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丁程 《行政论坛》2008,(2):18-21
近年来,国内在公共行政研究领域呈现出一种趋势,那就是越来越关注政府的透明度研究."透明政府"概念的提出,使这个研究逐渐成为学术热点.但是,"透明政府"概念并不是要求公开政府的全部秘密.透明政府的界线需要放在政务公开、政府角色和民主协商等理论及实践中进行考量,并在现代公共行政的理论框架下进行审视.因此,透明政府的界线所能达到的领域和程度是值得探讨的.  相似文献   

2.
建立透明财政,是解决公众与政府委托代理关系中因信息不对称而引发的代理人机会主义的前提条件,是责任政府的重要标志。通过对2009年至2011年中国31个省级政府财政透明度的调查、评估和研究,我们发现当前中国省级财政透明度很低,且进步缓慢。进一步的结构分析表明,中国省级政府的实质信息评估得分低于态度和责任心评估得分;具体而详细的信息项得分低于笼统的、大类的信息项得分。为提高财政透明度,建立责任政府,我们建议:提高政府财政信息公开规定的法律级次,在即将修订的《预算法》中,增加建立透明财政的详细条款;修改不利于政府财政信息公开的各种规定,并在实践中将透明财政建设作为政府绩效加以考核。  相似文献   

3.
即将公布施行的《政府信息公开条例》,见证了中国建立透明政府和服务型政府的努力政府网站、新闻发言人、村务公开栏、行政服务中心……近年来,随着政务公开的举措不断增加,我国政府正加快脚步提高自身的透明度和服务能力。2007年1月,广受关注的《中华人  相似文献   

4.
法治政府中的政府和政府官员没有"权力"而只有"职责",政府和政府官员不是"领导"而是"公仆";"服务政府"与"法治政府"同义,是社会学的表述;"有限政府"与"法治政府"同义,是政治学的表述。基于"职责"和"公仆"身份的法治政府体制必须建立在"为社会服务"的八个方面,同时必须职责分明,健全完善政府工作绩效评价制度;基于"职责"和"公仆"身份的法治政府必须建立依法行政、行政行为规范化、高度负责、高度透明的政府工作机制。高超的行政技术也是法治政府的基本属性之一,新时期的法治政府必须注重高科技、高效率、精细化行政能力的建构。  相似文献   

5.
透明政府构建:后现代会话理论的视野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王颖 《理论探索》2006,(5):124-126
后现代主义的会话理论与现代透明政府的构建二者之间存在着一定的内在逻辑性。在会话理论的视野下,我们可以看到公共行政理论对透明政府构建中公民的平等意识、参与奉献精神以及公共利益、公共精神等价值诉求的回应。会话理论有助于建立透明政府的对话与协商机制,有助于建立基层行政人员与公民的合作参与机制,有助于培育透明行政中的公共行政精神。  相似文献   

6.
(一)英国公务员职业精神的发展状况 英国是世界上最早建立公务员制度的国家,也是近代全球"新公共管理"运动的始作俑者.其通过"新公共管理运动"来加强政府执行能力和完善政府职责、引用一定的竞争机制来提高政府的工作绩效等内容,值得我国引以为鉴.  相似文献   

7.
市民社会、善治与政府机构改革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继中央和省级政府机构改革完成之后,我国的市县乡机构改革工作又正式开始了.为了使我国的机构改革不至于再度陷入"精简--膨胀--再精简--再膨胀"的恶性循环,本文致力于追踪世界学术前沿动态,提出了"壮大市民社会、丰富治理结构、改革政府机构"这一根本性的解决方案.全文紧密结合政府机构改革的目标任务,重点论述了市民社会和善治的缘起、含义、价值以及在中国的可行性等问题.  相似文献   

8.
透明政府的建立和公民知情权的有效实现,还有待于《保密法》的修改完善国务院《政府信息公开条例》开始实施,对于促进我国建立透明政府、保障公民知情权具有极为重要的意义。该条例共分五章,除了总则和附则,主要规定了公开的范围、公开的方式和程序以及监督和保障等内容,总计38条。这是  相似文献   

9.
当下社会转型期,利益群体分化,利益博弈规则却不够透明和公正。在这种情况下,互联网成为民众利益表达惟一比较顺畅的通道。网络舆论对政府的公共治理形成了强大压力,或多或少地改变了事件的走向。网民成为中国"最大的政治压力集团"。  相似文献   

10.
我国学术界对于"透明政府"的研究在很多方面达成了共识,这一研究拓展的视域表现在五个方面,并产生了一些富有创见的观点.但是,有关研究也有不足之处,对此,笔者提出了研究的几个发展方向与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