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民生问题事关广大人民群众的切身利益,与人民幸福安康息息相关。要解决民生问题,保证中国社会的安全运行和健康发展,就必须高度重视和加强社会建设,使社会建设和经济建设相协调。只有大力加强社会建设,着力改善民生,中国社会才能真正朝着和谐、健康的方向发展。  相似文献   

2.
社区治理是国家治理的基本单元和关键环节,事关党和国家大政方针贯彻落实,事关人民群众切身利益,事关城乡基层和谐稳定。坚持党的领导是中国特色社会治理的鲜明特征,以党建引领社区治理创新是我们在基层社会治理方面的独特优势,必须不断巩固和加强。  相似文献   

3.
改善民生是中国发展升级的核心内涵。它关系到社会的和谐、国家的稳定,关系到人民对执政党及其政策、领导体制的认同。要使解决民生问题的一系列举措获得良好的成效,就必须从改革和创新制度入手,才能促进社会和谐,保障和改善民生。  相似文献   

4.
《世纪桥》2008,(12)
民生问题是构建和谐社会的根本问题,不仅事关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而且影响整个国家改革发展的大局。我们要充分认识我们所面临的民生问题,从群众对民生的基本需求、发展需求和安全需求方面出发,着力解决好收入分配、就业、教育、社会保障、社会事业等民生问题,从而实现构建和谐社会的目标。  相似文献   

5.
民生问题是构建和谐社会的根本问题,不仅事关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而且影响整个国家改革发展的大局.我们要充分认识我们所面临的民生问题,从群众对民生的基本需求、发展需求和安全需求方面出发,着力解决好收入分配、就业、教育、社会保障、社会事业等民生问题,从而实现构建和谐社会的目标.  相似文献   

6.
王祁远 《世纪桥》2008,(8):61-62
民生问题是构建和谐社会的根本问题,不仅事关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而且影响整个国家改革发展的大局。我们要充分认识我们所面临的民生问题,从群众对民生的基本需求、发展需求和安全需求方面出发,着力解决好收入分配、就业、教育、社会保障、社会事业等民生问题,从而实现构建和谐社会的目标。  相似文献   

7.
《求是》2010,(24)
<正>民生问题是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事关国家发展大计,事关人民幸福安康。党的十七届五中全会顺应全国各族人民过上更美好生活的新期待,紧紧围绕科  相似文献   

8.
传媒     
《求是》2006年第23期关注民生问题民生问题,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根本问题。群众生活幸福、心情舒畅,是社会和谐的重要标志。社会和谐是人民之福,社会动荡是人民之祸。人民群众盼望国泰民安,过上富足祥和的生活;盼望实现社会公平正义,自身权利和利益得到有效保障;盼望完善  相似文献   

9.
民生问题是当今时代我国加快发展的重要战略机遇期所面临的一大问题,它不仅事关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而且也影响到整个改革发展稳定大局,解决民生问题,是全面建设和谐社会的基础之基础.  相似文献   

10.
马春静 《实践》2010,(11):42-43
收入分配问题是经济社会发展的重大问题,关系着人民群众的切身利益,关系着整个社会的和谐与稳定,关系着经济社会发展成果能否为人民群众所共享。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保障和改善民生问题,把深化收入分配制度改革作为解决民生问题和加快社会建设的一项重要任务。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提出,要“加强收入分配宏观调节,在经济发展的基础上,  相似文献   

11.
方进东 《实践》2011,(6):36-36
如果把和谐社会比作一场宏大的交响乐,那么,事关人民群众生产生活的每一件事就是一个决定和谐的音符。近年来,卓资县在构建和谐社会中,大力倡导"先行一步"工作法,各级党委政府先行一步,提前把事关民众生产、生活,事关社会和谐、稳定的事情处理好、办理好。  相似文献   

12.
多年以来,我省高度重视纪检监察信访举报工作,将其作为纪检监察机关的重要基础性工作来看待,作为事关人民群众切身利益和党群干群关系、事关社会和谐稳定的大事来对待。全省各级纪检监察机关认真受理群众来信来访,积极畅通信访举报渠道,  相似文献   

13.
民生问题无小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民生问题不仅事关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也影响着党的执政基础。只有把民生问题作为考虑一切问题的出发  相似文献   

14.
侯啟洪 《共产党人》2005,(19):42-43
安全生产事关人民群众生命和国家财产安全,事关改革发展稳定大局,事关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事关提高党的执政能力。因此,搞好安全生产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构建和谐平安社会的重要体现。以宁夏为例,每年因各类安全生产事故死亡近1000人,直接经济损失3000余万元,导致1000个以上家庭、5000多人常年处于悲痛之中,  相似文献   

15.
近几年我国在改善民生方面取得了新的巨大成就,但也要清醒地看到,在就业、收入分配、社会保障、住房、医疗、教育、安全生产、社会治安、环境保护等方面,产生了一些关系人民群众切身利益的民生问题,由此引发的一些社会矛盾和冲突,直接影响到社会的和谐稳定。必须清醒地认识解决民生问题的长期性、艰巨性,进一步增强解决民生问题的责任感、紧迫感,把改善民生作为促进社会和谐的根本途径。  相似文献   

16.
《学习导报》2012,(23):F0003-F0003
安全发展是科学发展的题中之义。安全生产事关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事关社会大局和谐稳定。“和谐兴园”是湖南望城经济开发区建园伊始就确立的发展理念。建园以来。望城经开区始终坚持建设平安、和谐园区,狠抓安全生产,为发展营造良好的环境。2012年年初,  相似文献   

17.
民生问题是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事关国家发展大计,事关人民幸福安康。本文阐述了在新时代以人为本理念下改善民生问题要坚持大力发展民生经济,以高质量发展固民生之本;着力完善公共服务体系,以增进福祉创民生之举;建立健全社会保障体系,以全民共享织民生安全之网;全力打好脱贫攻坚战,以精准扶贫施民生之策;积极建设公共文化,以文化自信铸民生之魂五个方面,以此为当下改善民生问题提供相应的借鉴。  相似文献   

18.
民生问题,是关系老百姓切身利益的问题。涉及衣食住行、教育医疗、劳动就业等诸多方面。是老百姓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问题。民生问题解决得好不好,不仅影响一个地方的改革发展,影响一个地方的和谐稳定,而且影响党同人民群众的关系.影响党在人民群众中的凝聚力、号召力。能否正确认识和解决民生问题,直接影响和谐社会建设,也是对我们党执政能力的重要检验。  相似文献   

19.
许风伦 《当代贵州》2011,(33):24-24
听民声、化民怨、解民忧。只有把民生问题解决好。社会才能和谐稳定。  相似文献   

20.
解决民生问题的关节点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颜虹 《当代党员》2007,(5):16-17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必须坚持以改善民生为重点。只有解决好民生问题,广大群众才能安居乐业,整个社会才能和谐稳定。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