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毛泽东说:建交要经过谈判(1)在非社会主义国家中,缅甸首先承认新中国·毛泽东在莫斯科确定了今后“经过谈判建交”的重要原则·缅甸虽先承认新中国,但建交却被印度抢了先【1949年12月16日~1950年6月8日,北京—莫斯科—仰光】□缅甸,我们南边的近邻首先发来承认电新中国开国大典过后那几天,以苏联首先承认新中国开始的社会主义国家与新中国建交的浪潮过去以后,非社会主义国家(即民族主义国家与资本主义国家)承认新中国的又一次浪潮,是从1950年元旦前后开始的。首先宣布承认新中国的非社会主义国家,就是缅甸…  相似文献   

2.
国际法中承认的主体是国家的政府。国家承认和政府承认具有密切关系,政府承认是核心。“宣告说”与“事实主义”是一致的,“构成说”与“正统主义”是一致的。“宣告说”或“事实主义”较为合理。承认更主要是个政治问题,会引起法律后果  相似文献   

3.
二战刚刚结束后不久,日本海军运输舰“浮岛丸”号在运送数千名朝鲜劳工回国途中发生爆炸,造成了524人死亡的神秘案件。1992年,居住在韩国的幸存劳工及死难者家属在日本提起诉讼。诉讼在第一审阶段胜诉,第二、三审阶段日本高等法院并口最高法院则完全驳回了原告的诉讼请求。日本法院对“浮岛丸”事件诉讼的判决不能成立,“浮岛九”事件的赔偿责任是日本应尽的法律义务,应向国际社会公开“浮岛丸”事件的真相以及日本政府对“浮岛丸”诉讼的不当判决。  相似文献   

4.
关于“国家承认”的性质和作用,法学界历来就有“构成说”与“宣告说”两种意见。前者主张“国家承认”是新国家取得国际法主体资格的必备条件,后者主张“国家承认”只具备形式上的宣告意义。事实上,“国家承认”就其性质而言是一项法律行为,在新国家取得国际法律地位上具有构成性的重要作用。提倡“构成说”,反对“宣告说”,有利于我国在现实外交斗争中排斥分裂势力,维护祖国统一。  相似文献   

5.
中华民族和犹太民族的友谊有悠久的历史,1950年1月以色列承认中国后,中以就开始了外交接触,两国关系曾朝着建交的目标迈进。朝鲜战争爆发后,以色列改变了“不结盟”的中立外交政策,开始追随美国,打乱了中以建交的步伐。1955年万隆会议后,中国和阿拉伯国家的关系日益密切。1956年中阿开启外交关系。中以关系中断并进入长达30年的“冰冻期”。20世纪70年代末中国开始改革开放,中美建交。1982年第12届阿拉伯国家首脑会议《非斯宣言》含蓄地承认了以色列;中以关系逐渐解冻。1991年的海湾战争和马德里中东和会加速了中以建交的步伐。1992年1月24日,中以正式建交。影响中以关系的主要因素是中、美、以三角关系和中国、阿拉伯国家、以色列三角关系。  相似文献   

6.
沉默的玫瑰     
顾诗瑶的母亲喜欢花,尤其是玫瑰花,而顾诗瑶正好相反。她的卧房里没有一棵植物,更是对那种带有尖刺的鲜艳花朵退避三舍。母亲对此的解释是诗瑶蹒跚学步的时候曾经一跤跌倒而被她的玫瑰花划伤,属于“一朝被蛇咬,十年怕井绳”的类型,但顾诗瑶自己却从不承认。  相似文献   

7.
中国作为负责任的世界大国,在谋求自身发展的同时不断开展对外援助,帮助非洲国家发展.在这一过程中,中国坚持以自身发展带动非洲国家的发展,为其提供力所能及的帮助.经过几十年的努力,中非合作成果显著,合作领域和范围日益扩大.然而,随着近年来中非合作的不断深入,域外势力对中国在非活动的批评之声甚嚣尘上.一些外国政客、媒体、机构大肆鼓吹“中国威胁论”,污蔑中国是非洲“新殖民者”,称“非洲须当心中国的新殖民主义”,①极力歪曲中国在非活动的目的,指责中国抑制了非洲发展,妄称“中国(在非)的主要利益是获取非洲的自然资源,以刺激自身出口型经济的发展”,②指责中国仅将非洲视为原料产地而加以利用,却没有为其创造就业岗位,未能确保其长期发展.更有甚者以阴谋论的心态看待中国对非援助,污称“中国对非援助弊大于利”.③这些言论和看法对中国在非形象造成了极大损害,并影响到中非之间的合作与发展.  相似文献   

8.
喜马拉雅山东段,习惯上指西起不丹边界、东至中印缅三国交界处的高山峡谷地带,包括我国西藏东南端和印度以未被我国承认的“麦克马洪线”为依据建立的“阿鲁纳查尔邦”的主要地域。同中印边界其他地段相比,该地区在十九世纪以前更少为世人注意,中外及西藏的历史文献对该地的详情也缺少确切记载。下察隅地区位于东段喜马拉雅山地的极东端,1910年前后中国与英属印度在此进行了一场具有特殊意义的角逐,这场纷争所涉及的问题直  相似文献   

9.
台湾“务实外交”的国际空间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971年10月,第26届联大通过了2758号决议,对台湾地位做出明确规定。此后,“一个中国”的政策已逐渐被世界大多数国家所认可,台湾的“正式外交”严重萎缩。为扭转这一颓势,台湾当局大力开展“务实外交”,通过与“非邦交国”发展实质关系及积极参与多边外交的方式维持在国际上的影响。  相似文献   

10.
张梅 《现代国际关系》2022,(4):33-41+59
非洲是日本“印太构想”的西翼,在日本安全战略和经济合作中的地位不断上升。近年来,对外援助被日本视为落实“印太构想”的重要手段,服务于日本的经济、政治、安全战略目标。经过多年累积和探索,日本逐步形成了独特的精耕细作式对非援助方式,注重草根性、人才专业性、国际协调性。在实施路径上,日本积极推动日语、经营理念、“清洁文化”等特色文化的传播,推广日本式认同建构方式,赋权非洲弱势群体,输出社会和经济发展经验。日本对非援助软实力外交虽取得了一定积极效果,但也有局限性,无法掩饰日本对非整体政策中强烈的实用主义和功利主义色彩,对冲中国在非影响力的作用也有限。  相似文献   

11.
2月初,巴基斯坦“核弹之父”阿卡杜勒·卡迪尔·汗在确凿证据面前承认自己向伊朗、利比亚和朝鲜等三国泄露敏感核技术的事实,并称对“核泄密”事件负全责。汗被解除总理科学顾问职务、美国表示对巴“核泄密”事件“既往不咎”之后,汗得到穆沙拉夫总统的“宽恕”。  相似文献   

12.
每一国际法主体都应因其国际不法行为而承担相应的国际法律责任。1999 年5 月7 日,我国驻南联盟使馆遭到以美国为首的北约的导弹袭击,使国际责任制度为国人所关注。国际法中的国际责任制度一直处于发展之中,尚未形成统一的国际公约。承担责任的主体主要是国家,也可以是国际组织等其他国际法主体;承担责任的形式主要有停止不法行为和赔偿,后者包括恢复原状、补偿、满足、承诺并保证不重复等;促使责任承担的方法包括法律方法和政治方法。当一国际不法行为产生,受害者要求不法行为者承担何种形式的责任,如何让其承担责任,要视具体情况而定。  相似文献   

13.
进入20世纪90年代后,日本争当联合国安理会常任理事国的“政治大国”战略目标更加明确。1992年,日本驻联合国大使波多野敬雄明确提出,日本“争取在五年内成为安理会常任理事国”,如果这一目标实现,“等于日本被承认为政治大国”。在这一背景下,日本深度调整了对非洲的战略,明显加大援助力度,并藉此争取非洲国家对其“政治大国”战略诉求的支持。目前,援助已经成为日本拉近同非洲战略关系的重要外交手段之一。  相似文献   

14.
美国对南沙问题政策言论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945年 根据“开罗宣言”,美军太平洋战区司令麦克阿瑟命令驻守南中国海日军向中国政府投降。 1951年 8月15日 美国及国际社会广泛承认周恩来外长发表的“关于美英对日和约草案及旧金山会议声明”。该声明指出,南沙群岛“向为中国领土”。  相似文献   

15.
中俄市场化程度的比较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市场化是推动经济发展的一个重要因素。世界不同的权威机构研究结果一致认为,中国经济自由化指数排名领先于俄罗斯。但是,欧盟和美国至今没有承认中国为市场经济国家,相反,它们早在 2002年就已先后承认俄罗斯为市场经济国家。究其原因,“市场经济地位”背后隐藏着国家之间的贸易利益,同时,政治方面也是影响因素。只有坚持市场化方向、进一步深化改革,才能充分发挥出我国经济发展的巨大潜力空间。  相似文献   

16.
中印东段边界真相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中印边界最大的争议在东段。东段边界传统习惯线在喜马拉雅山南麓是不可否认的历史事实,这也可以从1938年以前印度官方地图得到证实。非法的“麦克马洪线”是英国侵略政策的产物,中国从未承认过。该线和东段传统习惯线之间的地区历来属于中国。英国并没有在那里行使过管辖权,印度只是在五十年代初才强占了这一地区。印度以所谓分水岭原则强调“麦线”是中印东段的天然边界。这一说法缺乏历史和地理根据。“麦线”是殖民主义者留下的混乱遗产。中印边界争端需要从政治上考虑,通过谈判,采取互谅互让态度来取得合理解决。  相似文献   

17.
在诸多介绍启功先生生平的文章中,都曾提及启功先生从来不承认自己姓“爱新觉罗”。曾有人给他写信,在信封上写“爱新觉罗·启功收”,却被标明“查无此人,请退回”。由此,便联想起《启功韵语》书中最末一页的诗二首。这两首诗的内容是与此有关。全诗如下: 族人作书画,犹以姓氏相矜,征书同展,拈此辞之。  相似文献   

18.
我与张曼新     
知道曼新的传记即将出版,很高兴,心里暗暗地说:真不容易!中国改革开放之前的二十多年间,我和曼新生活在同一块称为宁夏的土地上,还在同一个“生产建设兵团”。我属于“劳改劳教释放犯”,他是所谓的浙江“支宁青年”,真应了当时风行的一条语录说的:“从五湖四海走到一起来了”。他所在的农场(那时称为“团”)离我劳动改造的南梁农场仅一渠之隔。他虽然是干部,但在讲究家庭出身的“阶级斗争”年月,非“贫下中农”出身的他,也是被打入另册,遭其他人尤其是“革命领导干部”歧视和排斥的,在提倡干部“要和群众同吃同住同劳动”的…  相似文献   

19.
长期以来,台湾问题一直是影响中美关系正常发展的关键问题之一。然而,美国对华政策的基本取向始终是将台湾视为不享有主权国家之名的独立的“政治实体”。美国为了其亚太战略乃至全球战略利益考虑,不遗余力地为台湾“拓展国际空间”和制造“双重承认”创造有利的外部环境。正是由于美国的支持和纵容,台湾当局在处理两岸关系上,已经逐渐背离了“一个中国”的基本原则,其“台独”的反动嘴脸昭然若揭。  相似文献   

20.
战后以来,日本利用非法的《旧金山和约》,以种种伎俩企图将中国固有领土钓鱼岛据为已有。《旧金山和约》违背了反法西斯联盟“不与敌人缔结单独停战协定或和约”和盟国一致原则的约定,是对盟国处置日本领土规定的否定;日本背弃了在战败投降时接受盟国《波茨坦公告》的多次承诺;美国也从来没有承认钓鱼岛是日本的“固有领土”;中国为收复钓鱼岛主权做了不懈努力。因此,日本将《旧金山和约》作为拥有钓鱼岛主权的历史和国际法“依据”,是回顾历史事实和国际法、自欺欺人的谎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