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道德修养,是指人们为了培养良好的道德品质而进行的自我教育、自我改造、自我完善的过程。领导干部的道德修养,是领导者自觉按照共产主义道德、社会主义道德原则和规范以及领导干部道德规范,进行自我教育、自我提高的涵养锻炼,是领导干部养成高尚品德和情操,达到高尚境界的重要途径。但有极少数党员干部视道德修养为“细节问题”、”小事一桩”,放松了思想改造,思想道德滑坡。一些领导干部沦为腐败分子,大都是从道德品质上出问题开始的。因此,学习贯彻党章,领导干部一定要把加强道德修养作为一个重点,坚持不懈地抓下去。  相似文献   

2.
江泽民同忐指出:依法治国还要是以德治国,因为德治不仅有法治不可替代的作用,而且为法治的实践提供了不可缺少的理论根基和文化氛围。在重视党员干部作风建设、法制教育的同时,重视道德修养的培养,对党风建设有着治本性的作用。所谓道德修养,主要是个人在道德意识和道德行为方面,自觉按照一定社会或阶级的道德要求所进行的自我锻炼、自我改造和自我提高等行为过程,以及经过这种  相似文献   

3.
“慎独”是中国古代儒者所倡导的一种道德修养方法和道德修养境界。其含义是指个人在独处的时间和场合要谨慎小心,要自觉遵守道德原则和道德规范,推而广之,就是指人们在任何时间、任何场合、任何情况下,无需外来监督和任何强制而习以为常地遵守道德规范,不做任何违背仁德的坏事。应该说,“慎独”对于每个人来说都是必须的,但领导干部比一般群众更需要。其原因可以从两个方面来分析。首先,从理论层面看,这是由领导干部的社会地位和工作性质所决定的。现在,我们党是一个有5700多万名党员,40多万名县(处)级以上领导干部、几…  相似文献   

4.
柏斌  普青山 《创造》2002,(2):35-36
防止和治理腐败,加强廉政建设,需要建立一套完整的监督制度及机制。目前,在对党员领导干部的监督机制尚需健全,监督乏力现象依然存在的情况下,强调个人道德自律尤为必要。即使监督机制健全,领导干部处于无人监督的机会还是存在的,而送礼行贿也多是在这种情况下进行的。一个人如果没有坚强的意志和良好的个人道德修养,就难以自持。因此,党员领导干部必须做到“慎独”。慎独,方能立德。“慎独”是一种道德修养方式,说是在闲居独处无人监督时,更需谨慎从事,自觉遵守各种道德准则。古人说:“莫见乎隐,莫显乎微。故君子慎其独也。…  相似文献   

5.
唐金良 《湖湘论坛》2001,14(2):21-22
在加快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和扩大对外开放的形势下,深入探讨领导干部的道德修养问题,对于进一步搞好党的建设,提高领导干部的思想道德素质和拒腐防变能力,促进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顺利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一、领导干部道德修养的紧迫性   马克思主义告诉我们,领导干部要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和远大理想,就必须加强道德修养。当前,领导干部的道德修养总的讲是好的,受到了人民群众的赞扬。但也不能否认,有的领导干部道德修养存在着严重的偏差,应引起我们的高度警惕。   1、高尚的共产主义道德要求与腐朽没落的…  相似文献   

6.
领导干部廉洁自律是领导者应有的思想政治修养。从1993年中纪委二次会议把领导干部廉洁自律作为反腐败三项任务之首后,领导干部廉洁自律这个自觉的道德修养,便成为自我认识,自我提高,自我约束的防范措施。中央从反腐败斗争的实际需要出发,有目的有针对性地对领导干部提出了自律要求,把廉洁自律逐步纳入了制度化、法制化的轨道。领导干部廉洁自律,除在组织上严格管理严格监督外,领导干部个人世界观的改造,克服不健康的心理障碍也是一个重要方面。大量事实告诉我们,一个领导干部的腐败往往是忽视道德修养,放弃严格自律的结果,…  相似文献   

7.
王京凯 《前进》2014,(10):59-59
据统计,自党的十八大以来,先后有40多名省部级领导干部落马。德之不厚,行将不远,追根溯源还是领导干部自身道德修养不过关、素质不够硬使然。作为领导干部,要把加强自身道德修养作为一门重要的人生必修课,把执政为民作为加强道德修养的核心主题,以“三严三实”的标准严格要求自己,多为改革发展做实事,多为基层解难题,多为群众办好事,在提高自我道德修养的同时提升群众的“幸福指数”。  相似文献   

8.
一、领导干部应有的道德修养□刘玉祥领导干部要有良好的职业修养从政之道领导干部的道德修养有着强烈的道德感染力。它犹如一面镜子,人民群众往往透过这面镜子来评判党和政府的形象。作为人民的公仆,领导干部理应在道德修养方面作出表率,做到嘴不歪,耳不偏,眼不斜,...  相似文献   

9.
古人曰:“聪察强毅之谓才.正直中和之谓德”。德是指人们的人格、品行、道德修养.胡主席在十七大报告中明确要求全党同志特别是领导干部都要讲党性、重品行、作表率:党在考察任用干部时,强调“德、勤、能、绩、体”五个方面,“德”始终排在首位:爱因斯坦曾经说过:“一切人类价值的基础是道德。“这说明在当今社会“德”对我们每个人、每名官、每个群众乃至整个社会都至关重要。  相似文献   

10.
知难而进     
领导干部修养包括多方面的内容.就思想、道德和精神修养而言,用一句传统的话来说就叫“养气”。当代领导干部应该汲取古代“养气”学说中有价值的成份.从“养气”入手,自觉加强道德修养.不断提高精神境界。  相似文献   

11.
赵红 《青年论坛》2002,(2):52-53
所谓道德修养 ,主要是指人们在道德品质、道德情感、道德意志、道德习惯等方面进行的自觉的自我改造、自我陶冶、自我锻炼和自我培养的功夫。一种道德能否真正掌握社会 ,主要在于它最终是否转化为社会成员自觉的道德修养。  相似文献   

12.
2009年5月26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上海市委书记俞正声同志带头作了“忠诚、敬业、道德、廉洁”系列讲座的第一讲,主题是“加强领导干部党性修养,树立和弘扬优良作风”。按照计划,我今天讲第二讲,主要讲两个方面的问题:一是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的形势问题;二是重点讲一下领导干部自觉筑牢拒腐防变思想防线的问题。  相似文献   

13.
潘春华 《群众》2014,(12):88-88
古人云:“百行德为首,德为官之魂”。领导干部的“德”看似无形,却力量无穷。综观焦裕禄、沈浩、杨善洲等有形的正能量,他们所坚守的精神家园、诠释的道德内涵,对社会文明风尚和道德建设起着示范和引领作用。领导干部应从以下四个方面着手,常修为政之德。  相似文献   

14.
权力道德是领导干部职业道德的核心内容;权力道德修养是领导干部道德修养的首要课题。因此,明确新形势下强化领导干部权力道德修养的基本途径,对于提高领导干部的道德素质,必要且重要。  相似文献   

15.
道德与法律不一样,不能靠强制的力量来实行。道德的养成主要靠人们的自觉追求。领导干部的道德情操对全社会有着重要的示范和导向作用。要按照德才兼备、以德为先的要求,带头讲党性、重品行、作表率。要以学立德。学习是加强道德修养的基本方法。  相似文献   

16.
三、银川市解决领导干部“下难”问题的实践和经验。银川市委历来重视领导干部“下难”的问题。特别是自2001年以来,按照江泽民同志提出的:“加快干部制度改革步伐,扩大民主、完善考核、推进交流、加强监督,使优秀人才脱颖而出,尤其要在干部能上能下方面取得明显进展”的要求精神,在解决领导干部“下难”问题上,积极进行了有益的探索和大胆的尝试,取得了一些进展。  相似文献   

17.
生态道德与以德治环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环境保护是我国的一项基本国策 ,解决环境问题不仅有赖于科技、政策和法律 ,而且要依靠道德的力量 ,即“以德治环境”。环境保护需要道德力量支持 ,我国国民生态道德意识薄弱有种种表现 ,“以德治环境”关键在于提高领导干部的生态道德修养。为此 ,应改革干部教育和培训的内容 ;树立正确的利益观 ;建立健全环境保护的制度保障机制 ,增强领导干部践行生态道德的自觉性。  相似文献   

18.
古往今来,凡有作为者,都把个人道德修养和提高社会道德水平看成是治国安邦的基础。儒家倡导“身修尔后家齐,家齐尔后国治,国治尔后平天下”。墨家认为,加强“德”的修养,是人生所必须。古人常说的“德不厚者不可使民”,都说明为官者如果没有良好的道德素养,就没有资格领导、管理百姓。我们党是“三个代表”的忠实实践者,党的领导干部思想道德状况如何,对搞好党的建设和实现宏伟目标至关重要。作为领导者来说,良好的道德,高尚的情操,不仅关系到自身的成长,也影响到领导者的权威。所以,做一个让民放心、称心的“官”,必须打好…  相似文献   

19.
梁建才 《群众》2009,(12):68-69
党的十七届四中全会提出,要“坚持德才兼备、以德为先用人标准”。在党的全会文件中鲜明地强调“以德为先”,表明了党在新形势下对干部的新要求。广大干部尤其是领导干部要按照这一要求,把执政道德建设放在“为先”位置,切实抓紧抓好。  相似文献   

20.
党的十四届六中全会《决议》强调:“共产党员要在全社会发挥表率作用,党的领导干部要在全党发挥表率作用。”加强党员道德建设就是实施这一新要求的重要举措,它既是搞好精神文明建设和社会主义道德建设的关键;又是社会主义道德建设这个系统工程中的高层次工程。加强党员道德建设为什么说是社会主义道德建设的高层次工程?这主要是由党员道德建设的基本特点所决定的。其一,对象的素质高。党员道德建设与社会主义道德建设对象的素质不同:后者是社会的一般成员或全体公民;前者是社会的先进分子,即党章现定的:”叫。国共产党党员是中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