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53 毫秒
1.
我们要坚持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道路,本质上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在法治领域的具体体现;我们要发展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理论,本质上是中国特色社会理论体系在法治问题上理论成果;我们要建设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本质上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法律表现形式。[1]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道路是我国实现依法治国的基本路径,道路问题不能含糊。必须向社会说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道路中的"特色"是坚持从实际出发,突出中国特色、实践特色、时代特色。[2]这不仅是一个重大理论问题,也是实践问题。  相似文献   

2.
邓小平在探索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问题上,提出了共同富裕思想,揭示了社会主义的本质;胡锦涛在十六大以后反复强调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我们党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本质的进一步认识。共同富裕、社会和谐,成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核心内容,是对社会主义本质的最好诠释。  相似文献   

3.
关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起点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如何认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起点,如何认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与毛泽东思想的关系,是一个重大的理论问题。党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起点的界定,是和党的十七大报告中提出的科学论断完全一致的、一以贯之的,即都是从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从邓小平理论开始来立论,而从来也没有把毛泽东思想、把毛泽东从1956年开始对社会主义建设规律的探索包括在内。开始探索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规律和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不是一回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形成,无论在时间上和内容上,都有别于毛泽东从1956年开始的对中国社会主义建设规律的探索。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历史起点是十一届三中全会,逻辑起点是“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问题的提出和解决。  相似文献   

4.
社会主义本质是社会主义社会区别于其他社会形态的显著标志。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从不同角度对社会主义本质作过一些论述。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在继承前人探索成果和总结社会主义实践的基础上,邓小平第一次提出了社会主义本质的概念,并着重从经济的角度揭示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属性。新世纪,我们党又从社会建设的角度进一步深化了对社会主义本质的科学认识,第一次明确提出社会和谐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属性。这些认识和重要论断丰富和发展了社会主义本质的理论,开辟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境界。  相似文献   

5.
社会主义是一种社会制度、社会形态 ,也是一种社会运动和意识形态。要正确认识社会主义 ,就要认识社会主义随着时代发展和社会进步所发生的变化发展而具有的不同的理论内涵 ;按照历史唯物主义的方法 ,从生产方式上认识社会主义本质 ,有助于我们准确认识邓小平社会主义本质论和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及其相关概念 ,全面准确地认识社会主义  相似文献   

6.
邓小平“南方谈话”提出了包括社会主义本质论在内的一系列新的思想和观点。综观邓小平关于社会主义本质的一系列重要论述,辩证地理解邓小平的社会主义本质论,对正确认识和把握社会主义的本质具有重要意义。应从生产力、生产关系和上层建筑的辩证统一上,从社会主义的基础、条件和目标的辩证统一上,从社会主义的原则、特征和标准的辩证统一上,从社会主义的理论、运动和制度的辩证统一上,从社会主义本质既定性及实现过程性的统一上,认识和把握邓小平的社会主义本质论。  相似文献   

7.
走出对社会主义本质认识的误区崔永华如何正确认识邓小平同志的社会主义本质论,是当前深入学习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搞好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至关重要的问题。然而在学习中,存在一些认识的误区,影响了对社会主义本质理论的理解。对社会主义本质认识的误区之一...  相似文献   

8.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本质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本质属性和最本质的特征之间是第一位原因和第二位原因、共同本质和特殊本质、初级本质和二级本质之间的关系,它们各自有其认识、历史、理论和现实依据。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决定了其本质属性和最本质的特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属性和最本质的特征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本质的要求,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最本质的特征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本质和本质属性的最根本保障。最终,在"什么是民族复兴、怎样实现民族复兴"这一民族复兴理论的主题下,进一步解答了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在"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实践征程中坚持和发展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相似文献   

9.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形态具有双重突破性特征:一是从社会主义经济形态自身结构看,是社会主义基本制度与市场经济相结合的经济,明显区别于传统的计划经济体制的经济;二是从世界经济形态的结构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由于开辟了使市场经济与社会主义制度相结合的新道路,从而使推动人类文明的市场经济形式有了新的发展空间,这无疑是新探索、新突破。支撑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形态生命力的结构性元素至少包括:科学元素、国情元素和时空元素。科学元素是结构性根基,国情元素体现选择的历史依据,时空元素促进个性与共性的统一。从对人类经济社会发展的价值贡献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形态涉及方方面面,但其中的制度贡献、政策贡献和文化贡献更值得关注。  相似文献   

10.
胡锦涛总书记在中国共产党成立90周年大会上首次提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科学论断,这既表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在我国已经形成和确立,也进一步深化了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认识。在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宏伟事业的征程中,我们必须坚持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  相似文献   

11.
社会主义的流派很多,他们根据自己的实践从不同方面不同形式地阐述了对社会主义本质的认识。但非科学社会主义和传统科学社会主义并没有深入探讨这个问题。邓小平提出的社会主义本质论将我们对科学社会主义的认识提高到一个新的水平;社会和谐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属性的提出,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新发展,是对社会主义本质论的继承和发展;社会主义的本质应该是为人民谋利益、谋幸福,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  相似文献   

12.
社会主义本质论,是指导社会主义社会建设事业的核心理论之一。随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实践的发展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不断取得重大成果,有必要对社会主义本质和社会主义社会本质加以区分认识。通过哲学层面的深入探析,社会主义的本质,应该是代替资本主义的、开始并最终实现人的自由全面发展的意识形态。这一论述将有利于指导对社会主义内涵的深刻理解,更加有利于指导社会主义实践。  相似文献   

13.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最本质的特征是中国共产党的领导,这一科学论断深化了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共产党对社会主义本质特征的认识,为我们找到了实现共产主义远大理想的推动力量,也指出了实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价值追求的关键力量,深刻揭示了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之间的本质联系。深刻认识、认真把握这一论断提出的意义,对于当前我们正确回答坚持和发展什么样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怎样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这一时代课题具有深刻的理论意义和实践意义。  相似文献   

14.
邓小平对社会主义本质观认识的重大突破李冰梅邓小平关于社会主义的本质,"是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最终达到共同富裕"的观点,是在马克思主义思想史上第一次对社会主义制度体系的内在规定作出的明确论述,是对以往关于社会主义本质认识的一...  相似文献   

15.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发展有其历史必然性。社会主义本质、实现条件和中国共产党人的实践是必然性的三个环节。中国共产党人通过解放思想认识社会主义本质,通过改革开放实现社会主义本质,通过科学发展全面协调可持续地实现社会主义本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的历史必然性是客观规律性和主观能动性的高度契合。  相似文献   

16.
中国共产党主张的社会主义民主,是广大劳动人民所享有的真实而广泛的人民民主;而瑞典社会民主党所主张的"经济民主、政治民主、社会民主",在本质上是资产阶级民主、是抽象的民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与瑞典社会民主主义制度存在本质差异。中国共产党与瑞典社会民主党不同的民主观对两国社会基本制度的形成产生了重要影响。  相似文献   

17.
一、从实际出发认识国情,才能脚踏实地建设社会主义 在社会主义的基本制度建立以后,怎样建设社会主义?我国社会处在何种阶段上?从什么出发建设社会主义?概括起来,就是如何认识中国的基本国情问题,是党面临的许多新问题中的首要问题,是党把马克思主义与中国的实际相结合,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关键。  相似文献   

18.
社会和谐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属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社会和谐”反映的是一种社会状态;社会和谐是科学社会主义题中应有之义。从重视社会和谐到明确提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反映了我们党对社会主义本质的新认识新发展。社会和谐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属性这一重大论断,必将有利于我们党更加卓有成效地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不断推向前进。  相似文献   

19.
科学发展观深刻揭示了社会主义发展本质,拓展了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道路,深化了对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规律的认识。它的创立使我们党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认识达到了一个新的境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必须坚定不移地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  相似文献   

20.
把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起点,是全面深入准确研究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理论、制度内涵及其发展史的一个极其重要的基础问题。化解"起点"问题上的认识分歧,关键在于对判断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起点的主要根据达成共识:一是社会主义制度在中国基本确立的时间;二是社会主义建设在中国全面启动的时间;三是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实际第二次结合的开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