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2006年8月27日,第十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23次会议审议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各级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监督法》(以下简称《监督法》),并于2007年1月1日起实施。《监督法》的颁布实施,是我国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的一件大事,必将有力地促进各级人大常委会的监督工作。我们要把学习贯彻实施《监督法》作为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的重要任务,不断提高监督质量和水平,进一步加强和改进人大监督工作,树立人大监督的权威。  相似文献   

2.
公艳萍 《时代主人》2006,(11):14-15
2006年8月27日,十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二十三次会议审议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各级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监督法》,并将于2007年1月1日正式实施。监督法的颁布实施,对于各级人大常委会依法行使监督职权,健全监督机制.加强和改进监督工作,增强监督实效,促进“一府两院”依法行政和公正司法,更好地发挥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特点和优势,推进社会主义民主法治建设都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历史意义。  相似文献   

3.
为了更好地贯彻和实施好《中华人民共和国各级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监督法》(以下简称《监督法》),切实加强和改进监督工作,促进依法行政和公正司法,水城县第六届人大常委会第一次会议通过了《水城县人大常委会2007年监督计划》。  相似文献   

4.
为进一步加大对《监督法》的贯彻实施力度,努力增强监督实效,日前,鹤庆县人大常委会出台了《鹤庆县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议事规则》。  相似文献   

5.
《人大论坛》2009,(9):50-50,F0003
《中华人民共和国各级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监督法》(以下简称《监督法》)于2007年1月1日颁布施行。《监督法》的颁布实施。对各级人大常委会监督工作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为进一步完善监督机制,规范监督程序,提高监督质量。突出监督实效,南明区十五届人大常委会第三次会议作出了《关于认真学习贯彻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各级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监督法)的决定》(以下简称《决定》)。根据《决定》的要求,区人大常委会参考借鉴有关经验,结合实际,进一步完善监督机制、监督程序、突出监督实效,积极推进《监督法》的贯彻实施。  相似文献   

6.
公开是衡量社会文明与进步的重要尺度。《中华人民共和国各级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监督法》(以下简称监督法)第七条规定:“各级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行使监督职权的情况,向社会公开。”这是监督法为切实提高监督实效所采取的新对策,,更是推进民主政治进程的重大制度创新,是监督工作内容不可分割的重要组成部分。如何实施好监督法的监督公开原则是各级人大常委会在实践中亟需研究和探索的新课题。本文试就德宏州人大常委会监督工作公开进行分析和探讨。  相似文献   

7.
各地动态     
甘肃省废止各级人大常委会司法案件监督条例12月1日,甘肃省十届人大常委会第二十六次会议通过决定:2002年9月27日省九届人大常委会第三十次会议通过的《甘肃省各级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司法案件监督条例》,从即日起予以废止。甘肃省人大内务司法委员会主任委员黄植培受省人大常委会主任会议的委托,向本次会议就废止这一条例作了说明。他说,今年8月,十届全国人大常委会通过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各级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监督法》明确规定了人大常委会对人民法院、人民检察院工作实施监督的形式和重点。他说,监督法规定,人大常委会通过听取…  相似文献   

8.
《中华人民共和国各级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监督法》(以下简称监督法),于2006年8月27日由十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二十三次会议通过,于2007年1月1日施行。应当说,监督法的出台,在赋予人大七项监督职权的同时,对人大监督工作也是一种规范,有利于坚持和完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加强和改进监督工作,提高监督实效,促进依法行政、公正司法。然而,从我国的国体和政体的实际情况出发,各级人大常委会在贯彻监督法和实施监督工作中,要处理好“四个关系”。  相似文献   

9.
十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二十三次会议审议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各级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监督法》。监督法的颁布,是我国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的一项重要举措。为了贯乇好、实施好监督法,日前,河北、宝坻区人大常委会结合本区人大实际工作,积极做好监督法实施前的准备工作。河北区人大常委会结合本区人大工作的实际,研究制定了四项措施:  相似文献   

10.
在2009年10月底召开的楚雄彝族自治州第十届人大常委会第十九次会议,审议表决通过了《楚雄彝族自治州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各级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监督法)办法》、《楚雄彝族自治州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规范性文件备案审查暂行规定》、《楚雄彝族自治州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任免地方国家机关工作人员办法》。三项新规的出台,将进一步有力地增强人大及其常委会对事对人监督的力度。  相似文献   

11.
今年1月1日开始,《中华人民共和国各级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监督法》正式实施。监督法的颁布实施。对于各级人大常委会依法行使监督职权,健全监督机制,增强监督实效,加强和改进监督工作。促进依法行政和公正司法。都具有重大意义。省人大常委会工作报告在“2007年的主要工作任务”中也提出。要以实施监督法为契机,进一步加强和改进人大监督工作。那么,各设区市人大常委会将如何结合监督法的精神,开展今年的人大监督工作昵?在省十届人大五次会议期间。本刊记者采访了参加会议的11个设区市的人大常委会主任,他们就监督法实施后,今年将如何开展本市的人大监督工作畅谈了各自的打算和设想。  相似文献   

12.
7月25日,福建省第十一届人大常委会第四次会议上,《福建省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各级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监督法)办法》获得高票通过。监督法实施办法的通过,是我省民主政治建设的一件大事,对坚持和完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加强各级人大常委会的监督工作,促进行政机关依法行政、司法机关公正司法,维护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促进“两个先行区”建设,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3.
多少人,多少盼,一部具有重大现实意义和深远历史意义的法律——《中华人民共和国各级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监督法》出台了。监督法的颁布,是我国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取得的又一重大成果,标志着人大监督工作将进入一个新阶段。作为地方人大常委会及其组成人员、以及人大机关的每一个工作部门和每一位工作人员,要以贯彻实施监督法为契机,进一步加强和改进人大监督工作,以贯彻实施监督法的显著成效开辟人大监督工作新局面。  相似文献   

14.
2007年1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各级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监督法》正式实施。监督法明确规定了规范性文件的备案审查是人大监督的一种形式,而在监督法出台之前,安徽省芜湖市人大常委会就对这种监督形式作了一次成功的尝试。  相似文献   

15.
王琼 《辽宁人大》2006,(12):1-1
20年磨一剑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各级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监督法》(以下简称《监督法》),于8月27日经十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二十三次会议讨论通过,将于2007年1月1日正实施。这无疑对各级人大常委会依法行使监督职权,加强和改进监督工作,增强监督实效,促进依法行政和公正司法,进一步推进社会主义民主法制建设都具有重大的意义。  相似文献   

16.
唐莹莹 《新东方》2007,(2):8-11
2006年8月27日,酝酿长达20年之久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各级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监督法》(以下简称《监督法》)在十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二十三次会议上高票获得通过。作为一部规范人大常委会监督工作的法律,对于各级人大常委会依法  相似文献   

17.
2006年8月27日是一个值得纪念的日子。这一天,酝酿长达20年之久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各级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监督法》(以下简称监督法)在十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二十三次会议上高票获得通过。作为一部规范人大常委会监督工作的法律,对于各级人大常委会依法行使监督权,更好地发挥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特点和优势,推进社会主义民主法治建设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历史意义。近日,本刊记者就监督法的制定出台和贯彻实施专访了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重庆市人大常委会副主任、党组书记金烈。  相似文献   

18.
《人民政坛》2006,(10):1-1
2006年8月27日,备受瞩目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各级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监督法》在历时20年的磨砺之后终于在十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23次会议上获得高票通过,并将于2007年1月1日起正式实施。凝聚着全国上上下下、方方面面智慧的监督法,它的颁布实施。对于各级人大常委会依法行使监督职权,健全监督机制。加强和改进监督工作,增强监督实效,促进依法行政和公正司法,更好地发挥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特点和优势,推进社会主义民主法治建设,都具有现实意义和深远的历史意义。  相似文献   

19.
2006年8月27日。备受世人瞩目的《中华人民共和囤各级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监督法》,在十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23次会议上获高票通过。这部将于2007年1月1日起实施的法律.对于各级人大常委会依法行使监督权,进一步建立健全监督机制。加强和改进监督工作。增强监督实效。促进依法行政和公正司法.更好地发挥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优越性。实施依法治国。推进社会主义民主法治建设。都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历史意义。下面就学习监督法的情况谈几点粗浅的体会。  相似文献   

20.
随着《中华人民共和国各级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监督法》的出台实施,为县级人大常委会依法开展监督工作提供了强有力的法律保障。但是由于种种原因,监督不力仍然是当前县级人大常委会工作的薄弱环节。如何提高县级人大常委会的监督实效,是摆在县级人大常委会面前必须认真思考的一个重要理论问题和重大实践课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