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杜保国 《奋斗》2007,(2):50-51
黑龙江省农村劳动力转移面临许多难点与问题,主要是农业内部对劳动力转移的推动力较小。农业外部对劳动力的拉力较弱,职业技能培训与劳动力资源开发的矛盾突出,劳务中介组织的发育与农村劳动力大规模转移的要求不相适应,农村基础教育体制以及农民文化素质等方面不利于农村劳动力资源的开发。因此,加强农村劳动力转移工作,必须努力拓展打工领域,做大做强打工经济。  相似文献   

2.
周向军 《共产党人》2009,(23):23-24
从11月起,中宁县整合县、乡、村三级培训资源,充分利用县党校、乡为民服务中心、村便民服务站和农村党员干部现代远程教育体系,计划全方位、多层次的培训农民6.5万人。在培训内容上,“农民科技之星”培训分农业实用技术和优势特色产业、普及性引导性、科技示范户、农民技术员和农业行业工种职业资格、农民中专学历教育以及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六个方面。  相似文献   

3.
农村劳动力转移工程是一项系统工程,工作量大、涉及面广.在浙江省长兴县农村劳动力转移工程中,政府、农民、企业、培训机构、劳动力市场中介等组织都成为推进劳动力转移的重要主体,其中地方政府的作用是具有主导性的,包括县乡两级政府及其相关部门发挥着组织领导、制度创新、提供资金、检查监督、协调沟通等主导性的角色;各行政村级组织则以调查摸底、宣传发动、协助政府为己任;广大农民是农村劳动力转移工程的对象,正是他们的积极主动的参与培训和及时转移就业使得农村劳动力转移工程得以顺利推进;各类培训机构则成为农村劳动力就业能力得以提升和实现转移的"起点站",分布在城乡的劳动力市场和职业介绍所则是农村劳动力转移的"中转站",企业等用人单位,尤其是不断提供大量就业岗位的民营企业成为接纳农村剩余劳动力的"终点站".长兴经验表明,农村劳动力转移需要以经济发展为基础,以市场机制为导向,逐步构建起政府主导下的农村劳动力转移合作治理机制,实现政府、农民和社会组织之间的合作互动.  相似文献   

4.
红河州各级农民教育培训机构以培养新农民、服务新农村为己任,采取多渠道、多形式、多层次开展农村实用人才培训。仅2007年,就编印教材4.8万多本,发放资料7.2万份,培训内容300余项,办班3000多期,共完成学历教育、绿色证书培训、劳动力转移技能培训、新型农民培训、科技入户培训、示范场培训、一事一训等共计39.3万多人次,为提高农村实用人才科技素质作出了贡献。  相似文献   

5.
信息窗     
《天津支部生活》2006,(3):58-59
15件实事推进新农村建设 为加快发展农业和农村经济,扎实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农业部决定2006年为农民办15件实事。其中包括:1.为1亿农户提供测土配方施肥服务。2.培育20万农业科技示范户。示范户农产品产量和综合收入比前3年平均水平增长10%以上,示范户单位农产品产量节本100k以上。3.以农村劳动力输出大省、产粮大省、革命老区、贫困地区为重点,实现300万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4.培养10万名农村实用人才。  相似文献   

6.
新农村建设需要新农民。近年来,互助县通过“阳光工程”、“农村实用人才培训工程”等各类培训活动,培养和造就了一大批有文化、懂技术、懂经营和会管理的新型农民。他们在市场经济的洗礼中迅速成长。成为互助新农村建设的“排头兵”和“领头雁”.引领着土乡新农村建设前进的步伐。  相似文献   

7.
解决“三农”问题的基本途径之一是以减少农民来富裕农民,要实现这一目标就要大力发展职业技能培训和职业教育。促进农村富余劳动力向非农产业转移是贵州解决“三农”问题、建设生态文明的必然选择。解决“三农”问题是全省工作的重中之重,而解决贵州“三农”问题的核心是如何解决农民的脱贫致富问题。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实践表明,解决“三农”问题的基本途径之一是以减少农民来富裕农民,基本办法是在贯彻好计划生育基本国策的同时,  相似文献   

8.
河南省荥阳市探索并实践的“三张订单”模式,是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就业培训的重要制度创新,其对解决“三农”问题、维护社会稳定、促进社会和谐有重要意义。该模式在实践中的成功表明: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就业培训需要找到教育培训机构、企业和农民利益的结合点;需要因地制宜,勇于创新;需要充分发挥政府、企业、培训机构、劳动力市场中介、公民个人等社会组织和行为者各自资源、知识、技术等的优势,实现协同治理。  相似文献   

9.
李迎秋  孙剑 《新长征》2012,(5):55-55
为进一步发挥农村实用人才的农业科技示范作用,引领带动更多农民致富,通榆县启动实施了“双培、双带、双联”工程,从提升素质、促进致富和发挥作用三个方面。  相似文献   

10.
宁夏今后一个时期的扶贫开发工作,要突出抓好“三个重点”,即以推进“千村扶贫开发工程”为切入点,大力实施整村推进,努力改善贫困地区的生产生活条件;以强化农村劳动力各类培训为切入点,坚持以培训促转移,以转移带培训,进一步加大南部山区劳动力转移力度;以促进种草养畜、马铃薯以及菌草、小杂粮等特色产业发展为切入点,加大产业扶贫力度,努力增加贫困农民收入。  相似文献   

11.
袁洪 《当代党员》2007,(10):8-9
近年来,重庆市大力推进城镇化、工业化和农业产业化,加快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步伐,取得了明显成效。截至2006年底,全市累计转移农村富余劳动力706.3万人,其中一半以上转移到市外务工经商,达361.5万人;市内转移344.8万人,占48.8%。  相似文献   

12.
平罗县是宁夏的农业大县。近年来,平罗县深入推进人才强县,把农村人力资源开发作为科技兴农、人才强农的重大战略,积极创新新型职业农民培训载体、用才形式、服务管理和成长机制,打造新型职业农民培养的平罗模式,为农业现代化和农村经济社会发展提供坚实人才基础和保障。一、平罗县培育壮大新型职业农民队伍的有益探索现代农业持续推进,农村经济社会不断发展,说到底,关键在人才,特别是要有一支高素质的新型职业农  相似文献   

13.
高占国 《奋斗》2006,(9):14-15
近年来,黑龙江省把农村劳动力转移作为增加农民收入,缓解“三农”问题,推动城乡统筹发展的重要措施,制定出台了一系列配套政策,农村劳动力转移取得了显著成绩。2005年。全省共转移农村劳动力402万人,比上年增长10.6%;劳务收入达到129亿元,比上年增长21.6%,农民人均劳务收入710元,占农民人均纯收入的22%。今年上半年,全省转移农村劳动力406万人,比上年同期增长12.5%。其中,向省外转移102万人,向境外转移13.6万人,实现劳务收入110亿元,同比增长52%。农村劳动力转移已成为增加农民收入的重要渠道。  相似文献   

14.
崔岩  徐洪军 《世纪桥》2010,(23):137-138
劳动力转移是解决农村劳动力剩余的重要途径,要实现农民增收、农业增长、农村稳定也必须完成农村剩余劳动力向第二、第三产业的转移。绥化市是黑龙江省的农业大市,农业人口占人口的多数,积极稳定地完成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转移,对于实现绥化市农村经济社会平稳快速发展,统筹城乡协调发展,加快城乡一体化进程,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5.
纪春明 《唯实》2003,(12):94-95
近年来 ,扬州市积极主动地适应农村经济发展的新形势新要求 ,坚持把农村劳动力转移作为农村产业结构调整、增加农民收入和推进农村城镇化进程的重要产业来抓 ,按照“创新机制、加强引导、完善服务、规范管理”的要求 ,认真组织、引导农村富余劳动力走出家门 ,走进城市 ,走向海外 ,取得了显著成效 ,被誉为“新扬州现象”。一、扬州市农村劳动力转移的新情况新特点1 .劳动力转移收入已成为农民增收的主渠道。据分析 ,扬州市农民人均纯收入中 ,来自劳动力转移 (本乡镇就地转移和向乡镇以外输出)的部分呈逐年上升趋势 ,2 0 0 0年为 40 .1 8%、2 …  相似文献   

16.
《奋斗》2004,(12):36-37
为进一步落实省委、省政府关于“加快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步伐,拓展农民增收的外部空间,搞好用工信息搜集、农民工培训和市场对接,采取切实有效措施,引导和推动农民外出打工”的部署,全面完成省妇联年初确定的“积极发展劳务产业,推动农村妇女劳动力转移,全年完成转移农村妇女劳动力35万人”的工作任务,省妇联组成两  相似文献   

17.
城市化把城市近郊农村数以万计的农民从耕地上排斥出来。缺少文化,没有专业技能是绝大多数农业剩余劳动者的基本现状,在农村劳动力市场中,他们处于求职的弱势地位。笔者认为,解决这一问题的根本出路在于政府牵头、政策扶持,各大型企业和社会各界资助,建立一所“农民技能培训学校”免费为“下岗”农民培训,提高他们的文化知识,科学技能素质,使他们早日走上新的就业岗位。  相似文献   

18.
井维娜 《世纪桥》2011,(21):150-150,154
"十二五"时期,黑龙江省推进农民分工分业的总体思路是重点围绕六大方面对农民进行技能培训。目前围绕各地特色产业开展的特色职业农民培训,特别是开展乡村旅游服务培训很受关注,本文将从黑龙江农村劳动力转移现状分析牡丹江发展乡村旅游的意义以及乡村旅游服务培训需要注意的问题等方面来阐述乡村旅游实务是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的必修课。  相似文献   

19.
邓小平认为,现代化的生产需要较少的人,这是农村剩余劳动力产生的一般原因;而人多、地少,特别是农村人口占全国总人口的80%,这是中国农村劳动力剩余的特殊原因,为此,要建设大批以乡镇企业为依托的小型新型乡镇,就地消化劳动力。依据邓小平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思想,就要发展劳动密集型农业,建设以乡镇企业为依托的小城镇,加大对农村人力资本的投资,加大财政支持力度,消除对农民的就业“歧视”,制定向农村和农民倾斜的政策,从而更多地吸收农村剩余劳动力。  相似文献   

20.
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是农业和农村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促进农民增收的重要举措,是构建和谐社会和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一个重要课题。本文分析了制约红河州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的因素,就加快红河州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提出了具体的对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