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把黑龙江省建成亚洲最大的绿色食品生产加工基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赫修贵 《世纪桥》2009,(5):54-56
将黑龙江省建成亚洲最大绿色食品生产加工基地是实现黑龙江省经济跨越式发展的必然选择,意义重大。目前黑龙江省已经是中国最大的绿色食品生产加工大省,目标定位应该是将其建成亚洲最大的绿色食品生产加工基地,黑龙江省具备建成亚洲最大绿色食品生产加工基地的现实与可能条件。今后要进一步加强绿色食品基地建设,扩大绿色食品种类,加大扶持力度,强化管理,加强监督,实施大船大帆战略。促进绿色食品生产加工业的发展。  相似文献   

2.
张晓萍  丁晓辉 《奋斗》2008,(10):43-45
坐落在松嫩平原腹地的齐齐哈尔市,是我国重要的商品粮基地和畜牧业基地。齐齐哈尔地处世界三大黑土带之一,贯穿全境的嫩江是全国未被污染的内江之一,土壤、水和空气质量优良,有2个县通过国家级生态示范区验收,5个县(市)初步建成了跨县域的生态示范区,拜泉县获国际生态工程一等奖,被联合国工发组织确认为绿色食品原料生产基地。2002年,齐齐哈尔市被国家权威机构命名为“中国绿色食品之都”,成为全国唯一摘取这一桂冠的城市。  相似文献   

3.
6月13日至15日,兵团工会分别在农十二师三坪农场、西山农牧场和五一农场举办了兵团工会职工庭院经济绿色食品示范基地建设技术短训班。兵团的庭院经济要想有新的发展,必须上规模,改变产品结构,提升产品档次。因此,今年兵团工会投资30万元,在农十二师三坪农场、西山农牧场、五一农场分别建设绿色养鸡生产示范基地、绿色蔬菜生产示范基地、绿色猪  相似文献   

4.
张希良 《奋斗》2005,(7):30-31
大力发展绿色食品,黑龙江省具有得天独厚的优势。今后一个时期的总体目标就是进一步发挥优势,尽快把黑龙江省建设成为全国最大、世界知名的绿色食品生产基地和加工基地。  相似文献   

5.
为了保障人民的身心健康,促进资源、环境的可持续利用和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我国从1990年起开始实施绿色食品工程,哈尔滨市是最早发展绿色食品产业的城市之一。经过20多年的发展,哈尔滨市绿色食品的生产规模、认证产品数、加工产品产量及销售收入均居全国副省级城市前列。发展绿色食品产业对哈尔滨市经济持续健康发展具有重要作用,特别是对哈尔滨市经济结构调整具有巨大的推动作用。  相似文献   

6.
李旭 《奋斗》2014,(12):33-34
《黑龙江省绿色食品产业发展纲要》明确提出了今后一个时期全省绿色食品产业的战略重点和发展方向:即集中建设绿色食品水稻、玉米、大豆、马铃薯、乳制品、肉类、山特和甜菜八大加工产业。绿色食品加工与其他产品加工有明显区别,它必须是绿色食品生产基地"产出来"的产品加工。因此,构建"八大"加工产业,必须要有高标准、高质量的基地作保障。  相似文献   

7.
绿色食品是21世纪的主导食品,蔬菜是绿色食品的重要组成部分。为确保市民能吃上“安全”的高品质蔬菜,长春市政府决定全面启动“绿色食品蔬菜工程”,这是造福于市民的重要举措。本文认为,从长春市的实际出发,加强“绿色食品蔬菜工程”建设,除了政府重视外,首先要把好生产关,要抓好清水灌溉;施用有机肥料;大力推广生物农药;加强蔬菜的农药残留量的检测;加大科技投入,建立研究机构;加大资金投入,建立风险基金制;注意防止流通过程中的污染;加大组织领导和工作的力度等关键环节。力争在2005年前实现蔬菜无公害栽培的宏伟目标。  相似文献   

8.
朱佳宁 《奋斗》2011,(12):28-29
我省粮食生产已实现八年连增,总产量和商品量均跃居全国首位。今年,全省在大力提高粮食产能的同时,全面推进绿色食品产业发展,启动实施了以市场体系建设、基地提档升级、加工企业“绿色率”和质量监管创新为主要内容的绿色食品“四大工程”建设专项行动,以工程建设为载体,采取超常规措施,加快促进绿色食品原料大省向加工强省跨越,在绿色食品产业快速发展的同时,有效提升了农产品质量安全水平。  相似文献   

9.
许应 《支部生活》2005,(3):41-41
现在绿色食品市场成为了一块诱人的蛋糕,许多商家为了迎合消费者的心理,无绿色食品标志和产品批号却赫然冠以“绿色”,因此,广大消费者在选购绿色食品时应注意以下几点:  相似文献   

10.
蔡苏文 《发展论坛》2003,(12):79-80
当今社会,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具有促进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特征的绿色食品已逐渐成为人们消费的首选。农业作为提供基本生活消费品的产业,必须适应市场需求结构的变化,加快推进农业绿色食品生产的步伐。一、加快农业绿色食品生产的必要性绿色农业是指在农业种植中不使用化肥和杀虫剂等合成化学制品的农业,绿色食品则是以绿色农业种植作物为原料加工的各种食品。从质量和安全看,“绿色食品”更高于“无公害食品”,它是“无公害食品”质量的深层递增。具体地说,“绿色食品”是指按照特定生产方式生产,并经专门机构认定、许可使用“绿色…  相似文献   

11.
朱佳宁 《奋斗》2010,(8):18-19
2010年是中国绿色食品开创20周年,也是我省大规模开发绿色食品10周年。绿色食品产业发展进入了一个关键的历史时期。如何巩固和扩大成果,谋划今后十年乃至更长一个时期的发展,加快绿色食品强省建设,是我们面临的一项重大课题。  相似文献   

12.
韩玉龙 《奋斗》2008,(2):35-36
鸿源米业有限公司坐落于桦南县,是黑龙江省绿色食品骨干加工企业。目前,该公司有效使用绿色食品标志的产品4个,有效使用有机食品标志的产品1个。几年来,他们大力发展产业化经营,不断建立健全利益联结机制。通过“公司+协会+研究所+基地+农户”的形式,把企业和基地及农户等各个产业链条和环节有机地联系在一起,  相似文献   

13.
近年来,南川市以提高农产品质量安全水平和效益为核心,从抓好“八大体系”建设入手,坚持大力发展无公害农产品,稳步发展绿色食品,适度发展有机食品的思路,全力打造重庆最大的无公害农产品生产基地。在具体措施上,突出抓了“八大体系”建设:  相似文献   

14.
我国加入 WTO后 ,在国际贸易的关税壁垒逐渐取消的同时 ,技术性贸易壁垒、卫生及动植物检疫措施将成为各国保护贸易和产业的重要手段。解决食品的安全与质量问题 ,突破各国的“绿色技术壁垒”,应针对目前出口贸易中存在的问题 ,采取各种措施 ,大力发展绿色食品 ,提高产品的国际竞争力 ,使绿色食品成为我国农产品打破“绿色技术壁垒”、扩大出口的新兴的主导力量。  相似文献   

15.
黑龙江省发展有机食品调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韩玉龙  于铭  李钢 《奋斗》2010,(4):50-52
<正>一、我省有机农业和有机食品发展现状上世纪90年代末,我省开始发展有机食品。自2000年省委、省政府确立"打绿色牌,走特色路"发展战略以来,有机食品作为绿色食品产业的组成部分,发展速度加快,规模不断扩大。——建成了一批有机食品生产基地。近年来,我省坚持政府推动、龙头企业带动,并以小区域、规模化为主体,突出优势产业和易控品种,促进了有机食品基地健康发展。截至2009年底,经国家认  相似文献   

16.
绿色食品生产代表着未来食品的发展方向,是实现农业可持续发展的有效途径。伊犁州具有典型的绿洲特色,其资源状况就新疆范围来说是独具特色,很有竞争优势。但从目前伊犁州的农业发展状况来看,在很大程度上仍沿用传统的农业生产方式,不仅效益低下,还对生态环境产生了不良的影响。本文通过对伊犁州优势资源和客观条件及发展绿色食品中存在问题的分析,提出了伊犁州实施绿色食品战略的对策。  相似文献   

17.
《当代党员》2006,(5):10-11
2004年底,重庆市汀来绿色食品开发有限公司一次又一次地接待着两个人:奉节县康乐镇铁佛村已“退居山林”的老支书周友德和现任年轻支书刘其军。他们对公司董事长汪丽平恳切地说:“到我们那里建基地吧,尽管我们条件差,但村里一定积极配合,保证完成你们公司的生产任务!”  相似文献   

18.
孟庆杰 《奋斗》2003,(8):23-23,31
近几年来,铁力市委、市政府按照省委提出的“打绿色牌、走特色路”的要求,实施生态经济战略,围绕农业和农村经济结构的战略性调整,把绿色食品产业开发作为一项重点产业来抓。目前,全市绿色食品产业已初步形成了发展氛围全民化、基地建设规范化、生产方式科技化、产业经营集团化、市场开发品牌化的强劲发展态势。  相似文献   

19.
詹艳 《理论导报》2014,(12):32-33
本文从中国消费者和绿色食品企业的局限性进行分析,发现很多消费者对绿色食品的内涵缺乏准确和全面的了解,企业的产品、销售渠道和营销传播手段也都存在着问题。要使我国绿色食品产业得到持续发展,必须改变消费者的消费观念和消费习惯,并能快速有效地把消费者喜欢的绿色食品送到消费者身边,以拉动和推动消费者的绿色消费。  相似文献   

20.
张希良 《奋斗》2006,(9):30-32
我省建设绿色食品产业强省的势头强劲,运行良好,但也存在一些亟待解决的问题。 一、绿色食品产业已成为我省继石化、装备制造、医药、能源和森工之后的第六大产业 上世纪90年代初,我省在全国率先开发绿色食品。10几年来,特别是最近几年,省委、省政府坚持实施“打绿色牌,走特色路”的发展战略,全省绿色食品产业开发出现了超常规、跨越式发展局面。2005年,全省绿色食品种植面积发展到3490万亩,有机食品面积发展到181万亩,绿色畜禽饲养量1286万头(只),生产总量1581.2万吨,总产值498.2亿元,分别比1999年增长10.8倍、5.2倍、3.3倍、14.4倍和13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