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3 毫秒
1.
1860年10月7日和8日,素有“万园之园”、“东方凡尔赛宫”之美誉的北京圆明园被英法联军洗劫一空。18日,额尔金特使下令英军焚烧圆明园。这场浩劫物质损失不计其数,“打个比方,等于凡尔赛宫  相似文献   

2.
金中 《新湘评论》2009,(4):63-63
赏析在2009年3月2日举行的全国政协十一届二次会议首场新闻发布会上,大会发言人、全国政协外事委员会主任赵启正在谈及圆明园兽首事件时说,法国作家雨果 这样写过:有两个强盗走进了圆明园,一个叫英吉利,一个叫法兰西。我希望有一天.法国解放并洗清了自己,会把这抢来的东西送还给中国。  相似文献   

3.
正当“五四”运动如火如荼地开展起来之时,《每周评论》又以特大号字“山东问题”为标题,连续报道和分析运动的进展,有力地担负着指导作用。李大钊于5月18日在《每周评论》上撰文《秘密外交与强盗世界》,一针见血地揭露了列强的阴谋,促使中日人民进一步猛醒。 文章深刻地指明巴黎和会是帝国主义之间的一次分赃会议,“强盗政府们要根据着秘密外交拿人类正当生活的地方,当作他们私相授受的礼物,或送给那一个强盗国家、强盗政府,作扩张他那强盗势力的根据,无论是山东,是山北,是世界上的什么地方,我们都不承认,都要抗拒的。”  相似文献   

4.
正圆明园始建于清康熙四十六年(1707),后经过雍正、乾隆、嘉庆、道光和咸丰几个皇帝,共150余年的营造,以其宏大的规模、精美的设计、集中西造园艺术于一体的深刻文化内涵,成为北京西郊清代皇家园林的代表,也是世界园林建造史上的奇迹。人们习惯上所称的圆明园,实际上包括圆明、长春、绮春三园,即所谓"圆明三园"的总称。18世纪的法国耶稣会传教士王致诚称圆明园为"真正的人间天堂",19世纪法国大文豪维克多·雨果称圆明园是"理想与艺术的典范",是一个绝  相似文献   

5.
这片面积是故宫5倍的土地,曾有着被誉为“一切造园艺术的典范”的园林建筑组群。然而,1860年后的近百年间,圆明园历经帝王园居、侵略者及各路豪强的践踏破坏,园林尽毁。  相似文献   

6.
明代哲学家王阳明早年因反对朝廷宦官,一度被贬为贵州龙场驿丞。在此任上,他捕获了当地一个强盗头目。该头目在受审时说:“我犯的是死罪,要杀要剐, 任你怎么处置,只请你不要和我谈道德良知。像我这种人是从来不谈这个的,甚至连想都没有想过。”王阳明说:“好的, 今天我不和你谈道德良知。不过,天气这么热,你看在审案前我们还是把外衣脱了吧。”强盗头目说:“好!”脱去外衣后, 王阳明又说:“还是热,再把内衣也脱了吧。”强盗头目当然不会在乎赤膊,于是  相似文献   

7.
廉综 《廉政瞭望》2023,(24):68-70
2023年10月13日,北京圆明园博物馆,圆明园石柱回归展开幕。展览集中展出的7件圆明园流失石柱文物,是继马首铜像之后,又一批回归圆明园的流失海外重要文物,是我国流失文物追索返还工作的最新成果。此前,大英博物馆发生被盗丑闻,“失踪”藏品数量约2000件。至此,大英博物馆30年内6次被盗,多个文物原籍国要求其将国宝物归原主。我国国内,“请大英博物馆无偿归还中国文物”的话题冲上热搜。  相似文献   

8.
香港回归的日子里,我想起了圆明园。 香港是“完璧归赵”了,但在“归赵”的时候,英国女王还发了一份文告,首先明明白白地说是他们英国人帮助造就了香港的繁荣,然后曲里拐弯地表示当年的殖民者到东方来(或到别的地方去)都是为了做好事的。因此我想起了圆明园。  相似文献   

9.
说宋江是个强盗,那是抬举了他,因为宋江除了杀阐婆惜,还不曾对别人动过刀。说宋江是个投降派,也是冤枉了他,因为在宋江的心里从不曾反过,要不怎么晁盖一死就将“聚义厅”改成了“忠义堂”呢?实际上,宋江骨子里就是一个“官迷”,而且是超级的那种。  相似文献   

10.
“正告你们这些土匪、强盗,共产党人是杀不完的,民主政权是摧不垮的!你们的末日就要到了……”一个身材魁伟、乌眉大眼的英俊汉子,正向一帮押解他的匪徒们怒吼。这位大汉,就是我苏皖边区阜宁县三区  相似文献   

11.
今年3月24日是一个罪恶的日子。北约借口“支持科索沃实现和平”、“消除人道主义灾难”,从这天开始悍然空袭南斯拉夫联盟共和国。此次空袭规模之大、范围之广、持续时间之长,所用武器的杀伤力和破坏力之强,大量民用设施被毁坏、平民伤亡和难民流离失所的情况之严重,均为战后所罕见。种种迹象表明,空袭已经演变成为针对南联盟人民的侵略战争。霸权践踏了人权,强盗逻辑强暴了国际公理,血腥政策扼杀了人道主义,强权政治挑战着世界多极化格局,历史性的悲剧震惊了世界!战争的阴云虽然笼罩在南联盟上空,但它威胁到整个欧洲乃至全世…  相似文献   

12.
自1980年圆明园保护被人们关注开始.关于圆明园保护工程的争论就从未停止过。1980年,汪之力牵头起草了《保护、整修及利用圆明园遗址的倡议书》,号召对圆明园进行保护、研究和整修。宋庆龄、沈雁冰、习仲勋、张爱萍、史良、荣毅仁等1583人在这份倡议书上签字。1980年10月18日,倡议书公开发表。争议随之而来。有人提出:“我国有近十亿人口。现在还很穷,问题成山,需要大量经费解决。”这在当时是颇有代表性的一种观点。  相似文献   

13.
赵敏 《学习导报》2011,(14):20-20
“我是一个兵,来自老百姓,打败了日本狗强盗,消灭了蒋匪军……”这是大家耳熟能详的军旅歌曲。那么,这首歌曲是怎么产生的?这首歌又和湖南有什么关系呢?  相似文献   

14.
流散文物大概有100万件 1860年8月,英法联军攻入北京,直趋圆明园,将园内文物哄抢一空后,英军指挥官额尔金下令火烧圆明园;1900年,八国联军侵略之时,圆明园再次遭到了破坏;辛亥革命后,军阀、官僚、政客大量盗走园内文物;“文革”期间,园内石件又损失了不少。  相似文献   

15.
简讯     
《湘潮》1991,(10)
韶山有了“丰泽园” 7月1日,“北京中南海丰泽园毛主席故居”陈列室“搬”回韶山后正式开放。这一宣传毛泽东思想的新阵地,进行革命传统教育的好课堂,吸引着众多的参观者,这一天,从上午8点至下午6点,成千上万的人们满怀崇敬的心情,纷纷涌向设在毛泽东同志纪念馆内的这个陈列室。北京中南海丰泽园毛主席故居是一个四合院,韶山复制陈列的是四合院北房东头两间,也就是毛主席的会客室和卧室兼办公室。陈列室与原建筑一  相似文献   

16.
“三·一八”烈士公墓座落在北京海淀区“圆明园”的风景区“九州请宴”。在公墓的西北角有一座三角形的墓碑,这里安葬着当时工业大学学生江禹烈、陈燮、刘宝彝三位“三·一八”烈士。江禹烈,字甸之,福建省崇安县人,既是中国共产党员,又是中国国民党员,牺牲时年仅二十八岁;刘宝彝,字序玉,福建省建瓯县人,是中国国民党员,牺牲时年仅二十四岁。“三·一八”运动发生在国共两党第一  相似文献   

17.
优一”产业发展思路的指导下,昌平区的产业结构不断优化,初步形成了以“三园(中关村科技园区昌平园、生命科学园、小汤山现代农业科技示范园)三区(十三陵旅游特区、沙河高教园区、回龙观东小口文化居住区)”为导向和支撑的产业发展格局,经济实力明显增强,各项事业较快发展。但随着现代化建设的深入,原有的发展战略需要进一步延伸、拓展。适应首都率先基本实现现代化和建设现代化国际大都市要求,结合昌平的实际,我们提出了要把昌平建设成为“投资创业首选之区、旅游休闲首选之区、生活居住首选之区”的目标。“三个首选之区”是我…  相似文献   

18.
明代白话小说《醉醒石》第11回就写了一个贪内助如何改造廉夫的故事:魏推官一向尚能廉洁自律,夫人却贪婪成性。有一次魏推官审理新捕获的强盗陈諶一案,本想秉公执法再“立个名”;不料夫人却收受了陈諶六百两银子的贿金,要魏推官将巨盗重罪轻判。这位夫人还振振有辞地说:“图名不如图利。你今日说做官好,明日说做官好,如今弄得还京债尚不够。有这一注银子,还了他不成?”魏推官与之争执,说:“官久自富,奶奶不要如此。”夫人却反驳他道:“官久自富!已两年进士,一年推官,只得这样,见钱不抢,到老不长。任你怎么,我只要这宗银子。”结果,魏推官抵…  相似文献   

19.
陈正万 《学习月刊》2010,(14):27-27
曹雪芹在《红楼梦》里创造了一个伊甸园式的大观园.园之美丽正如贾元春的诗句“天上人间诸景备”,园里住着宝玉和一些冰清玉洁的女孩子们,他们亲密相处,无忧无虑,修身怡情。读者尽管不能像宝玉那样与她们朝夕相伴,但那一个个鲜活的面容总象就在身边,总是那么“清爽”。  相似文献   

20.
“大刀向鬼子们的头上砍去,全国武装的弟兄们,抗战的一天来到了……”,“东洋强盗野心狂,奸淫妇女抢钱粮,占我们的田地,烧我们的村庄,杀我们的父母,炸我们的工厂。我们要拿起斧头镰刀,拿起炸药钢枪,一齐杀上前去,把日本强盗都杀光……”,“秋风起,秋风凉,民族战士上战场,民族战士上战场。我们在后方,多做几件棉衣裳,帮助他们打胜仗,打胜仗,打胜仗,收复失地保家乡……”这是抗敌宣传队二队在龙游留下的抗战歌声,一些花甲、古稀老人现在还能哼上几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