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曹操自古以来就是颇有争议的人物.有人说他是"治世之能臣,乱世之奸雄";"挟天子以令诸侯",有称王称霸之野心;"宁可我负天下人,不教天下人负我",亦可见乱世奸雄之像.特别是《三国演义》的广泛流传和戏剧舞台上对其造型的脸谱化,曹操作为"旷世奸雄"似乎成为千古定评.毛泽东评价历史人物,有自己独立的判断,从不人云亦云.他以政治...  相似文献   

2.
由于《三国演义》的广泛流传和深远影响,曹操被视为“治世之能臣,乱世之奸雄”,似乎已是铁案如山。千百年来,偏见掩盖着历史的真实。毛泽东却不然,他在熟读《三国志》中《魏书武帝纪》等有关曹操的篇目时,做了不少圈画批注,认为对曹操的评价要实事求是,客观公正。毛泽东曾对在他身边工作的同志说:“曹操结束汉末豪族混战的局面,恢复了黄河两岸的广大平原,为后来西晋的统一铺平了道路。”另一次在北戴河,毛泽东充满感情地说:“曹操统一北方,创立魏国。那时黄河流域是全国的中心地区。他改革了东汉的许多恶政,抑制豪强,发展生产,实行屯田制,还督促开荒,推行法制,提倡节俭,使遭受大破坏的社会开始稳  相似文献   

3.
鲁肃平议     
在三国历史人物中,有两个人物由于文学作品的缘故变形最大,一是曹操,一是鲁肃。在文学作品,尤其是罗贯中的《三国演义》以及有关三国的戏剧、影视剧中,鲁肃无一例外都被塑造成忠厚、老实的形象,而在忠厚、老实的背后,又似乎显得有些窝囊和无用。其实,我们只要细翻一下《三国志》等史书,便不难看到一个与文学作品迥然不同的鲁肃形象:他壮健勇武、性格豪放、处事果断、富有谋略和胆识,是一个集政治家与军事家于一身的英雄人物。  相似文献   

4.
吕祖谦的《三国志详节》在一定程度上削弱了《三国志》的史学价值和史料价值,然而文笔简洁,剪裁得当,将一些历史人物的面像刻画的入木三分,有助于使读者对某一个历史人物的深刻理解。同时《三国志详节》还引用当代学人对《三国志》人物的评论,说明吕祖谦编撰该书的真正用意,并不完全是为了一部简化《三国志》的选本,而是试图借助前人的理论来解读三国时期的历史。这既是吕祖谦诠释《三国志》当代价值的认真尝试,也是他以选本的方式延续了《三国志》作为史学名著的学术生命。  相似文献   

5.
在电视剧《三国演义》中,曹操这个人物以他独特丰富的性格给人以深刻的印象。尤其是曹操令陈琳用讨伐他的檄文来祭奠袁绍那一场戏如山峦起伏,酣畅大气,充分展示了曹操政治家的风度。在兴味不尽之际,翻阅《三国志》,这一段故事说文学家陈琳原在袁绍手下任记室,大约相当秘书长之类的职务,受命起草讨伐曹操的檄文,骂曹操是“赘阉遗丑”,把曹操的祖父、父亲都痛骂了。打败袁绍曹操得到陈琳后问,“你替袁绍写  相似文献   

6.
周礼 《党课》2011,(8):67-68
在《三国演义》里,曹操被刻画成了一个奸诈多疑、背信弃义、嫉贤妒能、狼心狗肺的小人,而事实上这是对曹操的误读。虽然曹操有他眭格阴暗的一面,但他敬重人才,爱膳人才,知人善用,敢于担当,算得上是一位不错的领导。曹操从镇压黄巾起义起家,逐步扩展壮大,灭吕布,败袁绍,逐鹿中原,三分天下有其一。  相似文献   

7.
曹操,作为一位杰出的政治家、军事家、文学家,早已确立了自己在历史上的重要地位。曹操又是一个十分复杂的人物,他的个人特点及其造成的历史影响,往往令后人很感兴趣并引起诸多争议。近读《三国志》,感受到了他政治生涯中一些积极的、具有借鉴意义的方面。 “挟天子以令诸候”,是曹操的一大发明。东汉末年,群雄纷起,争霸天下。在这种形势下,谁能够洞察并把握最有利的客观条件,谁  相似文献   

8.
曹操之节俭     
于佩常 《奋斗》2008,(7):49-51
正如名士许子将当面对曹操的评价:“治世之能臣,乱世之奸雄”。也正因为如此.后人对曹操之人之事进行了各种各样的演义。本文避开这些.仅就曹操之节俭作一些探讨。在曹操这样具有多重性格的历史人物身上.节俭虽然只是其生活中的一个细节.但也应该作为曹操的一个可圈可点之处。  相似文献   

9.
读《三国演义》到“关云长刮骨疗伤”和“治风疾神医身死”二回,感触很深。关羽忠勇非凡,毅力惊人,水淹七军之后,被曹仁的弓箭手射中毒箭。为了医治箭伤,纵然刀刮白骨,悉悉作响,也谈笑自若。相比之下,号称一代奸雄的曹孟德却是另一番情景。他头痛数年,痛苦不堪,当华佗提出要打开脑颅,取出“风涎”才能根除病痛时,曹操不禁大惊失色,责令将华佗打入牢狱。曹操拒绝治疗的结果是:病情加重,不久就一命归天。掩卷沉思,关羽为何不惧刮骨?因为他知道不刮骨就不能疗毒;曹操为何大惊失色,因为他认为打开因为他认为打开脑颅就是存心…  相似文献   

10.
庚寅 《前线》2013,(2):83-83
《三国演义》中有曹操烧掉自己书稿的故事,那是曹操中了张松的计。过目不忘的张松,说他的《孟德新书》“吾蜀中三尺小儿,亦能暗诵,何为新书?”曹操怕“古人与我暗合”,“令扯碎其书烧之”。此乃小说家言。  相似文献   

11.
在毛泽东阅读过的大量历史典籍中,《三国演义》和《三国志》是他情有独钟、最喜爱读的史书之一.毛泽东谈论三国故事纵横捭阖,如数家珍;他谈及三国人物也是运用自如,恰到好处.虽然他所说的、写的多是片言断语,但反映了毛泽东敢于反传统而实事求是地对待历史和历史人物的态度,是一笔宝贵的精神财富.  相似文献   

12.
周云钊 《世纪桥》2007,(1):73-75
《晏子春秋》中的每一个故事都表现了晏子性格的某一侧面,综合起来就是一个丰富饱满的晏子形象。与先秦散文比较,可以看出这一形象塑造方式为《晏子春秋》所独有,为后世叙事性文学作品所继承。  相似文献   

13.
《庄子》一书虽为道家经典著作,但其中关于儒家及其代表人物孔子的记述却占了相当大的篇幅。作为儒学宗师的孔子在庄文中的形象颇为复杂:一方面他是道家批判的对象,另一方面他又俨然成为道家理论的宣扬者。本文试从把握《论语》中的孔子形象入手,来分析探讨庄文对孔子形象改塑的具体表现及成因。  相似文献   

14.
塑造良好的领导形象是一种高超的艺术,主要有领导品德形象、学识形象、才能形象、风度形象塑造的艺术。品德形象是现代领导的首要形象,其塑造技巧是:在学习理论中转化,在政治活动中强化,在严于律己中净化,在道德修养中深化。学识形象是领导形象的生命之泉,其塑造技巧是:善学,善思,善讲,善写。才能形象是领导形象的核心,其塑造技巧是:掌握知识,健康心理,分析环境,努力实践。领导风度是领导形象的外在形式,其塑造技巧是;强化风度意识,宽宏大度的胸怀,控制自己的感情,整洁庄重的仪表。领导形象塑造的艺术是一项综合的整体艺术,需多种技巧结合及多方面协同努力。  相似文献   

15.
《三国演义》历来脍炙人口,数百年来一直为人们所喜爱。毛泽东也很爱读这部古典小说,并发表了一系列独到的见解。 毛泽东从少年时代起就爱读《三国演义》这部书。他1936年同美国记者斯诺的谈话中就有回忆。他说:“当时,我爱看的是中国古代的传奇小说,特别是其中关于造反的故事。我读过《岳传》、《水浒》、《隋唐演义》、《三国演义》和《西游记》等。”的确,就《三国演义》而言,在好些方面给了他很大的影响,反映在他后来的言行中的例子很多。  相似文献   

16.
形象美,指的是在文学作品中描写、刻划的人物形象所具有的艺术美。人物的形象美来源于外在美与内在美的统一,也就是形象美可以分为内在美和外在美两方面。外在美上,《诗经》中形象完美突出的是《卫风·硕人》:“手如柔荑,肤如凝脂,领如蝤蛴,齿如瓠犀,螓首蛾眉。巧笑倩兮,美目盼兮。”从手、皮肤、脖子、牙齿、头发和眉毛,以全方位的贴切比喻,将一个美丽动人顾盼神飞的形象展现在后人面前。最后二句有画龙点睛之妙,历来被评为神韵描写的鼻祖,被后人频频引用,千古不衰。内在美上,《郑风·褰裳》首屈一指。“子惠思我,褰裳涉溱…  相似文献   

17.
石瑾 《党史文苑》2010,(7):28-29
一首《东方红》歌曲,展现了中国共产党太阳般的光辉形象。在这个形象形成的过程中,中国共产党成功处理党内的干群关系、党群关系,使“红太阳”形象走出边区,走向全中国全世界。延安时期中共局部执政的成功经验,在政治形象塑造方面更值得总结。  相似文献   

18.
委屈的魏延     
快乐大叔 《党课》2009,(1):96-97
关于人脑袋后面长着“反骨”这件事儿,快乐大叔还是从《三国演义》里知道的,应该“得益”于魏延的脑袋。在快乐大叔看来,在《三国演义》这部书里,魏延是一个很委屈的人物。之所以委屈,倒不是因为他最终的下场很惨,主要还在于他老兄打一“出现”就没咋痛快过。  相似文献   

19.
高金萍 《前线》2022,(3):25-28
中国共产党作为执政党,其形象自新中国成立以来与中国的国家形象基本重合。塑造真实、立体、全面的中国共产党形象,有助于增强国内民众对党的政治认同,为中国发展构建良好的国际舆论环境和提升中国的综合实力。在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的背景下,要解决“传什么”“谁来传”“传播效果好不好”的问题,争取国际公众对中国共产党的准确认知和认同,中国外宣媒体努力实现传播思维转型、传播内容转向、“自我—他者”关系转换,致力于塑造良好的中国共产党形象。  相似文献   

20.
背叛的代价     
少年时期,我看《三国演义》连环画,对吕布这个人物既喜欢又憎恨。他在白门楼上被曹操下令处斩时,我并未感到扼腕痛惜。看当时的情形,吕布似乎仍有一线生机,曹操向来唯才是举,招降纳叛的事情他做起来总能顺顺溜溜、稳稳当当,没什么为难,他确实想把吕布收留在帐中效力,吕布则巴不得投靠一位新主子,从此混个出人头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