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李冰 《中国法律》2006,(3):35-36,96-100
对刑满释放人员给予必要的帮扶救助是世界各国预防和减少重新违法犯罪的措施之一,有些国家还制定出台法律、法规和保护性政策,鼓励和促进刑满释放人员就业,为他们回归社会後走入正途创造条件。过渡性的安置、帮教是我国对刑满释放、解除劳教人员实行的帮扶救助政策。这项政策在实践中形成了具有中国特色的帮扶救助制度。  相似文献   

2.
李冰 《中国司法》2006,(7):77-79
对刑满释放人员给予必要的帮扶救助是世界各国预防和减少重新违法犯罪的措施之一,有些国家还制定出台法津、法规和保护性政策,鼓励和促进刑满释放人员就业,为他们回归社会后走入正途创造条件。过渡性的安置、帮教是我国对刑满释放、解除劳教人员实行的帮扶救助政策,这项政策随着社会和经济发展,不断调整完善,并在实践中形成了具有中国特色的帮扶救助制度。一、我国在不同的经济发展时期对刑满释放、解除劳教人员实行不同的安置政策建国初期,社会经济不发达,各项工作处于起步阶段,当时政治犯、流氓犯多,为了确保年轻的共和国政治稳定和社会安…  相似文献   

3.
数据库     
《中国司法》2014,(5):94-94
正2013年,全国各级安置帮教机构共衔接刑满释放人员60余万人,其中安置54万人,安置率为90%;帮教57.6万人,帮教率为96%。为帮助刑满释放人员顺利回归社会,各级安置帮教机构积极协调有关部门,为刑满释放人员落实社会保障和就业救助政策。协调人社部门,将符合城乡低保、农村"五保"政策的刑满释放人员,及时纳入保障范围,落实保障待遇;对不符合城乡低保、农村"五保"条件生活困难的刑满释放人员,采取临时救助措施,给予必要帮扶。2013年,全国共有21571名刑满释放人员获得一次性救济。协调财政、税务等部门,对  相似文献   

4.
近年来,宁夏回族自治区各级司法行政机关坚持以需求为导向,用好用实刑满释放人员帮扶救助政策,切实解决刑满释放人员实际困难,有效促进了刑满释放人员顺利回归社会。建立协同联动机制,形成工作合力加强组织保障。  相似文献   

5.
正做好刑满释放人员救助管理工作,是推进平安中国建设的重要方面,是预防和减少重新违法犯罪、维护社会和谐稳定的基础性工作。为认真贯彻落实司法部关于深化司法行政体制改革的意见,推进刑满释放人员救助管理改革,了解掌握第一手资料,增强改革的针对性和科学性,司法部基层工作指导司围绕刑满释放人员过渡性安置基地建设和无缝衔接工作中的重点和难点问题,于近期到安徽、江西两省进行了专题调研。现将调研情况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6.
江苏省东海县司法局积极探索安置帮教社会化帮扶新模式,于2010年创建安置帮教志愿者协会,通过协会加强对刑满释放人员的社会化帮扶,努力增添安置帮教工作新助力,最大限度减少刑满释放人员重新犯罪。通过安置帮教志愿者协会开展帮扶救助,实现企业安置166人,免费技能培训238人,自主创业帮扶26人,投入帮扶资金34万元;实现社会...  相似文献   

7.
正最近,湖南省举办"情暖高墙关爱孩子"联合帮扶工作启动仪式,湖南省综治办、司法厅、民政厅等14个部门联合下发《关于开展"情暖高墙关爱孩子"联合帮扶工作的意见》。《意见》要求,对确需帮扶救助的对象,要通过及时给予救助资金、落实医保政策、实施医疗救助、公益性职业技能培训等方式开展帮扶;要建立服刑、强制隔离戒毒人员未成  相似文献   

8.
为确保刑满释放人员安置帮教工作实现规范化,山西省绛县司法局针对实际情况,积极探索,多管齐下,建立完善了信息掌控、部门衔接、环境包容、安置帮扶及长效工作机制,帮助刑满释放人员顺利回归社会。一、以"三清"为重点,完善刑满释放人员信息掌控机制为了切实掌握刑满释放人员的第一手资料,绛县司法局以底子清、问题清、困难清"三清"为重点,由县安置帮扶办牵头,各乡镇安置帮扶工作站参与,组织专门力量,在全县范围内开展  相似文献   

9.
刑释人员的重新犯罪是危害社会治安、影响社会稳定的重要因素。监狱在对罪犯改造质量评估的工作中,要重点考察罪犯的重新犯罪问题,较为科学地预测罪犯刑满释放后重新犯罪的可能性,为安置帮教、社区矫正等工作提出有针对性的保护建议,同时,社会相关部门应根据监狱提供的预测结果,做好相应的衔接管控、帮教救助等工作,有利预防和减少刑释人员的重新犯罪,推进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建设。  相似文献   

10.
韩琦 《人民调解》2020,(1):53-54
近年来,河南省开封市司法局把刑满释放人员过渡性安置帮教基地建设作为提升安置帮教工作的切入点和着力点,依托社会资源,不断创新工作载体,加强与安置帮教成员单位协作,努力解决刑满释放人员回归初期安身立业问题,切实提升刑满释放人员安置帮扶能力。目前,全市共建立各级安置帮教工作领导小组110个、帮教小组2518个,创建过渡性安置帮教基地9个。  相似文献   

11.
服刑在教人员未成年子女是受犯罪影响最大的群体之一,对服刑在教人员未成年子女进行社会支持不仅是一个社会救助或者预防犯罪的问题,更是一个社会公正公平的问题。本文以安徽省合肥市为例,采取系统抽样进行问卷调查,共发放问卷450份,就他们的的生活、学习、思想动态等方面进行了详细调查,以调查数据为依据分析了服刑在教人员未成年子女的生存现状和存在的问题,最后从完善国家监护制度、注重基层组织、推动监狱、劳教场所开展工作、建立社会关爱体系和实践多种救助方式五个方面探讨了服刑在教人员未成年子女的社会救助政策。  相似文献   

12.
“高复吸、低操守”的问题一直是困扰戒毒领域工作的难题。据有关资料显示,戒毒人员在其回归社会的三个月至一年时间里是复吸的高危期。如何做好这个过渡期的帮扶救助,帮助戒毒人员重新建立有效地社会、家庭支持系统,使其尽快融入社会,不仅是巩固戒毒成果、贯彻落实降低戒毒人员“复吸率”首要标准的客观需要,  相似文献   

13.
史靖宇 《人民调解》2012,(10):23-23
这是一封刑满释放人员饱含深情的来信,司法局工作人员进行了整理。从他的字里行间我们感受到特殊人群生存的艰辛和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同时也感受到安置帮教工作者肩上使命的重大和光荣,感受到社会企业安置帮扶刑释解教人员的慈善义举和社会公益心。  相似文献   

14.
支出型贫困提供了一种从家庭收入和支出两个维度看待贫困的新型视角。因病支出型贫困是支出型贫困的核心内容,直接影响着扶贫政策的实施效果。论文基于因病致贫研究、支出型贫困研究以及各地因病支出型贫困社会救助政策文件,提出了4种因病支出型贫困的界定方法;并利用2014年中国家庭追踪调查数据,计算了不同界定方法下,中国因病支出型贫困的发生率及其家庭特征。结果发现,在当前主流因病支出型贫困社会救助政策的界定方法下,我国因病支出型贫困发生率和致贫率较高。因病支出型贫困户主要是收入低、自付医疗费用高、存款少、欠债多、家庭资产少且面临较多困难的家庭,需要公共政策的支持。论文模拟测算显示,因病支出型贫困生活救助效果优于医疗救助效果,不设救助起付线的救助效果优于设置救助起付线的救助效果。但是,因病支出型贫困社会救助政策对救助资金需求极高,超出了当前社会救助制度的筹资能力。论文建议,因病支出型贫困社会救助政策应定位于保大病,以医疗救助为主体,并设置一定的起付线;应以基本医疗保险制度为主体化解因病支出型贫困风险,应多渠道筹集资金;应提高低保制度瞄准效率以更高效、公平地利用社会救助资金化解因病支出型贫困风险。  相似文献   

15.
支出型贫困提供了一种从家庭收入和支出两个维度看待贫困的新型视角。因病支出型贫困是支出型贫困的核心内容,直接影响着扶贫政策的实施效果。论文基于因病致贫研究、支出型贫困研究以及各地因病支出型贫困社会救助政策文件,提出了4种因病支出型贫困的界定方法;并利用2014年中国家庭追踪调查数据,计算了不同界定方法下,中国因病支出型贫困的发生率及其家庭特征。结果发现,在当前主流因病支出型贫困社会救助政策的界定方法下,我国因病支出型贫困发生率和致贫率较高。因病支出型贫困户主要是收入低、自付医疗费用高、存款少、欠债多、家庭资产少且面临较多困难的家庭,需要公共政策的支持。论文模拟测算显示,因病支出型贫困生活救助效果优于医疗救助效果,不设救助起付线的救助效果优于设置救助起付线的救助效果。但是,因病支出型贫困社会救助政策对救助资金需求极高,超出了当前社会救助制度的筹资能力。论文建议,因病支出型贫困社会救助政策应定位于保大病,以医疗救助为主体,并设置一定的起付线;应以基本医疗保险制度为主体化解因病支出型贫困风险,应多渠道筹集资金;应提高低保制度瞄准效率以更高效、公平地利用社会救助资金化解因病支出型贫困风险。  相似文献   

16.
时事点击     
《江淮法治》2014,(9):7-7
社会救助暂行办法5月1日正式实施 5月1日,《社会救助暂行办法》正式实施。《办法》规定,国家建立疾病应急救助制度,对需要急救但身份不明或者无力支付急救费用的急重危伤病患者给予救助。符合规定的急救费心南疾病应急救助基金支付。最低生活保障、特困人员供养、医疗救助、教育救助、住房救助、就业救助和临时救助……《办法》推行“一揽子计划”,对上述内容分别设专章予以规范。  相似文献   

17.
对流浪乞讨人员的新的救助管理模式在实际运作中存在很多的困境,其中尤为突出的是关于对流浪乞讨人员的甄别工作。这是救助管理的前提,也是救助管理发挥良好社会效果的基础。本文旨在探讨我国目前在流浪乞讨人员甄别过程中的困境和原因分析,试图提出有效的解决途径。  相似文献   

18.
《人民调解》2009,(7):4-5
安置帮教是我们党和政府针对刑满释放、解除劳教人员而建立起来的一项管理、教育、帮扶、救助制度。按照政府主导下的就业市场化、帮教社会化、管理信息化、工作职责制度化的要求,为建立和完善教育、改造、帮教、安置相互衔接、相互配合的工作机制.最大限度地预防和减少刑释解教人员重新违法犯罪.各成员单位开展安置帮教工作职责如下:  相似文献   

19.
刑满释放人员由于自身服刑经历以及社会环境等原因在就业上存在着更大的压力.由于我国东西部发展的不平衡性,反映到我国东西部不同地区刑满释放人员就业的现状以及所面临的困难具有差异性.本文运用统计分析的方法,对相关差异的调查研究表明,在当前就业形势下,不同地区刑满释放人员的就业在诸多方面存在着差异,需要通过立法、安置渠道、就业政策等方面予以支持.  相似文献   

20.
谈法律援助与社会救助的区别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郭婕 《中国司法》2008,(5):64-68
由民政部负责起草的《社会救助法(草案)》将“法律援助”作为“专项救助”的一部分,与“医疗救助”、“司法救助”等一起被纳入了该法的调整范围。笔者认为,这种做法是欠考虑的,甚或是错误的,法律援助不应该被纳入到社会救助法的立法调整范畴。笔者现拟从社会救助和法律援助的概念、体制机制、立法政策渊源、实践活动等探讨以下二者的区别: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