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小康》2012,(11):34-35
你,幸福了吗?追求幸福是每一个人的终极目标,享受幸福是每一个人的神圣权利,创造幸福是每一个人义不容辞的责任。但是,在现实工作和生活中,要真正达到"快乐工作、幸福生活"的境界,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央视的追问得到了完全不同以往的回复,这也激起了媒体及公众的冷嘲热讽。中国人的幸福观变了吗?中国人认为的幸福是什么?为此,由《小康》杂志连续第  相似文献   

2.
幸福在哪里     
策划人语:八十年代的那首流行歌,告诉人们幸福"在辛勤的工作中,在艰苦的劳动里",让我们记忆犹新。时至今日,物质主义、功利主义、消费主义、享乐主义大行其道,正迅速瓦解着人们传统的道德和情感,丰富的物质生活给我们带来满足的同时,我们自己也深深地迷失了?我是谁?什么是幸福?  相似文献   

3.
幸福     
偶有一天,朋友来找我谈心,问了一个问题:“幸福是什么?”我沉思片刻,没有直接回答,而是反问他:“你认为我幸福吗?”朋友想也没想,对我说:“我认为你幸福,因为你有一份不错的工作,有一位漂亮的妻子,有一个聪明伶俐的儿子,还有……”我笑了笑,又问他:“你认为拥有这些东西的人就都很幸福吗?”朋友点点头说:“是的。”我又笑了笑:“那可不一定,一个拥有豪宅名车的富翁不一定比一个在大街上捡垃圾的人过得幸福;一个身份显赫地位高贵的人不一定比一个乞丐过得逍遥自在。说到底,幸福纯粹是个人的感受,它无法也无需由一把公用的尺子去衡量。其实,每…  相似文献   

4.
幸福是什么?     
幸福是什么?自有人类以来她都被看作人类追求的目标。然而从马克思主义观点的视角看,在我们国度里幸福不应看作对个人歌功颂德的工具,而是人们公而忘私、舍己为人、追求国泰民安的祈盼。针对目前社会部分人群对"幸福"的街谈巷议,文中通过对幸福的涵义、幸福的价值和幸福对社会进步作用的解析,阐述人类争取幸福的实践性。  相似文献   

5.
学生都知道,徐斌老师每新教一个班,会留三个问题的家庭作业:一,假如你中奖500万元,你想拿钱干什么?二,假如3天后离开人世,你在3天里最想做什么?三,在你看来,幸福是什么?——面对徐老师招牌式的提问,学生的回答各式各样。学生当然没有问过老师的答案。但徐斌老师对采访他的记者说过,自己是个幸福的人。显然,在徐老师的眼里,幸福的人不是拥有几百万的人,也不是长生不老的人,而是发散生命热量的人。  相似文献   

6.
幸福是什么     
在每个人的心中,都有关于幸福的一个概念。它或小、或大、或多、或少,充斥在我们的生活中。作为普通人的警察,他们的幸福又是什么呢?有人说:警察是冷血,他们不配谈幸福;有人说:警察是工作饕餮,他们懂得什么叫幸福?这样说的人恰  相似文献   

7.
正你是否曾经埋头钻研一个什么问题,忽略了时间的流逝?你是否曾经全情投入到一件事情之中,忘记了自己?你是否凭借勤学苦练获得的技能,毫不费力甚至挥洒自如地完成过一项高难度的工作?如果你没经历过这些,就算你财务自由、各种享受都体验过,你也根本不知道什么是真正的幸福。这些高级经历的体验,叫做"心流"。"心流",是过去三十年最引人入胜的心理  相似文献   

8.
幸福是什么?     
《小康》2015,(20)
<正>幸福是什么?似乎没有一个明确的定义。我以为,幸福就是每一个人对生活的真实感受。幸福其实很普通。我们天天能快快乐乐的去上学,平平安安的生活,这是一种幸福。曾经,我们期待长大,期待放飞翅膀去远方闯荡,去追寻幸福,却不知外面的世界也有风雨荆棘,艰难险阻。后来,我们遭受挫折,学会了知足,学会了感恩。学会了成熟,最后才猛然发觉:幸福其实从未走远,一直在我们身边。幸福近得触手可及。拥有一个温暖  相似文献   

9.
关于"真正的幸福"有诸多互相矛盾的见解,傅立叶对以往"真正的幸福"的诠释归结为两类:一类注重精神的快乐,另一类注重物质的享受。他认为这两类都很偏执,即"精神快乐"的"真正的幸福"者"喜爱住在茅屋所体验到的那种快乐";而"物质享受"的"真正的幸福"者则有"毫无节制的贪财欲望"。傅立叶针对这两种关于"真正的幸福"的偏执见解,阐述了自己对"真正的幸福"的见解,认为:财富是仅次于健康的主要幸福源泉;十二种情欲都获得满足,人才能获得"真正的幸福";"真正的幸福"与"善"联系在一起。傅立叶指出了在资本主义等社会制度里,人类不会获得"真正的幸福",只有在未来的"和谐制度"下,人类才会获得"真正的幸福"。  相似文献   

10.
《小康》2019,(31)
正幸福在哪里?幸福藏在小城的实力中。一个经济之城,是最直观让人产生幸福感的来源。这是支撑人们安全感、归属感的根基,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在幸福城市中同样适用。没有产业就没有鼓起来的钱袋子,没有物质的殷实就难以实现精神的富足。幸福藏在小城的青山绿水中。抬头仰望,天空碧蓝如洗;低头俯视,河湖清洌可鉴。目之所及是一片"人在城中,城在景中"的城市光影。每一天在街头巷尾的行走,都  相似文献   

11.
从1992年走上思想政治课教师这个岗位起,我常常会想起海子那首《面朝大海,春暖花开》的抒情名篇。这首诗歌以朴素明朗而又隽永清新的语言,拟想了尘世新鲜可爱,充满生机活力的幸福生活,表达了诗人真诚善良的祈愿,愿每一个陌生人在尘世中获得幸福。作为思想政治课教师,我们怎样构建幸福的政治课堂?我们的思想政治课靠什么起飞?  相似文献   

12.
人们常常试图找出幸福的量化指标和客观状况,如统计“幸福指数”之类。其实,在我看来,幸福属于个人的精神世界,每一个人感受的幸福都不相同。孔子最看重的学生颜回“一簟食,一瓢饮,居陋巷,人不堪其苦,回也不改其乐”。孔子认为他虽然穷苦,却是幸福的。古希腊的狄奥根尼无家无室,常年居住在一个木桶中。当亚历山大大帝去见他,问他需要什么帮助时,他唯一的回答是:“请不要遮住我的阳光”。他们都在享受自己的幸福。  相似文献   

13.
幸福是什么     
走过一个又一个城市,总有朋友问 我:你幸福吗?你说幸福是什么?我当 时有点惘然,幸福是一种感觉,抽象而 复杂且很虚幻,一句话断是说不清楚 的……但,在某个夜不能寐的午夜时 分,翻看从前的日记,忽然洞彻了曾经 时光里的微妙心情:初恋时,幸福是一 种无法掩饰的纯粹心醉。结婚后,幸福 是一场不分胜负的智慧角逐。  相似文献   

14.
《小康》2011,(4):64-65
幸福,无疑是今年全国"两会"上最振奋人心,也最令人憧憬的词汇。早在2006年,胡锦涛主席在耶鲁大学演说时,就曾明确提出要"关注人的价值、权益和自由,关注人的生活质量、发展潜能与幸福指数";不久前,温家宝总理在"两会"前与网友交流时,谈及"幸福的标准是什么"时,他指出幸福就是"让人们生活得舒心、安心、放心,对未来有信心"。  相似文献   

15.
一个世纪有多长呢,它仅仅是我们的一个回眸,我们眸中的一片光景,光景之中的那么一点点温情。那一点温情就像平静生活的河面上泛起的浪花,它们是短暂的,且在瞬时即归于平静。它们虽然是波澜不惊的样子,然而在我们的心海里,它们就是令我们一回眸就能看得到的,忘不掉的,恒久地暖着我们心窝的幸福。   每一个人对幸福的感觉都是不同的,人的一生,在不同的生命里程里,对幸福的要求和认识也是变化着的,当您手捧我们这一期杂志的时候,新的世纪已扑面而来,我们把这些您相识或不相识的朋友心中的幸福时光展现给您,不仅仅是想让您和我们一起重温留在旧日里那些幸福的时光,更想告诉您,幸福其实一直就在我们必经的道上等着我们呢,新的世纪刚刚开始,朋友们,我们祝福您:幸福,安康!  相似文献   

16.
尽孝与幸福     
尚伟 《时事报告》2012,(11):45-45
不久前,央视推出的两档节目“幸福是什么”、“最美重阳情”,引起了强烈的社会反响。对“幸福是什么”的回答,反映出当下中国百姓对幸福的多元体验和认知。以“尊老、敬老、爱老”为主题的“最美重阳情”,则唤起了全社会对老年人生存状态的关注和反思。这两个话题,都与民生关系密切。而这二者之间,同样有着内在的关联。对“幸福是什么”的回答,可谓生动而丰富:平静而闲适的生活、学业或事业的进展,年轻人倾情热恋的浪漫、老夫妻白头偕老的温馨……然而,透过各种答案,我们会发现另一个层面的问题:偶尔回家时留恋着舌尖上儿时的味道,却没有亲手为父母做一餐饭菜;四处周游时行囊里满是捕鲜猎奇的收藏,却不曾搀着父母一同旅行;滔滔不绝地煲电话粥时,却想不起给父母一个问候……面对这些现象,我们或许应该追问:幸福的你,尽孝了吗?  相似文献   

17.
在变幻的生活中,我们每个人都渴盼得到幸福。然而幸福到底是什么呢 ?未必人人都能了然,于是常常有人忽略自己拥有的幸福。   其实,在日出日落的更替中,幸福随时都会环绕在你身边:伴着落日的余辉,与恋人牵手走在花丛草地间,畅叙着心中的情感,你是幸福的;捧着一簇康乃馨去医院探望生病的友人,望着那些目光凝重失去健康的人们,你会从那痛楚的眼神中感受到拥有健康的你是幸福的;面对失业的友人,还有那些下岗的人们,知晓他们生活的困顿情形,你不再为自己没有工作而苦恼,在你的感觉里,拥有“饭碗”的你是幸福的;清晨出门,爱…  相似文献   

18.
民生六问     
《小康》2010,(4)
当我们谈论尊严和幸福的时候,要谈些什么?每一个人,无论来自农村,还是生在城市,都希望自己能受到良好的教育,能找到一份理想的工作,都希望自己的收入能稳步提高,都渴求拥有一所自己的房子。每一个人在遭遇疾病缠身、意外事故时,都需要得到救治和保障,这一点不分贫  相似文献   

19.
柯云路 《中国减灾》2011,(5X):17-17
<正>希望朋友们坐车或走路时,观察一下身边的人,你会发现,人人脸上都有病相。什么叫人人脸上都有病相呢?这个人脸上有愁苦,那个人脸上有焦灼,这个人脸上在生气,那个人脸上有嫉妒。他们脸上都有很多可以称之为"病"和"累"的东西。你苦了,就是一副苦相,你这个苦相要维持三十年呢?苦相就成了相貌。  相似文献   

20.
通常最简单的问题其实最难以回答。比如有人问你幸福吗 ?这会使我很为难。因为,幸福是什么 ?一杯佳酿,一件珍藏,一段情缘,抑或花好月圆、地老天荒 ?平淡的生活中,我只是觉得,看到身边熟人的生活,各有各的乐趣,我还不至于特别的羡慕;看到他们的烦恼,却庆幸自己还没有觉得真的有必要烦恼,就觉得自己已经很幸福了。幸福真的是一件很庸常的事情,由细水长流的日子点点滴滴地汇集在我们记忆的长河里。如果我们曾经有过惊心动魄、刻骨铭心的幸福,那一定是因为我们已经期待了太久而得到的太少的缘故。   我的生命,在过去的 20世纪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