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地方政府绩效预算改革:动因、过程与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地方政府绩效预算改革发展迅速,学界对于改革的动因、过程和影响还缺乏深入了解.通过A省A市案例分析,本文总结了地方政府绩效预算改革的动因,描述了财政支出绩效评价过程,分析了绩效预算改革产生的影响,指出它面临着政治支持等方面的挑战.  相似文献   

2.
从泽国镇参与式预算实践看偏好与公共预算效率的实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公众偏好的显示、转换、集合和统一与公共预算的效率直接相关。浙江省温岭市泽国镇在事关民生的公共基建项目安排上,以协商民主的方式,通过设计精良的程序,为人们提供了一种公民参与预算决策的新技能与新策略,提高了公共预算的效率。  相似文献   

3.
预算透明的理论源流与国际实践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透明是法治和民主政府的一项内在价值.委托-代理理论和公共选择理论进一步论证了透明对于确保法治和民主政府的责任机制的重要作用.各国政府的预算透明改革,在制度、过程和技术上都已经取得了长足的发展.部分国家已经在改革中取得了明显成效,大多数国家则仍然处于改革过程之中.预算透明与相关绩效指标之间的关系,还需要进一步论证.  相似文献   

4.
5.
6.
韩君 《甘肃行政学院学报》2012,(4):34-51,127,128
本文以《深圳市2008年部门预算》和《香港2008年财政预算案》两个文本为基础,结合深度访谈,对比了深圳和香港两地公共预算在公开性、自主性和问责模式三个维度上的差异,并试图找出两者差异背后的原因。研究发现,深圳市公共预算的公开性弱于香港,而自主性大于香港,问责模式较香港有根本差异。究其原因,是因为深圳市预算维持着一种“产出绩效”的绩效观,而香港预算案遵循“衡工量值”的原则。不同的绩效观导致了不同的预算编制原则,不同的预算编制技术,产生了不同程度的自主性,进而表现出不同程度的公开性,催生了不同形式的问责模式。本文还讨论了三种预算问责模式,提出了“核心预算问责机构”的概念。  相似文献   

7.
编制部门预算是发达国家及多数发展中国家的通行做法,国外发达国家预算编制的做法,既有不同的地方,也有共同的特征,对我国预算管理改革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一是注重经济形势和财政状况的预测;二是预算编制期长;三是实行滚动预算;四是采用零基预算;五是预算的透明度高;六是预算的法律效力强。  相似文献   

8.
9.
10.
11.
12.
13.
14.
15.
宪政是保证现代社会文明的基本手段。文通过宪政产生的历史渊源分析,探讨和阐述了政府预算这个表面上几乎不具有政治敏感度的经济形式,最终演化成为民间力量施展影响并公开伸张的兴奋点,促成了宪政转轨。  相似文献   

16.
17.
18.
19.
20.
维护人民的健康权,实现卫生公平,必须要将医疗卫生服务去商品化。本文分析了社会权利、公共预算与卫生公平关系,从社会权利角度论证公民对医疗卫生服务获取的应得性,主张发挥公共预算在筹集和配置卫生资源方面的作用,通过去商品化来实现卫生公平,并对运用上述理论框架对广州市作实证分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