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陈咏江 《两岸关系》2011,(10):58-60
近日,民进党2012年“大选”“副总统”参选人苏嘉全丑闻不断,尤其是将农合私建豪宅一案愈演愈烈。蓝营趁势全力“打苏”,绿营招架不力,难以“护苏”,舆论则是同声挞伐。苏因自身弱点而引发政治危机,不仅影响蔡英文形象,更波及民进党选情,可能成为影响2012年“大选”绿营选情的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2.
晓沙  安东 《台声》2007,(3):14-14
台北地检署2月13日宣布起诉国民党主席马英九,在岛内政坛引发强烈的连锁震动。而马英九迅速宣布辞掉国民党主席职务,并同时宣布参加2008年台湾“总统”选举,一下子戳破了议论纷纷的两大悬念。国民党及泛蓝阵营从传出起诉消息,到马英九宣布参选“总统”,经历了从愤怒到组织反击的迅速调整,民进党阵营这一天却十分兴奋。媒体分析称,这将是对马英九及国民党中央的巨大考验,国民党要赢2008年“大选”,就必须先过这一关。而事态发展下去,也未必就不会烧到民进党。“特别费”调查将成为今后蓝绿两大阵营拼杀的另一主战场,未来的一年台湾将充满动荡。  相似文献   

3.
宋德星 《时事报告》2011,(11):50-52
就在北非出现乱局的同时,在撒哈拉以南的非洲国家中,有17国已经或即将进行全国性大选。其中,9月20日的赞比亚大选,反对党领导人萨塔当选,被西方媒体称是以和平方式从“一党制”过渡到“多党制”的“样板”。那么,西方所称道的“民主”究竟给非洲带来了什么?  相似文献   

4.
2008年民进党大选失败,2012年再次败北,党内主张调整两岸政策的声浪日趋高涨。从党籍县市长的祖国大陆经贸推介,到智库、学者的学术研讨,再到谢长廷、许信良等人的务实温和表述以及“华山会议”的举办,都说明大陆议题成为民进党不得不面对的现实。  相似文献   

5.
《台声》2008,(2):19-19
台湾“立委”选举被认为是3月22日“大选”的前哨战。结果是国民党大胜,民进党大崩败。有国民党人认为,这是台湾民众对陈水扁投下不信任票。这个结果,对两个多月后的“大选”,虽然有一定指标作用,给国民党打强心针,但是选“总统”和选“立委”有很大不同,两党胜负的悬殊比例,未必会在“大选”中重现,因此现在就说马英九可以当选,言之尚早。  相似文献   

6.
王茹 《两岸关系》2008,(4):18-19
人们观察台湾“大选”,可以一本正经地看,分析选民结构、分析候选人的选举策略、分析候选人的政见等等;也可以稍稍放松,从花边新闻里去可以发现一些有趣的事物,例如地下赌盘和“未来事件交易所”,而这些有趣的事物实际上是可以“点石成金”的。接触过台湾“大选”预测方面的人,大概都会去看看,这两个地方有些什么可以为他们提供竞选结果的线索。  相似文献   

7.
朱磊 《两岸关系》2008,(4):31-33
刚刚过去的“322大选”,最令人瞩目的特点就是蓝营主打“经济牌”,而绿营继续打“统独牌”,而“经济牌”成为马英九此次“大选”获胜的关键因素:与过去两次“大选”相比,经济议题的重要性在此次选举的过程中得到明显提升。选前民调显示,超过86%的台湾选民希望候选人多谈民生经济政策。对台湾前5000大企业的经理人调查中,高达72%的受访者希望候选人提出有效的经济政策。  相似文献   

8.
赵俊杰 《中国人大》2010,(11):50-51
2010年5月,引人瞩目的英国议会大选尘埃落定,也留给我们一些看点和思考,那就是从“悬浮议会”的出现,我们将如何看待英国的选举制度?当今英国的选举制度有何特点?英国未来的政治改革将走向何方?  相似文献   

9.
从代顿协议到波黑大选徐坤明从去年12月代顿协议正式签署到今年9月波黑举行战后首次大选,整整9个月的实践表明,落实代顿协议喜中有忧,波黑和平进程步履维艰。目前,波黑上空的战争乌云正在消散,但和平前景还不明朗。波黑大选能否使冲突各方真正化干戈为玉帛,能否...  相似文献   

10.
《台声》2007,(11):37-39
10月16日,综合岛内媒体报道,民进党当局为推“入联公投”势如疯魔。虽然今年的联合国大会已经结束,但台湾“入联”则没完没了。为了配合民进党的“入联公投绑大选”。台当局推动“入联”简直到了无孔不入的地步。  相似文献   

11.
一、台湾大选的新特点 这次台湾大选,总的说还是平和的、说理的,较之过去的历次大选,没有出现那种粗暴的人身攻击、辱骂叫喊、肢体冲突等现象,更没有出现“3.19枪击案”和“连胜文被枪击”等恶性伤人事件。往昔一些政党那种草根性、鲁莽性、甚至是蛮横不讲理的好斗性,  相似文献   

12.
《台声》2007,(1):69-69
新年刚过,“立委”、“总统”选举的迫近就让岛内政治态势紧张了起来,连日来,蓝绿两大阵营不断出现人事变动风潮,国民党与民进党纷纷亮出惊人的动作或声音,每一步似乎都在为2008“大选”布局,而每个动作都牵动着“大选”的盘局,有岛内媒体评论说,今年台湾政坛注定是“不平凡的一年”。  相似文献   

13.
瑞砚 《统一论坛》2012,(1):70-71
一、坚持“九二共识”是两岸关系和平发展的根本保障 “九二共识”无疑是此次台湾大选的最热门议题。大选前国民党不断强化两岸关系和平发展的政绩,强调“九二共识”是两岸关系和平稳定的基础,是为台湾带来“和平红利”的基本保障:民进党则拒不承认“九二共识”,通过“十年政纲”和“台湾共识”的“空心”论述,淡化、回避两岸议题。  相似文献   

14.
目前,民进党抢攻2012年“大选”的士气高涨,党内提名斗争全面升级,呈现复杂而多变的局面,未来情势有待进一步观察。“大选”初选呈现“两强一弱”格局随着蔡英文、苏贞昌、许信良先后登记参选,民进党内初选正式形成“两强一弱”的格局,“苏蔡对决”成为未来党内斗争主线。目前看,蔡暂居优势,胜出几率相对较大。  相似文献   

15.
樊宇 《当代思潮》2012,(12):32-35
美国大选之后,市场对美国“财政悬崖”的担忧即刻升温,不少华尔街分析人士认为,短期内纽约股市将加剧动荡。仅有一个多月的时间,美国将迎来避免“财政悬崖”的最后期限。近来,无论是经济界的权威机构还是金融市场,都将“财政悬崖”视为当前美国乃至全球经济最为紧迫的风险。  相似文献   

16.
1874年,美国著名画家汤姆斯·纳斯特曾创作了一幅政治漫画,用驴代表民主党,用象代表共和党。从此以后,驴象成灵美国两大政党的标志。每当大选之年,两党分别以这两种动物作为自己的党徽进行竞选,因此后来人们将美国大选称为“驴象之争”。  相似文献   

17.
晓沙  安东 《台声》2007,(7):33-35
综合台湾媒体报道,随着岛内两场重大选举的逼近,陈水扁当局近期不断列举数字,强调“拼经济”的成果亮丽。6月中旬“行政院院会”通过了“农村改建条例草案”,声称要成立1000亿元(新台币)农村改建基金,释出1万公顷农地开发田园住宅社区,为民众打造快乐生活,这张大饼实在诱人。比这更诱人的是台湾行政部门负责人放出话来,“未来将每周宣布一项重大政策”。这样算起来,到明年“大选”投票前,当局释出的“利好”最少也有30个。不过民众的感受却完全相反,7年来,从各项经济统计来检视,台湾当局总成绩让台湾民众很失望。岛内媒体近日也纷纷为台湾经济问题“把脉”,并呼吁当局将“拼经济,救台湾”落到实处,“不要再让人民空等”。  相似文献   

18.
美国大选揭晓后,奥巴马连任成功的喜气立刻被焦灼的紧迫感替代。几乎就在报道大选结果的同时,舆论便将注意力转向大规模自动削减开支和提高税收的“财政悬崖”问题。对于奥巴马以及民主党、共和党来说,留给他们解决这个问题的时间已经不多,而这不仅关乎明年新一任期政府是否能够正常运行,更关系到美国未来将在世界上扮演什么角色。  相似文献   

19.
今年3月底,伊拉克大选结果揭晓,前总理阿拉维领导的“伊拉克名单”,在12个政党联盟、186派政治势力的角逐中夺得第一名,爆了冷门。此次大选,实力派选手云集。阿拉维没有“库尔德联盟”领导人、50岁的现内政部长布拉尼年富力强;也没有“伊拉克全国联盟”领导人、现总统塔拉马尼德高望重;更没有风头强劲的“法治国家联盟”领导人、现总理马利基政治势力雄厚。  相似文献   

20.
台湾民调本不看好的陈水扁,通过撕裂族群、离奇枪击案、“公投绑大选”、“国安机制”等不公正手段,勉强赢得了今年3月20日“大选”。未来4年,陈水扁同样也会以非正常、非理性手法来巩固其争议性政权,台湾社会与两岸关系都将处于动荡不安的状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