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珍爱自己     
人的一生总有低潮,亲人去世、生病衰老、考试落榜,或者是突如其来的打击。西方人把这种处境称为“沙漠经验”———一种自己没有选择,甚至没有希望的时期。爱迪生说:“人人都在人生的道路上难免要经历一段沙漠经验,要紧的是不能让自己困在沙漠里。”走出“沙漠”,为什么不学会珍爱自己呢?1914年12月的某一天晚上,爱迪生的工厂失火变成一片废墟。近一百万美元的设备和研究记录毁于一旦,这位大发明家的一生心血付诸东流。第二天早晨,这位当时已76岁的老人在他的理想和希望化为灰烬后回到灾场,四下徘徊。最后他说:灾难也有好处,把我们的错误都…  相似文献   

2.
以前,听人说“香港是文化的沙漠”,以为这话是香港以外的人对香港不满而发的牢骚,未予深究。后来听一位从香港中文大学毕业以后回国来念研究生的同学也说:“香港是文化的沙漠”。很奇怪,香港人自己也这么说。后来向很多香港人请教对“香港是文化的沙漠”之说持何看法,居然认同的人多。推敲这话,我总觉有问题。说“香港是文化的沙漠”,岂不是说香港没有文化?香港号称东亚的“明珠”一颗,六百万人在一千平方公里的地盘上升起一条经济腾飞的“小龙”,这样一个生机勃勃、鲜鲜活活的香港,怎么会没文化呢?实际上,香港不仅有文化,而…  相似文献   

3.
谁是历史的创造者?我的基本观点是:全部人类社会历史是从古至今全体人类共同创造的。每一个人都在历史上打下或深或浅、或大或小的印记。“人们自己创造自己的历史。”每一个人的历史都是他自己创造的。每一个人都有选  相似文献   

4.
沙漠革命     
李秀江  陶卫华 《小康》2007,(8):34-49
贫瘠、荒凉的沙漠,多少年来一直被视为人类的灾难。曾几何时,一切发生了变化。沙漠不再是灾难而是财富。沙漠掘金、沙漠成金。大力发展沙产业,启动中的“第六次产业革命”使沙漠变成人类的福祉。这绝非神话!  相似文献   

5.
“人造太阳”真的是能够挂在天上的新太阳吗?它究竟是个什么样子?中国刚刚调试成功的“人造太阳”实验装置又是什么呢? 引起人们猜测的“人造太阳”,其实是中科院等离子物理研究所经过8年艰苦奋斗建造成的全超导的托克马克试验装置。“未来的‘人造太阳’基本上是这样,可能会更大些”。建设项目总负责人万元熙解释,“简单地理解,之所以被称作‘人造太阳’,是因为这个装置产生能量的原理和太阳产生能量的原理一样。”太阳能够发出强光,辐射到宇宙空间中去,巨大的能量来自于核聚变反应。目前该  相似文献   

6.
从巫术到审美——哈尼族传统文化中的审美走向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弗洛姆说:“人经过了几十万年才在进入人类生活方面迈出第一步,他经历了一个以巫术无所不能的自我陶醉阶段。”显然,弗洛姆所谓的“人类生活”,是指人类的文明时代,而那漫长的人类史前文化时期包括了“一个以巫术无所不能的自我陶醉阶段”。在这个阶段,人类通过劳动使自己的感官逐步“人化”,也由于巫术的无所不在,人类的审  相似文献   

7.
文化人类学与社会政治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一、文化人类学的研究对象和领域 文化人类学在一些国家和地区称“社会人类学”或“民族学”,它研究的文化包括远古的文化及现代的文化,也包括“原始人”的文化与“文明人”的文化,自己的文化及他人的文化。它探索人类文化的形成、发展和变迁等各种问题,如文化是怎样进化的?文化的本质是什么?史前文化是怎样的?文化发展、变迁的形式有几种,其规律有哪些?文化何故有不同的形式?不同的文化模式是如何形成的?文化的各种要素,如制度文化、物质文化、信仰文化、艺术文化、礼俗文化、语言文字的起源与演进如何?文化的结构和功能是怎样的?人类的社会和行为之间存在什么关系?人类如何适应各自所处的文化环境?文化和人格之间存在什么关系?文化采借有几种形式?文化变革的模式有几种,如何进行文化变革?文化整合和融合的作用与意义是什么?如何以新文化代替旧文化?……所有这些,都是人类学研究的课题。人类学的最终目的是使人们对人类和人类社会有一个全面、系统的了解,以便更有效地控制、变革社会,使社会不断进步、发展,使人类的生活越来越幸福和美满。  相似文献   

8.
《小康》2007,(8)
“征服沙漠”的结果是“沙进人退”,“利用沙漠”的结果是“沙退人进”。沙漠绿了,农牧民富了。绿化、转化、产业化,人与自然实现了和谐相处。这种以企业为主体的产业化治沙模式,开掘了一条沙里淘金的富民强国之路。  相似文献   

9.
快餐文化与国粹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孔子说:“众恶之,必察焉。众好之,必察焉。”真聪明的人,不敢骗人;真愚蠢的人,不会骗人。骗人的人,全是自以为聪明的人,科技高度发展的今天,人之与人,照样有那么多的是非,那么多的误区,这是人类的劣根性使然。因此,处世为人,思辨行事之中,便要时常提醒自己,多问几个为什么,亦所谓“必察焉。 如今,“快餐文化”,已风行世界。这说明人类对自己越来越不耐烦,越来越希望追求简单。与此同时也越来越追求生活的品质,并表现得寻幽探微,不厌其烦。这两种相反的行为到底说明了什么?说明了人类的存在是绝对简单不了的现实,只能越来越复杂,越来越难办。表现在“快餐文化”上,就有个  相似文献   

10.
几十年来,“为人民服务”的口号已经深入人心,因为这一口号申明人民群众是国家的主人,体现了党和政府的根本性质和工作宗旨。于是,各行各业都用“人民”二字来宣示自己,诸如“人民铁路”、“人民邮电”、“人民警察”、“人民法院”、“人民银行”、“人民医院”…… “人民” 一词堪称“官话” 里分量最重的一个词汇,“为了人民”也就成了一些人为自己脸上贴金的幌子。为了标榜“政绩”,硬要说成“为民致富”;明明是“形象工程”,非要说成“民心工程”;分明是为自己牟取私利,偏要说成“为民办事”;甚至乱收费、滥罚款,也要定义为“取之于民用之于民”。“人民”在这些人的心中真有那么重要吗?生活  相似文献   

11.
理想,什么是理想?用通俗的话说,就是自己的奋斗目标,自己给自己描绘的宏伟蓝图。我们八十年代的青年,正是风华正茂的时候,正处在“第三次浪潮”的冲击时代,应该有自己的理想,有自己的伟大抱负。一位年近古稀的老作家轻轻吟咏:“七十年的梦该有多少?所有的梦都忘记了,唯有希望、理想的梦在我前面”,“希望、理想牵引着我的灵魂向上。”但“虚荣的人注视着自己的名字,光荣的人注视着祖国的事业”。一个真正有理想的人,他的理想总与时代和人类的命运紧紧联系在一起。譬如:鲁迅  相似文献   

12.
田土 《北京观察》2006,(5):56-58
一场“非典”灾难,一时间不仅使餐饮业受到极大打击,也极大地唤起人们对“吃”的反思。我们应该趁此总结人类食物选择和优化的历程,反思我们饮食观念的误区和陋习,弘扬和发展科学健康的饮食文化。食物选择的原则人类作为最聪明的动物,几十万年来已经对自己的食物进行了全面、科学、卓绝的选择和优化。有学者认为,人类几十万年一直处于“饥饿时代”,大多数人吃饱肚子不过才半个多世纪。在生产力很不发达的漫长岁月中,人类几乎把充饥活命当成活动的中心,这才有了“民以食为天”的格言。古人在挖掘食物资源,开发食品种类方面的努力和规模岂止是…  相似文献   

13.
一、大学生的文学修养与成才人类心理有知、情、意三部分 ,这三部分圆满发达的状态 ,我们先哲名之为三达德———智、仁、勇 ,为什么叫做“达德”呢 ?因为这三者是人类普遍道德的标准。总要三件具备才能成才。三件的完成状态怎么样呢 ?孔子说 :“知者不惑 ,仁者不忧 ,勇者不惧。”所以教育应分为 :知育、情育、意育。孔子又说 :“仁者人也”。意思是说人格完成就叫做“仁”。仁字从人二 ,,要彼我交感互发 ,成为一体 ,但不是单独一个人完成 ,所以仁字从人二。郑康成解为“相人偶”就是要与人交际 ,人是有情物 ,有别人帮助 ,然后自己的人格才…  相似文献   

14.
李钐伟 《人大研究》2000,(10):23-23
人大决议由谁写 ?这似乎是个无需回答的问题 ,人大的决议 ,当然是由人大来写 ,或者说得具体些 ,是由人大的相关部门来写。这样的回答没有错。但是有些人大决议还真不是人大写的。例如 ,某些地方在召开人代会时 ,审议“一府两院”工作报告后的决议 ,是由“一府两院”自己去写 ,然后提交大会表决。在这个过程中 ,被审议的“一府两院”,认真一些的会派人听取人代会分团组审议的情况 ;若是不太认真的 ,则会由几个“秀才”闭门造车 ,凑几句无关痛痒、冠冕堂皇的官样文章。更有甚者 ,为图省事会把过去写的决议拿出来应付。这绝不是空穴来风 ,如若…  相似文献   

15.
什么是文化“主体”、“主体性” 如何理解民族文化的“主体”、“主体性”?根据黑格尔的看法,实体即主体,一切主体均具有实体性,但真正的主体不是自在的,而是自为的.即,真正能够被称之为主体的,是有自我意识、自由意志精神的.“人间最高贵的事”就是成为具有自我意识、自由意志精神的“人”.[1]“认识你自己”是人类的永恒问题.“我是谁?”、“我应做些什么?”康德式的追问,永远摆在我们面前.对于一个民族亦如是.  相似文献   

16.
亘古没有人迹的沙漠腹地,究竟有什么凶险?到底有什么传奇? 人类的血肉之躯在变化无常的沙漠里会经历怎样的磨难? 又会获得怎样的快慰? 本刊的这篇报道,全面地展示了联合考察队在沙漠的奇遇。  相似文献   

17.
从人造蜂蜜到福寿螺,从含有苏丹红的红心鸭蛋到抗生素超标的多宝鱼……去年来,一起起有关食品安全的危机事件让人触目惊心。中国人的餐桌怎么了?怎样才能确保食品的安全?在刚刚结束的十届全国人大五次会议和全国政协十届五次会议上,代表、委员们高度关注食品安全问题,为“保卫”百姓的餐桌安全积极建言献策。  相似文献   

18.
四川的神奇令人慨叹,有人曾把它比作远古的昆仑——众神的乐园,因为气候温润、江川浩淼、土地肥沃、富甲一方。然而,“众神之所”百年来灾祸不断,生态堪忧,以至有人发出“救救川人”的呐喊。纵观巴蜀百年历史,人祸集中之时,也正是自然灾害最多、生态恶化的年份。人有病,天知晓!农业革命曾使森林变为农田,经济发展有时也以植被减少、河流污染为代价,环保意识淡薄,又加速了生态失衡。污水横流、垃圾成山、森林萎缩、沙漠逼近……在聆听新世纪钟声的时刻,我们隐隐地听到了自然界对人类心灵深处的严正告诫——生存,还是毁灭?森林本…  相似文献   

19.
几天前有个朋友来北京出差,告诉我这么一件事,他刚从北京站出来时,有个抱着孩子的妇女向他讨钱,说是一个人带着孩子来北京找父亲,可钱用光了,想要我的朋友给她的孩子买点吃的。“这种事我见多了,都是假的,骗人的!”,朋友对于自己的“小气”并没有感到不安。无论是车站还是马路边,总会有人将你叫住,诉说着自己的不幸,希望你能够慷慨解囊。面对身边的这些“不幸”,我们该如何去做?人都是有自尊的,既然肯放下尊严向你伸手,能帮就该尽自己的所能帮一些。这既是为了别人,也是为了自己,试想如果有一天你也有了难处,周围的人对你都漠然视之,你又该…  相似文献   

20.
研究生培养工作的几点思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肖焱 《湖北社会科学》2003,(12):138-139
研究生教育是大学教育的龙头。一个大学所培养的研究生的数量和质量,是衡量其社会影响力和办学水平的重要指标。在我校研究生工作中,要贯彻好“积极发展”的战略,把“创新是研究生教育的灵魂,质量是研究生教育的生命”的思想落到实处,就必须认真实践“坚持以人为本,突出创新教育,活化育人过程”的基本原则。一、坚持以人为本所谓“坚持以人为本”,从最根本的意义上说,就是承认人类可以用自己所创造的成果来解放自己,人类的一切活动,都必须朝着“符合人的天性,满足人的需要,发挥人的潜能”的方向去努力。只有这样,才能最大限度地调动人的积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