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7 毫秒
1.
位于山东省西南部的菏泽市,向以栽培牡丹品种多、种植面积广而著称,是中国著名的牡丹生产基地和观赏旅游区,又被国家旅游局列为“’92中国友好观光年”一百个旅游景点之一。牡丹花盛开季节,菏泽吸引了海内外一百三十多万宾客,真是“花似海,人如潮”。牡丹是中国特产的传统名花,至今已有一千五百余年的栽培历史。自古以来它被誉为“花中之王”、“羣芳之首”。唐人李正封诗曰:“国色朝酣酒,天香夜染衣”,使“国色天香”成为牡丹的代名词。牡丹作为和平、幸福、繁荣昌盛的美好象征,一向深受人们  相似文献   

2.
《台声》2015,(11)
<正>"唯有牡丹真国色,花开时节动京城"。牡丹以其雍容华贵被誉为花中之王。其实,牡丹不只极具观赏价值,近年来,随着经济发展和科技水平的提高,牡丹产业已逐渐由过去单一观赏拓展至食用、药用、保健等多个领域,特别是油用牡丹以其兼具观赏价值和经济价值的独特优势,显现出巨大的开发潜力和广阔的发展前景。"中国牡丹之都"山东菏泽突出发展特色经济,围绕牡丹花做文章,将  相似文献   

3.
"国色朝酣洒,天香夜袭衣",洛阳的牡丹花闻名天下。在古都洛阳,有一道美食曾经得到周总理的赞赏,称之为"洛阳牡丹甲天下,菜中生出牡丹花"。这道美食便以周总理的这句赞赏而"一锤定名"。这便是"洛阳水席"的头道菜,有着"中国名菜"之誉的"牡丹燕菜"。洛阳水席驰名中外,它起源于唐代,有千年的历史,全席共计24道菜,八凉菜、四大菜、八中菜、四压桌菜。水席中,"首菜"便是"牡丹燕菜"。全席出场便是此菜,可见此菜在中原饮食文化  相似文献   

4.
开也,万紫千红。幸逢成福万花明,风流国色独钟情;不是富贵偏娇艳,天香拂来亦倾城。牡丹原产古长安,嫣嫣百花之王。相传唐武则天孤芳自赏,认为天下唯我独尊,隆冬时节竟下令百花一夜开放,第二天果然百花竞艳,可唯独那牡丹偏偏不从,朴色依旧。武则天大怒,下令将牡丹贬到洛阳。“洛阳地脉花最宜,牡丹尤为天下奇。”因祸得福的牡丹在这里居然开得娇艳无比,锦繁夺人。武则天闻讯,气急败坏,下令火烧牡丹。熊熊烈火之中,牡丹愈炼愈眩,光芒四射,映得飞禽乱翅,百花自卑。武则天羞愧满面,无可奈何之后只好作罢。因此牡丹又有了“焦骨牡丹”的美称。古都…  相似文献   

5.
《统一论坛》2014,(6):79-79
中国是牡丹的故乡,洛阳又是中国牡丹的发祥地之一。洛阳牡丹以花大色艳、富丽端庄名扬天下。唐代著名诗人刘禹锡有诗,“庭前芍药妖无格,池上芙蕖净少情。惟有牡丹真国色,花开时节动京城。”著名牡丹画家刘红芳就出生于举世闻名的牡丹之乡——古都洛阳。刘红芳,红芳阁主人,一级美术师,现居北京。现任世界名家书画院理事、中国书画艺术研究会理事、中央书画院院士、中国北京书画院副院长、中国将军书画院特邀画家、中国人民书画院艺委会委员等。  相似文献   

6.
文苹 《黄埔》2014,(2):92-93
正中国是牡丹的故乡,洛阳又是中国牡丹的发祥地之一。洛阳牡丹以花大色艳、富丽端庄名扬天下。唐代著名诗人刘禹锡有诗,"庭前芍药妖无格,池上芙蕖净少情。惟有牡丹真国色,花开时节动京城。"著名牡丹画家刘红芳就出生于举世闻名的牡丹之乡——古都洛阳。刘红芳,红芳阁主人,一级美术师,现居北京。现任世界名家  相似文献   

7.
唯有牡丹真国色,花开时节动京城。4月11日,九朝古都的河南洛阳,盛开的牡丹在樱花、碧桃、紫荆花的映衬下,其雍容和华贵更显出大家风度与王者风范。  相似文献   

8.
贵在创新     
明代诗人谢榛写了一首咏牡丹的诗: 花神默默殿春残,京洛名家识面难。 国色从来有人妒,莫教红袖倚阑干。  相似文献   

9.
"庭前芍药妖无格,池上芙蓉净少情,唯有牡丹真国色,花开时节动京城。"著名国画家尹瘦石借刘禹锡《赏牡丹》来评价画家王瑛的牡丹。的确,观王瑛的画如入芝兰之室,你可以尽情地赏阅牡丹、把玩猫趣,高贵典雅的紫牡丹更是让人感到格外的惬意。"画如其人",不错的,王瑛是一位德艺双馨、时时处处展现着亲和力的画家。  相似文献   

10.
“唯有牡丹真国色,花开时节动京城”、“春来谁作韶华主,总领群芳是牡丹”。雷雪芹,便是一个如牡丹花般的女人。因为如花,她的生活充满了阳光;因为如花,她的世界无限美丽。这种美丽,既来自于她秀丽雅俊的外表,更来自于她睿智广博的内心,来自于她对生活、人生的精彩演绎。  相似文献   

11.
"落尽残红始吐芳,佳名唤作百花王。竞夸天下无双艳,独占人间第一香。"这是唐代诗人皮日休的《牡丹》诗。我想把这首诗用在当代著名牡丹画家刘红芳身上再贴切不过了,这不仅是因为诗中嵌有她的名字,更主要的是她笔下的牡丹凝香含情、典雅绝伦、醉人心魂,确有天下无双之娇容。刘红芳生于洛阳,长于洛阳,成名于京城。她天资聪颖,是一位既勤奋又有才华的青年女画家,在花鸟画中她专攻牡丹。由于她从小与牡丹一起成长,备  相似文献   

12.
正自古以来,牡丹花就是人们喜爱的名贵花卉之一,牡丹花开艳丽,繁荣似锦,被誉为花王,牡丹花型硕大,姿态优美,艳而不俗,也是画家笔下常有的创作题材,历代专攻牡丹的画家多如繁星,大家辈出,且手法风格各异,故有"牡丹好画出新难"的说法。在当代,有一颗专攻牡丹画的新星正在冉冉升起,值得世人去关注,他就是燕赵书画研究院副院长邢泽青先生。  相似文献   

13.
刘伟  殷湘玉 《湖北政报》2009,(19):50-50
<正>2009年9月22日下午,为了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建国六十周年,在武汉市武昌洪山礼堂举行了"歌唱祖国——省直机关干部职工大合唱"竞赛汇报演出。省政府办公厅机关于部在省长李鸿忠等省领导的带领下,合唱了《今天是你的生日,中国》,并荣获了牡丹金奖。  相似文献   

14.
百合为多年生草本植物。百合花姿容隽美,有色有香,被推崇为高雅之花。百合果实色雅形秀,营养丰富,层层鳞片组成的肥厚果实,犹如怒放的白莲.宛若盛开的牡丹。  相似文献   

15.
《小康》2020,(16)
正人工的绚烂,敌不过自然的平淡;自然的平淡,更是一种高级的绚烂。"明朝的紫霞仙开了,咱们去双塔寺看牡丹去。"这是前段时间太原的朋友们打招呼时最打动我心的一句话。双塔寺的大雄宝殿是明代典型的无梁殿建筑,殿前花圃中有一株明代栽植的牡丹花,被称为"紫霞仙",是我国现存最古老的牡丹品种之一,堪称太原牡丹之祖。  相似文献   

16.
大千世界,丰富多彩。然而造物主却没有造就一种完美无疵的生灵。以花而言,米兰,香气袭人,花却不艳丽;牡丹雍容华贵,味又不香;玫瑰倒是色香俱全,但又有刺。可见,色、香、形俱全的花实不易得。然而,园艺师却不会因为米兰不艳丽而弃如草芥,也不会因牡丹不香而报以冷眼,更不会因玫瑰有刺而置于死地,而是选择适当环境,精心栽培,使它们各自发挥自己的长处,因而裝扮出姹紫嫣红的大花园。养花如此,用人又何尝不是如此呢? 俗话说:“金无足赤,人无完人。”即使是圣  相似文献   

17.
正11月6日中国新闻网报道,"犬只"被写成"犬值"、"饲养犬只"被写为"思想全职"、"犬只排泄物"被写成"大只排泄物","宰杀"变成了"幸杀","注销手续"被写成"注铺手续","防疫合格证"被写成"防信合格证"……近期,张贴在陕西安康市城区西井街落款为汉滨区政府的一则加强犬类管理的通告竟然出现错别字、语法和标点错误等20余处"低级错误",被广泛热议并被媒体曝光。一份内容并不算长的政府通告竟然有高达20多处错字、语病,且错得音乱形迷、  相似文献   

18.
沪上书画界素有“身兼三绝”的汤兆基,擅长“国色天香”的“汤牡丹”最近又被人称“金牡丹”:在迎接香港回归7周年之际,汤兆基个展在香港隆重举行,其中独具匠心的金笺金牡丹,深受香港各界人士的青睐与收藏家的看好。  相似文献   

19.
王英 《北京观察》2018,(10):64-67
应《北京观察》数约,难却盛情,独乐乐不如众乐乐,不敢怠慢,挤出两个晚上,特为本期杂志写四幅拙作:“闻香”“煮雨”“驭风”“听雪”。春花冬雪,秋风夏雨。百花之王是牡丹,牡丹是春天的风物。  相似文献   

20.
富有的生活     
小榕 《小康》2008,(2):89-89
美国孩子出生以后,从学说话开始,有一个字被父母反复灌输,从不放松,这个字就是"请"。孩子有什么要求,如果忘记说"请",父母就会提示"PLEASE"让孩子重说一遍。等孩子学会了说"请",其它如"MAY","对不起","很抱歉","没关系"等,差不多都学会了。学会说"请",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