,介绍了当代中国的发展战略和前进方向,希望美国人民"更全面、更深入地了解中国".  相似文献   

16.
到美国传黄钟大吕之声的“2000年中华文化美国行”活动被媒体誉为“越洋彩虹”。在人类即将跨入新世纪和联合国召开新千年首脑会议前夕,这次大型的国际文化交流活动无疑是中美两国人民文化交流史上浓墨重彩的一笔,在美国引起轰动。美国人民看到了优秀的中车文化、艺术,了解了当代中国人民的精神风貌。中华文化美国行不仅向美国,也向世界传达了五千年文明古国的友好和善良。传达了中国人民对新世纪和平与幸福的真诚祝愿。  相似文献   

17.
中美关系能否保持长期稳定、健康发展,最为根本的是两国人民是否能加深相互了解和理解中国国家形象片在美国一经播出便引起了国际社会的广泛关注。这实际上是一场声势浩大的公共外交行动,这对促进美国人民对中国和中国人民的了解,具有不可低估的重要意义。而人民之间的  相似文献   

18.
文艺工作者要讲好中国故事,不仅需要满腔热情,更需要全面的创新担当。中国文艺家有责任通过富有艺术创造性的中国故事,促进中国优秀文化的传播,在独特的审美创造中形成独特的中国风格、中国流派,增进世界对当代中国的了解。  相似文献   

19.
有这样一个小故事:多年以前,我国代表团访问美国时,现在的美国国务卿赖斯请代表团转告中国的交通部长,要多修一些公路,尤其是高速公路。因为她年轻时,正是沿州际高速公路驾车走遍了美国,才更加深了对这个国家的了解,并由衷地热爱。  相似文献   

20.
曾静 《理论月刊》2009,(7):52-54
1943年2月至4月,宋美龄应罗斯福总统邀请访问美国期间,先后在美国国会等地发表过7次正式演讲.其意义与影响表现在:首先,增进了美国朝野对中国的了解;其次,争取到美国对华更多军事援助;第三,推动了美国各界为中国募捐;最后,促成了美国国会废除<排华法>.总之,她的演讲对中国继续抗战以及提高国际地位发挥了积极而独特的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