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守住     
当人们来到黄山,总不忘去看看那棵象征黄山之魂的迎客松。也不知几千年了,它就这样在黄山极顶的悬崖峭壁上危险而庄严地站着,忘却时空的流转穿梭,直到站成一种风景,一种品质,一种永恒。  相似文献   

2.
守住血汗钱     
正月末了,进城务工人员(以下简称民工)已经陆续返城,又开始了新一年的艰苦劳作。但民工的欠薪问题始终让人牵挂,本刊登载这一组短文,希望能够为民工维护自己的权益提供一些帮助。  相似文献   

3.
守住气节     
中国文化里最有价值的内涵之一就是“气节”。气节是汉语特有的一个词。孟子说,大丈夫要有“浩然之气”,即“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这是气的基本含义。关于节,《左传》里有“圣达节,次守节,下失节”的话。节是一个人的本分,与人格的“格”意义相同。后来,儒家学说将“气”与表示身份地位的“节”结合到一起,形成了中国人特有的气节观。气节,也称为“节操”、“操守”、“志气”、“骨气”,也就是《礼记》上所提出的“临财勿苟得,临难勿苟免”;“见利不亏其义,见死不更其守”的择善固执的精神。气节有时表现为集体行为。东汉…  相似文献   

4.
守住气节     
杨治安 《共产党人》2007,(20):43-44
中华民族历来把名节气概作为立国守身的重要原则,殊加珍视和敬奉。我们的先哲孟子把气节概括为三句话:"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在五千年的中华文明发展史上,炎黄子孙重气节、讲立身、脊  相似文献   

5.
守住自己     
几乎每一次大的人为灾难都与腐败有关。而我们的社会,又都几乎没有有关部门管不到的地方,雁过拔毛的审批管理早已经使社会没有一个角落逃得出“管理”的手脚。每一个地方都有相应的职能部门在管着,为什么还是老出事?笔者说:“最关键的是涉及事故的各方人群、各个环节,好像都出了问题!”就拿洛阳火灾来说,只要这各个环节、各个人群,从普通工作人员到职能管理部门有一个环节、有一群人或者一个人不出问题,事故就可能避免,至少,灾难不会发生得那么惨烈。一个集体无意识的不负责任倾向,像一个恶魔、一个幽灵,在无情地蔓延着!一个…  相似文献   

6.
守住良心     
据《信息日报》载文:一位正直的退休医生,曾辗转受雇于六七家“特色门诊部”。他专程来报社找到记者,称“受良心的驱使有些话不吐不快,”揭露了一些所谓“特色门诊’坑害患者的内幕,使人触目惊心。有良心的医生教人感动;黑心肝的特色老板令人切齿。呜呼2连关系到生命安危的药品都敢做假,别的还有什么不放弃假!先是假农药、假种子、假面粉、假烟酒禁而难绝,又有假文章、假文凭、假职称沽名钓誉,假警察危害治安,假钞票扰乱金融,甚至有人给自己造个假官来当的。至于那些以权谋私的贪官污吏,无疑就是假公仆,最为人民所痛恨。前列…  相似文献   

7.
守住人格     
现在谈人格这个话题,似乎有些不知“时节”,但那次住在城里的家乡人聚会,我还是不知趣地切入了这个题目,岂知讨论热烈,气氛活跃,见仁见智,各有感慨。昔日是我学生,如今在一家夜总会当歌手但仍在坚持写诗的洁一语惊人:“人格应该是一块净地,必须守住关隘,保持纯洁,否则枉自为人!”然而令人悲哀的是,一些人已被邪恶浸蚀得面目全非,传统的美德被破坏得支离破碎,竟认为人格没几斤几两,值不了多少钱。  相似文献   

8.
守住清高     
《正气》2002,(8)
  相似文献   

9.
守住尊严     
黄明哲 《党课》2013,(18):63-65
一个人的尊严要以骨气甚至生命来维护和捍卫,要在实践中塑造。身为党员干部,只有守住尊严,才能永葆本色。  相似文献   

10.
守住清贫     
富贵和清贫是一对孪生兄弟。自从人类进入阶级社会以来,富贵和清贫就如影随形,和人类结下不解之缘。富贵———有钱、有权、有地位,富贵者可以因此而颐指气使,甚至作威作福。所以,自古以来,有不少人为了追求富贵而不惜出卖人格、灵魂,有的甚至父子相残,兄弟反目。清贫———生活清淡、贫寒,一些人唯恐避之不及。其实,富贵不见得是好事,清贫也不见的是坏事。客观地讲,人们通过诚实劳动追求富裕生活不仅无可厚非,而且应当鼓励,但如果一味地追求富贵、贪恋富贵或见利忘义、舍义趋利,并因此而付出人格、良心、道德等代价,则不仅不可取,而且应予…  相似文献   

11.
守住秋天     
正那年秋天,收获的季节,我正在夜校上课,父亲的同事来找我,说父亲脑淤血突发正在急救;那年秋天,没能留住父亲的脚步,他走了;那年秋天,在父亲的葬礼上,母亲将我们四个孩子的头按下,向来参加葬礼的亲朋好友鞠躬;那年秋天,我们几个孩子突然长大、懂事了;那年秋天,父亲去世不久我便步入了婚礼的殿堂;那年秋天,母亲去了哥哥家,从此我就没有了自己逢年过节想回的那个小小的家;那年秋天,有太多抹不去的记忆……  相似文献   

12.
守住清贫     
清贫是宝,清贫是金,清贫是福,清贫是宝贵的精神财富。对于共产党人来说,清贫“正是我们革命者能够战胜许多困难的地方”(方志敏语)。清贫节俭、艰苦奋斗是我们党的优良传统,是中国革命胜利的法宝。然而,在新世纪新时期,却有人认为,现在生活富裕了,没有必要再提倡清贫精神了。  相似文献   

13.
守住清贫     
《叔向贺贫》是封建社会里的“千古绝唱”,说的是晋国正卿韩宣子不贪不占,生活清贫,在与同僚的交往中,显得寒酸。时间长了,他心里头有些失衡。正好叔向登门造访,韩宣子便向他哭穷。出乎意料的是叔向居然对他的寒酸表示祝贺。韩宣子越发不解。叔向便向他讲述了前朝两个卿大夫的故事:栾武子乃晋国上卿,因为官清廉而美名远扬;郗昭子是晋国正卿,其家财抵得上半个晋国,其家臣有晋国军队的一半,但是其奢侈淫逸、横行霸道,结果横尸于朝廷台阶之上。由此看来,贵为卿大夫,应忧德之不修,而不应忧贫之不济。一席话,说得韩宣子折服。叔…  相似文献   

14.
守住始终     
古训“慎始莫失足”,应成为每个为官者的警言。据说,巨贪成克杰的思想缺口,是被一个商人用一包小钱打开的。当那位商人把一包小钱塞给成克杰的时候,成当即把钱还给了那个商人。而那个商人又立马把钱塞回成的手中,并安慰说:“这是一点小意思这事别人是不会知道的”成克杰听了,犹豫再三,最终没有守住初始,迈出了罪恶的第一步,跟着是第二步、第三步……有一则耐人寻味的故事,应成为每个为官者的镜子。有位手艺超群的老木匠临近退休,老板舍不得让做得一手好活计又有很强组织能力的老木匠退休离走,再三挽留。老木匠去意已定,老板只…  相似文献   

15.
守住底线     
<正>曾听过一个故事:一个走私者为躲避警察的追捕,被迫闯进一座教堂。他请求牧师答应他把走私的货物藏入教堂的阁楼里。这一要求被牧师断然拒绝,牧师要这个走私者立即离开,否则就要报警。走私者哀求道:"我给  相似文献   

16.
守住底线     
人的善恶并非从娘胎中与生俱来,有一个累积的过程。西方关于“人,一半是天使,一半是魔鬼”的谚语,还有点意思。人倘能培植“天使”因素并使其日有所增,遏制“魔鬼”因素并使其日有所减,做人就能做出样子来。如果反其道而行之,结果就好不到哪里去。因此,做天使还是做魔鬼,在于自身能否守住良知与德行的底线,别人还真帮不上多大的忙。“三年清知府,十万雪花银”的年代,仍有两袖清风的官员。孔子渴不饮盗泉水,为的是不污清名;吴隐之饮“贪泉”,照样清廉如故。某些人总把自身的过错,归咎于大环境的“逼良为娼”,那就让人不知如何是好了。在有些…  相似文献   

17.
《生死抉择》是一部反映党坚决与腐败现象作斗争的好影片。它通过揭示一个大型棉纺厂领导集体腐败的个案,多角度、深层次地表现了主人公李高成与腐败分子的正邪大交锋,从而揭示出新时期党员干部应如何保持党风廉洁的现实问题。时代感和现实主义是《生死抉择》叩动人心的原因。而我们说它具有时代感,不是因为它的题材反腐,而是因为它全面触碰到了这个时代富有特色的人与人之间、人与社会之间、人与时代之间的关系。它表现的是在今天的环境里,怎样活着,怎样做人,和那些只知唱高调的作品不同,影片令观众觉得和他们的距离很近。市长李商成并非一开始就确立了反腐目标。他的一切行为、所有性格的出发点只是在于  相似文献   

18.
高尚 《奋斗》2018,(13)
正"实现振兴发展需要良好政治生态,这一点要牢牢抓住,不断抓出成效。"这是习近平总书记在我省考察调研时提出的要求,也是推进我们走进新时代、续写新篇章,奋力走出龙江全面振兴新路子的根本保证。"蓬生麻中,不扶自直;白沙在涅,与之俱黑。"环境能影响人但人也能影响环境。就政治生态而言,每个党员干部都是这个生  相似文献   

19.
<正>人生苦短,百年一瞬,我们无法要求大家都有一样的成就,却可以希望人人都不把生命和精力,把有限的时间放在最不应该有的行为上。老子讲的"无为"实在是深刻极了美妙极了,那是因为人的各种各样的轻举妄为胡作非为无效劳动搬起石头砸自己的脚的自讨苦吃的"为"太多太多了。也许我们不能要求每个人都有大贡献大创造大德行大智慧,但是我们至少可以尽量少做那种连常识都违背了的  相似文献   

20.
正习近平总书记"七一"重要讲话,在我们党历史上、在马克思主义发展史上、在社会主义发展史上都具有伟大的里程碑意义,是向着我们党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不断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推向前进的宣言书、动员令、航向标、路线图,让人备受鼓舞、倍感振奋。深刻领会、全面落实习近平总书记"七一"重要讲话精神,首要的是每名共产党员必须时刻铭记初心、始终守住初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