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独龙族在漫长的古老、封闭的生活中,形成了自己独特的文化习俗,从其民间建筑可窥见一斑.独龙族的民间建筑常见的有供居住用的木楞房、竹篾房和供储存粮食用的木楞粮仓和竹篾粮仓等几种,它们在建筑形式上和用材上大体一致.  相似文献   

2.
独龙族在漫长的古老、封闭的生活中,形成了自己独特的文化习俗,从其民间建筑可窥见一斑。独龙族的民间建筑常见的有供居住用的木楞房、竹篾房和供储存粮食用的木楞粮仓和竹篾粮仓等几种,它们在建筑形式上和用材上大体一致。木楞房,又称木楞楼,其建材主要是木料(原木或木板)、竹子、茅草三种,由楼底、楼身和房顶三部分组成。楼底由原木支撑离开地面一、两米不等,并用木板铺成,中间是一米见方的火塘位置。楼身即四壁用材亦为木板或原木,由木板或原木两头砍开的口子相互钳制而垛成,楼壁的正面或背面留出窗户;进出的门开于两个侧面,门外将就楼底…  相似文献   

3.
兰坪、维西的普米族,主要居住在三江并流地区澜沧江两岸的崇山峻岭之中。澜沧江两岸的高峰平均海拔都在3500米以上,一山四季分明。山顶雪线以上,终年白雪皑皑,所以这一段西岸属怒山山脉的高山称为碧罗雪山;东岸属云岭山脉的山峰一年中也有很大一部分时间山顶积雪。澜沧江峡谷谷底,两岸长满剑麻等热带植物,又是一番亚热带、热带风光。普米族人大多聚居于半山腰气候较温和的缓坡上。少则七八户,多则二三十户为一个村。大多数村子为同姓家族聚居,基本上是一姓一村,也有的大村是一村数姓。普米人居住的房屋都是就地取材的木楞房。木楞房用10—15…  相似文献   

4.
石硕 《思想战线》2011,37(3):110-115
"碉房"是古人在记述川西高原地区建筑时创制和使用的一个词,是相对于"碉"而产生的一个概念。在今天有关青藏高原碉楼的研究论著中也常涉及此词,然人们对此词的理解各一,或望文生义,或将其与"碉"混为一谈。那么,"碉房"究竟是"碉"还是"房"?它与"碉"有怎样的区别与联系?这均是目前青藏高原碉楼研究中需要正视和澄清的问题。以史籍记载为基础,对"碉房"一词的来历、内涵及其与"碉"的区别进行梳理与探讨对解决这一问题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5.
公共租赁房建设对于完善现有的住房保障供应体系、缓解现阶段房地产市场的供需矛盾、稳定房价,具有重要意义。武汉市住房保障工作存在以下亟待解决的问题和困难:制度设计存在缺陷,夹心层问题突出;受户籍制度限制,住房保障覆盖面窄;保障性住房供需矛盾难以解决;退出和监督机制不完善,监管过程中存在一些漏洞。根据武汉实际,可建设政府公共租赁房、单位/园区公共租赁房、社会公共租赁房等三种类型的公共租赁房,以满足不同群体的居住需求。公共租赁房建设的总体思路应该是政府支持下的市场运作。应充分利用经济杠杆,引导和鼓励国有企业、民营企业、社会组织、公益基金等机构,以微利原则参与公共租赁房建设,政府以优惠供地、减免税收、便利融资等措施予以支持,拓宽公共租赁房的融资渠道。  相似文献   

6.
建筑美的功效并非及时显现,常常让人感觉很缓慢,但是对我们的人格产生决定性影响,因此建筑对我们是非常重要的。我们对建筑美的分析和掌握当然也具有为实践提供参考的实际意义。云南省泸西县永宁乡城子村彝族人家土掌房的美让人惊叹,笔者就从建筑与自然环境的关系;美与善的协调统一等几个方面来粗浅地分析土掌房之美,以期对现实中土掌房民居的发展能有所帮助。  相似文献   

7.
北京市公安局昌平区分局准确把握新时代区域社会治理的方法路径,抓住流动人口和出租房屋管理这一重点,探索推出了以“组织牵动一体化、运行保障规范化、人房管理法治化、自管自治模式化、服务管理信息化、权责利效一致化”为主要特征的基层人房管理新模式,有效维护了地区安全稳定。进一步加强基层人房管理,要在做大人房管理工作格局、做精为民服务举措、做强人房管理科技支撑上、做实人房管理基层创新上持续发力。  相似文献   

8.
从参与者的同意和银行的支持两方面来看,我国已初步具备实施以房养老的现实条件,但仍缺乏制度保障。因此可从构建老人长期照顾体系、建立老人健康照顾体系、建立支持家庭照顾者体系、结合民间资源提供长期照顾服务、建立友善的老人居住环境、保障老人经济安全、积极发展高龄就业延后退休年龄策略、人力的培育与运用策略、推动人口老龄化的相关研究等方面出发建立系列社会福利制度,以辅助我国以房养老政策实施。  相似文献   

9.
“卡雀哇”节是独龙族欢庆新年的传统节日。过去,时间一般在农历冬腊月间,为期三天。没有固定的日期,每个家族都可以自由选择吉日过年。1991年,贡山独龙族怒族自治县人大常委会根据独龙族人民的意愿,把每年的公历1月10日定为独龙族的“卡雀哇”节。节日的第一天,妇女们一大早就把自己精心纺织的麻布毯挂在竹竿上,插在住房上方扫净的坡地上,以表示开始欢度新年“卡雀哇”。亲朋好友互相邀请,一起畅饮水酒、品尝佳肴,互相祝福。男人们把木碗抛向火塘上挂着的吊板上,以碗口朝天为吉,就这样一直欢庆到深夜才散。第二天,全村人聚集到村头的一块空…  相似文献   

10.
耍龙灯     
《台声》2015,(4)
<正>中国人自古以来,就以龙的传人自居,因为龙象征着吉祥富贵。"耍龙灯"也称"舞龙",也叫"龙灯舞"。它是我国独具特色的传统的民间娱乐活动。在宋代吴自牧著的《梦粱录》中记载:南宋行都临安(今杭州)"元宵之夜……草缚成龙,用青幕遮草上,密置灯烛万盏,望之蜿蜒如双龙之状"。"龙"用草、竹、木纸、布等扎制而成,节数以单数为吉利,多见九节龙、十一节龙、十三节龙,多者可达二十九节。十五节以上的龙就比较笨重,不宜舞动,仅供观赏,这种龙特别讲究装潢,具有较高的工艺价值。还有一种"火龙",用竹篾编成圆筒,  相似文献   

11.
怒族民居     
王力 《今日民族》2005,(9):45-45
怒族是一个历史悠久的民族,早在唐朝就已有对怒族的记载。怒族主要分布于怒江大峡谷及澜沧江边,是这两岸最古老的民族。怒族的民居由于受地区自然环境不同,支系生活习惯的差异,宗教信仰不同的影响,也就形式各异。史书中曾有对怒族的房屋有所记载:“覆竹为屋,编竹为垣。”但怒族民居并非只此一种,其形式大致有:干栏式竹楼、木楞房、土墙房几种。干栏式竹楼,怒族人俗称为“千脚落地房”,其形式类似于重庆“吊脚楼”,它是根据怒江大峡谷山高坡陡的特点,依山就势建造的。居住在怒江峡谷的怒族因为山高坡陡,基本上无法建造平房,所以在修建房屋时…  相似文献   

12.
独龙族妇女文面作为独龙族传统文化中极具特色的民俗,将随着文面女这一民俗承栽主体的陆续离世而逐步消逝.独龙族妇女文面习俗的产生与湮灭的过程,反映了文化交流对民俗的直接作用.独龙族本土文化中不同群体、外来文化中不同角色的个体对妇女文面这一民俗的态度和看法,在多元文化交流过程中不断地更新和重塑,进而影响和改变着民俗承载主体的自我认同与自身价值尺度.  相似文献   

13.
生活于怒江大峡谷独龙江畔独龙族的娱乐活动受其地理环境及生产方式影响,因而别有风格,独具特色。 独龙江两岸尽是高山峭壁,地势十分艰险,独龙江由北向南顺流而泻,过江的工具是用竹篾编织的竹溜索。独龙人善于过溜索,有时把过溜索当成娱乐活动,进行过溜索比赛。溜索一般固定在独龙江两岸的参天古木上,要求树木必须枝繁叶茂,两棵树的位置对称地分布于江两岸,而且地势必须一样高,溜索的放置一般呈两头高中间低,过溜索者要先准备好一付用质硬而且韧性较好的木头制成的工具,这种工具外形像马鞍,名叫溜板。溜板身上钻有五六个洞眼…  相似文献   

14.
智能传播时代,在定制化信息传播模式、算法过滤机制和选择性接触行为的多重影响下,公众极易被带有强烈自身偏好特征的同质化信息所裹挟和淹没,自缚于“信息茧房”之中。以其空间的封闭性、内容的片面性和传播格局的割据性,“信息茧房”不断重复和强化着人们的认知偏差,排斥异质信息与观点,阻滞社会信息正常流通,从而使主流意识形态面临影响力、凝聚力和引领力弱化的困境。化解“信息茧房”对主流意识形态认同造成的负面影响,需要从话语构建、技术把控、平台监管以及民众媒介素养培育等方面多管齐下,不断提升主流意识形态的话语竞争力,疏通信息传播渠道,用主流价值导向驾驭平台“算法”,不断优化网络生态,全面凝聚网络空间主流意识形态认同。  相似文献   

15.
独龙族是云南省独有并且人口较少的少数民族之一.约有六千人左右.分布在云南省西北角上的怒江傈僳族自治州贡山独龙族怒族自治县境内.其中绝大部分居住在该县西部湍急的独龙河两岸陡峭的山地上。长期以来,独龙族同怒、藏、傈僳族等为邻.从事“刀耕火种”的原始农业,辅以渔猎和采集为生。虽然独龙族最早在何时使用火已无据可考.但是在独龙族的历史记忆中.还保存着有关发明和使用火的传说,在现实的生产和生活中仍然找得到有关火的痕迹。并且独龙族的原始先民们的基本生活也是笼罩在对火的虔诚崇敬之中.在此基础上形成的火文化.无形中对火的安全使用起到了不可估量的作用。  相似文献   

16.
吴洁 《小康》2013,(12):76-77
60岁之前我养房,60岁之后房养我。人这一辈子似乎就和‘房”摞上了。年轻时为房子做奴隶,老年后以房子为靠山。房子不仅成了安身“立”命之源,还成了安身“保”命之本。  相似文献   

17.
公房是指单位进行出资、控资或参资建设的供单位职工居住的房屋 ,有分配房、租赁房、福利房和货币房四种类型。单位职工对公房享有用益物权或所有权 ,需要对它们的意义、发展趋势和法律适用作出认定。  相似文献   

18.
特警冲房战术涵盖了各种小组战术技巧,反映了特警队的综合表现。特警队在捣破匪穴或拯救人质时,“冲房”突击行动往往是不可或缺的战斗环节。实施冲房战术需要考虑的是:冲房计划的制定、冲房前的演练、出发前的简报会、攻坚队的组成、破门、冲房前的准备、冲房行动、概略搜查、对人质的处理等诸多问题。文章对冲房战术的各环节进行了简单介绍。  相似文献   

19.
采集是独龙族重要的生产活动。其中,采食蜂蜜和蜂蛹具有特殊的地位。独龙族擅长饲养蜜蜂,养蜂的蜂房有两种,一种是用空心树干一段,两端用木片堵塞,空心树的中间锯一小口,再用木片掩盖,木片边缘刻几刀,留出两个小孔作为蜂的出入口。这种蜂房有的放置在屋外的树丫上,并用篾绳捆紧固定,有的放置在大石上。蜂房顶部用茅草盖好或用石板盖上,防止雨水进入蜂房内。另一种是直接挖去大树向阳的一块,深至4平方米左右,再用木片盖上,木片边缘用刀刻成几个小孔作为蜂的出入口。蜂房挖好后让蜜蜂自己找上门来“安家落户”,这样,养得多或…  相似文献   

20.
傳統的民居     
傳統的木結构房屋。用木材建造房屋,是中國建築上最主要的传統,這個傳統延續了五千年直到明清時期。木構架的房屋採用榫卯安裝的方法,把各種不同形狀的木構件組合在一起,非常堅固。北京的四合院。它包羅了中國北方住宅的特點。在布局上,它都是按照南北的縱軸綫,對稱地蓋房,中間形成一個院子。住宅坐北向南,大門多半開在東南角上。一進大門,迎面有一面牆,叫做影壁。走過影壁,是住宅前面的院子。這個院子的南邊通常蓋有幾間房。再向北跨過一個門,就進入第二個更大的院子。院子北面的房屋寬敞高大,是整個住宅的主體建築。院子東西兩邊的房子叫做廂房。四合院的周圍,都是由各座房屋的後牆或者圍牆封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