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6 毫秒
1.
2.
可持续发展—西部贫困地区脱贫的必然选择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可持续发展观的基本内涵是要求人类的发展必须保持在地球资源承载能力之内,绝不能以牺牲后代人的利益为代价来满足当代人的利益.可持续发展的人文含义是以提高全体人民的能力为主旨,而特别关注那些迄今为止缺乏这种能力的人群.西部贫困地区特殊的地域特征,特殊的资源环境,特殊的人口状况,特殊的建设任务,决定了扶贫脱困工作必须始终将可持续发展放在首位,只能走资源、经济、社会协调发展的道路.依靠科学技术改善生态环境,调整产业结构,实现增长方式的根本改变,依靠教育开发人力资源是贫困地区脱贫致富,实现自我发展和可持续发展的根本保证.  相似文献   

3.
2020年11月23日,贵州省宣布最后9个深度贫困县退出贫困县序列,这不仅标志着贵州66个贫困县实现整体脱贫,也宣告了国务院扶贫办确定的全国832个贫困县全部脱贫摘帽。至此,全国脱贫攻坚目标任务已经完成。  相似文献   

4.
5.
2019年10月26日22时,因病医治无效,韦求香生命的刻度定格于令人扼腕的54岁。长期带病坚守在脱贫攻坚的一线,因病情恶化离开。10月28日14时,这位从乐东黎族村庄走出来的黎族女儿,又“回”到了故土。数百名乡亲和干部自发前往送别,其中有她帮助过的贫困户、脱贫户,还有未曾谋面却听说过她事迹的普通干部群众。  相似文献   

6.
自1983年以来,定西地区各级党组织带领广大干部群众,发扬"三苦"精神,群策群力,奋发有为,苦战18年,一举摘掉绝对贫困的帽子.究其原因配置合理、精干、团结、协作的领导班子,增强党组织的凝聚力和战斗力;解放思想、转变观念,提高各级党组织带领广大人民群众脱贫致富的水平和能力;建立干部激励约束机制,增强党组织的活力和动力.  相似文献   

7.
极端自然环境中生活的少数民族脱贫途径的探索,是甘肃省临夏回族自治州东乡族自治县多年来致力的重要工作。2013年2月3日,习近平总书记前往东乡族自治县高山乡布楞沟村看望贫困群众,就脱贫工作做了具体指示,要求地方政府高度重视扶贫工作,关注道路、饮水、生态、教育等民生工程,"把水引来,把路修通,把新农村建设好",鼓励乡亲们发扬自强自立精神,找准发展路子,苦干实干,早日改变贫困面貌。布楞沟小流域脱贫途径的实践,为极端环境自然条件下少数民族如何脱贫奔小康,提供了一个很好的模式。  相似文献   

8.
汤新部  谢奋 《桂海论丛》2021,(1):114-119
对脱贫攻坚的记忆建构是实现民族认同和民族复兴进程记录的重要来源。文章分析电视媒介中脱贫攻坚媒介内容记忆难度大的原因,并尝试探讨反思性策略。记忆难度大主要与这些因素有关:伴随性的电视媒介属性,典型扶贫个案的塑造有待丰富;扶贫报道数量少且传播渠道欠多元;此外,脱贫攻坚对象受教育程度低,也是另一客观因素。我们要在受众中形成积极正面的记忆,有以下的记忆建构路径:在马克思主义新闻观的指引下,坚持“三贴近”;打破模式化倾向,提升报道共情力;建立脱贫攻坚记忆影像库;多种媒介融合传播,扩大传播效果。  相似文献   

9.
10.
2020年是脱贫攻坚的收官之年,我们要把扶志和扶智深度结合起来,贯穿于决胜全面脱贫攻坚的各项任务之中。回顾历史,从传统中汲取力量;立足当下,把握现实要求;面向未来,提振必胜的信心。增强贫困村民发展的内生动力,不断提升扶志和扶智的效果,为全面打赢脱贫攻坚战,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保驾护航。  相似文献   

11.
我国少数民族地区在一定程度上与我国划定的贫困连片地区在空间上基本吻合,是我国同步实现小康社会任务最艰巨和最繁重的地区,通过对贵州集中连片特困地区的典型调查,结合目前已经采取的扶贫措施,有针对性地分析了科学规划、土地资源整合、水利建设灌溉、文化挖掘与产业化、教育资源整合、"一事一议"等扶贫措施,为少数民族集中连片特困地区因地制宜脱贫致富,加快同步进入小康社会步伐作相应的路径探讨。  相似文献   

12.
目前贫困大学生创业脱贫模式主要有:校园服务型、社会服务型、现代型、传统型、知识型、劳务型、兴趣型、季节型等.贫困大学生应该根据自身的特点和情况来选择适合自己的创业模式,并且在应用这些创业模式中做到扬长避短.  相似文献   

13.
总体性扶贫模式的优势、局限及其破解路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总体性扶贫是扶贫主体从生产、生活、家庭和福利等方面为贫困农民提供全方位保障的一种扶贫模式。它改变了以往"输血"式扶贫导向,增强了为贫困户"造血"的功能,契合了贫困户家庭生产周期和家庭发展需求,既可维系家庭生活的完整性,又可保持农村社区的活力,避免村庄的凋敝和空心化,对于乡村振兴战略具有重要意义,但总体性扶贫也面临诸多瓶颈,可从强化扶贫企业社会责任、制定最低工资标准和加强扶贫企业监管等方面进一步完善总体性扶贫模式。  相似文献   

14.
消除贫困、改善民生、逐步实现共同富裕,是我们党的重要使命。在当前脱贫攻坚中,要做好帮扶对象工作,关键是将脱贫攻坚和乡村振兴战略进行有机衔接,充分发挥乡村振兴战略的政策效能,解决帮扶对象的问题。落实好精准扶贫、精准脱贫,才能做到脱真贫、真脱贫。  相似文献   

15.
16.
17.
贫困地区相对落后的基础教育是脱贫攻坚的一个重要障碍。扶贫先扶智,应推动精准扶贫与基础教育的深度融合发展,继续优化教育资源配置,推广现代化教育工具,为贫困地区人口提供更为优质的基础教育,阻断贫困代际传递,夺取脱贫攻坚战全面胜利。  相似文献   

18.
"85后""90后"驻村干部是脱贫攻坚的突击队,他们是当代青年的榜样,是乡村振兴的骨干力量。驻村扶贫是当代青年的成长之路、年轻干部的成长之路,年轻驻村扶贫干部身上体现出来的脱贫攻坚精神必将凝聚起全国人民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磅礴力量。  相似文献   

19.
相对贫困治理长效机制构建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国家脱贫攻坚临近尾声,我国的绝对贫困即将得到彻底消除,但相对贫困问题将更加突出并长期存在,成为制约我国经济社会进一步发展的主要障碍。相对贫困的治理成为2020年后扶贫工作的主战场,探索构建相对贫困治理的长效机制势在必行。新时期的相对贫困治理机制的构建主要面临政策有效性、脱贫可持续性、能力贫困、人文贫困、精神贫困等五大困境,通过建立健全制度保障、产业培育、能力建设、人文发展、心理服务等五大机制,以能力建设机制为核心,贯穿带动其他机制相互联动,构建起相对贫困治理长效机制。  相似文献   

20.
贫困作为人类历史发展长河中的一个难题,从古至今都是世界各国关注的焦点。打赢新时代脱贫攻坚战是从历史进程、全局视野和战略思维三个维度持续向贫困宣战。让贫困人口和贫困地区一道进入全面小康社会,是中国共产党向全体人民作出的庄严承诺。消除现行标准下的绝对贫困,走中国特色脱贫攻坚道路,不仅反映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的宏大叙事,而且广泛增进了全体人民的利益福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