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当前中国司法制度由于体制设置的不合理,使得司法机关尤其是法院跟各级机关之间存在着种种的依附关系。容易造成党政机关和权力机关干预司法工作,影响司法公正与独立。本文分析现行法院司法体制存在的问题,提出改革的方案设想,以供司法改革参考。  相似文献   

2.
中国法院体制行政化的历史轨迹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现行法院体制的设置与运行中的行政化现象是阻碍司法改革深入的关键因素。本文从三个角度对我国法院体制的行政化现象进行了分析 ,认为现行司法体制的结构、运行中的某些特征早已被历史中形成的“路径”所决定。理性地分析我国传统法院体制沿革的路径特征以及这一特征与现行司法运行的关系是当下司法改革的前提  相似文献   

3.
审判中立论     
审判中立是诉讼的基本结构特征,它对于维护司法的公正性发挥着决定作用。造成我国法院当前司法不公的原因在很大程度上是因为承担审判职能的法院在审判中不能保持中立,因此,我国应当从司法体制和程序保障两方面着手加强法院的中立地位,重塑法院的公正形象。  相似文献   

4.
我国现行宪法对地方各级法院的归属规定得比较模糊,而《人民法院组织法》将地方各级法院按照行政区划进行设置,并规定法院人员由地方各级人大及其常委会选举并受其监督,《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和地方政府组织法》也对此作了相应规定,加之地方各级法院的财政、人事等归属于地方,因此,长期以来我国地方各级法院被视为地方的法院。本文基于宪法123条,通过对宪法文本相关条款的整体解释,以及法院在宪政秩序中作为纠纷的裁判者、法制统一的调适者和人权保障者的学理分析和在当代中国司法功能的变迁、法院体制的滞后、法官理性的受制等现状的分析,得出地方法院应是中央的法院之结论。  相似文献   

5.
中立性是审判实务的重要特质,在现代司法理念下,成就了法官独特的品格,基于法院中立性原则的内涵和要求,实现法院司法中立性原则,应树立现代司法理念,培养法官现代职业思维模式,加强法官角色定位建设;加强立法,确保法院、法官独立、中立的角色定位;强化法官队伍建设、工作机制及机构建设;以中立性为基础和重点,加大法院司法的改革力度;建立法院所运用和管理的ADR机制,细化、深化调解工作等。  相似文献   

6.
论刑事侦查活动的司法监督主体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侦查构造的控辩双方中必须要有一个中立的裁判者。法院作为侦查构造中的裁判方会对案件产生实质审查,导致“先定后审”;现行的国家赔偿法也使得法院无法作超然的中立者。由检察机关来担负侦查构造中中立者的角色,与检察机关作为法律监督机关的定位是一致的。同时,我国当前检察机关的定位和逐渐形成的检察文化也使得检察机关较之法院更适合通过行使对侦查活动的司法审查权来实现对侦查机关的监督,从而成为侦查构造中的中立者、裁判者。  相似文献   

7.
法院在制约国家权力、监护国家体制等方面的政治功能是现代民主宪政的体现和保障。中国法院由于历史和现实的原因 ,政治功能阙如甚至严重异化。在司法改革和践行法治的过程中 ,必须通过重构权力分工与制约机制、建立司法审查制度、实现司法机构的职业化、技术化以及司法公信力的养成来重塑中国法院应有的政治功能。  相似文献   

8.
刘佑生 《理论前沿》2003,18(17):13-15
党的十六大报告把司法体制改革列为“政治建设和政治体制改革”的第六个问题,表明司法体制改革是政治体制改革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同时明确指出了司法体制改革的目标、改革的思路和重点。这是今后进行司法改革的行动指南。我认为司法体制改革关键要在体制上做文章,从以下八个方面着手。(一)确立司法“两长”(法院院长、检察长)在党内和国家政治体制中的地位按照我国宪法的规定,中国共产党是中国人民事业的领导核心,一切国家机关和工作人员都必须接受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宪法还规定,我国实行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从理论上讲,国家权力属于人民,人…  相似文献   

9.
宪法设计了司法体制的基本框架。法院是审判机关,检察院是检察机关,人民政府是执行机关,是行政机关。现行司法体制运行中暴露了诸多弊端,主要是失去制约监督,妨碍司法公正,滋生消极腐败,阻滞司法效率。中国司法体制改革的关键是完善司法职权划分,适当配置司法职权,科学界定各司法机关职权范围,广郭清各司法机关之间的角色边界。  相似文献   

10.
当前,我国司法公信力不高,仍然存在案结事未了、同案不同判等非正常现象。司法公信力具有信用与信任双重维度。影响我国司法公信力的因素主要包括体制缺陷、司法不独立、同案不同判等。因此,提高我国司法公信力,一方面应紧抓司法公信力的信用与信任双重维度,注重从改革传统法院体制、践行司法为民理念、提高办案效率和完善裁判文书制作,另一方面应规范媒体监督、加大普法教育。  相似文献   

11.
近年来中国法学实务界和学界,持续探讨着能动司法这一问题。理论界各学者对这一概念的解读不一;而在实务界,能动司法作为政策性原则由上至下贯穿各级法院,指导着各级法院法官的管理和审判工作。在探讨中国的能动司法这一问题时,不可避免地要研究美国司法能动主义。一方面是两者语言上的相似性让人不禁追问在中国和美国两种语境下,两者有多大程度的异同;另一方面,也期待通过研究美国司法能动主义的成功经验,展望中国能动司法的发展。中国能动司法产生的核心内涵是力图使司法系统融入社会治理,成为"社会管理"中的一颗螺丝钉。  相似文献   

12.
自近代以来,人类在司法体制方面的探索已有300多年。世界各国在司法体制类型、模式、原则、理念和制度等方面所进行的创造,积累了丰富的经验。总结国外司法体制改革经验,把握世界司法体制改革发展趋势,对正在进行的中国司法体制改革将会提供有益的借鉴。  相似文献   

13.
在中国,司法调解作为重要的纠纷解决方式,是与司法审判并存的诉讼活动。司法体制改革历程一直围绕着调解与审判在实践中的比例变动展开。司法调解的坎坷发展历经兴盛、消沉与复兴三大时期,以相关司法政策变动为外在表现形式,呈现出U型发展趋势。以历时性视角,阐释造成司法调解几经沉浮的因素,即社会场域、司法场域、政治场域和它们之间的相互关系,继而揭示司法调解兴衰历程的根源在于政治场域对司法场域的支配以及政治场域、司法场域和社会场域的共谋。  相似文献   

14.
我国现行司法体制已经制约了市场经济的发展步伐 ,必须进行改革。改革要达到三个目的 ,一是司法公正 ,二是司法效益 ,三是司法独立。要做到司法公正 ,一是要提高法官素质、健全法官的监督惩罚机制 ;二是变目前的分级管理体制为垂直管理体制。司法效益的提高 ,应该在保证法院的终局裁决权的前提下 ,赋予某些行政机关以准司法权 ,在提高法官素质的前提下扩大独任审判和简易程序的适用范围 ,在充分尊重当事人的诉讼请求及处分权的前提下 ,尽可能缩小审理的范围。司法独立要解决的是法官独立问题。  相似文献   

15.
对刑事侦查行为进行必要的司法审查是平衡诉讼格局、对侦查活动进行有效监督、合理分配侦查实施权和侦查监督权以及保障犯罪嫌疑人合法权利的必然要求.司法审查应由法院来实施,法院有权对侦查主体是否适格、证据是否合法、程序是否正当等进行审查.文章认为,实施对侦查活动的司法审查还有赖于对司法权力的合理配置、对检察机关职权和地位的再认识以及对法院体制和法官任用管理体制的改革,才能发挥出应有的效果.  相似文献   

16.
批捕权应当赋予检察院还是法院 ,理论界对此是众说纷纭。笔者以为考虑批捕权的归属问题应当先理顺它与其它相关权力之间的关系 ,再结合中国的实际来综合考虑 ,由此得出的结论是 :在中国现行的司法体制下批捕权应当分别赋予检察院和法院行使  相似文献   

17.
成都某区法院受理身高限制报名案 ,首次启动宪法直接维权机制 ,向宪法规范的可操作性发起了冲击。本文讨论了宪法司法究竟是什么 ,我国宪政体制下的宪法司法适用空间有多大 ,我国的宪法司法实践是否应保持一份理性的成熟与现实的审视等问题。  相似文献   

18.
在美国 ,司法成为了强大的政治力量 ,政治责任从立法和行政向司法转移。美国联邦法院的法官之所以能够承担政治司法化的功能 ,是因为他们拥有一项强大的权力 :司法审查权。由于拥有司法审查权 ,美国联邦法院通过判例为政治生活树立了新的行为标准 ,承担着重要的政治责任。联邦法院以普通法院审判诉讼案件的方式行使司法审查权 ,能使法官巧妙的解决政治纠纷 ,既约束法官的权力 ,同时又能使司法审查充分发挥作用 ,对美国的政治生活起着莫大的影响  相似文献   

19.
在十八大提出坚持"三个自信",特别是十八届三中全会明确提出全面深化改革司法体制和运行机制的语境下,司法改革如何定位以及定位的层次性问题是决定司法改革方向是否正确、目标能否实现的首要问题。中国的司法改革有体制和国情两个不可逾越;三权分立理论作为资产阶级革命的历史语境已经终结,在现代宪政语境下三权分立并非司法独立必然的体制前提;同时,司法改革还必须通过历史借鉴,重新解读独立司法与党的领导的关系。因而,应以政治定位为先导,法律定位为中轴,功能定位为内容,三位一体的层次结构作为司法改革的理论框架。  相似文献   

20.
论看守所中立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看守所中立的提出源于中国法治的步伐,法制建设的进程将看守所中立的必要性与现实性提到了中国司法与世界司法接轨的历史进程中。遏制刑讯逼供、讯问记录改革都寄厚望于看守所中立。解决监所经费来源的困扰、管辖中的体制改革、管理中的效益等等问题,也在看守所中立的探讨中求解求答。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