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65 毫秒
1.
整体开发峨眉山系是构建"大峨眉"旅游环线的现实需要,是推进乐山旅游供给侧改革的必然要求,是加快全域旅游发展的重要途径,是促进沙湾产业结构调整的有力推手。目前乐山市沙湾区具备优质的资源禀赋为整体开发峨眉山系提供了先决条件,交通条件的改善为整体开发峨眉山系提供了坚强保障,生态建设的提升为整体开发峨眉山系创造了良好环境。基于此,乐山市沙湾区应依托峨眉山旅游竞争优势和品牌吸引,连片开发峨眉姊妹山二峨山、三峨山、四峨山,建设"峨眉山康养休闲走廊"和五大旅游度假基地,大力发展康养、休闲度假、户外运动等旅游产品,构建乐山名山、名佛、名人、名城"四名·山水"旅游环线。  相似文献   

2.
"山城一体"就是站在峨眉山市旅游产业发展、经济社会发展的大局,整合景区和城区各种资源,以山带城,以城促山,推动大旅游布局和大旅游产业的形成,实现"山"和"城"发展的共赢。  相似文献   

3.
乐山物华天宝,水秀山灵,其自然景观与人文景观相融合,阳刚雄壮与阴柔秀丽相渗透,拥有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入世界自然与文化遗产名录的“峨眉山-乐山大佛”,对国内外旅游者具有独特的魅力。乐山旅游资源丰富,以轴(乐山大佛,峨眉山)连点的旅游网络已形成。乐山大佛属世界最大的古代石刻佛像艺术珍品,巍峨俊秀的峨眉山,气势磅礴,堪称“峨眉天下秀”,是颇带神秘色彩的“仙山”。以乐山大佛和仙山峨眉为轴心,一个星罗棋  相似文献   

4.
近年来,峨眉山市高度重视旅游综合改革试点工作,但作为"中国国际佛教文化旅游目的地",佛教文化元素在峨眉山市旅游综合改革中仍不够突出,存在着对佛教文化资源理解片面、佛教旅游文化产品同质化严重、国际认知度不够等问题。创建"中国国际佛教文化旅游目的地",需要深入发掘佛教文化资源同峨眉山本地资源的联系,将佛教文化与峨眉山武术文化、饮食文化和茶文化等有机结合;深入挖掘普贤文化,打造佛教文化演出等系列文化旅游活动,彰显佛主题文化独特的魅力;开发参禅体验、寺院生活等动态文化产品以及禅意养生旅游产品,营造浓厚的佛教文化氛围。  相似文献   

5.
文化,赋予旅游以内涵,增添旅游的乐趣.这正是旅游的魅力所在。近年来.韩国正是利用本土的和外来文化资源以及时尚文化,与旅游产业形成共栖、融合和衍生的良性互动关系,领跑助推旅游业,使旅游业因之做大做强。这对正致力于民族文化大省和旅游大省建设的云南来说.有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6.
近年来,温泉旅游发展迅速,但温泉旅游开发呈现了雷同化现象,本文以峨眉山温泉旅游为研究对象,深刻分析峨眉山开发温泉旅游的优劣势.在此基础上,从资源整合,品牌创建,主题文化营造,人才培训等方面,对峨眉山温泉旅游开发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7.
加快推进峨眉山山城一体化发展,必须制定协调发展政策,促进旅游产业集群化发展,树立峨眉山休闲度假目的地品牌,同时推进城乡一体化、游客居民一体化发展,合理规划和引导旅游地产发展。  相似文献   

8.
旅游商品生产和销售一直是峨眉山旅游业发展的薄弱环节。特别是近几年,随着峨眉山旅游业的快速发展,旅游商品生产和销售滞后的问题日益突出,不仅影响到全市旅游业综合经济效益的提高,也制约着旅游业对相关产业带动效应的有效发挥。因此,必须提高认识,尽快把旅游商品的开发、生产和销售培育成峨眉山旅游业新的“增长点”。  相似文献   

9.
寻找乐山文化旅游的两大亮点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峨眉山——乐山大佛世界文化和自然遗产为标志的乐山旅游业发展到现在,取得了不少令人瞩目的成就,但又出现了不少新的问题,尤其在西部大开发的机遇面前,对文化旅游资源的认识,保护开发上颇多周折,更乏新意。乐山文化旅游资源相当丰富,大体情况如下: 一、物质形态的文化旅游资源,主要是历史文化遗存,分为两大类 1、丧失了原有功能的历史文物,如古城墙、城门、文庙、石刻,名人旧居如郭沫若旧居、文幼章旧居,部分宗教建筑如飞来殿、凌云寺。主要作为旅游观光、考察的对象。其中嘉州古城是国家级历史文化名城,现有明清内外两重城墙,共有3500米,  相似文献   

10.
峨眉山市作为四川打造大峨眉旅游的重要组成部分、乐山建设国际旅游目的地的核心区域,目前还存在旅游城市功能不健全、旅游业增长速度不够快、旅游宣传营销不充分等问题,必须以旅游综合改革为抓手,按照"山城一体、景城融合、全域旅游、协调发展"的思路,以项目建设为载体,以游客满意为目标,加快推进国际旅游目的地建设步伐。  相似文献   

11.
环境保护是我国的一项基本国策,是经济和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关键.市委、市政府提出,抓住西部大开发和我国加入WTO机遇,充分发挥我市拥有峨眉山世界自然旅游精口,把峨眉山市建成国际旅游城市,实现全市经济社会追赶型、跨越式发展.  相似文献   

12.
互联网和移动终端的普及,使网络搜索已经成为游客了解旅游信息的重要渠道。通过百度对"乐山大佛""峨眉山"的搜索数据的统计分析发现,峨眉山景区的网络关注度要显著高于乐山大佛景区,景区的网络关注度具有明显的时间波动性;夏季是两个景区的旅游旺季,在以周为时间段的统计分布上,景区的网络关注度与人体精力曲线呈反比例。  相似文献   

13.
峨眉山景区、乐山大佛景区和东风堰景区三大世界遗产形成的"金三角"资源富集、交通便利、环境优良、客源基础好。发挥世界遗产的辐射带动效应,要转变观念,以旅游引领、三产兴市,融山、水、景、城于一体,突出主题,明确定位,形成旅游内外环线,搞好发展的体制机制创新。  相似文献   

14.
乐山沙湾     
正为加快文旅经济发展,沙湾区大胆创新提出了整体开发峨眉山系的旅游构想,积极推动形成"乐—峨—沙"旅游金三角,将该区域打造成为大峨眉旅游经济圈、乐山国际旅游目的地和乐山全域旅游的核心引擎区。近年来,乐山市沙湾区积极融入乐山国际旅游目的地建设,加快发展以"沫若文化城""绿岛水城"为核心,以二峨山旅游度假小镇、三峨山美女峰景区、四峨山"世外花乡"旅游度假区、大渡河水上旅游、沫若故里名人游为支撑的全域旅游,逐步融入"大峨眉旅游圈"。  相似文献   

15.
四川省委、省政府在全省旅游发展规划中明确提出:把峨眉山建成中国第一山,要在2010年把乐山建成环境优美,现代文明的国际旅游城市。乐山要借助西部大开发的强劲东风,抓住机遇,解放思想,开拓创新,乘势而上,不辱使命,努力把旅游业培育为支柱产业,建设国际绿色旅游城市,走可持续发展之路。用旅游业的大发展来带动和促进全市经济社会的全面发展。  相似文献   

16.
江泽民同志“三个代表”的重要思想,根本是“先进”,关键是“代表”。峨眉山风景区落实“三个代表”,就要努力把握好“先进”,当好“代表”。 一、峨眉山风景区作为旅游朝阳产业的载体,要在把握发展先进生产力中当好“代表” 旅游业是当今世界发展最快、前景最广的一项新兴产业,已成为世界第一大产业。当前,国际旅游业迅猛发展和世界旅  相似文献   

17.
四川峨眉山——乐山大佛以其悠久历史文化,雄秀奇丽的自然景观,每年吸引来近二百万中外游客,从而使旅游经济成为乐山的一大支柱产业。为充分利用乐山丰富的旅游资源,服务乐山经济和社会的发展,保一方平安,乐山市公安机关在探索景区旅游公安工作新路子中,立足本职,紧紧围绕服务旅游大作文章,去年以来在全市公安系统开展以“便民、利民、为民、爱民”为主体的“情系游客”的活动,树立了乐山公安新形象。 交警率先开展“情系游客” 9月25日上午,市交警支队直属大队女子中队民警陈国莉在执勤时,见一外国游客背着背包在张公桥人行道上徘徊,便  相似文献   

18.
按照工业强县、旅游兴县、生态立县三大战略,峨边要突出抓好百亿工业、绿色农业和旅游文化,努力做强"资源经济、文旅经济、生态经济"三大经济,坚持走资源经济为基础、电冶工业为主导、绿色农业特色鲜明、旅游文化快速发展的山区经济发展道路。  相似文献   

19.
柳文化是唐代杰出的政治家、思想家、文学家柳宗元留给永州的一笔巨大的文化遗产。如何修建好柳子景区,做大做强柳文化品牌,使其辐射并带动周边县区的旅游产业,是搞活永州旅游产业,提升永州旅游品位的关键。  相似文献   

20.
在闽南文化的驱动下,厦漳泉区域实现节庆旅游合作,大力发展旅游节庆活动具有重要意义。本文旨在根据闽南文化和厦漳泉旅游节庆活动的相关性,探讨闽南金三角这一独特区域的节庆旅游合作,从而达到整合节庆旅游资源,弘扬闽南文化,培育富有闽南特色的节庆旅游品牌,做大做强闽南金三角节庆旅游的目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