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21 毫秒
1.
1992年邓小平南巡谈话和党的十四大以来,鄂温克族自治旗社会生产力水平、综合实力和人民生活水平有了显著的提高。从1992年到1996年,实现国内生产总值103529万元,年均递增12.9%;人均国内生产总值7255元,年均递增10.7%;农业生产总值19888万元,年均递增17.3%;牲畜总数475543头(只),年均递增6.4%;财政收入9375万元,年均递增34%;社会消费品零售额16891万元,年均递增9.5%;牧民人均收入2385元,年均递增17.3%。我们旗委、旗政府用上述事实对经济基础比较薄弱的民族地区,能不能实现尽快脱贫致富的问题,作了初步的回…  相似文献   

2.
据统计预计,宜都2011年全市地区生产总值240亿元,较2006年增长3.1倍,年均增长17.4%;地方一般预算收入13.2亿元,增长3.9倍,年均增长37.6%;工业总产值420亿元,增长4.2倍,年均增长38.9%;农业总产值32.9亿元,增长1.2倍,年均增长17%;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可达到16000元、农民人均纯收入突破9000元,5年分别年均递增10%、17.6%;  相似文献   

3.
任波 《党建文汇》2009,(8):F0003-F0003
阜新市细河区委、区政府以科学发展观统领经济社会发展全局,认真贯彻落实省、市委领导关于“突破阜新”的讲话精神,围绕阜新市委提出的“三年翻番”目标,带领全区20万人民解放思想,与时俱进,团结拼搏,经济建设实现了突破发展。2008年,全区生产总值完成9.8亿元,增长33%;社会固定资产投资5.27亿元,增长61.3%;地方财政一般预算收入8695万元,增长57.3%;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2万元,年均递增17%;  相似文献   

4.
金育辉 《新长征》2006,(2):16-17
“十五”期间,扶余县围绕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坚持“工业立县”战略不动摇,以大投入上大项目,带动经济社会大发展。2005年,全县GDP完成58亿元,年均增长11.7%;人均地区生产总值实现7572元,年均增长12.1%;全口径财政收入剔除农业税首次突破亿元大关,实现1.02亿元,年均增长10.9%;地方财政收入实现7915万元,年均增长9.2%;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实现11.5亿元,年均增长29.3%;  相似文献   

5.
王铁强 《奋斗》2002,(8):12-14
道外区是哈尔滨市中心城区之一,“九五”期间,我区国内生产总值、利税总额、区级财政收入3项主要经济指标分别以年均17.5%、19.8%、16.8%的速度递增,分别高于全市平均增幅5.7、8.5、1个百分点。2001年,实现国内生产总值153060万元,比上年增长21.8%;实现利税总额30203万元,比上年增长28.5%;实现全口径财政收入31035万元,其中,区级财政收入15861万元,比上年增长34.3%。  相似文献   

6.
“九五”以来,湟中县各级党组织以江泽民总书记“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全面加强党的建设,充分发挥了各级党组织的领导核心作用和战斗堡垒作用,带动了全县经济、社会和各项事业的全面发展。“九五”末,全县实现工农业总产值9.65亿元,年递增8.9%;实现地方一般财政收入2925万元。年递增9.4%;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到1110元,年递增9.2%,为加快现代化进程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相似文献   

7.
《理论与当代》2012,(9):2-F0002
“十一五”时期,全区生产总值从2005年的10.6亿元增加到2010年的22.2亿元,年均增长12.4%: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从4.68亿元增加到9.96亿元,年均增长15.3%;财政总收入、地方一般预算收入分别从4832万元、加19万元增加到4.19亿元和2.96亿元,年均分别增长54.1%和49.14%: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从3.16亿元增加到7.59亿元,年均增长16.6%;工业生产总值和工业增加值分别从15.4亿元、5,05亿元增加到41.9亿元和12.1亿元,  相似文献   

8.
《新长征》2007,(17)
中共通化市二道江区委按照科学发展观的要求,提出了在未来5年要把二道江区建设成为全省中等经济强区的目标。到2011年,地区生产总值达到172350万元,年均递增14.9%;财政收入达到45000万元,年均递增15.7%;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到5079元,年均递增5.9%。实现上述目标,必须做好以下几项工作: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精心谋划发展思路  相似文献   

9.
新疆昌吉州庭州鞋业公司是一个享有国家各项优惠政策,以生产特种劳保皮鞋为重点、多种经营并举、多方位开发的昌吉州最大的民政福利企业。从1990年至1996年底,企业利税总额年均递增50%,人均创利税递增36%,全员劳动生产率年均递增129%。1996年又达到了一个新的水平,企业产值、利税分别实现710万元和170万元,均比上年增长了7.5倍。自1991年以来,该企业多次被评为昌吉州民政系统“先进福利企业”;1992年以来该企业的产品连续被自治州评为“最受消费者欢迎的产品”;1993年以来被自治州人民政府评为“重合同、守信用企业”;1994年…  相似文献   

10.
一、“八五”时期我省城市建设进程加速“八五”时期,全省城市数由1990年的26个增加为1995年的28个,其中地级市11个,县级市17个。城市建设投资增长的速度与规模是历史上最快最大的,全省城市市区国有和城镇集体单位固定资产投资总额5年累计达630.7亿元,年均递增22.8%。城市面貌发生了令人鼓舞的变化,突出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城市规模加速扩展。5年间,全省城市建成区面积由1990年的528平方公里增加到1995年的69O平方公里;市区人口由1990年的148762万人增至1995年的1958.10万人,年均递增56%;非农业人p数由1990年的525.14I…  相似文献   

11.
石孝军 《当代贵州》2011,(19):91-91
多年来,在省委、省政府和省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厅党组的正确领导下,贵州社会保障事业取得了蓬勃发展,在扩面征缴、待遇保障和能力建设等各方面工作取得卓越成绩。扩面参保快速增长,覆盖范围进一步扩大。从2006年到2010年,城镇基本养老保险参保人数由193.26万人增长,~257.31万人,年均增长5.8%;城镇基本医疗保险参保人数从200万人增长到602万人,年均增长24.8%;工伤保险参保人数从90万人增长到162万人,年均增长12.4%;失业保险参保人数从131万人增长到152万人,年均增长3.1%;生育保险参保人数从72万人,增长到164万人,年均增长17.9%。2009年,我省成功启动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试点,2010年参保人数达到160万人。  相似文献   

12.
当前,我国改革开放和经济建设进入一个蓬勃发展的新阶段,出现了有利于加快发展的新机遇。我们重新审视自己,调整了经济发展战略目标,形成了“抓住机遇、主动决策、发展自己”的态势。万年县原有的“八五”规划经济发展目标是:工农业总产值3.6亿元,年均递增9.6%。其中农业总产值1.75亿元,年均递增6.39%,工业总产值1.85亿元,年均递增13.27%。财政收入4700万元,年均递增11.39%。农民人均纯收入1000元,年均递增7.45%。调整后的目标改为:工农业总产值达10亿元,年均递增  相似文献   

13.
张延昆 《前线》2011,(1):27-28
顺义作为首都国际机场所在地,是北京重点新城、首都临空经济功能区和现代制造业基地。“十一五”时期,顺义区实现了经济社会跨越发展、城乡建设统筹推进、民生改善卓有成效、区域形象全面提升。2010年,地区生产总值预计完成780亿元,年均增长25%;常住人口人均GDP突破1.5万美元;属地财税收入达到270亿元,年均增长30.6%;地方财政收入达到132亿元,年均增长50.8%。地区主要经济指标提前一年完成“十一五”规划任务,以临空产业和现代制造业为主导、多点支撑的经济格局进一步巩同,顺义成为首都最具发展活力的地区之一。  相似文献   

14.
《共产党人》2006,(15):4-6
一、“十五”期间,全区社会扶贫工作取得显著成就 5年来,中央有关部委和企业、福建省有关单位和对口帮扶省县(区)、自治区各级定点帮扶单位以及国内外一些致力于扶贫开发的单位、组织和个人,纷纷慷慨解囊,捐资捐物,积极投身到宁夏扶贫开发的主战场。各帮扶单位、组织和个人不断加大帮扶力度,不断创新帮扶机制,不断拓宽帮扶领域,不断提高帮扶效果,有力地促进了南部山区的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为宁夏扶贫开发做出了重大贡献。2005年底,南部山区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到1687元,比2000年的987元增长了71%,5年净增700元,年均增长14%;绝对贫困人口由52.7万人下降到7.5万人,5年减少45.2万人,年均减少9%。取得这样的成绩,社会扶贫功不可没。  相似文献   

15.
贵州速度     
《当代贵州》2012,(34):8-8
全省民营经济前三季度实现增加值2000亿元据省民营经济发展局统计,前三季度全省民营经济实现增加值2000亿元,完成民间投资2200亿元,分别为年度目标的76.9%和84.6%。1至8月.全省民营经济工业增加值增速持续保持20%以上的高位增长,全省个体、私营企业总数达到99.3万户,新增4.87万户;新增就业岗位48.83万人,同比增长35.5%。(来源:中央政府门户网站)  相似文献   

16.
《实践》2006,(11):I0003-I0004
近年来,阿右旗始终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从旗情出发。深入实施转移发展战略,率先探索城乡一体化发展之路,积累了宝贵经验。从发展现状来看,阿右旗具备加快推进城乡一体化的有利条件。一是工业化水平不断提升,为推进城乡一体化提供了物质和产业保障。阿右旗大力推进结构调整。加快推进工业化进程。形成了铁矿采选、盐硝化工、煤炭采掘三大特色优势产业。三次产业之比由32:39:29调整为13:60:27,工业对财政的贡献率达到75%以上。20O5年全旗生产总值达到7.6亿元,“十五”期间年均递增28.7%,财政收入由2000年的1653元增加到2005年的8368万元。年均递增38.3%,人均财政收入超过3000元。工业成为旗域经济加快发展的主要支撑,成为“以工带农”、安置农牧民转移就业、推进城乡一体化的有效载体。  相似文献   

17.
平安县地处青海高原东部的湟水谷地,现辖6乡3镇111个行政村,共有12万人口。改革开放特别是党的十五大以来,平安县经济建设和社会事业发展较快,取得了较为显著的成绩。到2000年底,全县国内生产总值按可比价格计算,年均增长16.9%,农民人均收入达到1310元,年均增长18.4%,全县贫困人口由1993年的5万人减少到1万人。在发展过程中,平安县也面临着一些突出问题,由于解放思想,  相似文献   

18.
刘洪久 《奋斗》2011,(5):18-19
“十一五”时期,呼玛县经济逆势上扬。2010年,全县地区生产总值实现74621万元,比“十五”期末增长91.3%,年均增长13.9%。全口径财政收入8032万元。比“十五”期末增长340.6%,年均增长34.5%。招商引资到位资金6.7亿元,比“十五”期末增长17.61倍。  相似文献   

19.
“九五”期间,面对亚洲金融危机,有效需求不足,洪涝灾害频繁,机制性、结构性矛盾日益突出等错综复杂的国际国内环境,全省人民不懈努力,开拓进取,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取得了新的成就。   一、国民经济持续快速增长,综合实力进一步增强   初步预计, 2000年全省国内生产总值为 3648. 5亿元,比 1995年的 2151. 4亿元增加 1497. 1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年均递增 9. 6%。经济总量继续居全国第 12位。人均国内生产总值 5540元,比 1995年的 3400元增加 2140元,年均递增 8. 9%。在 1997年实现国内生产总值翻两番的基础上, 1999年…  相似文献   

20.
新市区是乌鲁木齐市中心城区之一,现辖7个街道办事处·总面积112平方公尼总人口26万多人。过去,新市区区街企业主要以小型加工作坊式企业为主,80年代中期,区街企业开始起步,进入90年代,尤其是邓小平同志南巡讲话以来·区街经济呈现出高速发展的势头。生产经营总额1995年完成3·34亿元,是1990年的8倍·年均增长54·45%。1995年与1990年相比,商贸饮服营业收入年均增长49.09%;国民生产总值年均递增33%;财政收入年均增长17.08%。区街经济的发展是衡量一个城区是否全面发展的重要标志之一,它直接反映了城区的经济实力。对一个城…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