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中国公证》2005,(8):10-21
全国公证队伍教育规范树形象活动已经开展了五个多月,各地都开展了各种活动以丰富教育规范树形象活动的内容。陕西省司法厅为把活动搞得丰富多彩、富有特色,独辟蹊径,于近期举办了“我爱公证”、“我为公证添光彩”主题征文·演讲比赛,本刊选择征文比赛中部分获奖的优秀文章予以刊登。现在。就让我们静静地去聆听他们的故事,感受他们的情怀,领略他们的风采,为他们平凡而伟大的理想、追求和奋斗鼓掌喝彩!  相似文献   

2.
《中国公证》2014,(3):29-30
正很荣幸参加第二届青年公证人讲坛,首先感谢中国公协,感谢青工委,给了我一个这么好的机会。今天的主角是在座的公证界的年轻的精英们,所以我主要是提出一些问题,提供一点思路。下面我就公证程序的价值和意义讲两个方面的内容:第一,公证程序存在的必要性和必然性。第二,完善公证程序规则应该思考的若干问题。关于公证程序存在的必要性和必然性,我想从四点来说:  相似文献   

3.
前方 《中国公证》2012,(3):13-16
记者:多年来,据我所知.作为中国公证协会公证文书研究委员会主任委员.您一直致力于公证文书改革,首先能否请您给我们简要回顾一下公证文书改革走过的历程?薛凡:呵呵,你的提问开门见山。我也就直奔主题吧。公证文书改革是中国公证行业的一件大事.早在1998年这件大事就已开始启动,那一年春天。在司法部的召集和主持下,我和一些公证同行会聚南京.花了大约两个星期的时间,反复研讨、论证。起草了新的公证书格式报司法部审定,那也是我第一次接触到“要素式公证书”这个全新的概念.当时就有一种焕然一新、豁然开朗的感觉.  相似文献   

4.
窦立洁 《中国公证》2011,(12):10-11
实行行政管理与行业自律相结合的公证管理体制.即“两结合”公证管理体制.是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公证工作改革发展取得的重要成果。这一体制适应中国国情.符合公证实际.实践证明是行之有效的。对这一体制从理论上作些探索,深入分析“两结合”的基本定位和功能机理.对于在实践中进一步调动两个方面的积极性、发挥两个方面的作用,更好推动我国公证事业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5.
杨少飞 《中国公证》2013,(10):32-32
业务创新是公证行业发展的永恒主题,但谈到创新就不能离开公证的传统业务,传统和创新是公证业务发展割裂不开的两个方面。传统业务是公证行业的主干,是公证制度设立的初衷;业务创新则是公证服务于社会的新方向,是行业繁荣发展的源泉。  相似文献   

6.
作为一个普通的法律工作者.我和公证有着三十多年的缘分.不仅参与了河北公证制度的恢复重建,也见证了中国公证事业的发展壮大。时光荏苒.如今.我已经由一个朝气蓬勃的热血青年变成了即将退休的老司法人员,但我对公证工作的热爱,对公证事业的拳拳之心却一直未变.而且历久弥坚。  相似文献   

7.
曲向东 《中国公证》2007,(12):63-64
我是一名公证员,我常常把自己热爱的公证事业比做园丁的工作——普通而神圣。公证工作,没有惊天动地,没有跌宕起伏,也没有鲜花奖杯,有的只是平凡中见真情,用法律做武器,为你、我、他送来“及时雨”,撑起“保护伞”,解除后顾忧。这些,只缘于公证员为社会提供的公证法律服务能够预防纠纷,化解矛盾,增进信任,使人与人和谐相处。如果把公证比作种子的话。那么公证为社会播撒的是和谐的种子。盛开的是社会和谐的花朵。在日常工作中,我发现一个有趣的现象,很多当事人遇到难事的时候。不是找律师、去法院,而是先到公证处来问个究竟。我想,在他们的心目中。公证最值得信赖。  相似文献   

8.
如果那两个字没有颤抖,我不会发现自己的价值所属.公证,这两个简简单单的字眼让我这么一个平平凡凡的公证人追求并实现着自己的人生价值.十年之前,我不认识你你不属于我;十年之后,我们是朋友每天都可以问候.十年,让公证工作成为我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十年,将公证为民深深地镌刻在我的心灵深处;十年,将公证事业化成了我心中一座不朽的丰碑.  相似文献   

9.
公证概念的内涵包括两个最基本的内容,即依法进行公证和依法拒绝公证.正所谓"不止不流"、"不禁不行",公证工作就是在对真实合法的事实、行为予以确认、证明的同时,对不真实、不合法的行为予以拒绝证明.如果在公证的过程中,不能做到依法拒绝公证,那么依法公证也是一句空话.  相似文献   

10.
正众所周知,目前公证机构办理强制执行公证(本文所指强制执行公证,包含办理赋予债权文书强制执行效力公证及出具执行证书两个公证程序),主要是依据2000年9月最高人民法院、司法部下发的《关于公证机构赋予强制执行效力债权文书执行有关问题的联合通知》(以下简称《联合通知》),以及中国公证协会于2008年4月颁布的《办理具有强制执行效力债权文书公证及出具执行证书的指导意见》(以下简称《指导意见》)。《联合通知》与《指导意见》的下发执行,使得强制执行公证的若干法律问题部分得到解决。各公证机构以这两个文件作为拓展金融公证法律服务的指导,目前,强制执行公证已逐渐成为各个公证机构的主要业务。随着公证研究的不断深入,金融领域债  相似文献   

11.
黄静 《中国公证》2014,(3):87-87
正从小我就爱看港台剧,特别羡慕电视剧中头戴假发的律师,梦想着自己有一天也能够"仗法律之剑,行正义天涯",做一个"金牌律师"。但是机缘巧合,我走进了公证行业,成为公证大家庭中的一员,我不敢说自己已经爱上公证这一行,但至少说明我已经和公证交上朋友了,这个过程就好比谈恋爱,经历了蜜月期、平淡期、反省期,最终我找到了对自己的定位:做个"平凡、有责任心、富有激情"的公证人。也许说到"平凡",不少人会认为没出息,毕竟很多人都赞同这样一句话:不想当将军的士兵不是好士兵。但是大千世界,芸芸众生,我们只不过是一个普普通通的人  相似文献   

12.
2001年11月,国家税务总局印发了《关于司法公证机构改制后有关所得税问题的通知》这在重庆市的公证界引发了一些争议。“公证机构是否应该纳税?”当年年底,市司法局公证工作管理处在全市45个公证处,特别是转为事业和合作制的42个公证处中开展  相似文献   

13.
崔哲 《中国公证》2011,(12):64-64
蓦然回首.我在公证工作岗位上已经度过六个春夏秋冬了。六年的时间,我从一名对公证工作充满了无限的向往和憧憬的毕业新生成为现在对公证事业有着无限热爱的公证人员,多少的成长经历,多少的记忆都在心头。  相似文献   

14.
《中国律师》2002,(6):5-6
今天,司法部、中华全国律师协会和中国公证员协会隆重召开第五次全国律师代表大会和中国公证员协会第四次会员代表大会,以江总书记“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总结近年来的工作,分析面临的形势,研究制定促进律师、公证事业发展的措施,同时选举两个协会新一届领导班子,修改协会《章程》。这是新时期我国律师、公证事业的一件大事,对进一步推动律师、公证工作的改革和发展必将起到重要作用。我代表党中央、国务院,对大会的召开表示热烈的祝贺,向全国广大律师、公证员表示亲切的慰问!律师、公证制度是一个国家法制建设和文明程度的…  相似文献   

15.
何花莉 《法制与社会》2011,(18):189-192,200
公证在构建和谐社会中发挥着独特的、不可替代的作用。近年来,广东公证服务业得到了快速发展,为构建和谐广东作出了积极贡献。但广东公证服务发展不平衡、发展不协调的问题仍然比较突出,制约了其功能的充分发挥。加快建立现代公证法律服务业是广东公证发展的必由之路。广东公证必须进一步解放思想,重新审视公证服务的发展定位及改革思路,按照科学发展的要求做大做强公证服务业,为构建和谐广东提供更多优质高效的公证服务。  相似文献   

16.
公证事项都有申请受理阶段.一般来说公证事项的启动对公证处来说都是被动的.证据保全公证也是一样。根据相关程序和各级公证协会的办证指引.对于保全证据公证.申请人一般都要提交主体资格的证明、情况说明、公证申请书和保全证据有关的证明材料。基本的材料齐全后.进行受理然后审查。但在实践中.公证员一般是审查了相关材料后.与申请人进行沟通.然后再决定是否受理。把审查放在受理之前.似乎更加符合办证的思维和习惯。在面对公证申请和公证咨询时,公证员应该怎样审查?我的办证思路包括三个步骤。  相似文献   

17.
“公证证明”一词有两种词性,动词词性的“公证证明”是指“公证人在当事人的参加下,运用证据查明有关公证事项是否具有真实性、合法性的一种非诉讼活动”,即公证行为。名词词性的公证证明“是指公证机构按照法定程序,运用所掌握的证据,证明既存的或正在发生的法律行为、有法律意义的事实和文书的真实性、合法性而依法出1具的公证文书”,即公证书。由于公证行为以公证书为其表现载体,公证书的效力也就是公证行为的效力。  相似文献   

18.
如何加强大中城市公证机构的管理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陈银达 《中国公证》2006,(10):16-18
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建立和深入发展,公众对公证法律服务的需求也不断增长,公证事业得到了迅速发展。但是我国的公证事业还处于发展的初期,存在许多矛盾和问题。例如,公证机构体制尚不健全:公证机构内部运行机制不够完善;公证行业“两结合”管理尚未很好形成等。这些问题若不得到及时有效的解决,将会影响到整个公证事业的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19.
柯晓玲 《中国公证》2005,(10):64-64
公证,庄严的字眼;公证,神圣的职业.光荫茬苒,转眼间,在这个平凡而又圣洁的岗位上我已经奋斗了整整二十个春秋. 孩提时代,有过许多的憧憬;校园里,也曾激情澎湃.前途、理想、事业,无数条道路任我挑选,而我却毫不犹豫地跨进了公证业--这个富有挑战性的队伍.  相似文献   

20.
改制后公证制度的属性及发展前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凡事变则通,不变则殆。公证体制的改革为公证制度的生存与发展拓展了广阔的空间。本文试图就公证改制有关问题付以浅陋之笔。 改制为公证带来的机遇和活力 人所周知,我国现行的公证体制是个十足的计划经济的产物。如不改弦更张,公证制度将无法生存,更何谈发展。早在1992年,司法部就根据党的十四大《关于加快改革开放步伐……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系》的文件精神,开展了公证体制改革的试点工作,适时地提出了公证组织应向事业体制转轨的基本观点;1993年党的十四届三中全会《关于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若干问题的决定》,…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