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00 毫秒
1.
资源环境问题的恶化反映了行政生态理论的重大缺失,其不能有效指导公共行政以应对资源环境危机。着眼于事物的根本,寻求破解资源环境问题的政府管理之道,就要推行生态行政。生态行政是对行政生态的修正,推行生态行政需要从斧正行政目标、强化政府环保责任、平衡政府权能、完善绩效评估指标体系、约束政府生态管理行为等方面加以实现。  相似文献   

2.
张建伟 《学习论坛》2007,23(12):67-69
在当前的环境法学界,政府环境责任是一个比较热门的话题。本刊本期特辟环境法专栏对此进行专题讨论。《环境安全和国家环境责任》从公民对环境安全的需求论证国家环境责任的正当性,并且提出国家还有维护基本环境质量的义务。《政府环境责任简论》则侧重于论述公民的环境责任是政府环境责任的基础,这是对传统的政府环境责任的新的解释。如果说上述两篇论文主要从宏观角度阐述国家或政府环境责任的话,《生态补偿中的政府责任——政府生态行政补偿》则从微观的角度对生态补偿中的政府责任进行深入探讨,认为政府的生态补偿责任应理解为对环境的外部经济性进行补贴,显然不同于常见的对环境外部不经济性的探讨,可谓独辟蹊径。  相似文献   

3.
康骞 《探索》2008,23(1):70-74
城市行政生态位现象是城市行政管理中存在的一种客观的社会现象.它是行政经济生态位、政治生态位与文化生态位相互交织的复杂系统,它本身又是不断变化的.在城市行政管理中,应定位好本城市的生态位置,搞好经济生态位、政治生态位与文化生态位建设,科学统筹城乡规划和治理.  相似文献   

4.
文章以行政生态学相关理论为分析框架,结合浙江省服务型政府建设与发展的具体过程,剖析了经济生态要素、社会生态要素、沟通网络与符号系统、政治生态要素对服务型政府建构的影响及其内在结构.提出建构一种动态均衡、"人人共享,普遍受益"的生态行政,并以此作为服务型政府建设的发展路径.  相似文献   

5.
代际公平视阈下的生态型政府构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代际公平的本义切入,寻求公共行政与代际公平的契合,就是要构建生态型政府。构建生态型政府是政府处理资源环境问题及维持社会代际公平的必然选择。构建生态型政府需要从斧正行政目标、强化政府环保责任、平衡政府权能、完善绩效评估指标体系、约束政府生态管理行为等方面加以实现。  相似文献   

6.
行政改革的核心问题是政府职能转变。我国行政管理体制改革取得了进展,但也相应存在一些问题。建立服务型政府、面向市场的政府和负责任的政府,应按照公共管理理念转变公共管理模式,并借鉴企业的成功经验以提高政府管理效能。  相似文献   

7.
党的十六大提出:要深化行政管理体制改革,……提高行政效率,降低行政成本,形成行为规范、运转协调、公正透明、廉洁高效的行政管理体制。十七届二中全会上通过的《关于深化行政管理体制改革的意见》提出要建设服务政府、责任政府、法治政府和廉洁政府,推行政府绩效管理和行政问  相似文献   

8.
当前我固政府行政管理面临着可持续发展、社会组织结构性矛盾以及自身建设等诸多问题的执战,从而要求政府必须加大自身改革力度,推动政府转型.应当通过转变政府管理理念、推进管理体制创新;转变政府职能、改进政府管理方式;降低行政成本、提高行政效率;加快电子政务建设、构筑电子政府框架琮推动我国行政体制改革的进一步深化.  相似文献   

9.
梁莹 《探索》2013,(1):70-75
经济的增长与工业化的发展,带来社会物质财富不断地增长,这虽然使人们的消费需求得到很大的满足,但是同时也引发了生态和资源上的严重后果.面对不同的生态环境问题,各国地方政府都采取了不同的措施,加强生态管理以解决严峻的生态环境问题.这对我国地方政府的生态管理工作提供了宝贵的经验,然而由于观念、体制等各方面的原因,我国地方政府在生态管理方面的工作开展还是困难重重.只有审视这些困境,才能探索出新的出路,使地方政府更好地进行生态管理,从而促进经济和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0.
地方行政体制变革与服务型政府建设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推进服务型政府建设需要改革现有网状行政体制,理顺各级政府、政府与其他公共服务机构的关系.服务型政府要求公共服务提供者接近社会公众,对社会公众的意见和呼声及时作出回应,这要求调整各级政府权力配置,赋予基层政府更多执行权力.我国应当推行以职能调整为基础的行政体制,在划分地方各级政府职权前提下,根据职权设置行政机关.我国政府内推行"三权分立"是可行的.政府系统内权力划分要考虑决策权与执行权有效制约问题,更要通过分离决策权和执行权以提高行政效率.执行机构多元化和决策机构、执行机构关系明确化是服务型政府的要求.  相似文献   

11.
区域生态合作治理是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途径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方世南 《学习论坛》2009,25(4):40-43
当代中国的生态文明建设是各行政区域和生态区域合作联动的整体系统性建设.只有按照科学发展观的要求,确立区域统筹协调的经济发展与生态优化的共同体意识,通过体制和机制的不断创新,建立多元联动的区域生态合作治理机制,采取区域生态合作治理行动,才能推动生态文明建设不断取得实效.  相似文献   

12.
华启和 《学习论坛》2007,23(4):11-13
重读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关于人与自然关系的理论,探微其中蕴涵的生态转向:科学技术的生态转向、经济发展的生态转向、政治制度的生态转向、人类文明的生态转向,这些都闪烁着智慧的光芒,为我们解决生态危机问题提供了重要的启示。  相似文献   

13.
人类与自然生态各要素之间相互依存、相互作用、相互制约,人口数量的增长和人类自身的发展必须以自然生态系统的稳定支付能力为基础,即人口的发展速度、消费和人口结构与分布必须与自然资源保持最优比例,实现最佳结合.人类要摆脱人口增长的盲目性和自发性,必须树立以理性为指导的控制自身数量的意识,并付诸实施.  相似文献   

14.
政治生态是一个地方政治生活现状以及政治发展环境的集中反映,是党风、政风和社会风气的综合体现。从政治系统同其他系统如经济、自然、伦理之间的良性互动关系来看,良好的政治生态是极其必要的。我国目前政治生态存在着部分反生态的倾向,如政治不作为、政治乱作为等。为此,应当倡导优化政府结构,建设节约型政府,树立新型的政绩观,同时要加强舆论监督,从而使政治生态成为符合发展和谐、环境和谐、社会和谐所要求的良好政治环境。  相似文献   

15.
论民族生态旅游项目的开发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民族生态旅游是一种具有浓郁文化特色,融入当地真实朴质生活,欣赏当地的自然风光,体验当地独特的生产生活方式,并为当地提供有效经济支持的新型旅游形式。文章对民族生态旅游的概念、意义、原则及内容进行阐发。  相似文献   

16.
自然界和人类社会构成了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两个基本关系.研究人类活动与自然生态之间的关系,是生态学研究的主要内容.自然界的生态系统,有其自身平衡的规律,所以发展经济不能突破生态阈限.我们要充分认识生态学的基本原理,深刻理解保护环境、倡导低碳生活的生态学意义.  相似文献   

17.
现代工业文明以来 ,人们所面临的空气污染、土质污染、水源污染的环境压力越来越大 ;政府权力同市场和金钱相渗透的成分 ,又极大地污染了社会环境和人的心灵。所有这一切 ,都以否定的形式敦促人们醒悟、反思 ,重新估价自己活动的结果。而人们对于绿色食品和无公害环境的追求 ,对于社会正义、和平安宁、公平合理以及对个人生存与发展权利的珍重 ,则以肯定的形式激励着人们超越以往既得的文明成果 ,追求和创建新的文明形态———生态文明。  相似文献   

18.
生态社会主义主张重新检讨人与自然的关系,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统一,实行基层民主,建设生态社会主义,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生态社会主义思潮对我国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有重大的启示.  相似文献   

19.
燕军  吴宁 《学习论坛》2008,24(1):38-41
马克思的《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中包含了丰富的生态思想.他指出由于人性危机导致了生态危机,而在资本主义社会中,异化劳动更是加深了人性危机,加剧了人与自然的更尖锐的对立.只有在共产主义社会中,积极地扬弃异化劳动,人之为人,才能达到人与自然的和谐统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