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社会科学报》刊登该报社长兼总编辑许明的文章说,现在知识界和思想界存在两种极端的思潮。一种思潮将欧美式民主作为今日中国发展的指标,过激地诉诸西式民主;一种思潮将今日中国存在的问题看作是改革导致的资本主义复辟,过激地诉诸无产阶级专政下继续革命。这也许是怀抱某种理想对中国  相似文献   

2.
对传统文化要有批判地继承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如何对待传统文化的问题一直存有争议,随着政治气候的变迁,有时把传统文化捧得很高,尤其是把两千多年前产生的儒家思想,捧为永放光芒的思想主张,甚至连同孔子之后所出现的一切进步思潮,包括资本主义思潮的各个流派,包括马克思主义思潮都为之不及。另一方面,全面否定传统文化也时有出现,其中以“文革”初期的扫“四旧”,以及改革开放后出现的“河殇派”为代表,都是不加分析地全面否定传统文化。当然,这两种取向对社会所产生的实质影响都是不好的。他们对旧传统的过激行为,或者是对“彻底决裂”思想的一种幼稚的误解,或者是受外…  相似文献   

3.
民主社会主义是20世纪以来西方社会盛行的一种资本主义的改良主义思潮。在当代,民主社会主义不仅是为一种理论形态,而且是作为一种实践形态而存在的。无论从理论上,还是在实践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与民主社会主义都有着本质区别。  相似文献   

4.
自从民主被“五四”时期的启蒙思想家们从西方请进国门,迄今已走过80年的漫长路程。回首这80年的历程,我们党一直致力于争取人民群众的民主权利,带领人民群众推翻了“三座大山”,取得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建立了新中国,找到了一条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道路,民主建设取得了举世公认的成就。可以说,我们今日的民主是“五四”民主的继续和超越。我们当代青年要继承和发扬五四民主精神,按照党的教导,从我国的实际出发,走有中国特色的民主之路。从中国实际出发,走自己的民主之路,当代青年首先要端正对待西方民主的态度。…  相似文献   

5.
我们要坚持中国特色政治发展道路,必须确立“中国式民主”的话语权地位。民主话语权争议的实质,就是以美国为首的西方强国的霸权压制和以中国为代表的发展中国家为寻求本国发展道路合法性之间的斗争。“中国式民主”符合中国的国情、历史、民族、文化传统,是近代中国历史发展的必然。检验一个国家实行何种民主形式好坏的标准是政党执政的实践。建立“中国式民主”的话语权地位,需要注意几个问题:一要从西方民主的藩篱中解放出来,二要加强舆论引导能力。三要加强“中国式民主”的研究和宣传,四要进一步推进我国政治体制改革,扩大公民有序的政治参与。  相似文献   

6.
《党课》2013,(6):59-59
中国的出路依然在于渐进式的和平转型,其中的要义不外乎两点:一是限制政府的权力;二是老百姓要大力向政府要福利。做到这两点,理想中的宪政与民主也就会到来,现行体制中所存在的最大问题,即权力太大责任太小的问题,不断地受到压缩。  相似文献   

7.
王军魁 《理论研究》2013,(5):42-44,49
伴随着改革开放,西方思潮洞开了中国的大门,各种思潮杂然并存。在这些杂芜思潮中滋生蔓延的民主社会主义,其实质是奉西方民主社会主义为圭臬的反马克思主义思潮。由最初附着于资产阶级自由化思潮,到近来有人喧嚷的“只有民主社会主义才能救中国”,其在我国演进的谱系,可谓几度泛起。而要正本清源,肃清其进一步扩散的可能性,当务之急是探明其衍生、蔓延的原因。社会转型带来的利益格局的重组与阶层分化.共产主义运动低潮与西方和平演变的推行,西欧、北欧“福利国家”实践成就的示范效应,以及思维认识上的阙限是民主社会主义思潮在我国泛起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8.
“民主社会主义”这股思潮和社会政治力量是目前人们十分关注的一个问题。为了全面深入地弄清这一问题,研究其产生和演变发展的规律,划清它与科学社会主义的界限,特将近期报刊杂志上发表的有关文章综述,供参考。一、“民主社会主义”的由来有的同志说,“民主社会主义”一词,早在1888年,德国社会民主党领导人李卜克内西在《论社会民主党的政治立场,特别是对国会的立场》一文就使用过。不过它是被  相似文献   

9.
“人道的民主的社会主义”导致苏共垮台。苏联解体,使社会主义运动遭受严重挫折。苏联演变的主要原因是国内民主社会主义思潮泛滥.党的领导集团背离了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和科学社会主义的基本原则,推行错误的“改革”路线、纲领。“人道的民主的社会主义”是对科学社会主义的根本否定,是从第二国际社会民主主义中嫁接过来的“乌托邦”。是腐蚀马克思列宁主义和社会主义制度的巨大破坏力量。苏联演变的悲剧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成功。以铁一般的事实证明坚持走社会主义道路的极端重要性。我们决不走封闭僵化的老路,也决不走改旗易帜的邪路,而是要坚定不移地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和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  相似文献   

10.
理论界对当代资本主义的认识,可概括为“两种图式”。一种认为当代 资本主义正处在历史上最好的发展时期;一种则认为其仍面临深刻的危机。“两种图 式”看似对立,实则分别揭示了当代资本主义的新自由主义获得成功和陷入困境的两 个侧面。当代中国社会主义理论的建构,可以从“两种图式”的直观描述和西方学者的 批判性思考中获得启示:既正视当代资本主义社会生产力高度发展所带来的挑战,又 重视对当代世界各种思潮,特别是对资本主义世界处于强势地位的新自由主义思潮 的研究,并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建构中,将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确立为同等重 要的价值目标。  相似文献   

11.
林坚  张宝根 《唯实》2009,(12):47-51
社会主义包括理想、学说、运动和制度等方面。首先要搞清楚“什么叫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这是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及实践的重要问题。还要了解社会主义思潮在中国传播和被接受以及具体实践的过程。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科学社会主义在中国的具体实践,也是当代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重要内容。  相似文献   

12.
胡锦涛总书记在“七一”重要讲话中提出“在前进道路上,我们要继续大力推进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坚定不移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发展道路”。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取得了显著成就,但同时也存在一些突出问题。总结历史经验,结合我国国情探索推进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的道路,对新时期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具有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3.
明清以来中国社会内部滋生的民主主义思潮,经过戌戍变法,到“五·四”新文化运动发展到了顶峰。但就在民主主义思潮登上顶峰之际,迅即发生了向马克思主义思潮的递嬗演变。当今思想界一些人士有感于现代中国民主不够完善之现状,因而每每把怀疑的目光投向二十世纪初这段给中国带来根本性变革的历史,把中国民主的现实问题归因于中国近现代民主主义思潮的过早完结,对民主主义思潮向马克思主义思潮的嬗变提出了种种诘难。  相似文献   

14.
关于以党内民主示范带动人民民主的理论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是我们党始终不渝的奋斗目标,问题的关键在于依靠何种路径才能又好又快地实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政治。中国共产党的性质、地位和宗旨,与巩固党的执政地位的现实要求,以及党内民主所具有的能够积极推进人民民主的条件和优势,都充分说明了“以党内民主示范带动人民民主”是一条切实可行、易于见效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发展路线。  相似文献   

15.
《党课》2012,(15):22-23
从最初作为社会主义同义词的社会民主主义,到强调政治民主多于经济民主的民主社会主义,再到现在强调经济自由多于政治民主的“第三条道路”,民主社会主义一步步成为资本主义既定制度的总体维护者和局部改良者。最近,我国有股思潮声称,中国改革措施实际上是以民主社会主义为样板的,甚至称,只有民主社会主义才能救中国。其实,引起这场思想混乱的根源在于没有弄清二者的本质区别。  相似文献   

16.
近几年来,资产阶级自由化思潮泛滥,少数顽固坚持资产阶级自由化立场的人。打着“争取民主”的旗号,肆意攻击共产党的领导是“独裁专制”,竭力美化资本主义民主,否定共产党的领导,这就从反面教育我们,要发展社会主义民主,必须坚持党的领导。因为,没有共产党的领导,就不可能争得民主和建设民主。毛泽东曾指出:“中国缺少的东西固然很多,但是主要的就是少了两件东西,一件是独立,一件是民主”。我国封建专制主义延续了两千多年,鸦片战争以后又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确无民主可言。孙中山领导的辛亥革命虽然推翻了清王朝,赶走了  相似文献   

17.
民主社会主义是近年来在国际上迅速漫延的一种反马克思主义,反社会主义的思潮,由于它打着“民主”和“社会主义”的旗号,因而具有很大的欺骗性,为此,我们必须明确民主社会主义的性质,分清科学社全主义与民主社会主义的本质区别。现将有关这方面的研究综述如下。  相似文献   

18.
高放 《理论学刊》2007,2(6):15-22
民主社会主义是当前备受关注的问题。本文回顾了百年来科学社会主义与民主社会主义关系演变的历史,并从三个阶段分析了其间的关系状况,认为当今世界主要是三种政治社会思潮、两种社会制度共存和发展,我们今天要借鉴民主社会主义、发展社会主义民主,坚持科学社会主义不动摇。  相似文献   

19.
民主是世界各国政治发展的潮流,中国共产党对中国的民主政治发展道路进行了不懈探索,提出要坚持“一项基本方针,四大政治制度”的科学论断。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必须坚持民主的本质属性和基本原则,同时还要立足于中国国情,充分考虑生产力发展水平和市场机制的的完善程度以及与之相关联的政治文化特色,探索民主政治发展切实可行的道路。  相似文献   

20.
我们党如何提高长期执政的能力?要从根本上解决这个问题,必然要谈民主,因为放眼今日之世界,任何一个想长期执政的党,民主这道门槛,想绕也绕不过去,必须过。前不久,十六届四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的决定》确定,当前和今后党的建设的主要任务之一,就是不断提高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能力,使党始终成为坚持民主执政的执政党。这是一次新的历史性的破题。“这条新路就是民主”民主,一直是全人类共同追求的一个理想、一个目标,当今世界,民主更是越来越成为人类生活的最基本的组成部分,越来越成为衡量一个国家、一个民族文明进步的最基本的尺度。人类几千年的文明史中,出现过成百上千的政治思潮,绝大多数很快就销声匿迹了,惟有民主这股大潮源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